书城成功励志气场攻心术
1092300000024

第24章 非常时刻态度强硬显权威 (1)

一位领导型人物的权威来自何处?通常来讲,来自于两个地方:一是个人魅力,二是领导职位,即决定权威的是他或她坐的那把交椅和交椅上的那个人本身。相比领导职位,个人魅力是更有说服力的。那么,展现个人魅力的最好途径是什么呢?

如果你能在和权威人物的对阵中胜出,那么,你的智慧、才干、威信就不言而喻了。因此,不畏强权、逆势而上的作风是凸显权威的一个有力途径。

1991年年底,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被调到外经贸部担任副部长,主管让很多官员头痛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这场谈判异常艰难。一方面美国人仗着财大气粗,时不时要表现一下他们的霸权主义;另一方面,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向国际惯例靠拢,而这势必会影响一些部门的利益,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谈判会上,双方刚一落座,美国人就想给吴仪来个下马威:“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面对对方的无理,吴仪毫不留情地反唇相讥:“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吴仪针锋相对的回答令美方代表十分尴尬。

整个谈判过程,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向美国人讨价还价;又要作出一定的让步,并且还要使国内接受。此时,吴仪坚强的个性和机敏的应付让对手刮目相看。1992年1月,中美双方代表吴仪和卡拉·希尔斯共同签署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谅解备忘录”,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的特别调查。

但1994年6月,美国竟再次要求对中国进行六个月调查,针对的是与计算机行业相关的激光唱盘等产品的盗版问题,认为中国的侵权行为给美国企业造成了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面临着六个月最后期限的威胁,以及美方宣布进行贸易报复的现实可能性,深知对方底牌的吴仪偏偏没有被美国人吓倒。她在记者招待会上毫不客气地警告美国:“你们宣布报复清单之日,就是我们公布反报复清单之时。”之后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94年最后一天,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公布了对华贸易报复清单。仅两小时后,中国就公布了对美国贸易的反报复清单。

1995年2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宣布了对华实施贸易报复的最终决定,而中国外经贸部则随即作出反应,也公布对美贸易报复的最终决定。相比之下,吴仪拿给美国人看的报复清单除贸易外还增加了投资一项。这一项内容击中了美国人的要害。

清单公布后,坎特亲笔致函吴仪,邀请中国代表团到华盛顿进行最后谈判。而吴仪的回函则很明确:同意恢复谈判,但是地点在北京而不是华盛顿。随后,美国贸易副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也从美国飞抵北京,新一轮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开始。

2004年,中美贸易摩擦“乌云密布”,当时已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亲自“披挂上阵”,率团出访美国展开贸易谈判。这届商贸联委会会议是中美十多年来级别最高的一次。

在演讲中,吴仪说道:“现在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发展经济对高科技产品需求很旺盛,只要美方取消不合理出口限制措施,中国每年从美国多进口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根本不成问题。”

吴仪对着近五百位美国工商界和政界人士说这话时,口气干脆,不容置疑,然而她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们从美国买不到,只好从别的国家进口。如此巨大的商机,为什么美国的朋友们任它白白流失呢?对此我十分不理解。”说完,她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所有人对吴仪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佩服感,并臣服于她的个人魅力。在国际贸易谈判圈中,吴仪素有“铁娘子”之美称。她的谈判风格以不畏强权著称,在数次中美外交谈判中,她的魅力让美国人既头痛又不得不敬佩。而她的这种逆势而上的做派很自然地让我们心悦诚服。

什么样的人更有权威呢?学识渊博的,能力强的,成绩大的。权威人士不仅掌握的权力要大和多一些,更主要的是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要高一些,他必须比别人更优秀,这既是前提和基础,也是根本所在。由此,我们可以找和更强势的权威对敌的机会,这或许会成为我们“一战成名”的机遇。

善用“凝离效果”增加权威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无意间听到别人谈话时,如果其中有专门用语或外国话,我们就会特别注意说话的人。这种情形在记忆心理学上被称为“凝离效果”,即将一个特殊符号放在一堆数字中,这个符号一定会特别醒目。

譬如,在一大串的数字中有一个温泉标志,那么很自然地这个标志就会变得特别明显。换句话说,在一大堆同样的东西中,只要有少数不同的东西存在,那么这些少数的东西就会成为大家注目的对象,这就叫做“凝离效果”。因此,与人交谈时,加一点平常不用的专门用语和外国话,就会使别人注意到这句话,进而再意识到说这句话的人。这种情形就人的心理来讲,是很自然的作用。

面试对于应试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嘴巴把自己的专业、优势、竞争力展现出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如果能在字里行间添加些专业数据将有效地体现自己在相关领域的权威和说服力。看下面一家IT企业的招聘实例:

HR经理:“您对电脑懂多少?”

面试者:“还可以啦。我用过计算器,带过电子表,喜欢玩电子游戏机,我还用电视机和机顶盒上网跟国外的朋友联系呢,还有,我看过同学用DOS删除文件。”

HR经理:“先生,对不起,您对我们行业一些知识的了解还处于较为低级的层面。”

面试者觉得受到了语言刺激,决定一定要征服这位人事经理。于是几个月后,他乔装打扮后又来到了这家公司。

HR经理:“您对电脑懂多少?”

面试者:“在我头脑里没有电脑这个词,只有微型计算机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的超级掌上型硅单晶片时钟脉冲输出计算机(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时候常使用它的编解码运行程序(闹钟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现实模拟器(电子游戏机)就复杂多了,不过我曾经完整测试过多静态资料单元(只玩过关游戏卡);长大后我开始对多频道超高频无线多媒体接收器(电视机)产生兴趣,每天晚上会追踪特定频道的资料;至于传统的微型计算机,最近我还用调制解调器同多ISP服务商跟国外的朋友进行多格式多字节实时传输(上网聊天);还有,我手下的一个工作伙伴(同学)经常在我的监控下进行主存储器与磁化资料存储器之间的信号转化或信号取消(用DOS开机和删除文件)。”

HR经理:“OK!明天开始上班。你的配车在地下二楼,这是钥匙。”

同一个应聘者,同一段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有这样一个笑话:

英国诗人捷尼逊写过一首诗,其中几行是这样写的:“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诞生……”有个数学家读后去信质疑,信中说:“尊敬的阁下,读罢大作,令人一快,但有几行不合逻辑,实难苟同。根据您的算法,每分钟生死人数相抵,地球上的人数是永恒不变的。但您也知道,事实上地球上的人口是不断地在增长。确切地说,每分钟相对有16749人在诞生,这与您在诗中提供的数字出入甚多。为了符合实际,如果您不反对,我建议您使用7/6这个分数,即将诗句改为:“每分钟都有一个人死亡,每分钟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诞生……”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话语同样代表一个人。古代希腊最伟大的雄辩家之一狄摩西尼曾说:“一条船可以由它发出的声音知道它是否破裂,一个人也可以由他的言论知道他是聪明还是愚昧。”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往往用内心的思想来评断自己,但是,别人却会从你口里说出来的话来评断你这个人。

花花公子在说服女性时,会很自然地加上“莎士比亚就这么说过”等让人感觉很有素养的话,也许就因为这句话,对方会认为他是一个有品位的人而乐于和他交往。这也就是在平常的言谈中,适时地加一点有教养的气质,会使自己独特而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

像这样把令人感觉到文化气息的话,自然而然地加在谈话之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形象。但是,值得留意的是,如果使用得太频繁,就会使“凝离效果”减弱,而给人一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不良印象。

当同伙,别做“叛徒”

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这样无形的规则明显存在:人们往往会无条件地信任朋友、亲人、“圈里人”、自己人,把这些人定为可靠的人,认为他们说的任何话都是可信的,他们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确的。而对于陌生人或反感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却会毫无理由地怀疑、否定。

当同伙,别做“叛徒”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感慨:相较于营销推广、广告传播,口碑传播的效果最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企业的话不可信,专家的话不可信,明星的话也不可信,最可信的是隔壁大妈的话,因为隔壁大妈跟自己站在同一个阵营,是“同伙”,而且隔壁大妈因为认知有限,活动范围有限,她没有当“叛徒”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每次看到他,农夫都会觉得他的言行举止很像偷斧头的贼,“脸上的表情特别不自然,走路时脚步很慌乱,不敢正视我的眼睛,看到我开始绕着走了”,农夫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把邻居家的儿子认定为贼。

几天后,农夫在后院的柴堆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其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笑容很真诚,眼神很单纯,走路匆忙那是因为人家勤劳”。

这则故事描述的是心理学上的定势效应,人们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的心理活动。比如,我们先前认定为诚实的人,在心理定势下,我们会认为他始终不会说谎;而我们认定老奸巨猾的人,即使他对我们表示好感,我们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