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长寿之城
10911900000003

第3章

刘老先生执意要住到沱巴村去,刘家人不得不同意。这天清晨,在家丁们的簇拥下,刘老先生向沱巴进发。这支浩荡的队伍经过近两天的跋涉(走了大约一半路,他们在一个村庄住下,第二天继续赶路),中午时分抵达沱巴。沱巴村人聚集村头或者高处观看这一壮观的队伍。

刘老先生走下轿子,给沱巴老少爷们磕头行礼。他说,从今天起我就是沱巴村人了!

村里男女老少面面相觑,他们只是一个眼神就交流出了结果:没有任何人答应刘老先生做沱巴人。

刘家下人给沱巴人散发糖果,大人们不接,小孩经不起那花花绿绿糖纸的诱惑,想接,大人用眼神或者低声制止。下人说,大家都吃吧,很香很甜。说着,下人们剥开糖纸作示范地吃起来。香甜味随着冬日的风钻入人们的鼻子。刘老先生剥开一颗软糖塞进嘴里,边嚼边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沱巴的大人们笑着,但并没有流口水,只有嘴馋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刘老先生他们。

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我们沱巴只姓孟姓王,不姓刘。孟长贵说。

既然有孟姓王姓,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个刘姓呢?

不行啊。105岁的长者孟天忠浅笑着说。

家丁们开始从担子上拿出衣服和布匹,然后想依次发给沱巴人。衣服是新的棉衣,有深蓝色、深灰色、藏青色,比起沱巴人身上一律的黑色家织布,色彩丰富得多了。布呢,也有好几种花色,其中有艳丽的大红,像春天山上怒放的红杜鹃。这些“外来”的色彩一下子就抓住了沱巴人的心。但是以105岁为首的老人们还是婉言拒绝了。

好吧,刘老先生说,沱巴人个顶个的好!

刘老先生带来的家丁一共20人,他们以及卸下来的担子好像要霸占整个村头。乌云开始密布,似乎要下雨。105岁叫刘老先生把挑担暂时搁到500米外的庙里去。刘老先生说这些礼物不是送给菩萨的,是给人的啊。105岁说,可是,接收这些礼物的人不在沱巴,你就让菩萨代为保管吧。

孟长贵带领家丁走向庙宇,105岁则把刘老先生邀进了家。孟长口又以5人为一组将家丁们安排进不同的家庭,由他们分别接待。105岁是四世同堂,有十来口人,热热闹闹的。吃饭时,分成两桌,老人一桌,年轻人小孩一桌。孟长贵是这家的次子,他以沱巴最高的规格接待刘老先生。刘老先生心情不错,他与105岁谈笑风生,一口一个老哥地叫着。刘老先生给人感觉是学识渊博、深谙中国传统礼仪,与上次来访判若两人。刘老先生的话句句让人贴心,孟长贵对上次在刘老先生寿宴上不逊的动作感到羞愧。人说,不知者不为罪,人家不知道沱巴有更长寿的老人,为什么不可以说自己是玫瑰镇长寿第一人呢!想到这里,孟长贵转过脸,悄悄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沱巴人都不吸烟,刘家家丁中有不少吸烟的,他们准备在席间吸烟,却被刘老先生喝住了。沱巴人在席间休息时,爱嚼一种采自山上的野果干——川苟当。刘老先生含在嘴里,慢慢吸着品着。品着,口舌生津,头脑越发清晰,全身舒坦如入仙境。

然后刘老先生他们按照沱巴规矩,早早上床睡了。

刘老先生一行人在沱巴住到第三天,105岁微笑着下逐客令:我们是亲戚了,欢迎常来常往。可是,俗话说,好客难待三天。今天就请你们回吧。

刘老先生说,老哥你这就赶我们走?105岁点头,说,不是驱赶,是建议。刘老先生老泪纵横,说,你这不是明显在驱赶吗?偌大一个沱巴就容不下我一个刘添财吗?105岁笑着伸出双臂,接着,村人都伸出双臂,他们手拉手形成人墙把刘老先生一帮人堵向村口之外。刘老先生跪下来请求,双方于是痛哭。但是沱巴人并没松手。

请求无望,刘老先生只好甩着老泪退去。

难道我们就这么回去吗?

行走三五公里,刘老先生叫队伍停下。他的目光扫视沱巴的山山水水,然后手一指,说,向西边进发!

他们一边开路一边爬行,刘老先生也弃轿下来步行。今天他的体力非常好,像50岁左右的汉子。数小时后,一块绿色草坪出现在眼前。

就是这里了!刘老先生叫队伍停下。

天是阴沉沉的,但是没有雨,他们在草地上坐下来,吃带来的糖果点心。有人在附近找到泉水,他们用大片树叶装上清泉水带到驻地。水甘甜而袪疲劳。不久,他们就在刘老先生的指挥下,建造草屋。他们没带任何建造工具,就是连镰刀这类的工具也没有。他们用双手扯长草折树枝平地面,天黑之前,他们建好了一人半多高的草屋,铺上带来的布匹,然后盖上挑担里的棉衣……家丁们把刘老先生拥在中间,他们为能够与老爷同睡一张大铺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第二天,其中的15个家丁在刘老先生的派遣下回到玫瑰镇。再一天,这些回到玫瑰镇的家丁带来了更多的人,他们挑着斧头镰刀锄头铁铲锯子刨子大米油盐以及锅碗瓢盆。来人中有民间建筑师,他们善于建造乡村木屋。大家分工明确,工作努力,相对永久性的木头房一天天成长起来。

刘老先生发现的这块草坪挺大的,它在镰刀砍刀之类工具的攻击下,全部裸露出来;他们同时还发现,草坪的周边树林丛林虽然茂密,深不可测,但是当树林砍倒,丛林被削,山坡被挖,就有了宽广视野。刘老先生喜不胜收。他不光闲着,有时候亲自干点轻活,有时就尽量地往外围行走。两个月后,也就是沱巴第一场大雪到来时,所有建筑基本完工。比如有了正房厢房,有了厨房,有了柴房牲畜房。刘老先生说,慢慢建设吧,以后会越来越完善的。

老爷,我们村叫什么呢?刘老先生想了想说,就叫沱巴新村吧。

大雪压在沱巴的山山岭岭,那些留下来陪刘老先生的家丁与刘老先生一道把平时采集到的信息汇集在一起,他们给周边的山岭命名,绘制周边地图。他们计划着等到开春,就造一些田地,种水稻蔬菜养猪养鸡鸭。

数着日子,春节就到来了。刘太能托家丁来请刘老先生回玫瑰镇过年,刘老先生不回。他说,玫瑰镇太吵了,我要过清静的日子。由于大雪封山,来回一趟很不容易,刘太能就被迫与家人在玫瑰镇过年,而刘老先生与家丁们一起在沱巴新村过。刘老先生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就像家丁们的父亲或者爷爷,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山里的日子悠长而悠闲,每天他们围在火炉边听一个人讲故事。这规矩是刘老先生定的,每晚固定一个故事主讲人,轮流来。什么故事都行,听来的亲身经历的,瞎编的,都在入讲之列。一个冬天讲下来,人人都成了讲故事高手,口才得到极大锻炼。每晚故事讲完,大家基本都困了,然后就分别在正房厢房入睡。第二天一直睡到自然醒来。沱巴的冰雪世界十分迷人,生长在玫瑰镇的人几乎没见过这等壮观的雪景。白天里,他们打雪仗,或者逗惹落下来的鸟儿玩。有时候,他们还能在白天捕捉到野兔山鸡,或者别的野兽。这些动物喜欢凑热闹,结果就送了命。在他们的餐桌上时常都有新鲜的野味。一天清晨,一只麂子蹲在大门前打磕睡,被他们逮了个正着。

神仙一样的日子啊!刘老先生无限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