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10872200000023

第23章 选择妥协和迂回人生(3)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③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王明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④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⑤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把坏话说好的学问

①难以启口的话,要用机智与笑话的“糖衣”包起来。

日本文坛著名的鸳鸯夫妇三浦朱门与曾野绫子,据说数年前每年都要为同一件无聊的事情争吵一次。争吵的原因是,结婚纪念日那一天朋友夏树群子拍来的贺电。朋友的这番心意,新婚时的确很高兴,但结婚15、20年却变成了“不受欢迎的好意”。“原来今天是结婚纪念日?来点什么庆祝?”“算了吧!何必多此一举?反正年纪也不小了。”两人都不愉快起来,夫妇讨论的结果,认为再这样下去会受不了,由曾野绫子打电话给夏树群子,“谢谢你每年的贺电,但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实在不好意思谈什么结婚纪念日”。隔年起就不再有贺电了。

想必你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会遭遇必须讲一些难以启口的话。这种时候,如果直接说“实在伤脑筋”、“这样很麻烦”,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给予对方不快感。如有像曾野绫子那样夹杂机智与笑话来传达的机伶,对方也就一笑置之,既不伤害到对方,说的人心理负担也比较轻。

②警告别人时不要指出缺点,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有位公司主管慨叹纠正别人实在难,稍微提醒一下部属,部属不是猛然反抗,就是越变越坏。这位主管只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加以批评而已。

有位棒球教练在纠正选手时,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他并非否定选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说先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然后再把目标提高。如果只是纠正、警告的话,只有徒然引起选手的反感,不会有何效果可言。

③传达坏消息时,要附加一句“令人无法相信”。

传达坏消息,心情总是沉重的。然而,这种时候正需要一些思考,甚至可能演变成人的生死问题。

这是某小镇发生的真人真事。由于一封匿名信的缘故,传出了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士与一个新婚不久的妇人之间的暧昧的关系。整个小镇闹得风风雨雨,上司要他辞职。结果,他抛下妻子与两个孩子自杀了。后来真相大白,他是清白的。如果周边的人肯信任他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了。直接说“你有如何如何的谣言”,前面加一句“虽然我不相信……”那么对方所受到的冲击也就相当不同了。我认识的一个高中教师,他总是如此对成绩退步的学生说:“实在难以置信,你考这样的分数。”倘若只是传达事实的话;机器人也办得到,但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句话则是机械所办不到的机灵。

④不小心提到对方的缺点时,要加上赞美的话。

想必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小心说话伤到对方或对对方不礼貌。话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挽回,当场气氛就不好了。这种情形大多是连忙辩解,或者换上温和一点的措辞,这实在不是好方法,因为对方认为你心里这么想才会出言不逊。这种时候不要去否定刚才说出来的话,要尽量沉着,若无其事地附带说道:“这就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也有什么什么优点,所以表面上的缺点更显得有人性。”

人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会计较了。

⑤假托第三者传达对对方的批评。

以下是我听某企业的主管说的,他的公司有几位兼职的女职员言谈不很高雅,甚至对他这个上司说起话来像对待朋友一样。有一天,他告诉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最近的年轻人说话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好吗?”

那个女职员回答:“是”,结果却很令人意外。那几个兼职的女职员谈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对自己的谈吐最为小心翼翼。恐怕是“最近的年轻人”这句话让那个女职员觉得自己也包括在内。

这个女职员的情形,连主管也意想不到。这也可以用做批评别人时的方法,也就是说托诸“第三者”而不要直接批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虚心接受而不太会产生反感。

然而,这种托诸“第三者”的批评,如果太过明显,听起来倒像“指桑骂槐”。这一点可要多留意。

蒙上遮羞的外衣,既能治好伤情,又能不使其丢丑,正是遮羞通权达变的境界。

中华文化的“中庸”境界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儒家最根本的“道理”——中庸。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论,为儒家道统的传文。

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君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中和境界,那么,天地由此而运行不息,万物由此而生生不已。

理解中庸,要从“和”字入手,儒家所说的性,是人之性情之性也,是生理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性情、气质。由此提升升华而方能达到与天地自然、社会人群的和谐统一。所以儒家所谓天命天理并不是和人情对立的,更应该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和谐的关系。所以宋儒朱熹之流所谓的存天理,必须要灭人欲的观点实在是对儒家原始教义的歪曲,戗害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和根本。

古代传统的武功——射箭,武功高低的标准,就看射箭的高明到什么程度,相当于现代打靶、射箭的标准,在于射中了红心没有,而不问箭能否透过牛皮,每枝箭射中了标的,就绝对够标准,箭能不能透过牛皮,则不作考虑。因为每个人天生的臂力不同,有些人臂力很强壮,他的箭不但可穿牛皮,甚而可穿过墙,有些人的箭射出去不能穿透牛皮,但他每箭都中红心,也就够标准了。

我们做人做事够不够好的标准,只问是不是用心了,合不合正道,并不苛求他对事功成就的程度。因为机会、环境,时代等各种因素是我们无法完全控制把握的,由此触类旁通,对人对事就不需要过分苛求了。

在儒家重要著作《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五经”作总评,用了很简洁明了的话,道出了“中庸”方法的重要性:任何学问,有正反两面,五经也如此。

《诗经》的正与反: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就是文学素养的培养,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的性情;但是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变成读书读酸了的书呆子,很讨厌,那就是笨蛋,所以,过了,“故《诗》之失,愚。”

《尚书》的正与反:

“疏通知远,书教也。”。《尚书》读了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人读了历史,可以比较通达,透彻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远大;但是,读历史要注意,尤其读中国史更要注意,因为各朝的历史是后代人编的,很多事情相隔久远,而且各人的主观、成见又不同,所以历史上记载的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但有时候事实不一样,也不完整,还需要其他的补充;只读史书,就归与片面,会产生误差了,所以,“《书》之失,诬。”

《乐经》的正与反:

“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易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是提高人们的修养了;但是,片面执著地讲艺术等等,又容易使社会风气变得太奢靡了,“《乐》之失,奢。”

《易经》的正与反:

“絜静精微,易教也。”絜静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是科学的的了解认知。易经的思想融合了哲学、科学、宗教三种精神,让人们变得智慧;但是研究追求过度了,如果没有基本道德修养,一个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手掐八卦,未卜先知,别人还没有动,他就知道了一切,就未必是好事了,此人就鬼头鬼脑,花样层出了。古有“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说法,所以,“《易》之失,贼”。

《礼》的正与反:

“恭俭庄敬,礼教也。”《礼》是规范人行为的,学了就能提高人格的修养,有助于薰陶人品,规矩很重要;但是,过分讲规矩就非常恐怖了,全照医学理论,两手就不敢拿食品了,过分研究法律条款,连路都不敢走,动辄就要犯法,过去的很多繁杂的无意义的礼节,让人又好笑又头痛,所以“礼”要恰到好处,“《礼》之失,烦。”

五经之外,还提到了关于《春秋》的正与反: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比事”是历史给我们提供很多人生方面参考。

《春秋》是孔子著的历史书,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不同,原则却没有两样,所以读了《春秋》,知道古人同类事情的善恶、处理方法,“属辞比事”,就知识渊博,是读《春秋》带来的有益之处;但是,懂了历史的春秋大义以后,固然是好,但是研究过甚了,容易自以为是,带来不应该有的灾难,所以,“《春秋》之失,乱。”

孔子的一个学生子游就说过一个故事,说你如果是一个臣子,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不讲究方法,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你也应该动态地用一些其他的方法,否则,一味地说教,你不但不能改变朋友,还会变成冤家了。

种种这些说法,都是讲的一个道理,即做事情做人要适度,不可过分,这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本质。

“取法其上,适得其中”

人们在跨过门槛,登上台阶时,应该高抬腿,低落步。这种近于本能的习惯,应用在社交中却是一个很巧妙的退让方法。具体来说是用大要求来制造退让的假象,从而达到较小的要求。首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如果对方没有同意,再提出较小的要求,因为没有同意别人较大的要求和没能帮上大忙而深感内疚,也为了减轻这种内疚感,他们就会同意这个较小的要求,用帮小忙来表示歉意。这同直接提出较小要求相比,人们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这个方法。比如要让贪玩的孩子每天回家只看一小时电视,你不妨说只允许他看半小时,他再三要求下你只好答应了一小时的要求,他便不会再闹了,因为你已经让过步了。再比如在市场上。货主往往把商品标价多一两倍,这样他可以慢慢地让到他的正常价位。如此一来,买的人也觉得占了不少的便宜,很容易掏钱来买。这种做法可能有些过诈,可人们的心理已经习惯如此:不管你真的让步与否,你得让他感到你已经让了很大的步。

这个道理反过来用,也可以成为“欲求一尺,先要一寸”的退让方法。倘若您需要他人提供较多的帮助,不妨采用“登门槛”技术,即先请对方予以小的帮助,然后拾阶而上,要求他帮助解决更大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费拉瑟对“登门槛”技术做了一番实际的调查研究;他们先挨家挨户找主妇在一份所谓“安全驾驶请愿书”上签名,几乎所有的主妇都答应了这项不费多少心力的要求;几天后,他们又要求这些主妇答应在她们的私人庭院里立一块不太美观的大牌子,上书“谨慎驾驶”。结果有50%以上的主妇同意了,而另一组被直接要求立牌的主妇中,只有少数的人接受了这一主意。

前者为何是后者的三倍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同意提供小的帮助的人等于给自己提供了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自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接着,她们就会以一种与这种自我感觉相一致的方法去行动,进而有了更多的奉献。而答应了“一寸”之后,他会养成对你说是的习惯,对你“一尺”的目标也很难觉察。

如果最终达不到目标,我们则应该抱着“一尺不行,五寸也可以”的态度,及时调整我们的期望值,适当让步,让事情向好的一面转化。当你硬性坚持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见、观点时,对方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产生抵触心理,因而全盘否定自己做出的意见。而退让的奥妙,就是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时,及时退步,使对方感觉尊重他的意见,虚荣心得到满足,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鲁迅在批评中国人的惰性时说过,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开一个窗口的话,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如果他提议要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退让,同意开个窗口。其实这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内疚,达到劝说别人接受意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