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10872200000022

第22章 选择妥协和迂回人生(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急速在变化中,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在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

的确,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能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您认为提出“礼让”是落伍了吗?请先真心考虑下面的问题:

1谁喜欢常常处于竞争冲突的高压状态?

2谁喜欢“包贮险心”的同事或朋友?

3谁喜欢“尔虞我诈”的人际交往?

病态的人际交往,使许多现代人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性的互动和信义友善关系,是我们人人所希求的。既然人心同此向往,只要有人迈出真诚改善的一步,定会有人相感而动,在您身边聚集一群互利、互助的同事、朋友。

让我们来看看太极拳和迂回人生,从中体会这“天下无敌”武功的奥秘。

太极拳是武术,武是实力,术是战术。太极拳有内家的丹田内劲,在实战的攻防的技术、战术是非常的高明。

例如剑法中的迎风掸尘,圆的一半是防守、圆的一半是进攻。先是贴著对方的剑,顺其进攻之势,以自己身体轴心的旋转,使对方完全失去进攻的威胁。后是把剑逆势走圆削回去,攻击的方向、范围,完全是对方无从防守的。这正是太极拳舍己从人,力由人借,借力打力的精义所在。太极拳的每一招一式,都寓有攻防的意义。都是符合舍己从人,顺其自然,力由人借,借力打力的宗旨、法则。

对于攻击的力量,太极拳从不正面硬碰硬挡,而是舍己从人,让敌人按其原来的方向,角度、路线、继续进攻。

当其失去了运动的过程、距离达到终点就失去了攻击力,偏离了中心、中线的进攻,进攻的力量,都只是徒劳而已。

而这时,必然要收回去,才能有第二次的进攻,这个转折,正是外家拳的断劲所在。所以,外家拳必快,以速度弥补这个破绽。

当第一个攻击失去作用,第二个攻击力量未接上之时,正是对方的弱点、破绽。故此,铁掌开碑、利如刀斧,重若千斤的刚猛,对于太极拳是丝毫无损的,亦正是四两拔千斤之道理。

太极拳是运动战,不是硬桥硬马的阵地战,舍己从人、顺其自然,顺着对方的进攻方向、路线,不争不顶、退让、迂回、虚下无争。太极拳的进退,转变运动的步法,是非常灵活,高明的。扣脚转身已是180度,圆的角度,只稍一转让、变化,就完全脱离对方的进攻范围,对方的侧面,后背的破绽,完全在攻击范围内。

这个战术的运用,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游击战里,得到非常具体,恰到好处的表现。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我退我追、避其锋芒、击其惰归。迂回、包抄、攻其无备、攻其必救。这些都是孙子兵法中的战术法则。在太极拳的攻防中,相当高明的演绎、体现。

孙子兵法亦是源出于道,其意义与太极拳是一脉相通的。

太极拳的攻击,不是一招一式向目标的发力进攻,而是后发制人,后发而先至,进攻的主动,只是诱敌作出反应。

当对方作出力量的显示,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后发而先至,以更快的更迅速的攻击对方的弱点、力点、借力打力,快准狠,是太极拳所向无敌的致胜之法。

太极拳的圆是立体的圆,不断的旋转,变化、运动的。很轻灵的不为敌知的改变了自己的力点、重心。改变了对方的进攻、攻击方向、角度、路线,使对方进退不由,左右不应,敌不知我之重心、力点,纵有千钧之力,也无从发力,无用武之地。

而对方之一举一动,尽在我掌握之中,想跑也跑不掉,粘住,令其空费力气,不能摆脱。正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不战而屈人。

太极拳不败,首先在于听劲路、知彼知己、仅以一点之接触,对方的劲路、重心、力点、意图,已在掌握之中。

这首先是放松、放下,无所执著。不与人争,不丢不顶,才能听,这首先是思想意念的改变。

听劲,是先听自己的劲。听清楚劲路,气息在体内如何的运行,这样才能知道别人的劲路、气息,知己才能知彼。

发劲是听到双重、压迫,使对方双重了才能打。双重、使对方腰腿固定,不能灵活。再施以压迫,使对方气劲反抗提升,作顽抗、抵抗。劲路上来了,就好打了。就像充足了气球、顶得越大,打得越应,飞得越远。

双重、压之于中心,人就原地弹簧般跳动。压之于后,人就整个飞起来。

太极拳,是防守为主的,不动的进攻。让对方主动的进攻,这样才能借力,对方用多大的力量进攻,反击回去的力量就有多大。那只是他自作自受,与人无尤。

同理,不主动伤害人,自己也就不会受到伤害。越是发狠的进攻,苦头自就越大。这是自作自受的因果的道理。

要防守,就是在于化劲。就是要舍己从人,对方任何的进攻都是徒劳无功,自然就知难而退。

化劲的功夫,在于筋的长和承受的力度。太极拳的架子,就是拉筋的,使筋变粗变长。筋粗了,力量就自然大。筋长了,承受攻击的范围也大了。对方的进攻力到尽头了,仍是在自己有效防守的圈子里,自然不起攻击伤害的作用。

太极拳的转腰,都是在90度的,重心是放在一条腿上。所以,后退、转腰、前进,很轻易就化去了进攻的力量。这就是基本功的深浅。

太极拳借力打力的巧妙,还在于攻击时,亦能只用听劲的接触点作发力点。所以,搭手即发。一碰上就能把人打飞。

利用接触的一点,就能听劲,由此而发力,很是从容大方,这是外家拳所不行的,因为这一点,就可以是一个圆。这个圆就已经是进攻,防守融合一体。听劲、化劲、发劲都在于这个点,这一个圆上。这就是太极拳的高明之处。

太极拳的发劲、进攻,打的时候,其势如破竹,如飞石坠崖,如鹰扑兔,如石击卵,一击即止,不作拖泥带水,无谓的纠缠,拖延。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这正是兵法中应战的原则。

太极拳的战略,是注重防守,立于不败之地。从不主动进攻,恃强争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然而在不得已,不得不出手应发战,仅以止戈为武,以哀兵之态度应战。主要是让敌知难而退,不战而屈人。

学习太极拳,就是领悟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仁者无敌,不战屈人,攻心为上。真正参悟孙子兵法,对太极拳,亦能触类旁通。

太极拳、孙子兵法、都是一脉相承的是道家思想的演绎,都是源于道德经,合乎于道的。

因为自己有绝对震慑、绝对压倒的实力。必胜无敌的实力。使敌知难而退,不作必败,无用的进攻,不敢起进攻之念,正是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

太极拳的思想是道家无为、自然的思想。和善无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这正是仁者无敌。

这就是太极拳为什么打出个“天下无敌”。

习惯把自己压得很低

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让自己的利益和意图丝毫不露,让对方因为你能投其所好而情愿做你要他做的事。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你先表现得以他人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在做有风险的事情时,冷静沉着地让一步,尤能取得绝佳效果。

尊重并突出别人的观点和利益,这是我们欲求他人合作的最有力的法宝。人们常常不会正确使用这一法宝,是因为他们常常忘记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自己的需要,那别人对此即便本来是有兴趣的,也会改变态度。

要感动别人,就得从他们的需要入手。你必须明确,要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使他自己情愿。同时,还必须记得,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自的癖好偏爱。只要你认真探索对方的真正意向,特别是与你的计划有关的,你就可以依照他的偏好去对付他。你首先应当将自己的计划去适应别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比如说服别人最基本的要点之一,就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范。

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注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入。

有些被求者,以为帮助了别人,有恩于你,心理上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感,说不定还要对求助者数落一番。当你认为自己可能会被人指责时,不妨先数落自己一番,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意思再指责你了。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赫斯特很不礼貌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聪明的赫蒙听了不但没有生气,相反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于是赫蒙对赫斯特小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想不到赫斯特听了笑嘻嘻地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就这样,赫蒙运用了必要时不妨计少的策略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十分合适,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的学识抬得再高,也不会使自己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自己的学识减少一分一毫。

谈判中的妥协很重要

刚参加工作时,倔脾气给小吴惹了不少麻烦,还差点让他丢掉了“饭碗”。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他,不仅专业知识学得扎实,还会两国外语,刚到公司时,深得老板器重。率性的他,敢和上司顶牛,常与同事争论,大家都说他认死理,可他却觉得自己“原则性强”。然而他的固执己见,最终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那次公司要和一家法国企业谈判,老板破例让法语流利的他担任“首席谈判”。之前几次协商都很顺利,最后涉及保险费用支付问题时,两家公司有了分歧。小吴认为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利益,死死咬住要对方付款。与他合作的同事再三提醒他这只是一笔小数目,完全可以作出退让,但小吴为了把这一仗打得完美就是不听劝,僵持了两天,对方放弃了签约,使公司损失惨重。

回去以后,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还搬出各种说辞,老板一怒之下把他“请”进了客服部当接线员。

“幸好当时还没愣到交辞职报告。”在当接线员的日子里,他每天不得不耐心地听顾客投诉,有时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有时还要登门道歉。在与顾客的磨合中,小吴学会了妥协,也慢慢体会到老板的良苦用心。

“这一课,争强好胜的年轻人都该学一学,我补得还算及时。”

如今的小吴,每天都要替公司作出很多决定,还要批准下属的决策。在一份文件上签字后,他告诉笔者,实际上,只有一半决策是他真正认同的,而余下的一半都有所保留。

“在一个不停运转的企业里,我不能对任何‘不满意’都说不。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妥协,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素养,谁都不喜欢被否定。部门是一个团队,不是我一个人的天下,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有时候妥协能使我们的团队更强大,合作更融洽。至于那些还算过得去的方案,我大可在实行过程中给予下属指导,让方案重新回到我所预期的轨道上来嘛。”

在公司里,同事们还是能看到“胆大包天”的小吴和老板顶牛,但他已跳出了“唯我独对”的狭隘,在分歧发生时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而非一味强调自己的强势,他已懂得“妥协”二字中尊重他人的内涵。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么年轻是不是能胜任大学校长的职位,他知道后只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的多。”就这短短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人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地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袖是不会自吹自擂的,所谓“自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就是这个道理。

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退却,为了进一尺有时候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为了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在任时,身边的副总统是德雷斯顿,这是个闲差,可是德雷斯顿却把它变成具有实权的职位,他常常在演说时讲一些他做副总统闹出的笑话,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降低自己,反而赢得了敬佩和拥护。

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奇妙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①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②可用于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