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10853100000005

第5章 识人篇(5)

“多出色的书,如果能与韩非见一面,死而无憾。”

此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入内办事,见到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嬴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竹简,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斯遵命披阅竹简,片刻间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嬴政说:“禀告大王,此书简是韩国公子韩非著作的,韩非是我的同门,曾一道受学于荀况先生多年,因此能够一望而知。

李斯是楚国人,与韩非同是荀子的门下,但成绩却不及韩非,后投效秦国,是吕不韦的食客之一,因此能够接近秦王而成为幕僚。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嬴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非的论著之中,但最有代表性的是《五蠹》和《孤愤》。正是这两篇引起了秦王的共鸣和感触。

在《五蠹》篇中,韩非子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治国方案,以为如此便可国富、强兵,积蓄其统一天下的王资,一旦时机有利,便可以借此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大帝国。

在《孤愤》篇中,韩非尖锐而明确地指出,国家与君主的最大危害,来自那些“无令而擅为、亏法而利私、耗国以便家”的“贵重之臣”。而能够明察贵重之臣阴情和矫正贵重之臣好行的,则是“智术能法之人”。韩非指出,在贵重之臣和智能之士之间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贵重之臣由于“力能得其君”,而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智能之士却往往惨遭杀害。

可见,韩非在《五蠹》篇中又规划了富国强兵的具体方案,并且提出了兼并天下建立帝国,在《孤愤》篇中指出了加强君主权利的要害所在,这正是秦王嬴政所日思夜想的大事。韩非为秦王所日思夜想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每句话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感慨呢?

秦王立刻派遣使者到韩国,要求见韩非一面。韩非到了秦国,向秦王政上书,建议打破六国合纵的盟约,阐述统一天下策略。秦王非常高兴,并以韩非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最终成为春秋战国战乱纷争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国统一了六国。

用人点拨

了解贤才,是智慧;推荐贤才,是仁爱;引进贤才,是道义和职责。有了这三种品质,还有什么能超过他呢?所以,用人者应提倡举荐人才,并奖赏和重用那些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但用人者应先让手下人知道,只要是人才便都有用武之地。

骨刚则质刚,骨柔则质弱。

汉高祖刘邦仁厚爱人,喜欢施予,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出大度宽宏的气量,但不肯从事农作生产。到了壮年,他试着做官,但也只做到泗水亭长。

刘邦常常向王媪、武负二人赊酒喝。一次,刘邦喝醉,卧不能起。武负、王媪隐隐约约看见刘邦身体上面有龙出现,感到非常奇怪。在此之前,刘邦每次来买酒,便在酒馆中畅饮,王媪、武负二人按酒价数倍记账。当二人见刘邦醉卧而有龙出现的怪事以后,,这两家酒馆撕了账单,便不再向刘邦索债。

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令是故友,关系十分密切。吕公为了躲避仇人,举家迁到沛县来,跟随沛县令而在沛县落户。沛县中多豪杰吏人,听说沛县令有贵客到来,都前往沛县令家中道贺。当时萧何为沛县令的主吏,他告诉贵宾们:“凡是致赠礼金,不满一千钱的,就请他坐在堂外进餐。”

刘邦当时做亭长,平日就非常轻视沛县衙中吏人。于是他假写了一张礼帖,上写:“贺钱一万。”实际他连一文钱都没有带去。这个礼帖送到吕公手上,吕公看了大惊,立即起身迎接刘邦于门前。吕公好给人相面,看见刘邦的状貌特殊,因而特别敬重,引刘邦入座。萧何向吕公说:“刘邦这个人,常常大话说得多,能做成的事很少。”刘邦因吕公对他敬重,便轻侮诸客,高坐上座,毫不谦让。

吕公因刘邦状貌之奇,乃在席间以目示意,坚留刘邦不要退席。于是刘邦便留下来,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我相过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我希望你能多多自爱。”

吕公稍停说:“我有一个女儿,愿意做你执箕帚的妻子。”

酒席宴罢,吕公的夫人对吕公决定将女儿嫁给刘邦的事情非常生气。吕公的夫人气愤地对吕公说:“你平素总是说,这个女儿是奇特不寻常的,应该嫁与贵人。沛县令和你相交极好,求我们女儿,你不肯。为什么自己胡乱地就把女儿许给刘邦了?”吕公说:“这就不是孩童女子所能了解的事了。”吕公终于把女儿嫁与刘邦。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的吕后,生了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

用人点拨

观察一个人的“骨”,能识辨他的强弱。“骨”健,其人强壮;“骨”弱,其人柔弱。在鉴识人才时,认为“神”和“骨”是识别一个人的门户和纲领,有开门见山的作用。他经常将“筋”和“骨”联在一起来考察一个人的力量勇怯。

刘邦用人先识人

秦亡以后,楚汉相争。在初期,刘邦与项羽相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处于完全的劣势。在各路义军进攻秦的时候,曾共同约定,谁先进入秦都咸阳谁就为王,但刘邦首先攻入咸阳以后,慑于项羽威势,非但不敢擅自称王,而且不得不封存库银,静候项羽到来。项羽欲除刘邦,便在鸿门摆宴,邀他前往。刘邦虽明知杀机四伏,却只有硬着头皮前往,亏得张良、樊哙等人拼力保驾,刘邦才得以死里逃生,刘邦对项羽的畏惧,双方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可楚汉战争的结局却是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到底刘邦胜于何处呢?原因很复杂,可究其根本,则在于“能否得人用人”上,而用人先识人。正是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

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定都洛阳。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摆宴庆功。他回首自己出身草莽,斩白蛇而起义,却能转战南北,终成帝业,感到十分满意自得,他想听一下臣属们对于自己在楚汉之争中获胜的原因作何看法。刘邦要大臣们说实话,不必隐瞒自己的想法。

高陵和王起二人回答说:“您与项羽为人处世大不相同。您对人傲慢无理,但您在派人攻克城池和占领地盘以后,就用所得到的城池和王地用来封赏取胜的将领;与此相对照,项羽对人很仁爱恭敬,可嫉贤妒能,加害忠臣,怀疑贤良,打胜仗后不给人记功,得到土地也不给人奖赏。这就是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听完说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安邦定国,抚慰百姓,供应物资,不绝粮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我又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重用他们,这也就是我所以能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这就是他所以被我消灭的原因。”

刘邦的这番话确实很深刻,道出了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项羽并非手下无人,当初他力量强大,名声显赫,志士能人纷纷前往投奔,可他很少能充分利用,委以重任。他最得力最有才识的谋士范增,得到了他的尊重,称为“亚父”,可还是得不到他的信任,项羽对他一直疑心重重,经常不纳良言,终于中了刘邦的离间计,气走了范增,成为孤家寡人。击败项羽的大将韩信,开始投在项羽帐下,仅被委任为执戟郎,充当卫士,这才背楚向汉,经萧何力荐被刘邦拜为大将,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淮阴侯。刘邦的谋士陈平,同韩信一样,也是从项羽处逃往汉营的。陈平施反间计气走了范增,任汉丞相多年。正是由于刘邦善于识人用人,帐下谋士众多,猛将如云,集聚了一批文武干才,如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周勃、灌婴、郦食其、曹参、樊哙等。

用人点拨

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美国的钢铁之父卡内基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领导。虽然他已去世多年,但他的碑文却留给世人以永恒的回忆。碑文是这样写的:“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自己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刘邦识萧何

萧何,曾担任过秦朝沛县的狱吏,后来帮助刘邦起兵反秦,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因而深得刘邦的信任。事实上,萧何也确有过人之处。

当起义军攻克咸阳后,诸将都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忙于接受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这就掌握了全国的户口、战略要地和社会状况,为以后国家的重建做了准备。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全力东向而无后顾之忧,全赖萧何经营关中、巴蜀,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使前线的兵源粮饷得到了及时的补充,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萧何功勋卓著,所以刘邦在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列萧何为第一。当时有人不服,说:“我等亲自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功劳不一。而萧何不曾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并未参战,反而位居我等之上,是何道理?”

刘邦道:“诸君知道打猎之事吗?”“知道。”“知道猎犬这种动物吗?”“知道。”

“打猎时,由猎犬负责追杀猎物,但却由人施放猎犬,指示猎物。诸君转战山野,杀敌无数,建的是猎犬之功。萧何解开狗链,指示敌军方向、行动,建的是猎人之功。即便如此,诸君仍以为自己的功劳大于萧何吗?群臣惶恐,再不敢任意议论。

用人点拨

常常有人感叹:“我怎么就发现不了人才呢?”善于发现人才确实是一门学问。

一般来讲,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才的宝贵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识得英才,如何能把真才与庸才区分开来,使真正的人才有机会施展他们的才能,而不致让庸人占据其不能胜任的职位,这就需要一双“慧眼”。在这方面,刘邦对人才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刘邦识张良

张良,身为韩国贵族之后,曾变卖全部家产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失败后,更名改姓,逃亡至下邳拜黄石公为师,学习《太公兵法》。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为刘邦所赏识,成为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定作战方略,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均被采纳,为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刘邦占领关中想要就地为王的消息传到项羽那里时,项羽勃然大怒,遂摆下鸿门宴,想一举灭掉刘邦的势力,形势可谓千钧一发,危在旦夕。最后刘邦居然得以全身而退,乃是张良事先透露消息并制定了相应对策的结果。

秦末农民起义时,义帝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中灭秦,谁就做关中王。结果刘邦最先攻入关中,理应做关中王。但秦朝灭亡后,项羽为了防止刘邦集团扩展势力而对自己造成威胁,就安排刘邦到地处偏远的巴蜀、汉中地区做汉王。刘邦对此愤愤不平,想倾全力与项羽决一死战。当时刘、项双方的军事实力非常悬殊,如果此时交战,吃亏的必然是刘邦。

张良审时度势,向刘邦说:“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望主公暂且忍气吞声去汉中,并放火烧掉栈道,向世人表示没有再回关中之心,以此麻痹项羽,使他不再防范。”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行事,此举不仅麻痹了敌人,保存了实力,而且为日后还定三秦、角逐政权做了准备。

尽管张良在整个战争中未立下战功,但刘邦却看到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巨大作用,故封张良为留侯。

用人点拨

楚汉之争,刘邦之所以取胜,关键是他敢于使用能力超过自己的人。但辩证地讲,刘邦也有高过其他人的地方,那就是因为他眼中有才,并大胆使用,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刘邦巧识陈平

陈平的故乡户牖乡是一片黄土的农村,由于土质贫瘠,农产不很丰足,地势蜿蜒曲折。陈平的家在村子的最外围。陈平双亲早故,兄长陈伯耕种了三十亩旱地。长得斯文俊雅的陈平总想为哥哥分担一些辛劳。可是,每当陈平拿着农具,走向农地时,哥哥总会制止他说:“弟弟,这儿有我,用不着你来帮忙,快读书去。你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我们陈家将来就靠你了。”

陈伯个头矮小,脸庞终日红红的。他为弟弟的俊逸潇洒感到骄傲,对他的期望也很高,希望陈平能够光宗耀祖。他常常对妻子说:“由于我们家境贫穷,大家都鄙视我们。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家里有陈平兄弟,将来他一定能发达,能够光耀门楣,为我们陈家扬眉吐气,我坚信总会有那么—天的。”

陈平的学问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在这方面,同乡的人对他都非常佩服。

由于陈平知书懂礼,当人们遇到文字上的困难时,都不时找他求解。逐渐,就有人来找他给家中主持丧葬仪式,陈平也乐于帮忙。慢慢地,陈平主持丧葬仪式竟然名声大噪,成了远近闻名的主持丧礼的能手。

村里有庆典时,分割祭肉的工作一向由陈平负责,而陈平在分配时非常公平,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于是乡中父老都称赞道:“善哉,陈孺子(小叔)之为宰。”陈平也自信地说:“如果我有机会为天下宰,也一定会分配得公公平平的。”

或许就是由于这样,陈平才会将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平”字,以代表自己特别的形象。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陈称王,并派周市去平定魏地,封魏咎为魏王,和秦军在临济交战。陈平就告别了兄长,带领一群年轻人加入了魏王咎的反秦队伍。陈平很积极上进,便以各种谋略游说魏王咎。魏王咎很欣赏陈平的仪容风度,就又命他掌管车驾。他多次向魏王咎献良策,魏王咎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听信有些人散布陈平的坏话。陈平知道后便离开魏王咎逃走了。

后来,陈平听说项羽在黄河边上与秦军作战,于是便又投奔了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打败殷王受降而归。过了一段时间,楚汉战争爆发后,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因为陈平是定殷的将领之一,所以企图要杀害他。陈平得到消息后,急忙把将印和项羽赐金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独自佩剑逃走,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经好友魏无知的推荐,得到了汉王刘邦的召见。经过与其交谈,刘邦知道陈平很有谋略,是个奇才,于是就拜陈平为都尉,并兼任自己的侍卫和参谋,监督军队。

灌婴对汉王刘邦这样重用陈平感到不满,便在汉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别看陈平相貌堂堂,气度不凡,但他没有什么才能的。听说他先跟魏王咎,魏王咎不容,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不用,才来归汉。现在大王授陈平于重任,命为监军。我们听说他曾经收受诸将的钱财,谁送得多他就对谁好,谁送得少就对谁不好。像这样反复无常的乱臣,你应该警惕。

汉王刘邦召见陈平责骂他说:“听说先生过去侍奉过魏王咎,不合意又到项羽那里,现在又到我这里来了。,守信用的人怎能这样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