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绑的叔芳面不改色地大声疾呼:“我虽死不惜。但必须让天下人知道,我是无罪的。我认法不认人,量刑执法。他因经不起刑法而死,与我无关。太子要杀我,全是为了袒护亲人,徇私报复。”
建成听了这几句慷慨激昂的言词以后,怎么也下不了将叔芳开斩之令。从掩人耳目出发,勉强令下人为叔芳松绑,将他革职回家,永不起用。
李建成带洗马魏徵北巡秋防,经潼关和蒲坂,发现华州刺史崔国瑞为官清廉,政绩出色,将他提升为陕西大总管。魏徵将辞退回家的谢叔芳向建成推荐,补上华州刺史的空缺。建成听了后,突然火冒万丈地站起来说:“你怎么推荐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早就决定永不起用的人吗?万万不可,你再也不用推荐了。”
魏徵也知道李建成对叔芳的私愤太深,一下子是说不通的。
便写了一道奏章呈上去。建成见又是推荐叔芳的事,便怒气冲天地将奏章撕碎。
魏徵将撕碎的奏章纸一一拾起,用黏糊连接完好。等建成息怒后,又将奏章呈上,说:“臣只求殿下审阅此奏章,若是哪个地方错了,再责备臣,臣甘受责。”
建成不得不接过奏章,只见里面这样写道:“亲贤人,远小人,是两汉兴盛的经验;亲小人,远贤人,是两晋灭亡的教训。殷纣王讨厌比干进谏,恨得不望他生存,所以天下换了主人;蜀后主宠爱黄皓,爱得怕他死去,所以江山改姓。作为人君的爱和憎,难道不可以此来谨慎对待吗?谢叔芳所作所为,难道是谋私利,泄私愤吗?要是他想谋私利,何不徇情枉法以骗得你的恩宠,反而多次引起你的愤怒,自找苦吃?投其所好的臣子多,主公易受蒙蔽;忠言直谏的臣子多,主公就可耳聪目明。百官易得,忠言直谏的臣子难求。撤去一个谢叔芳,阻塞了忠言直谏臣的口,丢失了法纪的严明;用一个谢叔芳,则可利于忠言直谏臣开口,得到了纲纪的整顿。哪样轻,哪样重,要求殿下三思。”
建成阅此章,原是应付了事,见里面引古论今,一针见血,很受感动,便字字句句地反复细看深思,越看越觉得所说都是金玉良言。只见他背着手原地徘徊几转后,对魏徵转怒为笑,说:“洗马够苦口婆心了,我依了你就是。”
建成终于起用冤家谢叔芳为华州刺史。
用人点拨
择才有一个怪圈,只取朋友,不取对手,殊不知对手中也有自己事业的辅佐人才。像齐桓公拜与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唐太宗与魏徵是死敌,却视魏徵为诤友,古今多少尽释前嫌、从冤家对头中择才的海量!然而佳话归佳话,这个选择过程却是痛苦的,从建成与谢叔芳的遭遇就可看出,建成与谢叔芳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这样的前提,老臣魏徵还是一次又一次的举荐,明知道是触霉头,还是硬要碰。建成把他的奏章撕烂了,他也还是恭恭敬敬地黏好,继续上奏,这样的不屈不挠,感动了建成,使建成放弃了一己之私,从国家大局出发,正确待人。
魏徵的举荐和建成的纳荐,提醒领导者在择才的时候,大局超越一己私怨,选才务必做到大公无私,出于公心,敌人、冤家都是自己应该学习和争取的对象,能够有这样容人的气魄,领导者的境界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狭隘,其目标与志向不是燕雀之辈所能企及的。
明熹宗让袁崇焕领兵抗金
后金努尔哈赤乘魏忠贤的阉党大乱王朝时,在辽东不断进攻明军。辽东巡抚王化贞无作战经验,明熹宗派老将熊廷弼去指挥抗金。王化贞不服,从各方面干扰着熊廷弼的指挥。结果,两人因内讧贻误了抗金大局,都被明熹宗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入牢狱。老将熊廷弼终被诬陷处死,明熹宗正为再也找不出抗金的将领而苦闷。
这时,主事袁崇焕突然失踪,衙门里和他家里人四处寻找都没有下落。几天后袁崇焕自己又突然回来了。他脚也不歇地直接跑到兵部尚书孙承宗那里,禀告他这次是去辽东视察了那儿的地形,并说他对利用那里的地形抗金已是心中有数,要求让他领兵去辽东抗金。
孙承宗对袁崇焕的回归和自荐亢进又惊又喜,向明熹宗禀告了这一情况。熹宗为袁崇焕这种自告奋勇的救国精神自然高兴,但考虑它只不过是一般官员,未带过兵,怕对付不了金军,一时拿不定主意。他立即召集众大臣商议忠臣都抱以异议。有的说他无带兵打仗的本领,挑不起如此重任,怕贻误军机;有的还说他不经同意,擅自外出视察地形,是违反军纪的行为,要严加追究;有的甚至怀疑他是以视察为名,私通后金,作为内应,要求明熹宗查处。这样一来,他的自荐之举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把事情闹大了。
孙承宗本来信任袁崇焕,但对他的这次去辽东究竟为什么事前不报告,看了地形后究竟打算采取什么策略去打,还不甚清楚。因而当众大臣反对时,想为袁崇焕说话,又感到理屈词穷,他只得暂持沉默态度。等大家议论完毕后,他单独找袁崇焕谈,对一些问题作进一步了解。
孙承宗首先问袁崇焕为什么这么一个大事不事先报告?
袁崇焕说:“我出身贫贱,在朝廷里食皇粮,拿皇禄,早就感恩不尽。今见金兵来犯,皇上派去的老将熊廷弼又蒙冤被判了死罪,再也派不出将领,满朝官员正为国难而焦急。在此大敌当前,国家需人之际,正是我报效皇恩的时候,所以产生了为国分忧、自荐抗金的念头。我过去也曾学过兵法,听过古代不少打仗的故事,对带兵用兵之术也略知一二。只是不识辽东地形,怕贻误军机,不敢盲目请战。这次观察地形,原想报请你同意后再去,又怕你不同意,实现不了自己的心愿。即算你同意了,我去辽东观察地形,又怕那里地形复杂,难以取胜,看了地形后,不敢请战,白用了皇家资金,遭人取笑。所以,宁愿犯一回纪律,自耗银钱去视察。这次看了那里地形后,心里踏实得多,才向你请战。”
孙承宗说:“你看了那里的地形后,为什么心里踏实?你打算怎样去打这个仗?”
袁崇焕说,宁远有山,是辽东地区可攻可守的好关口。那里可以筑起城墙,用火器、火炮把守,金兵是难以攻破的。至于具体作战之计,那要到时候看敌军情况而定。
孙承宗听了袁崇焕这番推心置腹之谈后,联想过去他在朝廷里忠于职守的表现,怎么也看不出他有反叛之心。他出自强烈的感恩报国心情,违纪去辽东视察地形也是可以原谅的。他提出的山地作战设想也是可行的。孙承宗坚信袁崇焕的请战是忠心无辜的,也是胸有成竹的。他决心力排众议,保荐袁崇焕出征抗金。
第二天上朝,孙承宗将袁崇焕擅自观察辽东地形和请战的心理状况详细通报后,斩钉截铁地说:“袁崇焕在朝中几十年,一贯忠于职守。他在国家有难时,私出银钱,视察地形,奋勇请战,正是效忠报国之举,决无结金反叛之心。他看了地形才请战,可见他绝非鲁莽之夫;他根据宁远地形所提的作战之术,是可取的,可见他是懂兵法知用兵的将才。我极力保荐他带兵抗金。”
明熹宗和众大臣听见兵部尚书孙承宗这样极力保荐,绝无异议地同意袁崇焕率军抗金。
袁崇焕受命后,立即进行了战前动员,与全体官兵制定了严明的纪律。而后带领官兵士气高昂地向辽东进军。到了宁远后,他令士兵筑起了三丈三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足够的火药、火炮。孙承宗还派了几支人马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附近等地作接应和后援准备。
正当明军快要与金兵接火时,由于奸臣魏忠贤的猜忌和陷害,孙承宗被迫离职。魏忠贤派阉党高第到宁远督战。高地以敌强我弱为由,劝袁崇焕退出关外。袁崇焕坚决反对。高地见说不服他,只好答应他留一万多个官兵跟袁崇焕留守宁远,其他兵马全被高地强行带走,撤出宁远。
袁崇焕并不气馁他给留下的官兵讲了古代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故事鼓舞大家的士气。他咬破手指写了一份誓死抗金的血书,号召一万多个官兵与宁远共存亡。
全体官兵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个摩拳擦掌地表示与援军一起死守宁远。
他们在袁崇焕身先士卒的带领下,英勇奋战,浴血拼搏。凭借着宁远的山地优势和筑起的城墙,果然用火药火炮击败了金军。明军大胜,后金努尔哈赤因受重伤而亡。自荐带兵抗金的袁崇焕从此誉满全国,威望大振。
公元1627年,明熹宗逝世。新即位的崇祯帝见袁崇焕抗金有功,将他提升为兵部尚书。用人点拨小小主事袁崇焕,自荐领兵抗金,得到了明熹宗的批准。他以后从打仗中学会,成为崇祯帝的兵部尚书。原来,他自荐时,压力很大,朝臣基本上都反对,还给他施加了莫须有的嫌疑。经兵部尚书孙承宗有理有节的进谏,力排众议,才说服明熹宗同意的。可见有志之士,特别是有抱负的小人物,如果真有报国之德才,要勇于自荐,不要有丝毫害羞心理,不要怕人家说自己有野心,要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一个有抱负的兵;要发奋努力,做出优异成绩,发挥出良好品德,让社会了解自己,发现自己。作为领导者,更要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为重,深明大义,勇做伯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史可法的中举
明朝左佥都御史、谥号“忠毅公”的左光斗,奉明熹宗命,负责主持全国的科举。
左光斗鉴于过去单纯凭文章选拔人才轻视品德的弊病,决心由他主持的这次考试不可忽略德的考核。于是,在考试前,想尽力了解一些考生的家庭和本人情况,作为考察考生品德的依据。
左光斗亲自带了几个人去郊外查访。这时,正是年冬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季节,他们发现前面有座幽静的古寺,都想进去避避风雪。
他们下了马,从一面被风吹开的小门进了庙院的一间小屋,忽见一个年轻人伏在一张破旧的桌案上睡觉,桌上放着几本书和一篇刚刚写好的文章。左光斗把桌上的文稿反复看了几遍,不禁被文章中振兴华夏的宏伟理想和通顺优美的文理结构所吸引。他料定这是一个应考青年冒寒顶饥,苦读勤练的场面。他为了怕这个青年因受风寒和少休息而有误考试,急忙脱下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轻轻地盖在年轻人身上,带着大家轻着步伐轻关庙门退了出来。
左光斗绕过寺角进入寺院正厅,向在那里的和尚打听这位青年的情况,果然得知这是一位从乡村赴京应考的青年,因为住不起旅店,栖住在此等待考试。他进庙后,从不乱跑,从不到街市吃喝玩乐。在庙里搭伙,与和尚一起吃斋,对和尚很礼貌,日夜勤读苦练,做应考准备。他的名字叫史可法。
左光斗从目睹的现场和和尚提供的情况中,感到这个名叫史可法的应考生,一定是一个家境贫穷,刻苦好学,智力过人,且不追求享受,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是一个能体贴民情,怀有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振兴华夏抱负的后起之秀,正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选。他为这次出访发现了这个有作为的青年而高兴。
左光斗回宫后,胸有成竹地组织这次考试。
当考官一个个宣唱考生入场名单时,左光斗特别留意史可法。这才发现这是一个身材魁梧,步履稳重,眉目清秀,目光炯炯的青年。左光斗审阅考卷时,发现史可法的文章比在寺庙看到的还要好。她好像看到了明朝的希望,毫不犹豫地在史可法的考卷上挥笔批上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召见了史可法,鼓励他戒骄戒躁,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又把他的夫人叫到面前,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儿子都是庸俗之辈,成不了大器,将来继承我的志愿就全靠这个后生了。”
后来左光斗受阉党陷害,在狱中含恨死去,史可法用卓越的政绩表示了对他恩师左光斗的怀念。他的作为逐步引起了朝廷和长辈的重视,先后被委为西安府推官、户部主事、右参议、右佥都御史等职。
清兵入关以后,他随着南明政权南下,当了兵部尚书。他处处以左光斗为榜样,出行不张伞盖,吃饭不备两荤,睡眠不脱盔甲,与士兵同甘共苦,坚持抵抗清军。当清军围攻史可法镇守的扬州时,他誓与扬州共存亡,坚守七天七夜,后因寡不敌众被俘。他被俘后,断然拒绝了清军统帅多封百般殷诚和高官厚禄的诱降,英勇就义,以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载入史册。
用人点拨
史可法这位历史英雄人物众所周知。但他的中举有赖于左光斗考人重德之举,则鲜为人知。当时,善于舞笔弄墨的考生绝非仅此一人,在舞弊成风的封建社会,若非左氏主考,像史氏如此一无龙门可依二无重金行贿的考生,很有为庸所挤的可能,起码不可能举为第一,受到重点栽培。左光斗通过艰辛查访和考试,认定史可法为第一名。
这说明,对于干部的培养、任用要慎之又慎,多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既要考才,又要靠德,真正做到不枉屈人才。
李自成不拘一格择才
明末杞县连年遭灾,农民四处逃荒。一个姓宋的县令不顾农民死活,向农民派役、避税、逼债。豪绅之家出身的青年李岩挺身而出,跑到县衙,要求宋县令立即停止对农民的派役和逼税、逼债,拨出官粮,给饥民度荒。宋县令不依,李岩只好回家。说服自己的父亲,把自己库存的二百多担粮食送饥民度荒。
全县饥民这么多,李家拿出的这点粮食自然不够分。得不到粮食的饥民便找到别的富豪人家,要他们也像李家一样,开仓赈灾。有的富豪人家也跟着向灾民送粮借粮,有些富豪人家什么也不肯。这样一来,逼得一些农民向富豪人家抢粮。有一户被抢的富豪向县府告状,县官派兵前去制止,抓了一批农民。有的被打伤,有的被关进牢房。各地饥民闻风而来,涌到县衙门闹事,要求县官释放灾民,开仓救荒。
宋县令得知李岩在灾民中有声望,便请李岩出来平息这一风波。李岩乘机向县令提出了停止派役、停逼税债、释放灾民和开仓救灾等条件,宋县令全部答应。李岩才把这些闹事的灾民劝回去,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料这个宋县令在事后却矢口否认他答应的条件。还诬告李岩是这次闹事的发起者,把李岩做造反的头领抓进牢狱。
当地一座深山里,一个农民起义的首领、学艺的女青年,名叫红娘子,早就羡慕李岩的献粮赈灾行为。这次听到李岩坐牢的消息后,带着队伍打开监狱,把李岩救出来。他带领李岩和自己的队伍投奔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农民出身,练得一手好武艺。他见到农民交不起租税,向一位姓艾的大土豪借了债,为这些农民交清了租税。不久,这位姓艾的土豪逼李自成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土豪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还锁上镣铐,将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他吃东西。当地农民目睹此情况愤怒极了,一哄上去,砸开镣铐,将李自成抢了出来。李自成带着这伙抢救他的人,逃到甘肃当了兵。以后,李自成在甘肃金县杀了官军的将领,带着士兵投奔农民起义军。不久,他当了起义军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