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都十分怀疑,虽然李及这个人谨慎、,行为检点,但根本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让他去接替曹玮的位置,恐怕不能胜任吧。于是大家都托韩亿大将军去拜见王旦,说明大家的意见和担忧。王旦知道韩亿来拜见他的目的,对于韩亿的话,王旦并不回答,只是说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韩亿几次想让王旦正面回答自己的题,可总是被王旦被岔过去。
后来,李及到了秦州,将吏们因为他不是将才,所以很看不起他。李及吩咐任务,他们都爱答不理的。李及也并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就在李及上任后不久,秦州发生了一件事情。屯戍禁军中有个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妇女的银钗,官吏们抓住了他,将他带到李及那里。当时,李及正在屋中看书,就将那人叫到跟前,略略加以审问,那人服罪。李及也不再与下面的官吏商量,马上命令将这个犯罪的士兵斩首,随即又悠闲地看起书来。将吏们都很惊叹和佩服。因为他们想不到这个不是将才的李及竟然能够这样爽快地处理事情。
后来,李及的声誉传到了京城,韩亿听到后,就又去见王旦,将李及在秦州的事迹告诉给王旦,并且称赞王旦有先见之明。王旦笑笑说:“戍边的士卒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主将将他斩首,这是很一般的事情啊,有什么好称赞的?我之所以使用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韩亿追问说:“那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王旦继续说:“因为曹玮在秦州任职多年,边境的羌族等少数民族都害怕他,佩服他,所以不敢轻易来捣乱,骚扰边境。曹玮处理边疆的事宜,可以说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假如我派其他人去,他们必然会自作聪明,大大的改变先前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曹玮的政绩。我之所以派李及去,就是因为他为人稳重忠厚,定然会遵守曹玮的事业罢了。”
韩亿愈发叹服王旦的见识和气度了。
用人点拨
作为一个合适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人选,合适最重要,而不是其他。比如王旦荐人,考虑的是秦州所处的边疆这个特殊环境,边疆戍守避讳政治朝三暮四,大局是安定,因此考虑接替曹玮职位的也应以安定为己任,办事稳妥、老成持重的人比较合适。这样的人并不少,王旦为何独独荐李及呢?因为光是办事稳妥、老成持重还不够,还要是曹玮边疆政策忠实的继承者,这一点才是王旦荐李及的根本,在这一点上,切忌逞强、骄躁、好大喜功等等被一般人所赏识的将才特征,相反,藏拙、内敛、韬光养晦这样的内在品质才是继承曹玮事业的最佳人选,而李及全部具备,这样看来,王旦之远见、王旦之远虑实乃选才的佼佼者。
择才者面对一个位置多个候选人的情况时,也要从合适出发考察人才的方方面面,既要对选手的秉性了如指掌,又要有一定的深谋远虑,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看看选手谁是该环境条件下的最佳生存者和适应者,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够比较中肯地鉴别出合适的人选来。
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吕端,北宋初期幽州人。少时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船人都十分害怕,吕端却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政知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丞相。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关系到江山社稷大事上,一向不拘小节的吕端却反其道而行。
宋太宗至道三年,皇上赵光义病危,内侍王继恩嫉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因残暴无道,太宗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秘密地让赵恒入宫。
太宗一死,皇后令王继恩召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不对,知道其中一定有变,就骗王继恩进入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
皇后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见吕端来,便问道:
“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吧?”
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命呢?”
皇后见吕端不同意废除太子赵恒,默然不语。
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谋反,已经被我抓住。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
皇后无可奈何,只好让太子赵恒继承皇位。
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其中有诈,请求眷恋听朝。他登上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山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卷帘确认了是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肯行礼,吕端确实是大事一点不糊涂。
忍耐平时的小事,但对于重大问题的细节却一点也不忽略,所以才能圆满地处理问题。
用人点拨
吕端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这样的人算不算人才?如果纠缠于旁枝末节,那么吕端肯定是不拘小节、糊涂马虎、毛病缠身,选择这样的人办事怎么能够放心呢?所以单看用人者怎么用了,如果转移他做小事的蠢才,把他用在做大事上,那么这个人就是相才。从蠢才到相才,一念之差,就在于用人者的择才观是怎样定位的。一念之差,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一念之差,也可以折了夫人又赔兵,大意失荆州。
这就要求择才者充分把握人才能力短与长、主与次的矛盾,使人才扬长避短,超常发挥。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特质,知道人才是干什么的。比如姜子牙有治国之才,可是却连面粉也卖不好;林肯的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才华出众,却嗜酒贪杯……历史上许许多多名人都有十分笨拙、不如常人的地方,然而这就影响了他们光辉的明亮了吗?就黯淡了他们运筹帷幄、统领天下的英雄本色了吗?显然没有,择才者要学会从蠢才中挖掘出将才,从垃圾中挑出金子,这才是择才中最精彩的炼金术。
忽必烈访隐逸成霸业
元世祖忽必烈生于1215年,45岁即位,在位35年,终年80岁。忽必烈登基前所处的时代,是蒙古汗国建立后,向外发动掠夺战争的时代。其铁骑几乎踏遍了东自黄海、西至多瑙河的广大亚欧地区。由于蒙古贵族落后的奴隶主意识和游牧生产方式形成的偏见,在战争中只知抢掠屠杀,不识农桑生产。因此,曾一度使许多国家蒙受灾难,甚至灭亡。当他们入侵中原大地时,依旧兵锋所至,焚掠一空。甚至还有人主张把汉族人全部杀光,将中原变为牧地。这一论调,直至忽必烈即位后方被制止。
忽必烈原是一位只知杀掠的马上英雄,因为其母唆鲁禾帖尼颇信道教、佛教,在和僧道交往时,接触了许多为避战乱而混迹僧道中的汉族贤士,并受其影响,汉化较深。忽必烈也随之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宗教界名士往来密切。所以,当汉族大政治家、学者、诗人、散曲家刘秉忠以出家人身份去漠北时,不但受到忽必烈召见,还充当了忽必烈的最高顾问,“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刘秉忠告诫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并将中国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灌输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受教益,非常崇拜唐太宗,并深刻认识到“人才乃治之本”、“天下治乱系于用人”。于是,他开始了多方面的访贤问治。
当时,基于种种因素,中原各族名流在蒙族入主中原后纷纷隐逸山林僻壤。为延揽治国安邦之士,忽必烈偏重访隐逸,并“诏求山林隐逸名士,所在官司,县以奏闻”。而且,一经发现,便以重礼相待,或委以重任,或安置于“集贤馆”内。
一日,忽必烈访得柳城理学家姚枢是位德才兼备者,便立即派人召聘入公署,向他询求如何定国安邦。姚枢便讲述二帝三王之道,还将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汇成八目: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忽必烈如获至宝,即刻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封他为宣抚使,全权负责访求天下隐逸名士。不久,蒙古军出征江南,占领德安,俘虏了一些人。姚枢从中发现了赵复非同寻常,即带其北上,委任其做了太极书院中讲授程朱之学的讲师。
保州人王谔,原是金朝状元,时属河北名流,颇有影响。忽必烈闻讯后,特派赵壁、许国桢专程聘请。王谔来后,忽必烈竟对他“朝夕接见,问对非一”。王谔也将其所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盘托出,令忽必烈极为感慨地表示:“我今虽未能即汗,安知他日不能行之耶。”
陵川人郝经,家中贫寒。他白日上山砍柴,夜晚读书,是位饱学之士。金亡后,迁居顺天。忽必烈闻知他颇有才学,便召他到自己的藩王府,问他经世安民之道。他则劝忽必烈趁宪宗刚死之机,北还争位。忽必烈顿开茅塞,即刻北还,及时赶到,比较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忽必烈四处寻访隐逸贤士,获得了极大成功。用人点拨忽必烈成就霸业的原因与他四处访贤分不开,不过真正帮助他成就霸业还不只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求贤,而是他正确的选才策略。他选才不是通过考试等知识层面的考察,而是采用“清谈法”,通过问经世安民之道来了解人才,了解政治。这样的交谈可以说抓住了选才的核心意义,就是说你选才,不是拿人才当作点缀,也不是拿人才填补职位空隙,更不是拿人才像使唤家畜一样来使唤,人才对于当道者来说就在于他指点江山,帮助当政者定国安邦,经世安民之道在人才手中运筹帷幄,这样的择才才是共谋大业,才是一针见血,是择才的指南针。
刘向将交谈作为择才的方法,他说:“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才,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后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该法有四个明显的优点:一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二是可以灵活、主动地掌握谈话议题,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情况;三是有问有答,可以迅速交换意见和看法,及时沟通感情和认识;四是可长可短,达到目的为止,容易操作。
择才者不妨借鉴忽必烈的方法,面试时直奔主题,直接问对方你对公司、的发展有何建议和看法,也可以算是“经世安民之道”的翻版。只有抓住大问题、大环节,才能看出对方的韬略、见识和胸襟,择才者不对有关企业生存之道感兴趣,而局限于琐碎的知识填鸭,这样做不是太过狭隘了吗?
朱元璋的民意测验法
朱元璋的择才观跟以往的君主都不太一样,以往的君主都是通过举荐、咨询、私访等途径来得到人才、选拔人才,朱元璋却是用“民意测验法”来选拔人才。什么是民意测验法呢?就是看一个官员好不好,别人说了不算,老百姓说了才算,要是老百姓说这个官员好,朱元璋就提拔他、任用他,要是老百姓这个人贪污受贿、仗势欺人,朱元璋就罢免他,还惩罚他,严重了就杀头,这一套选拔规矩含糊不得。
朱元璋说:“大家都厌恶,只有一个人喜欢,未必是贤正;大家都喜欢,只有一个人厌恶的,未必是奸邪。这是因为大家都是出于公心,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是私心。”
:“正直的人所作所为,给公家办事不会借此为小家谋私利,在衙门也不行贿受贿,执法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私情徇私枉法,而奸邪的人却相反,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来。”
朱元璋不仅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在统一天下之后,朱元璋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因为法令不完善,不少官吏被错捕。但经所辖人民为他们申辩和请求,朱元璋就赦免了这些官吏。有的被错捕的官吏因为朱元璋在调查时发现其政绩卓著,反而升了职。朱元璋认为,官吏的好坏,其治下的群众是最清楚的,如能让群众监督,倾听群众的意见,就可鉴别官吏的好坏,也可使官吏不敢胡作非为,不至于冤枉好官,错用坏官。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太守、县令贪赃残酷的,允许百姓赴京告状。赃物赃款达到六十两银子以上的,斩首示众,还要剥下皮、塞上草。各府、州、县衙门之左,特建立一庙,用来祭土地神,并作为剥皮场,名叫“皮场庙”。官府主管座位旁边,各悬挂一个剥下来塞满草的人皮袋子,使为官者触目惊心。法令整饬严肃,百官职事卓有成效。
用人点拨
朱元璋的公心论是他制定民意测验法的核心,他想真理一定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一个人说好,这个人不算好,千百个人说好才算好;一个人说坏,但是千百个人说不坏,这个人就不算坏。用这个朴素的道理,朱元璋确实抓住了实质、识别人才的要害,伸张了公心的正义,大快民心。
选拔人才为什么要选择民意测验法呢?因为人才总是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既然英俊贤能之人,藏身在农耕、捕鱼、商贾之中,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才会对人才了解得更深刻,对人才知道得更全面。如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脱颖而出。
建成纳谏重用冤家谢叔芳
谢叔芳原是隋末长安尉,为官清廉,只因下面几件事,成了唐初原太子李建成的冤家对头。
李渊攻打长安时,谢叔芳为保卫隋朝京都,拼死抵抗,射中了李渊之子李建成的坐骑,致使建成落马,险些阵亡。以后,谢叔芳终被反隋军所擒,李渊令斩叔芳,为儿子报一箭之仇。
谢叔芳立而不跪地说:“我射太子坐骑,是为了保卫隋朝江山,绝不是为自己。
齐桓公能重用刺杀过自己的管仲为相,你们为私愤处死一个忠于自己皇上的忠臣,难道你们得了天下以后,不要人家忠于你们吗?”
李渊有感于谢叔芳的话,随即赦免他的死罪,叫他续任长安尉。但李建成的内心还是对这一箭之恨耿耿于怀。
有一天,建成内弟乘车上长安街游玩。车夫因多喝了酒,鞭马过重,马狂奔失控,压死了四个正在嬉戏的小孩。建成内弟也被颠出车外,摔成重伤。谢叔芳将车夫处了死刑。并认为乘车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将建成内弟责打五十杖。
这件事却惊动了建成的妻子。原来,她的几个哥哥都在战场上阵亡,这个弟弟是她娘家留下的独苗。她听到从车上摔成重伤的弟弟还要挨五十杖,料定有死无生。便哭求丈夫说情,为她娘家留下这根传宗独苗。建成无奈,愿出千金为死者抚恤,要叔芳免刑。
叔芳不同意免刑,仍命手下责打建成的内弟。不料打了五十杖后,这个已受重伤的坐车人果因伤上加鞭,一命呜呼。建成岳父得知后,一口气喘不过来,也一命归天。
建成一下子死了两个亲人,一气之下,将叔芳捆绑起来,准备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