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美术史
10823300000022

第22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7)

进入90年代,开始了戈雅创作的转折时期,画家早期那种乐天无忧的情绪逐渐为愤怒的激情和冷静的思考所代替。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年代,激进的、革命的思想对他影响颇大。在这个转折时期戈雅的重要作品有铜版组画《加普里乔斯》(又名《奇想曲》)。油画《疯人院》、《鞭身教徒的游行》以及《查理四世的一家》等。在这个时期他还创作了不少亲友和同代人的肖像画,其中最突出的有《何维兰诺斯肖像》、《费·吉尔玛德肖像》、《穿衣玛哈像》、《裸体的玛哈》以及《伊萨贝尔·柯包斯·德·波赛尔肖像》等。在《伊萨贝尔·柯包斯·德·波赛尔肖像》(1806)一画中,画家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画中人的娇艳外貌,同时也揭示了她那充满青春欢乐的内心和激动的情绪,这是一幅充满时代精神的肖像,是对人类尊严和美的歌颂。他的铜版画《加普里乔斯》于1803年最后完成.共80幅。这套组画(铜版)虽然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如把社会上一些病态和罪恶的东西一转化为巫婆、巨猫、魔鬼、驴子、硕乌等形象,但是它的内容是十分明确的,画的背景是大黑夜,他描绘了在这个漫漫的长夜里,魑魅魍魉横行,人民遭受着屈辱和不幸。这套组画可以说是西班牙社会的一面镜子。

1808年~1814年间,西班牙经历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当西班牙人民掀起反拿破仑入侵,反贵族和宗教斗争的时刻成雅在创作上进入热情战斗时期。《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1814)是这一时期戈雅的重要作品之一。画家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一个十分悲壮激昂的场面,画中表现了起义者不是失败者,而是精神上的胜利者,是临危不屈的英雄。他们英勇坚定的形象与内心怯弱、惊慌失措的刽子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战争的灾难》是戈雅继《卡普里乔斯》后的第二部大型铜版组画,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和描绘西班牙人民英勇抵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战争的灾难》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810年~1814年间创作的,第二部分大的创作于1814—1820年间,整套组画共有82幅。

西班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这使热爱人民的画家戈雅心清情为沉重。从回814年开始进入了他的创作晚期,这是一个苦闷而又充满希望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里,他完成了《战争的灾难》第二部分、《聋子之家壁画》、铜版组画《吉斯卜来介斯》以及油画《抱水罐的姑娘》、《波尔多卖牛奶姑娘》等作品。

1824年后,为了躲避可能到来的政治迫害,他离开了西班牙。他的晚年是在法国波尔多城度过的,并在1828年4月16日逝世于法国。

戈雅的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的,正像他的朋友说的那样:“戈雅他醉心于新的思想,但他又无法逃避这一个病魔的世界。”的确,他的一生都在向这个病魔世界进行斗争。

五、17、18世纪西班牙的雕刻与建筑

西班牙17世纪的雕刻不如绘画的成就大,也不像绘画那样具有全欧洲的影响。西班牙的雕刻除受意大利的影响外,还受到本土民间木雕艺术的影响,这两种影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西班牙雕刻艺术的独特风格。17世纪的雕刻主要表现宗教题材,大部分是彩色木雕,这些木雕有的用来装饰祭坛,也有的用作宗教节日的游行。当时,西班牙雕刻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巴利亚多利德为中心,南派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北派的主要代表是乔治·费尔南德斯(G.Hemandez,约1576—1636),他的作品往往充满戏剧气氛,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他的代表作之一《哀悼基督》(1616)就是一件颇有特色的作品。头戴大风帽的圣母正在号陶大哭,脸朝天,左手伸出,右手扶着死去的爱子作出无奈的样子。基督的身体有点僵硬,略带中世纪艺术的味道。他的代表作还有木雕《死去的基督》(1605)和《圣德烈萨》(1627)等。

南派的木雕和北派略有些不同,更多地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作品中禁欲主义的成分少,有着较浓重的生活气息。南派的主要代表是工作在塞维利亚的胡·马·蒙塔涅斯(J.M.Montanez,1568—1649),他是西班牙雕刻家中最缺乏宗教气息的艺术家,他和委拉斯贵支一样,其作品主要表达了人的情感、人的理智和尊严,他创作的《圣母和圣婴》(1628)、《圣布鲁诺》(约1634)、《无垢受胎》(1630)、《慈悲的基督》(1603)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在《圣母和圣婴》中,圣母端庄宁静宛如一位人间的母亲。在《圣布鲁诺》中,人物好像是一个正在进行教义辩论的神学家,形象质朴生动。

蒙塔涅斯的学生阿·卡诺(A.Cano,1601—1667)是南方格拉纳达画派的代表。他是雕刻家、画家,也是建筑家。他的木雕作品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色彩鲜明,很富有生活的情趣。主要代表作有《圣母像》(1658—1660)《使徒保罗像》(1658—1660)《亚当和夏娃胸像》(658—1660)等。在绘画方面,卡诺的代表作有《圣伊涅萨》(约1635—1637)、《天使扶着基督》(1638—1652)等,绘画风格近似苏巴兰。格拉纳达的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是彼德洛·梅诺(P.deMena,1628—1688),从他所作的《圣方济格像》(约1663)中可以看到,他刻画的人物更具有简洁、概括、写实的特色。

17世纪末18世纪的西班牙雕刻日益变得繁琐,失去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宗教气息更加浓重,有些雕刻作品更加匠气十足。18世纪的雕刻家有荷西·德·莫拉(J.deMora,1642—1724)、法·卡塞隆(F.Carelon,1707—1783)等人。

17世纪上半期官方流行的埃连拉风格逐渐衰退。埃连拉风格即埃斯柯里拉修道院的风格,因它的建筑师是埃连拉,故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风格强调无装饰,所以也叫无花纹风格。进入17世纪,在国际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下,西班牙的建筑越来越富有装饰性,到后来,装饰性和夸张的特点成为建筑物的主要特征,甚至表现得极端的繁琐。

荷西·戈·德·莫尔(J.c.deMora,约1580—1648)是西班牙17世纪上半期重要的建筑家之一。他是埃连拉艺术的继承者,但风格和埃连拉不大相同,开始比较重视装饰性,萨拉曼卡的耶稣堂(1617年开工)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法·巴蒂斯塔(F.Bau.tista)主要工作在1632—1667年间,是另一个比较著名的建筑家,他的代表作是马德里的圣伊塞德罗·埃里·列阿里教堂(1626—1651)。这个教堂已显露出一些巴洛克特征,虽然装饰较多,但整体结构清楚,有着庄重的特色。此外,17世纪上半期的建筑家还有小法·埃连拉(F.Herrera,1662—1685)和阿·卡诺等人。总的来说,17世纪上半期还是一个过渡阶段,西班牙巴洛克建筑的极盛时期是在许立格风格之后,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

17世纪下半期巴洛克风格在西班牙建筑中继续得到发展,这时的西班牙建筑强调离奇古怪的结构和戏剧性的效果,柱子往往是扭曲的,立面凸凹不平,好像把银匠风格和巴洛克风格揉合在了一起。整个建筑物有着看不完的细部,显得十分繁琐。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西班牙的巴洛克建筑并不太高明,没有多少创造性。

许立格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著名的建筑家、雕刻家的家族,几个兄弟当中最为杰出的是荷西·贝·许立格(J.B.Churriguem,1665—1725),以许立格命名的许立格风格即西班牙的巴洛克风格。许立格在萨拉曼卡和马德里一带曾创作了一系列装饰丰富的建筑物和祭坛雕刻,对同代和后来的一些建筑家颇有影响。此外,彼·德·里贝拉(P.de Ribera,约1680—1742)也是许立格风格的建筑家。他主要活动在马德里地区,其作品十分华丽,富有装饰性,代表作有马德里养老院的立面(172—1799)和马德里普洛温旅馆(1731)等。建筑家纳·托梅(N.Tom,主要工作在1715—1732)在托列多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也是许立格式的,由于装饰丰富,玲珑剔透,因而获得一个美称叫“埃里·特拉斯巴列捷”,意即透明的帷幕。由勒·阿雷瓦洛(L.Are valo)等人建造的拉·卡都迦教堂圣器室更具有豪华装饰的特点,这里的装饰多少带有罗可可的特点。在大家都追求巴洛克风格时,唯独加利西亚的建筑有点不同,这里流行着一种比较简洁、明快的板石风格,虽也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但是装饰性并不强。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是圣第亚哥·德·考姆包斯杰拉教堂(1738—1747),它的建筑师是费·德·卡萨斯·诺沃亚(F.de Casas y Novoa?—1751)。

17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叶世俗建筑也大都是许立格式的,当时最突出的例子是瓦伦西亚的道斯·阿古斯侯爵的府第(1740—1744)。这个建筑物有着繁琐的雕刻装饰。建筑物的立面装饰雕刻出自贝尔加拉(E.R.Vergara)之手,这个立面的雕刻十分复杂,上端壁龛里有圣母子,周围有大量的人体浮雕和装饰性的花纹,在浮雕中还有个水罐子,这是象征户主的姓氏,主人姓阿古斯,西班牙语的意思是水。18世纪中叶后,在西班牙逐渐兴起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1767年在西班牙全国掀起了驱逐耶稣会教士的运动,在耶稣会失势的情况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也随之日益衰落。来自法国的国王腓力五世,虽然是西班牙的国王,但一心想着的是法国建筑风格,这时他从法国和意大利请来许多建筑师为他服务,极力提倡古典风格,1738—1764年建造的马德里王宫就是一座古典风格的作品。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师还有巴·罗得里格斯·蒂松(v.Rodriguez.Tizon.1717—1785)和胡安·德·比利亚努埃瓦(J.de Viuanueva,1739—1830)等人。著名的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1785—1830)、马德里天文台(1790)就是后者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贵支1650年。

(第五节)17、18世纪法国美术

一、17、18世纪的法国绘画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其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乌埃(Vouet,1590—1649)在意大利生活13年,归国后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画师,在巴黎地区的香底恰、圣日耳曼昂莱、枫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画。从现存卢浮宫的《丰盛》、《神庙中的拜见》、《对神庙的献祭》中可以看到他明亮丰富的色彩,宏大的气魄,优美的环形节奏,以及和谐的衣褶造型。

普珊(Poussin,1594—1665)18岁瞒着家里到巴黎学习雕塑和绘画,30岁定居意大利。1640年,他被请回法国,为枫丹白露王宫和圣日耳曼大教堂作画,任宫廷首席画师,并领导装饰王宫的工作。但法国画家的敌视与不合作态度终使他愤愤而去。《萨宾妇女被掠》、《摩西遇救》、《诗人的灵感》等作品使我们感到这位古典主义大师既崇尚古代艺术,又善于发掘自然的美;既服从感觉,又尊重理论;既有纯熟技巧,又有高昂热情。《阿尔卡迪牧人》以一块石碑作为画面中心,上面的铭文指出这便是传说中的乐土。竭力辨认字迹的几位牧人或立或跪,环状的构图把人体与幽雅的风景组成诗一般和谐的世界。普珊晚年最杰出的作品是历史风景画《四季》,其中《冬季》尤其巧妙地选取了《圣经》中大洪水的场面,挣扎逃命的人群加强着阴冷凄惨的气氛。这位被认为最正统不过的画家其实是一位最勇敢的革新者,他那情景交融、饱含寓意的画风与画中反映出来的崇高思想境界,不愧是该时代一切画家的楷模。

勒絮埃尔(Le Sueur,1617—1655)的画使人难以相信他从未去过意大利。事实上,他的确没有离开过法国。或许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具有那种令人感到亲切可及的朴实自然。《朋友聚会》在气氛渲染上有卡拉瓦乔之妙,《三缨斯》又不乏卡拉奇的华美。德拉克罗瓦说得好:“要仿效勒絮埃尔的幽雅和朴素,就如同要效仿普珊构图的气魄与其完整性等优点一样,是极不容易的。”

勒布仑(Le Brun1619—1690)在造就法国统一艺术风格方面的作用是无人能比的。他15岁人乌埃画室,23岁又与普珊同赴罗马。在上述两位大师的指导下,他迅速掌握了该时代绘画技巧的精华。其油画代表作《塞古埃大臣》宏伟壮观。画中人春风得意,雍容华贵,服装与坐骑富丽堂皇,马侧的两排随从安排得错落有致,动态神情极具变化。无论是小幅的《牧人来拜》,还是巨幅的《亚历山大与波鲁斯》,都表现出画家在处理人物众多的场面时的游刃有余。他在担任首席宫廷画师的同时,还领导美术学院和戈伯兰壁毯厂,主持凡尔赛宫镜厅和卢浮宫阿波罗厅的装饰工作,建立起以普珊的古典主义为主,从意大利巴洛克艺术中汲取营养的官方风格。

荣誉无加的勒布仑在暮年却由于米涅尔(Mignaxd,1612—1695)的出现而暗淡无光。这位后起之秀从意大利一回国,便以妇女肖像和大幅天顶画闻名遐迩。他在瓦尔德格拉斯教堂绘制的《天堂》有200多个人物,是法国现存17世纪最重要的天顶画。《持葡萄的圣母》着笔精妙,人物的端庄纯洁与拉斐尔相比,也不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