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说起边际效应,不得不说一个有趣的体验:当肚子饿时,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是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得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
边际效应的存在,使得我们很有必要审视教师平时的教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师工作投入的增大,教育效果也随之水涨船高般增加;当工作投入增大到一定量时,教育效果往往不再正向增加;倘若教师继续强化,教育效果反而会停滞或明显下降,并出现负向增长,这就是教育上的“边际效应”。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上的“边际效应”告诉我们,有时不能光凭满腔热情,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是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缺乏思考、分析的蛮干,有时事与愿违的。教育上的“边际效应”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要把握好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方向。
教师的信心、恒心,对于教育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用心、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于教育不能光凭热情、激情,有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求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教育活动,初始阶段学生接受相关信息的效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最后达到一个饱和点,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期现象”。倘若超过这个点,学生将产生抵触心态。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在教育起始阶段不妨数落不是,待到教育饱和阶段不妨表扬优点,在教育结束阶段不妨指明方向。
根据边际效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变化形式。教师在教育中要学会变换形式,根据形势的发展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得学生对来自于教师的教育不疲惫、不厌倦、不抵触。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身教学活动。其次,要充实内容。教师的教育要有内涵,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教育,而不是墨守成规,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教育要有内涵,这样的教育才有大气、灵气。再次,是改变方式。教育不要老是一种模式,有时采用一些时尚的教育手段,如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中,许多地方、事情都可以见到“边际效应”的影子。如在教育管理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区别地给予及时评价或延迟评价,以避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在奖励管理中,教师通过对奖品、鼓励等进行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在学习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拐点,当注意到学生停滞于高原期的时候,要明白是该到此为止的时候了。
边际效应的存在不是坏事,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规律为我所用。边际效应的存在,也给了教师一个反思教育的空间。教育是极其复杂的行为,我们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实施有效的教育。正如这边际效应,其存在是显性的,但是其效应的发挥是隐性的,我们要极力避免边际效应的负面作用。
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边际效应,充分发挥其正面教育价值,把负面教育价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此,边际效应的效益也就最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