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诗意地哲思
10768000000079

第79章 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具有天章云锦般的想象和深刻过人的洞察能力。据说,他在饭桌上的一席话所迸溅出的思想火花,就足够别人干一辈子的研究课题。贝尔纳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相信,按创造天赋讲,贝尔纳是可以不止一次地获得诺贝尔奖的。

然而,他一生中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有一种公认的回答是:“他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题目,抛出一个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后,就留给他人去创造出最后的成果。”这句话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科学创造是非常不利的。后人就将这种现象归纳为贝尔纳效应。

贝纳尔效应其实不但在科学中存在,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兴趣非常广泛,思维异常活跃,往往是单位里的活跃分子;但是就是这些教师,往往像贝尔纳一样只会提出问题,而缺乏面壁十年的决心,最终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比其他教师高多少,产生了教育上的“贝纳尔效应”。

其实,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升华、结晶的过程。如果缺乏长期不懈的努力,即使是有着仲永般天赋的教师,依然是“泯然众人矣”。教师具有较高的天赋、智商、情商,仅仅意味着不输在教育起跑线,比众多教师占了一点优势。显然,在教育这场马拉松比赛中,起点占优势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中途的坚持不懈显然更为重要。倘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目标多么远大、理想多么宏伟,最终将功亏一篑。

是的,有些教师在教育上“兴趣”泛化,当专家说创新教育很重要,于是他就不亦乐乎地去“创新”了;当有名家在上课中以合作学习折服大家的时候,他也去搞合作学习了;当有人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时,他又忙着引导学生去探究了……显然,他没有自己的主见,犹如下山的猴子,看见玉米摘玉米,看见西瓜丢玉米,看见兔子丢西瓜,最后一无所有地回到山上。教育不是什么流行风,它是需要面壁三年、十年才能见效的事情,企图一朝成名是非常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是的,也有些教师在教育上“思维”锐利,总能提出一些前瞻性的观点来。这些课题倘若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会有很大的成就的。然而,这些教师往往善于清谈,十分淡定地扯谈教育,却没有真正用心地去实践教育。如此一来,即使是最美好的创意,最终将不了了之,因缺乏实质内涵而成为空洞的理论。

教育中贝纳尔效应的出现,其实是与教师的“三心二意”分不开的。所谓的“三心”,指的是恒心、爱心、信心。首先,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恒心。教育不只需要争朝夕,它更需要争年月,没有持之以恒的恒心,是很难将教育进行到底的,唯有默默潜心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即使有贝纳尔般天赋,最终也只能有小成就。其次,教师没有兴趣盎然的爱心。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精神、甚至热爱教育进而为之奋斗终生。没有这种爱心,是很难坚持下来,最终画龙点睛般缺乏神来之笔而没有成就。再次,欠缺踌躇满志的信心。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对教育有信心,相信经过努力终有收获。所谓的“二意”,指的是大意、随意。首先,是思维的大意。教师对于教育的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一干到底的决心,往往非常大意地对待思维火花,没有瞬间捕捉亮点的敏锐性,最终也就随波逐流。其次,是教育的随意。如果是对一个课题、一个思想浅尝辄止后又留给他人,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多大的成就,教育需要的是留意、注意,一旦随意、大意相伴而行,自然离失意不远了。

贝纳尔效应鲜明地从反面点出了教育成名的实质,一个只想不做、只说不做的教师,是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的,正所谓“教之道,贵于是专。”兴趣广泛、思维发散固然是好事,但是要把它们运用到教育中去,只有如此,才能防止贝纳尔效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