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10751000000004

第4章 引言(3)

文化的选择性是多维度的,即使是在古代农耕社会,文化的传播一般也不会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中的同一文化的封闭的代代传递,而是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融合而展开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无论是在远古时期还是在现在一直都是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文化选择的多维度是说,由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一个民族的生存是内在一体化的,所以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意味着教育尽管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简单的商品交换、民族的迁徙、武力的征服、宗教的传播、科学的普及、技术的传承、文学的阅读、艺术的展示以及口耳相传的习俗都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特别是网络、多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就更加广泛、直接和快捷,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文化的选择性还表现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于它对一个民族的报答力使得这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它必然地选择对自己民族繁衍、发展文化报答力强的那些文化元素。而这些文化元素往往是它的传播和交流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报答力非常高的,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能呈现出加速度的。这些文化元素也往往是创新性活力非常强的元素,因而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为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驱力。由于文化创新主要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存在方式、活动机制等方面的深层突破和进步,因此它反过来对政治、经济领域的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同时文化的创新对一个民族个体的创新和全面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创新往往体现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方式的创新和改善;人的个性的发挥,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德性的提升等方面。因此文化的创新本身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成为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这种文化的民族性是无法替代和给予的,更不是强加的。

理论预设三: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是多元的这一理论预设在一定意义上同样可以看做是对文化是非线性的和文化是选择的两个理论预设的重要补充。正因为文化具有非线性和可选择的特征,它才呈现出多元的微观特征。文化之所以具有历史偶然性和较大自由度的选择性,与文化具有多元微观的特征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也具有宏观的特征,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特质和要素往往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整合为一种相对一致的、对人的活动具有制约性甚至强制性的文化模式。然而,即使是这种带有宏观特征的文化模式,它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机制也不同于经济体系、国家机器、政治统治等相对独立的宏观实体成为一元的文化模式。因为文化总是以微观的、弥散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这种微观的方式一方面表现在它对人的活动和生存的内在制约上。文化通过习惯、观念、知识、信仰、价值、理想、心理机制、社会性格结构等各种微观的要素和机制,内在地制约和调节着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运行的内在制约上。文化作为活动机理、图式、机制、内驱力等多重维度,内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一切社会领域之中,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历史运动。文化的这种微观方式使得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是多元的。

在文化的多元性这里,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文化的非线性和选择性的特殊意义。诚然,社会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各种选择,甚至是完全理性化的选择。但是,这些作为宏观实体的社会运动中的选择机制与文化的选择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来,在这一类宏观性社会选择中,主观的、个体的、特性的价值和倾向以及偶然因素的活动空间和选择空间相对狭小,更多地体现出外在的必然性。而在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交流中的选择,无论是个体的选择还是群体的选择,都面临着更为丰富的活动和作用空间。即使在某种文化模式带有强制性的统治的时代,当涉及到习惯、观念、知识、信仰、价值、理想、心理机制、社会性格结构等文化要素的选择时,或者涉及社会的文化品位、文化追求、社会风气和时尚等的模仿和学习,以及对于经济、政治活动的文化构建时,都存在着多元差异的、丰富多彩的选择空间。尤其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各种主观的或客观的、个体的或群体的、偶然的或一般的价值倾向或要素,都可以找到可能性空间。

理论预设四:文化是内在的。

这一理论预设是对上述三个理论预设的总结,正因为文化是非线性的,是选择的,是多元的,它才使得文化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集体的和个人的一种内在因素,成为内在于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运行所有领域中的内在机理和本质精神的特质。任何社会无论整体的进程还是个体的发展都无法离开内在的文化机理或文化动力而存在,社会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宗教、艺术等各种复杂的要素只有通过内在的“文化黏合剂”才能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使社会历史成为一个特定的生物有机整体,也正是这一原因人类社会在运行过程中才会出现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才会在非线性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合力的结果。如果排除了这种文化的内在性,那么我们得到的只能是某种教条的、抽象的线性决定论的历史观。

可以说,上述四个理论预设为我们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回族伦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首先,它可以使我们跳出以往对回族发展的历史研究方法的思维圈,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确立起一种对回族历史发展的历史理解模式,从而进入一种基于文化的规定性阐述文化哲学范式的引入所形成的微观视域同宏观视域相结合的社会历史理论。这样有助于扬弃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比较流行的关于历史发展的外在决定论,这种缺少文化内涵的宏观社会历史理论使我们在对回族发展的历史研究中通常倾向于使用狭义的文化范畴,习惯于把文化限定于回族经济、政治之外的以回族文学、艺术、宗教等为代表的独立的精神领域和把这一精神文化领域视做外在于回族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并与之交互作用的独立的存在。结果就总是面临着在回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要素到底是“谁在决定着回族发展”的理论难题。而作为历史解释模式的文化哲学反对这种“外在论的”狭义的文化范畴,而主张“内在论的”广义的文化范畴。它强调文化的非独立性和内在性,强调文化内在于社会运动和人的活动所有领域的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特征;这种具有内在性、精神性、机理性的文化不是独立的外在,而是内在于回族总体文明的各个层面和人的各种活动中,制约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的发展。

在这种意义上,文化维度的引入实际上是在我们对于回族的历史理解中置入了一个多元的、微观的、内在的、有机的层面,政治、经济等各种社会要素在这个层面整合起来,回族历史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机理的内在价值引动或驱动下的有机进程。在这里,回族历史发展中的生产方式、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不同的社会历史要素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历史运行中有不同的权重和地位,但是,任何一种因素无论其如何重要,都不可能独自决定回族历史发展的全部内涵和命运。在这个视野下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探讨这些要素通过文化的内在的微观的和机理性的作用而交互形成的回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运行机制。

其次,作为历史解释模式的文化哲学通过回归生活世界而恢复了历史本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公共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人的自由选择空间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空间,使历史的机制从外在的自然回归到人的实践本身。同时,文化哲学在肯定了逐步走向世界历史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在基本文化价值上的一些共同追求的同时又充分尊重各种文化、各种文明的特色和价值要求。它特别强调文化之间和文明之间的学习、交融、交汇、交往、传承、模仿、融合、整合;充分承认文化、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只有这样,回族发展的历史才是一种充满文化创造力的人的历史进程。

三、研究的框架、主要观点与学术价值

(一)研究的问题

从上述理论预设出发,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1.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

2.回族伦理文化及其在回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回族伦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根源、条件和过程;

4.回族伦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主要内容;

5.回族伦理文化与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6.回族伦理文化的形态。

(二)研究框架

上述问题形成了以下研究框架:

1.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古兰经》中人的地位;回族人与回族文化;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

2.回族伦理文化及其在回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界定;回族伦理文化在回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回族伦理文化对回族发展的文化报答力。

3.回族伦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根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从回族形成过程中与阿拉伯世界的渊源关系,以及与中国汉族的交融关系,分析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源;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分析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从回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分析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政治根源。

4.回族伦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分布状况,考察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从回族的经商习惯和传统,考察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从回族共同文化心理,探讨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从回族特有的民俗礼仪,考察回族伦理文化形成、传播和发展的文化载体;从回族信奉的宗教戒律,考察回族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范依据。

5.回族伦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划分为五个时期,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从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的唐朝至明朝中期,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萌芽;从明末清初时期,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形成;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缓慢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曲折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蓬勃发展。

6.回族宗教伦理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六信”伦理;“五功”伦理;“两世吉庆”人生观。

7.回族政治伦理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二元忠诚”伦理;君臣之伦;回族爱国主义。

8.回族婚姻家庭伦理文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婚姻伦理;回族家庭内部夫妇、父子、兄弟之间伦理。

9.回族习俗伦理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社会人际交往伦理;回族丧葬礼仪习俗伦理;回族饮食禁忌习俗伦理。

10.回族商业伦理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商业伦理文化的形成;回族商业伦理的特点;回族商业伦理规范。

11.回族生态伦理文化。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回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伦理;回族生产方式中的生态伦理;回族生活方式中的生态伦理;回族丧葬习俗中的生态伦理。

12.回族伦理文化与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伦理文化与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提升;回族伦理文化在保护和提升回族非物质文化中的机制。

13.回族伦理文化的形态。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回族伦理文化的三种形态;回族伦理文化形态的历史演变;回族伦理文化形态的发展取向。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对策建议和学术价值

第一,关于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着回族伦理文化的定位和它的价值核心。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人在伊斯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紧密相连的。《古兰经》中关于人的地位的规定性直接影响着回族伦理文化中人的地位,但是由于回族民族和文化形成的特殊性使得人在回族伦理文化中的各种规定性也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文化中关于人的规定性的影响,它使得回族伦理文化中人的地位和各种规定性既不同于伊斯兰伦理文化,也不同于儒家伦理文化。正是这一原因,一方面在回族伦理文化中,人的地位顺从于真主,真主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回族伦理文化中,人的地位高于伊斯兰伦理文化中人的地位,这是因为经过回族历史上四次大的文化自觉,回族的宗教伦理文化开始世俗化,规范伦理的要求开始在回族伦理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强调人的现世有为,注重人的道德自由,突出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成为回族伦理文化的重要特色。这种变化既使回族伦理文化中的人成为中华民族伦理文化中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回族伦理文化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中。

第二,关于回族伦理文化及其在回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回族伦理文化,从文化的功能与结构来看,它属于回族文化中的自由文化,并且是自由文化的主体部分,反映着回族文化的本质特征;从其形态来看,是回族文化的高级形态,它所表现的是回族文化中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其目标使命来看,所要解决的是回族实践活动中的自由问题,即如何使回族的实践活动合理、合社会、合人类性,从而达到至善的目的;从其表现的方式来看,它蕴于回族文化的各个部分,以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文化观念、理论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方式表现出来;从其内容来看,它分为宗教伦理文化、政治伦理文化、家庭伦理文化、习俗伦理文化、经济伦理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等。回族伦理文化在回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回族伦理文化是回族文化的价值核心;回族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回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回族伦理文化的变化发展影响着回族文化对本民族发展的文化报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