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10750000000068

第68章 忧患意识--警惕临危乏术,内忧外患一冲即垮(2)

背后自然是利益之争,结果也是两败俱伤。根据九城总裁陈晓薇的数据,《魔兽世界》在内地共有1450万注册玩家,其中有500万活跃用户。按《魔兽世界》在九城时期的运营状况推算,网易每推迟一天开通游戏,便会损失超400万元人民币,而魔兽目前已停服50多天。而九城总裁陈晓薇自己也说,2008年九城92%的收入来自《魔兽世界》,相当于损失3.8亿元。

本土中小企业的营销问题概括为"先破坏再和谐",成长中的企业用行业间相互借鉴学习和渗透的方法去超脱竞争,要善于嫁接、运用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先进的理念、方法手段,来嫁接为我所用,通过创新营销进行有的放矢,实现曲线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

营销战本质就是"和对手进行切割和竞争,未必表现为价格战,所谓竞争双赢不存在。营销未必就是系统的科学战制胜,相反本土策划更多的是"艺术创造派"取胜。企业组织有时候会成为营销变革的绊脚石,急剧变幻中的中小企业如果沉溺于系统组织细节变革有时候会阻碍前进的步伐。营销管理者试图有流程、组织制度从而营销管好,绝对不现实。比如财务部,从来不干好事,永远是限制营销人员在前线打仗。企业和营销专家必须打破束缚手脚的游戏规则,营销就是战争,战争不讲和谐,战争在冲突中壮大,某种程度来说,颠覆一种和谐能够创造另外一种和谐。中小企业在冲突中长大,只有在冲突中把原来行业的规矩颠覆,才有机会杀出来。

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从心态上要抹平棱角,不应该互相诋毁对手,从寻找新的市场契机和时机上角力,共同开拓市场,而价格战双方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实也不用把营销竞争理解为战争,市场主导品牌没有必要通过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来淘汰竞争者,相反可以通过做透细分市场和附加服务的方法来进行和谐竞争。因为恶性竞争导致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明智的方法是兼并和收购,通过调整策略引导对手良性竞争实现收益最大化,进而扩大和建设市场。

祸起萧墙,内部问题是企业的"定时炸弹"

创业企业一旦克服了"散伙怪圈",就变得异常的坚不可摧。如果合伙创业者们能够秉持"求同存异"的战略方针,事事不过于计较,相互宽容信赖,企业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错误寻根忽视企业内部问题,在积累过程中,小问题会变大,最终变成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的大问题。

解决措施企业合作者之间、企业部门之间都要经常沟通,有问题就不要压下,一定要解决问题,这样的企业才会坚不可摧。

创业的时候,很多人即使发现了前景看好的项目,却自己实力不足而嗟叹时运不济。在这个时候,合伙创业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合伙经营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创业形式。与单打独斗的创业方式相比,合伙创业的优势显而易见。"一个好汉三个帮",创业者合作可以共担风险,决策时还能群策群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聚集在一起,创业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可以说,创业伙伴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都为了完成大展前途的事业梦想。但是大多合伙企业最后却都不欢而散,成为无可奈何的事。有专业的机构进行调查:在美国,合伙创业经过5年能够完整保留创业团队的不到20%;在国内,合伙创业中经过3年创业团队能够完整保留的还不到5%。究其原因,合伙最后走向散伙,原因之一在于,事先碍于情面,没有丑话说在先,最后出现问题却没有规章可依据,只好不欢而散。因此,如果选择合伙创业的方式开启事业的大门,就一定要做到: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小雨和阿珍是高中同学的同桌,大学又在同一个学校学习,情同手足。大学毕业后,两人决定一起创业。在毕业后的半年里,两人一直在学习提高创业的技能,同时,寻找适合她们的赚钱机会。小雨发现陶艺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欢迎。于是,小雨和阿珍闭关好几个月,潜心研究陶艺的制作过程,并积极为开店准备。她们拿着自己制作出来的陶艺品和宣传册,在附近的一家大学做了个市场测试,发现很受欢迎。于是她们决定在2个月之后,在大学附近开办自己的陶艺小店。

开业后的2个月,小店产品卖得不错。小雨开始合计推出DIY服务,为喜爱陶艺的年轻朋友免费提供娱乐场地,只收取材料费用和烧制成品的费用。小店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小雨心里却犯了愁。开店基本都是她一人筹划,虽然阿珍也帮了不少忙,虽然口头上说是合伙,但她并没有出多少钱,也没有参与实际经营。现在小店生意好了,她打算辞职加入经营。但是小雨觉得小店几乎都是自己的心血,想自己独立经营下去。可是又考虑到她

和阿珍多年的友情,又说不出口。未来的合作之路怎么走,小雨不知如何决定。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雨和阿珍面临了事业和友情的挑战,在合伙经营过程中,"为情所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就算最后分道扬镳,也不要朋友变仇人。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发生,合伙之前,有几项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第一,企业制度要明确。能够合伙创业的人,一般都是亲戚、朋友、兄弟等。亲情、友情混杂在企业制度中,如果制度不明朗,以后出现问题都是麻烦事。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利益纠葛很容易发生。如果创业团队里,人人都只打自己的如意算盘,为个人利益争执不休,企业很难正常运转下去。前期对每位合伙人的责权利进行详细陈述和约定显得十分必要。千万不要碍于情面,马虎了事。不未雨绸缪,最后因为各自异心,弃创业江山于不顾,就十分可惜了。

第二,入股方式要协商。无论合伙人是以现金方式入股,还是以提供技术的方式入股,都需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书面约定。股份分配的原则、规定等都要在所有合伙人列席的前提下相互协商,选择一个共同认可的方式,具体内容包括:确定每位合伙人股份的占有数目、未来利益的分配方法,以及承担相应风险的比例。

第三,财务要独立。合伙人在创业初期,可能既是员工又是老板。每个人各尽其职。但是创业企业一定要雇佣专门的财务人员来独立地负责账目。合伙人有些只出资但不参与经营,有些人参与经营但是出钱少,如果不找到一个独立的财务人员做好公司每一笔收入与支出的记载,以后出现争端就很难理清了。

合伙创业,败者多成者少。很多人对合伙创业的看法,一般都比较悲观。甚至盛传"合伙即散伙"的谣言。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合伙创业者们最后都以分手告别,依然有成功的案例。而且更让人惊奇的是,创业企业一旦克服了"散伙怪圈",就变得坚不可摧。如果合伙创业者们能够秉持"求同存异"的战略方针,事事不过于计较,相互宽容信赖,企业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财权旁落,财务问题堪比养虎为患

一般而言,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市场的开拓与稳定、内审的实施与监督等都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市场萧条,利润非常少,降低成本的空间小、压力大,要当好财务掌控绝非易事。如果财务方面出现问题,不管是财务人员还是公司的原因,都会给一个快速上升期的企业蒙上一层阴影。

错误寻根财权是一个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大问题,对财权的忽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阴影。

解决措施企业要重视财权风险,一定不能让财权旁落,财权的不集中,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都对内部财务风险不够重视。最近几年,随着外部税收监管力度和广度不断加强,以及企业上市尤其是海外上市后面临着日益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各家企业才纷纷开始关注和重视财务风险。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王国放利用在某建筑公司当会计的职务之便,在某工程中,采用隐瞒公司为该项目在银行开设农行账户,并将该账户上的公款用于支付承包商,再假冒承包商的签名,从公司正规的公司账户上支出31万元。同时,他还以现金支票的方式,从西宁某农行隐瞒的账户上,先后分三次提取3万余元剩余公款后潜逃被抓。

作为一名分公司的会计,王国放本应向总公司报告西宁农行的账户,但他却将此账户隐瞒下来了。他想利用这个账户,把分公司的公款搞到自己的口袋里。对他来说,既然总公司不知道这个账户,那么账户上的现金他就有机会自由支配。王国放将西宁农行账户上的80多万元划到了分公司正规的账户上,再将剩余公款中的31万元支付给了承包商。从分公司正规的账户上看,公司并没有付款。而王国放再从西宁分公司的正规账户上支付给承包商71万元工程款。那么,多出的31万元如何处理呢?王国放悄悄放进了自己的腰包。因为西宁农行的账户是王国放实际操纵的,分公司根本无法从中发现破绽,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但是,王国放最初是如何瞒天过海的呢?

王国放很清楚,他从公司正规账户上拿出31万元,是无法从账上走的,留下的空缺迟早会被人发觉的,但他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先是开具了几张虚假的票据,却没有找承包商签字,因为他知道承包商是不可能替他签字的,他自己私下里假冒承包商的签名,冠冕堂皇地将公款占为己有。在他看来,只要账面是平的,外人是难以发现的,他为自己的小聪明暗自得意了很久。

由于没有人发现,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因为他还发现,他隐瞒账户的确让他用钱太方便了。想用钱时,他还以差旅费的名义,从西宁农行的公司账户里取钱,他先后采取相同的方法,分三次提取了剩余下来的人民币36000元,供自己挥霍。

但是,纸岂能包得住火?不久,总公司在对西宁分公司的账目进行审计时,还是发现了王国放的秘密。同时,发案单位财务制度的漏洞,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另有一例,2001年7月,中标先尔公司以中外合资公司的身份免税进口了7台车辆尾气排放检测仪,该公司在向海关申报材料时,称这些设备将用于高新技术研发。最终中标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洪标、总经理孙建华以及中标先尔公司董事宋湘波,因涉嫌出具虚假证明材料,走私进口车辆尾气排放检测仪,偷逃税额115万余元,被带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判。

中标先尔公司的税务风险并不是由财务人员造成的,而是由于企业领导自身税务意识淡薄,故意逃税而造成的。税务本身并不是财务人员根据税法做好纳税工作这么简单,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如果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法规,就会导致企业未来利益受到损害。具体来讲,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违背现行税收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做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严格遵守我国现行的税务税收制度。为此,企业一定要时时关注国家税务政策的变化,及时跟上形式;否则,当我国税收政策出现调整,而企业仍然沿用以前的办法时,便有可能造成税务法规滥用错用,从而为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并留下税务污点。

其次,可能为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的原因,是对所在地区税务政策解读不到位。由于我国各地区间还没有统一的税收基本法,由于各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企业财务人员如掌握不好相关规定也可能带来税务风险。特别是在全国不同地区设立分公司的企业,每个分公司都要对所在地的税务政策吃透摸清,避免因不合地区政策造成的税务风险。

最后,企业自身的税务筹划同样会带来税务风险。通过税务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的利益,因此许多企业都会通过税务筹划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但是如果仅仅是盲目地进行税务筹划而忽略诸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者税收政策的变化,就很可能事与愿违。

随意犯规,不守游戏规则会被踢出局

规则、规范、标准是企业完成一切活动的前提,但规则并非领导的意志和指令,虽然很多企业的规则制定是管理者所为,企业坚决反对无视规则、各耍小聪明的行为。试想,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刚性的规则,没有坚定地遵守规则的氛围,就根本谈不上企业效率,更别说企业效益。

错误寻根:企业发展、市场潮起潮落都是有规则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在市场上获得。

解决措施:必须支撑起企业的规则体系,而且不允许个人不按程序去随意改变。

企业规则的制定是否依靠基层、是否尊重一线,事关管理者和领导人对规则的理解能力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规则的制定常常是:征求多数人意见,找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做决定。就岗位责任而言,规则的错误结果由制定和批准规则的人承担。如果放开让每一个相关者都对规则提出挑战,管理就只能进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即使规则是错的,执行者也必须执行。这样,也自然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对规则的正确性、先进性负责。

在具体的企业实践中,很多规则首先是管理者自己破坏了的。比如:不该他审查和批准的事项,有人找上来就签字批复;不是自己的直接下属却随意发号施令,而且不告知相关管理者;费用规定中有明确的标准,高管轻易突破标准;指责下属迟到,而自己的迟到行为就从来不被处理。"只有管理者才能破坏管理",这句话说的就是"共同遵守"的重要性。

当然,企业员工有参与制定和修改规则的权利,但这不意味着其认为不对就可以随意变更。参与本身有议事规则,修改本身也有流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则是死的、管理是死板的,就不无道理。在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洗礼或者说从业者没有经过职业化训练的背景下,首先必须支撑起企业的规则体系,而且不允许个人不按程序去随意改变。

由于人包括制定规则的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作为市场基石的规则往往难以做到对交易双方而言都绝对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如果要保证市场正常运行,规则无可避免。对规则的尊重是参与市场交易的各方均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即使规则被事实证明是不公平的,但在修改之前,也必须得到尊重和执行,这和"法不咎既往"的法律规则是一样的道理。这也是市场交易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