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做老板做管理
10748100000025

第25章 把握机遇(2)

俗话说:“生意要有三只眼,看天看地看久远。”任何行情信息,都不是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波动。只有站高一点、看远一点,预先有所准备和打算,才不至于走马后炮。现在,不少私营公司生产经营是看别人干什么、听说什么时兴就也去干什么。结果往往是在干以前很俏、很抢手,但等到费钱、费工、费时干成了,市场行情也开始变化,原来的时兴变成了背时,俏货变成了疲货,成为麻烦事情。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是提前估量形势,把可能发生的变化,预先加以测算,加以准备,也就是预测、预报、预算。预测行情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弄准当前行情。这是搞好预测预算的基础。要想预测准确,首先得把现状弄准,不要把现在的行情弄颠倒或不真实,这一点,前边已经说过,不再详谈。

②掌握变化因素。造成行情变化的原因比较多。但是,从大的方面看,一般不外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变化。某些商品原来销售很畅,现在忽然疲软、卖不动了;或是过去没人买,突然现在抢手了。这种市场变化,表面看难以解释,其实都有原因可查。不外乎是商品生产量多了或少了、质量变好或变坏了,或是某些经营者实行了促销措施,作了广告宣传,在消费者中间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预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预见到市场行情的变化。

二是政策变化。政府根据某种情况,对某种商品提出了调控政策.必然引起市场变化,比如政府对粮食、棉花收购价格提高了,必然产生连锁反应,用棉花生产的棉布、针织品的价格也会随着上涨,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饲料也将随着涨价。掌握了这些方面的变化因素,就能为进一步预测行情作好准备。

③准确判断未来。在掌握了行情变化的多种因素之后,就可以对未来的变化作出判断,为今后的行动进行准备。

这种判断和预测,决不是各种信息行情的直接反映,而是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对发展趋势做科学预测。

正确判断未来行情和预测未来市场要做到:一是预测面要广泛,多提出几个可能性,二是要突出预测重点,主要预测你最感兴趣的项目,三是对策要多,对你已确定发展的项目,一般要提出最好、较好、差、最差几个档次,每个档次都要有对策,对最好的预测要采取什么措施,最差的要采取什么措施。不能觉得这件事好了,就全是好处,一点缺点没有;或只有缺点,没一点优点。对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而且要有对应的对策。

下面举例说明,怎样利用信息资料。

如果得到加工某种产品很有市场销路的信息,就要快速实施,做到四快:

①快速设计。对有销路的新产品,按照其规格、质量、牌子进行设计。且设计的时间不能拖得太久,以免耽误时间,影响快速投产。

②快速筹资。设计完成后,要尽快筹集资金。凡是搞一个经营项目,没有一定资金的投入,问题就不好解决。而筹集资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把需要的数量、筹集渠道弄通。一定要资金齐备,不误时机。

③尽快投产。只要生产或经营条件具备了,就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生产出来,完成商品上市销售前的所有程序。

④销售要快。俗话说:“行情是六月的天,疯狗的脸,说变就变。”当你把产品生产出来、把商品运输出去之后,一定要趁着行情好的时机,赶快销掉脱手,将产品变成货币。

当然,也会发生另一种情况,当你的产品生产出来,商品投放市场时,市场行情不好。但已分析预测到,等一段时间行市会涨,行情会好,那就不妨等待时机。这样利用信息,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对市场变化有灵敏的反应

没有悟性的新管理人,反应就不够灵敏,很难把自己的公司办得“火”起来。因此,办好公司,要有一个“灵”字,灵活的策略、灵活的营销,都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会隐含着一些决定未来的玄机,经营也是如此。在经营实践之始。如果能对市场走向保持一种悟性,培养一种灵动的触觉,就可以更好地解析市场。这悟性和触觉实际上也是一种必要的素质准备。

打个比方来说,运行的市场如同一列不停奔驰的列车,而每一个打算搭乘这列火车的人,要想顺利地攀上它,就要提前活动筋骨,不仅要从精神到身体上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还要在列车到来之前先行起跑,以确保列车从身边飞驰时能顺势攀援而上。而事先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和预测就是其准备工作。

社会上的任何一种潮流或者趋势,都是一些由过去很细微的因素积累而成的,例如今日电脑的应用就不是一朝一夕、一夜间才爆发的革命。我们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往往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人们若能确切地预测到未来,就能有方法去按照未来市场的需求,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等待时机成熟,就能抓住机遇,成功地闯入商海,扬帆远航。

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对未来和现在的观察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凭着其以往的经验,对事物仔细人微的洞悉;而有些人则对未来完全是茫然的,他们经常会对商机视而不见,不知不觉错失了很多机会。所以形成一些公司能持久把握市场优势,而大部分公司则被川流不息、变动不止的潮流淘汰。因此,培养自己的市场触觉,掌握先机,就能在商场中获胜。

一般来说,市场预测必须配合公司内现有的情况。生意人必须要从未来市场的角度,来观察公司内的现有资源,才能在其间寻求达成目标的方案。

既定未来理想的公司经营能力,是不断创新的力量。公司能因环境而设定目标是生意人本身必须具有的先见之明。若老板固执守旧,沉湎于过去的成绩,那就没有发展前途,没有远大的未来。做生意应以公司环境为导向,因为公司外部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其内部受到影响。变化也表示了机会,若老板能掌握此变化的机会,就可能是成功的契机;若漠视了变化,公司就会失去灵活性,丧失商机.以致于新时代中逐渐被淘汰。

公司若要仔细捕捉市场变化契机,应先尽可能充分地搜集市场资料,并作为市场预测之用,以建立一个公司的销售预测。一个完整的信息来源,对资料的分析是重要的,有了这一努力,才算在经商中初步地沾了一些商海的泡沫。

假若先前经过商,你就有可能拿着已经过期的资料来预测市场,这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开始。在日新月异的市场弄潮中,你的资料必须最新,甚至要走在市场。假如你计划开发的产品已在市场上成为趋势,那就根本无需搜集资料,因为已经迟了一步。

搜集回来的资料,只有一些小小的现象和数据。如不加以分析,就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老板面对细微的事物所带来的微小转变,不要嫌它细小丽掉以轻心,当转变成了大趋势,公司就可能失去机会。所以企业家应客观冷静地去感受信息的影响力。书本虽可以教人做事,但做生意必须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将理论知识与市场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做出判断和分析。

如果你发觉有几项生意很有潜力,就要在预测未来时,考查一下自己的现有资源是否足以应付趋势带来的机会?现时的人力物力是否足以应付新计划?现时公司的科技水平是否足以满足市场新需求?发展计划所需的资金要多少?若资金不足,有没有办法向外举债而获取资金?公司做市场预测之时,即使找到不错的赚钱门径,但本身的实力如果不足以完成计划,公司就无法把适应未来的方案加以实施。所以,应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做好准备,使自己的计划成为可行性方案。

对市场未来趋势的预测,有赖于自身的经济和判断力,或多或少总会带有风险,而有效的信息情报可将风险降至最低。自以为是而盲目乐观,一厢情愿地以为某行业大有可为而不加以研究分析,或只顾自己实力去做,就真正会具有风险。也就是说,在预测市场之前,首先要备有完善的、充分的、准确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留心细辨,抓住其中隐含的有潜力的信息,确定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向,确定服务形式或产品数量,然后就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能力——包括技术水平、资金储备、人力等因素而综合加以选择。

风险并不可怕,任何时候都不是没有风险,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来是傻瓜的行为。有了一半以上的把握,那风险就值得冒一下。对商机的把握,也就是看一个老板的悟性了。

养成敏锐的直觉

赚钱是无中生有。所以和用鱼群探测器将鱼一网打尽的道理完全不同。

想要赚钱,当然需要分析经济动向,熟悉统计数据,另外还需要一定程度觉判断力。

赚钱不能依理论进行。

也许会有人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生意必须依照经营理论或经营心理算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法对生意是绝对有必要的。”以目前的社会来说,没有性的经营根本就无法生存。不过,判断一种事业能不能赚钱,却是无法用计算来的。

决定这些问题必须靠个人的直觉。当然,必须参考一些有根据的资料。

就拿经营股票来说,对于一个短期投资者,个人的感觉尤其重要,当然参考介绍资料。在观察好盘势,选哪种股票时往往需要直觉来判断,单靠纯论会大跌眼镜。

赚钱的道理和以鱼群探测器来发现鱼群的方法完全不同。如果要寻找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科学”自然比“直觉”正确。用鱼群探测器来测鱼群,一定比渔夫直觉寻找,更能获得大量的鱼群。用科学测量器探知石油储藏量,比人的直觉,更能探明大量的石油储量及位置。

而赚钱可说是无中生有,所以,那怕采用再先进的机器,也无法找到赚钱的方法。

有时,直觉判断是决定你能否赚大钱最重要的关键的因素。

以直觉判断,当然也可能失败。如何对待你的直觉判断是一门学问。

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各种物品。就连这么绝顶聪明的人,也不敢保证他的判断件件都对。他说:“有许多我以为对的事,一经试验后,往往就会发觉错误百出。因此我对于大小事都不敢下肯定不变的决定,当我一旦发现自己的判断有些不对时,立刻见风转舵,改变方向。”赚钱也是如此。赚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直觉下判断,凭胆量论胜败。想要赚钱,就一定会变成这种状况。

当赚钱的机会来临时,你的态度仍是犹豫不决,那么你还不具备发财的资格。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培养起敏感的直觉和胆量。所以你最好再休养一段时间再谈赚钱吧!

胆量的有无是建立在自信的直觉判断力的基础上,而判断的做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任何事情都应多多征求他人的意见。曾任意大利银行行长的简尼说得好:“一切事情一时没有解决的把握,不妨找些聪明可靠或对这事经验丰富的知己好友,陈述问题和自己的意见,请他们给予建议。”当然,最后的取舍,仍得由自己决定。

直觉和胆量是赚钱的秘诀。忽视了这两者,你永远不可能发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时下,经济运行体制在走向市场经济,告别计划经济。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产品经济模式和官商经营作风,仍像幽灵一样纠缠着许多经营者。致使许多企业内部人员缺乏灵敏的市场触觉,不能把握变幻无穷的市场动态,作决策时犹豫不决,决策之后又办事拖拉;有时由于企业的“婆婆”多,要左请示、右汇报,一个决策要经过没完没了的讨论研究和批准;也有一些企业者眼光短浅,不肯吃眼前小亏,这样往往坐失良机。

人人都明白,时光不会倒流。“时间就是金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已成为老生常谈,却是铁的原则。每一个商战机会,都伴随着一定的时效性,所以精明的经营者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它、利用它。因为,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差异只在于快慢。谁快。谁就先得益,反之,就会两手空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商战中,经营者总感觉到,机遇总是那么来去匆匆,一闪即逝。商战机遇不能停留。不能重演,一旦失去,无法补偿,无法追回。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则“郑人卖豕”的故事,就是描写了郑国一个商人由于不懂抢时间做生意的道理,把一桩好买卖白白丢掉的经过。它从反面论证了“商贵神速”的道理,同时也说明缓慢拖沓的严重危害。

一次,一位郑人前去离家较远的集镇上卖猪。当他走到时,已是红日西坠,暮色苍茫了。恰好有一个收购毛猪的商贩见到他赶着一群猪自街头走到客店门前,心想买猪的生意来了,如能马上成交这笔生意,明日就能赶回家中,还误不了早市去贩卖。猪贩子急忙找到卖猪人进行洽谈。哪料想卖猪人见有人来买猪,却十分生气地嚷起来:“你这伙计好不懂事,我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天又这么晚了,哪里有功夫和你说话呢?”说着,狠狠地瞪了猪贩子一眼。猪贩子再三央劝卖猪人:“生意人的目的是为了成交买卖,哪里还能分天色早晚!”但郑人仍毫不理会这一套,气呼呼地把猪赶进了客店。结果,一桩到手的生意硬是让他给蹬去了。至于猪进了店需要花费多少店钱和饲料,他却压根儿也没想一想。

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把商品推销出去,加速资金周转,多赚钱。拖延一天时间。就会多占压一天资金。货长期压在手中,资金则会减少生息。郑人由于时间观念淡漠,不了解时间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更不会用时间去实施竞争战术,他甚至抹煞了时间和经营的关系,把卖猪与时间早晚对立起来。就这样,找上门来的买卖被他一阵子吹胡子瞪眼搅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