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态心理学关于社交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技术中,有一条强调的是:进行“认知重建,自我评价改善”。尽管罗晓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恐怖症,但在她的致病机制中确实有因为自卑形成扭曲的自我评价体系。
在这一点上,罗晓婷能够意识到的,是那些表现明显的感觉,比如自己不如别人,不能像别人一样自如交往等。但她不能意识的内容却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在无形中不断强化着这些自卑感。
在她的叙述中曾有这样的内容:
她非常同情那些不如自己、有困难的人。每当在路上看到那些乞讨的人,她的心里就很难受,必定要把身上的零钱都给他们。家里订阅着《北京晚报》,但她每天一定要在单位门口的报摊再买一份,因为卖报纸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觉得如果不买就难以从老太太面前走过,因为她不忍心。有一天晚上下班,天正下着下小雨。此时正值初春时分,凄风苦雨,寒气逼人。她还是来到报摊买报。看到老太太站在屋檐下,满头白发在风雨中飘飞,吆喝着卖报,她的心好像要滴出了泪。她估计老太太手中还有二三十份晚报,便掏出二十元钱,硬塞到她的手中,把所有的晚报都拿了过来,不顾老太太喊着她“找钱”,转身就跑了。回家后,丈夫看她拿回来这么多报纸很奇怪。她解释原因说“这样,老太太就可以回家了”。
在社会道德意义上,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人敬佩,也是应该提倡的社会风尚。
但我作为心理咨询师,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关注个体的行为对其心理层面的影响。仅就罗晓婷的上述行事而言,我看到的是她这种过强的助人动机和行为背后,恰恰反映出她内心的自卑感。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可和肯定的需求,区别在于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根据经典精神分析中“反向形成”的精神防御机制理论,有着过强的助人动机和行为的人,不过是需要在别人的感激中体会自己的优越和强大,以此说明我比你强,我对你有用。他们也只有在这种感觉中才能维系和巩固自己的评价体系,让自己获得生活下去的支持。
这些话听起来很是残酷和不近人情,但确实是真实的内涵。罗晓婷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内涵是什么,但每次做完这些事情后都有愉悦的情绪,这种愉悦客观上增强了她扭曲的价值评判,强化了她的自卑心理。要想消除其内在的自卑,就不能让她只停留在靠施舍获得内心满足的状态,必须要帮助她打碎原有的评价体系,重建一个新的价值评价体系。
当我把这些分析告诉给罗晓婷的时候,她产生了愤怒。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没有同情心!难道我这样做错了吗?”她提高了声音喊道。
我能理解,当一直引以自豪或自得的行为,突然被别人否定了,必然会出现愤怒情绪,也必然要进行自我维护。
“我没有说你做错了,只是分析你这样做背后的动机。”我平静地回答说。
“我没有什么动机,只是看他们可怜,尽我所能帮他们一下。”罗晓婷继续喊道。
“尽所能帮助别人是很好的行为,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帮人,帮的是什么人。请问,你是否见过相同的乞丐在不同地方以相同的理由乞讨?是否听到有人讲过,他们中间有一些是骗人的?”我问道。
罗晓婷想了一下,点点头说:“我见过这样的,也听别人说过。我爱人就总说我。”
“好,既然如此,我们换一种说法。你既然知道这些,但依然几乎每次还是给他们钱,你想过没有,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们还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别难受?”我和颜悦色地问。
她停顿了一会儿,说:“我没想过这些。”
这时,我突然想起以往咨询中她告诉我的一些感觉来,于是暂时避开这个问题,不做针锋相对的争论,转换了一个话题。
我说:“我们交流已经一年多了,你确实进步、变化了许多。我想问你,在以前你没有来咨询的时候,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吗?”
她回答说:“想过很多,这些我都告诉过你啊。”
我提醒说:“记得以前你曾经告诉我,在你的心里好像有两间房子。前面一间你能看清;后面还有一间,里面有什么自己不知道。你还记得吗?”
她回答说:“记得。那时候我得了产后抑郁症,在医院治疗了半年多。我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相信你曾思考过许多问题,也苦苦寻找过解决痛苦的答案,否则不会在对自己感觉的描述中说出这样的话……”我说。“然而,关于你说的心里面有两间房子这个问题,不是只靠你自己能够探索清楚的。”
罗晓婷好像来了兴趣:“那是什么?”
“按照动力心理学的理论解释,构成了你所有行为和意识以及思想的动力,正是这两间‘房子’里的东西。前面的房子,就是你在觉醒状态下的意识层面。人在痛苦的时候,必定要寻找使自己痛苦的原因,而且一定会找到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因。然后循着原因会设计并实行解除痛苦的方法。如果方法正确,痛苦就可以缓解;如不正确,痛苦则持续并发展。相信你想过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并努力让自己改变,这就是你所说的前面一间房子里的东西,就是意识。那里的东西你是非常清楚的。是不是这样?”
罗晓婷用点头回应了我的提问。
“……人在觉醒状态下的所有想法都是可知的,都是意识层面的。但是,左右人行为根本的动力不是意识(即想明白的事情),而是藏在后面的那间‘房子’里的东西——人的潜意识,在它们的影响下,人们才生成如何行动的意识。这些内容不是人在觉醒状态下能够知道的,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出现焦虑、矛盾或痛苦,是由于意识和潜意识的不一致所造成的,这就是冲突。你的痛苦的根本原因不在你心里前面的‘房子’里,而是在后面的那间‘房子’里。这个解释,我说清楚了吗?”
罗晓婷说:“我清楚了。”
“好,同样的道理,你给乞丐钱,把卖报纸老太太剩下的报纸都买了,你心里想的是看他们可怜、帮助了他们,这也是你心中前面那间‘房子’里的东西,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或者说动力……”
我说到这里的时候,罗晓婷接过话头:“……根本原因是我心里后面那间‘房子’里的东西,但是我看不见,就是你说的自卑?”
我点头说:“正是这样。你也许会说,‘你怎么就这样肯定?我凭什么相信你!’我能告诉你的是,这是将近一百年以来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在无数事实中得到验证的。你可以不相信,这没有关系,但如果你以后改变了做法,你会感受到的。”
……
我发起这次讨论的目的,在于让罗晓婷明白自己内在的价值评价体系是有问题的,并以此引申出不要把评价自己正确与否的标准建立在别人身上,要有自己的标准。帮助她逐渐把习惯听别人怎样说、说什么的偏差纠正过来。
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自我评价体系是多年来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即便如此,明确了,清醒了,就是原有体系崩溃的开始,也是新体系建立的开始。
至于罗晓婷应该怎样做,我建议她以后不要随意给路边的乞丐钱,如果要给钱,自己也要明白是为了什么。帮助单位门口卖报纸老太太的想法,可以与家中商议,或者以后不订报纸了,每天由她带回来。如果不行就停止重复买报。
几个月后,罗晓婷对我说,现在她已经可以比较坦然地从那些要钱的乞丐身边走过,没有难受的感觉了。有时候她只把钱给那些流浪艺人,因为她觉得这些流浪艺人也是在付出劳动,可以帮助他们。报纸的问题,一周从老太太那里买两次,大家都过得去。
听后,我只是笑了笑,没发表任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