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10727500000032

第32章 不要一味坚守贞洁,该忍时就须忍

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坚贞气节是好事,一个人可以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可在需要的时候,忍也是必须的,卧薪尝胆更令人敬佩。忍受暂时的屈辱,厚脸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高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酒色,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社会就是一个磨炼人意志的大熔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心里都明白,有时候舍弃高度往往更能成就自己,以退为进更是一种智慧的艺术。

小孙在广告公司谋事,由于年轻易冲动,总以为自己应该占头等功,所以心高气傲的他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得罪了经理。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开会他都自然而然成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挨批。被批得面目全非的他,真想一走了之。但他转念一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会被蒙上厚厚的污垢;再者,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得以“充电”。于是他坚持留了下来,整理好乱七八糟的心情,低头实干,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来为自己疗伤,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击谎言。

一笔又一笔的业务,增添了他的信心,也让他积攒下了许多经验财富。忍得一时之气,把目前作为今后的一个跳板,海阔天空之日定能扬眉吐气。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才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学历对口的专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因为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于是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不是吗?人不怕被别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会慢慢地高大起来。可被人看高了,刚开始让人觉得你多么的了不起,对你寄予了种种厚望,可你随后的表现让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结果是被人越来越看不起。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古人留下的真理。认真思考,你会发现古人的智慧是多么伟大,短短两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但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味。

在你自己筹划人生之路的时候,一定不要因争一口气而毁了自己的前途,那将是最得不偿失的。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9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

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多了终将让我们难以承受,如果我们仍然不屈不挠不弯腰,那么等待我们的终将是毁灭。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习雪松的精神,忍下一时之气,弯下身来,释放下重负,这样我们才能够重新挺立,避免被压断的结局。

低头,并不是没骨气没志气的可耻行为,而是一种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在一个矿区当牧师。

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微微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

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

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有些生活,你永远也不会习惯,但只要你活着,这样的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过下去,所以你就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真正高明的人,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懂得必要的妥协,常常能够使事情的结果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生铁经过好几轮在火中灼烧、打造、淬火,终于变成了钢,最后被制成一把锋利的剑。

在一边堆放的碳对剑说:“只要人用一只小拇指就可以将你卷起,被称为‘绕指柔’,但依然可以‘削金断铁’,吹一口气就可以将毛发削断。这是为什么?”剑谦虚地说:“我的根基来自生铁啊,好剑取自好钢,好钢来自生铁。生铁比较接近天然,硬度也不小,但好的剑并不是越硬越好,俗话说‘至刚则易摧’,只有经历锤炼,才能变成像我这样能屈能伸的模样。”

人的成长历程就像是铸剑的过程,通过反复的锤炼而使自己不断地经历蜕变的过程。剑的刚正,就如同做人的根本,剑的柔和,就如同适当的妥协。每一次妥协之后,表面上人的刚正越来越少,而姿态也越来越低,但他的内心却变得异常刚正。适当的妥协也是对自己的成全,当真正触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时,我们会以更大的反弹力将伤害还回去。

一次一次的退让,一次一次的蜕变,一次一次的成长,使我们有了坚韧的生命力,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