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10727500000025

第25章 不要盲目前进,要树立一个确切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处在茫然的环境中,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可供追寻。

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里,彼时正在热卖的《拯救乳房》的作者毕淑敏正在演讲。从她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一张纸条上提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实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她当众把这个问题念出来了,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她说:

“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可能是毕淑敏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她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她相信了。她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她接着又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身的决心?”

那一天讲演结束之后,所有听讲演的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你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人生的意义,其实也就是人生的最大目标,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也许有人从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可不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恐怕这一生就要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吧。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

贞观四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3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葱岭,凌山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地说:“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简直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步子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盲目地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许多人在付出艰苦的劳动之后却没能取得什么成绩,原因在于他们是在原地踏步或盲目地打转,而不是朝着目标前进。如果你想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如果你想让你的人生不再平庸,那么就要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再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只要我们每天都在接近目标,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

当然,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设定力所能及的目标,而不是那些荒谬的、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梦”。

老鹰从很高的岩石上向下俯冲,用它的利爪抓在小绵羊身上。穴鸟看到了心想自己一定比老鹰强,就模仿老鹰的动作,飞到绵羊身上,没想到脚爪却被绵羊弯曲的毛给缠绕住拔不出来。

牧羊人发现了,就跑过去把穴鸟的脚爪尖剪掉,把穴鸟带回去给孩子们玩。孩子们很想知道这是什么鸟,牧羊人说:据我所知这是穴鸟,但是它却自以为是老鹰。

人贵有自知之明。必须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你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你得到的就将只有失败了。

而且,千万不可一心二用,要做就朝着一个目标做,三心二意的,失败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

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做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悦耳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他完全把面包当做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吃那些粗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的好,盖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活络、更迫切想赚钱的人。

还有一个药铺老板,幼年时父亲因抓不起药而命赴黄泉,他发誓要开一个乐善好施的药铺。当了老板之后,他不改初衷,童叟无欺,贫富不二。他自学成才,专给没钱看医生的人开方子。一些药界行家见此大摇其头:一副败家子做派,不赔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却日渐红火,超过了所有比他更会降低成本、更精明强干的人。

一个人的成就与其精力的集中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一下子做很多事,那样只会更分散自己的精力,顾此失彼,结果到头来什么事都将是浮光掠影的一片,终将无所建树。

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谁都有权力向上走嘛!但不要一下子就定个高得不像样的目标,那样你只会被失败打击得再也抬不起头来。按照一个循序渐近的原则,从较低的目标开始定出多个目标,一步一步来,成功会不知不觉就实现了。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在树立大目标的同时,把它化整为零,告诉自己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理想就会更容易实现。当你每完成一个小目标,你心中都会有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成功仿佛很快就能实现。相对而言,不知道成功有多远的人心中只会越来越沉重,情绪越来越差,能否坚持到成功的目的地真的很难说。而且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时,你的斗志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这样,总是保持着斗志,前进的动力总是高昂着,完成目标的信心更强,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