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34

第34章 密钥Ⅵ.未来在行为的彼岸 (6)

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中,首先关注的是人们将事件归之于内部原因还是归之于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心理学家根据这一特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比如说,一个不及格的学生想要知道,不及格是因为他不够聪明或不够努力(内在因素),还是由于老师的授课水平不高,课本内容太过艰深,或者是测验过程不公平(外在因素)?

内控者与外控者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因此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地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问题上人们经常出错。最典型的错误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成功看成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把自己的失败看成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把别人的成功看成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把别人的失败看成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比如一些未通过考试的人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只强调考试过程的不公平,认为别人是用了别的手段才能通过;或者一些电影出品人面对低迷的票房,只说是影片不符合观众的审美观,却不肯承认影片本身的问题。

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努力或运气这些稳定性不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可能不一致。例如,如果认为这次成功是努力的结果,那么人可能产生下一次也成功的期待,也可能不产生,因为努力是不稳定的因素,成功与否取决于下一次是不是努力。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能力或课题的难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往往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结果是一致的。例如,把失败的原因看成是自己能力差,那么人们就会担心下一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如果人们把行为解释为是个人无法控制的,那么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听天由命;二是烧香拜佛,求老天保佑。如果人们把行为解释为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那么就会从自身找原因,让自己多努力。如果认为是比较持久、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特征,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做更多的努力,因为谁也不愿做那些徒劳的抗争。如果认为那些特征不是持久、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那就很有可能做出种种努力,试图去改变现状。比如,如果学生认为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脑子比较笨,那么他们便不会采取进一步的努力,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正视自己,认为成绩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他们就会好好学习。

此外,归因也会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的情感反应。比如,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较强,将会产生一种自豪感,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之时也会毫不退缩;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将会使自己产生羞耻感,对未来的成就缺乏信心,从而忽视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面对困难缺乏韧性。

心理学家韦纳研究了成就动机和归因的关系,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如下归因特点:认为结果是努力决定的,因此做事情就很努力;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会提高自我奖励或提高自豪感,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面对挫折能坚持努力;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以获得最大的自我评价的反馈(任务难度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就感越大。中等难度的任务最富挑战性)。可以看出,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往往把成败都归因于内部原因。成功了,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失败了,是自己不努力的结果。

这就像是一个人在刮风的日子里划船过湖,最终是否到达彼岸,可能取决于努力、能力等人的因素,也可能取决于风浪大小、湖面宽度等环境因素,或人和环境因素的结合。无疑,对于一件事情的达成来说,不管哪一类因素都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如果环境力量等于零,那目标的实现就会归于人的力量;反之,没有人的力量,风也能将船吹到对岸。但是,如果划船者将自己成功的原因归于风向和自己的运气,那么他下次就会选择顺风的日子出行,而避免在逆风的日子出去;而如果划船者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技能和毅力,那么以后每一次的出行他都会充满信心与希望。

现象揭秘人们对事物或行为的解释取决于自身的归因需要。所谓归因,意指观察者依据外在行为,对一个活动者或他的内在状态进行推论。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如果人们将行为解释为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就不会为将来的结果进行努力;而如果人们认为行为是个人可以控制的,他们就会在自身寻找原因,让自己多努力,也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66.榜样的力量

在现代中国社会,“雷锋”已经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无数人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之下,为社会的和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央视“感动中国”活动的评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在榜样的感召之下做出了感动全中国的行为,同时也树立起了新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有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许多对母子分成两组,来观察孩子们对母亲的行为模仿。在第一组里,母亲手里拿着一个大苹果,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不能吃掉这个苹果,然后母亲便离开房间;在第二组里,母亲手里拿着一个大苹果,仍旧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不能吃掉这个苹果,然后母亲将苹果咬了一口之后边咀嚼边离开房间。统计实验结果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很少有经不住诱惑而去吃苹果的,但是第二组中大多数孩子都仿效母亲的方式吃了苹果。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点,许多技能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而观察学习也就是对榜样的学习。比如,当熟练的制陶师傅把一个泥球做成陶罐时,徒弟们都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他们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难以从书上的说明或解释中获得的。观察学习是在自己亲身实践之前从一个榜样那里获得信息的过程,需要观察和注意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模仿其行为结果。不论是系鞋带,走舞步,用钩针编织或弹奏吉他,我们都是先看别人做,之后自己再学着做。

1965年,班杜拉进行了一个关于观察学习的著名实验。整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人员将参加实验的儿童分为三组,让他们一起观看了一段录像。录像里描述的是一个孩子走近一个充气娃娃,要求这个充气娃娃为他扫地,充气娃娃当然不可能按照他说的做,于是这个孩子便用力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接着,研究人员将三组儿童分开,给他们观看了不同的录像结局。第一组儿童看到的是,一个成人看到孩子打充气娃娃的行为,给了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的是,一个成人看到孩子打充气娃娃的行为,便打了这个孩子一顿作为惩罚;而第三组儿童则没有看到接下来的任何录像。

看完录像之后,研究人员将孩子们一个个轮流领进了一个房间,观察他们会不会产生对充气娃娃实施攻击的行为。他们让孩子们玩一些好的玩具,又突然把玩具拿走,使孩子们产生挫折感。这时,研究者让孩子去玩他们刚才看到的那种充气娃娃。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实施的攻击行为最多,第三组其次,第二组最少。研究人员由此认为,由于看到的后半段录像中成人对孩子实施攻击行为的反应不同,导致了儿童后续行为反应的差异。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人员鼓励这些孩子模仿影片里孩子的动作去攻击充气娃娃,并且表示谁学得像就会得到奖励。结果发现,三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用力攻击充气娃娃。整个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观看影片,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实施攻击。那些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孩子是因为害怕自己受到惩罚,一旦条件许可他们这样做,他们就会像其他孩子那样表现出自己在观察学习中学到的攻击行为。

模仿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按照已有的行为模式习得与之相类似模式的行为活动。尽管目前对于模仿现象的机制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心理学家都认为模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习形式,可以使一个人原有的行为得以巩固和改变,使原来潜伏存在而未表现出来的行为得到表现,还能使人学到新的原来不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到榜样受到奖励可以强化人们做出模仿的反应,但是观察到榜样受到惩罚时并不会必然阻止人们学习这个行为,只是人们会不倾向于执行这个行为而已。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一个实验来了解,在看到他人互相帮助的情景之后,人们是否会倾向于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测试现场:在繁华的街道停放了一个车胎坏掉的小汽车,将一个完好的车胎靠在车边,并让一名年轻妇女在旁边等待帮助。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的2000余辆汽车中,有35辆汽车停下来帮助这名妇女换车胎。然后,研究人员在测试现场400米外停放了另外一辆汽车,让一名妇女站在一旁看一名男士为她的汽车换车胎。实验结果显示,目睹了这一帮助情景之后,经过的2000余辆汽车中有58辆汽车停下来帮助之前测试现场的妇女。

可以说,好的榜样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培养美好的人格特征;坏的榜样可以使人学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和奸诈伪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不单是外现行为,他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好恶与偏见、好坏习惯、道德品质、性格特征,以至表现个性的方式等,都可能来源于模仿。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现象揭秘人类获得许多技能都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来的。模仿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习形式,可以使一个人原有的行为得以巩固和改变,使原来潜伏存在而未表现出来的行为得到表现,还能使人学到新的原来不会的行为。因此,好的榜样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培养美好的人格特征;坏的榜样可以使人学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和奸诈伪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