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22

第22章 密钥Ⅳ.揭开一些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 (5)

值得玩味的是,在关于女性吸引力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实验参与者与男性实验参与者的评价非常相似,这表明进化论的假设适用于两性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男性的某些身体特征吸引力却并没有在现代社会中起到实际的作用。在原始社会中,男性的力量、耐力与速度可以通过健壮的体格表现出来,并且表明自己能够为异性养育孩子提供足够的资源与安全感。但是在现代社会,一个男性是否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不能通过自己的肌肉表现出来。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女性选择配偶的标准是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比尔·盖茨的确要比人猿泰山更适合做女性的如意郎君。

现象揭秘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不同时代与文化的差异,几乎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但是,即使身高和体重的标准一直在变化,女性的腰臀比却保持了一致。这也许是因为两性都希望配偶能够提高自己有效繁衍后代的机会,为了顺利地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男性会选择生育能力较强的女性。而“生育能力”这一肉眼无法判断的标准则更多地表现在腰臀比上。当然,腰臀比不是判断女性吸引力的唯一标准,其他标准是文化因素、人格因素及习得的社会因素等。

43.一白遮百丑

有一个女孩看上了一个男孩子。在她的眼里,这个男孩子高大英俊、果断智慧,一举一动都充满魅力。在女孩的强烈攻势之下,男孩子很快就答应与女孩在一起了。但是,两个人陷入爱河没多久,女孩就发现自己之前深深迷恋的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男孩子十分邋遢,有许多让女孩无法容忍的坏习惯。女孩十分后悔,当初为什么就看上他了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很难发现自己正深爱着的人的缺点,而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自己也会觉得无所谓,甚至在听到他人对自己的劝诫时会觉得别人不安好心。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它指的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因为在人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对象的某种特征、品质特别突出,就会掩盖其对于对象的其他特征、品质的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个突出的特征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导致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就因为晕轮效应而做出了糊涂事,并且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年轻时的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一个叫作娜坦丽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非常美丽的容貌,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富有浪漫气质的普希金疯狂地迷恋着娜坦丽,并且觉得她一定也是优雅的、善解人意的,与她一起生活一定非常幸福。在大诗人的追求下,娜坦丽终于嫁给了他。婚后普希金却发现自己错了,娜坦丽完全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样子。娜坦丽与普希金完全是志不同道不合的,每次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而让普希金陪她一起玩乐,出席一些豪华的聚会。普希金为了获得夫人的芳心,丢下了自己的创作把自己搞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了娜坦丽而与别人决斗,最终死于非命。

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人们常常会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由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时,会把他的优点变为光圈不断扩大,很难感觉到他缺点的存在;当你对某人有成见时,会很难看到他的优点,从而觉得他一无是处。或者,如果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也会对此人的人格品质给予肯定评价。比如一些老师看到学生成绩好,就认为其一好百好,就连玩游戏也是为了放松身心;而某个学生成绩差,则认为其一差百差,玩游戏是玩物丧志。这种心理效应犹如一叶障目,让我们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辨识能力,不能被表象蒙蔽。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较早对晕轮效应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以经济学系的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了现场实验。在上课的时候,他宣布经济学教授因故请假,由一名研究生代课。同时,还给每名被试者发一份有关该研究生的材料,并要求课后填写对代课教师的印象的问卷。其实,这份材料有两个版本,是随机发放的。有的学生拿到的版本内容为“柏兰特先生是本校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曾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现年26岁,服过兵役,已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忱、勤奋、敏锐、实际而又果断的人”。有的学生则拿到另一个版本,内容基本相似,只是把“热忱”二字换成“冷淡”,其他文字不变。

实验结果显示,拿到不同介绍材料的人对代课教师的印象评定大相径庭。拿到前一个版本资料的同学在问卷上多使用“体贴人”“不拘小节”“富幽默感”“好脾气”等字眼,而且他们十分愿意主动与教师沟通。拿到后一个版本的学生对教师的评定多出现贬义字眼,并且不太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显然,这份介绍材料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晕轮效应。

早在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就提出了晕轮效应,即个体将社会对象的某一特性扩散到整体的心理现象。例如个体常常对外表有魅力的人持有更积极的评价,认为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技能、更好的性格等。而后来的研究则发现,人们对包装精美的产品评价更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某个明星被爆出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其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明星真实的人格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推断。这就是晕轮效应最典型的例子。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晕轮效应呢?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做过相关的社会知觉实验。他找来30名来自不同家庭的10岁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有贫有富,差距很大。实验材料是一套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大小不同的几种圆形硬币,以及另一套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研究人员将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孩子们依次观看,然后凭借自己的记忆把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画出来。结果,孩子们画的圆形纸片图形与实物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图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这一特征在贫困家庭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所画的硬币圆形比别的孩子更大。实验显示,人们的社会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于硬币来说,孩子们更注重它的价值,它可以换来自己需要的东西,对贫穷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