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10705800000021

第21章 良好品格易塑造,爷爷奶奶早知道(3)

当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爷爷奶奶要积极地帮助孩子进行补救。这将如果孩子提出的办法不恰当,老人可以再提出别的补救办法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补救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约束自己,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小小年纪会理财

从日常消费和家庭理财中对孩子加以引导和说明,让孩子从小懂得消费规范和投资理财知识,养成勤俭节约、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德,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薇薇7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积攒零花钱,因为当时妈妈很严肃地告诉她:“你可以拿零花钱买学习用具或者零食,也可以把它攒下来,都让你自己做主,但是我们不会再给你买玩具和故事书,如果你自己喜欢,就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薇薇明白自己不能太贪心,只好狠狠心放弃了自己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把零花钱全用来买了《哈利·波特》。

从薇薇6岁开始,妈妈上街买东西都会带着她,教她怎样把钱合理地花出去。妈妈在过年的时候给薇薇包压岁钱的时候提醒她做个规划,还要求她每天记账,将每一笔零花钱的用处都清楚地记录下来,每个月还要对自己的花钱情况进行一次总结,看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在总结的时候妈妈还会帮薇薇进行理财指导。

现在薇薇刚上三年级,已经能够很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财产”了,老师同学都夸她是“小小理财师”呢。

金钱是把双刃剑,如果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导,金钱常常扮演着“罪恶之手”的角色,对孩子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孩子们从懂事起就需要理解财富的价值和力量,懂得如何理财。让孩子学理财,并不是教孩子去追求金钱,也不是教他只要会赚钱就足够,而是要教给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让他具有理财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发展。

☆专家支招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触金钱,认为这样会使孩子思想沾染到铜臭味,这样的后果是孩子会从小缺乏经济意识,长大后很容易盲目消费、不懂理财。适当地注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从日常消费和家庭理财中对孩子加以引导和说明,让孩子从小懂得消费规范和投资理财知识,养成勤俭节约、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德,会让孩子受益无穷。很多爷爷奶奶都对如何理财不太了解,要怎么教会孩子合理理财呢?其实只要遵循以下几点,爷爷奶奶不管会不会理财,一样可以把孩子培养成理财高手。

●让孩子自己去挣钱

如果孩子想买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爷爷奶奶可以让他通过劳动挣钱去买,而不是向爷爷奶奶去要。可以让孩子在家里或社会上找点活干,可以帮父母剪草、浇花、打扫卫生、照顾弟弟妹妹等等;也可以去帮人卖卖报纸什么的。爷爷奶奶可以相应地给孩子一些报酬。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不但热爱劳动了,也有了自己的积蓄。爷爷奶奶在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同时,也让他们对金钱、价值有了正确明晰的概念。

●零用钱定期发放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零用钱要定期发放,并严格执行到约定时间才给下一次的零用钱,千万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一开始时,爷爷奶奶可以每个星期给一次零用钱,等到孩子习惯后,时间逐步延长为一个月。这样会让孩子学会在固定时间内分配金钱,从而进行合理消费。

●让孩子学会消费

爷爷奶奶要让孩子懂得钱来之不易,进行合理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范。如果生活中孩子需要购买东西很多的话,爷爷奶奶可告诉孩子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哪些是计划外消费等等,这样可以指导孩子从小学会正确消费。

●帮孩子记账

刚开始时,爷爷奶奶可以帮助孩子将未来一星期所需的花费进行一个预测和记录,然后每天补上额外支出的项目,让孩子慢慢养成记账的好习惯。等到孩子熟练以后,爷爷奶奶可以慢慢让孩子自己学着记账,并定期进行汇报。

●让孩子培养储蓄观念

储蓄是理财的基本,爷爷奶奶可以从给孩子买储蓄罐开始做起,鼓励孩子把零花钱存起来。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要教孩子进行零存整取。让孩子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乐趣。另外,爷爷奶奶还可以帮孩子设定存钱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孩子额外奖赏和鼓励。另外,爷爷奶奶还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立单独账户,找机会让孩子了解银行作业流程、ATM功能等等,激励孩子多储蓄。

●建立理财投资目标

爷爷奶奶可与小孩讨论建立储蓄目标,例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当中安排出一个时间表,让孩子建立预算观念。同时,应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投资知识。

学会分享

分享不仅能让孩子得到快乐还能促进孩子与人沟通,让孩子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一天,全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3岁的涵涵拿着她最爱吃的薯片津津有味地吃着。奶奶说:“乖乖,来给奶奶吃一口。”涵涵很快走过来,跷着小脚拿着饼干就往奶奶嘴里送,奶奶假装咬了一口说:“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涵涵喜滋滋地抱着薯片到沙发上继续吃。不一会儿姑姑来了,姑姑看到涵涵,也微笑着对涵涵说:“来,给姑姑吃一口。”涵涵又拿着薯片往姑姑嘴里送。姑姑看到侄女这么热情,张开大嘴一口把涵涵递过来的薯片给吃了。涵涵看见自己的薯片没了,马上“哇”地一声哭出来:“薯片没了,姑姑讨厌……”奶奶看涵涵哭了,忙走过来帮忙,还假装着一边轻打姑姑一边说:“姑姑不好,打她。”涵涵的姑姑愣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吃错了薯片,做错了什么事儿……

分享不仅能让孩子得到快乐还能促进孩子与人沟通,让孩子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大人宠着、疼着,家里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时间长了,孩子往往只考虑到自己,不会想到要孝敬长辈,更不会懂得和别人分享。案例中的涵涵就是在大人的过度宠爱中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以为所有的好东西都应该给她留着,不懂得与别人一起分享,甚至看到别人“掠夺”她的东西会接受不了。

爷爷奶奶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怎样做。如: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水果分发给大人,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给别人吃,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

☆专家支招

乐意分享的孩子才能更快乐,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全家共享

爷爷奶奶不要娇惯和溺爱孩子,更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是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所得的不是理所应当的,是大家给予他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和感谢他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跟家人共同分享。

●多和同伴交往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和街坊邻居家小孩的陪伴,孩子会越来越孤独,也就没有了和别人分享的习惯和意识。对此,爷爷奶奶要扩大孩子的交际圈,让孩子有更多的玩伴。老人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以让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也可以带孩子出去和其他人玩。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分享。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爷爷奶奶要要求他们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思考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好品质。

●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离开家人或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感到害怕或者没有安全感,熟悉的东西比如玩具之类都可以让他获得安全感,所以孩子有时候会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这时候爷爷奶奶应该鼓励孩子与同伴积极交流,让孩子知道那些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也可以给他安全感。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熟起来以后,那些不安全感就会渐渐消失,也就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分享了。

●设置分享情境

平时爷爷奶奶要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或者伤心的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她当时的情绪。

●表扬孩子

孩子总喜欢得到表扬,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孩子有了分享行为时,爷爷奶奶要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分享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