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谐自我跨越行难
10704000000022

第22章 分析客观环境追溯历史根源(4)

第四节 追溯个人的“品质理念”缺失的历史根源

我们说,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道德品质环境的形成,必然是通过长期社会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这种社会道德品质环境,既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联系以及联系方式的总和,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发展的重要标志。本人在思考和择写“跨越行难、跨越自我”的过程中,也曾被个人的“品质理念”与“知易行难”这个问题所困扰。多年以来,与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一样,认同“知易行难”的说法。后经我的“博客”好友“上网种田”的评论提醒,本人查阅有关资料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个人品质“理念”发展历史,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追溯中国60年来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经过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后,发现个人的“品质理念”真正完整地提到治国的高度也还只有9年左右的时间。这样一来,答案就显现出来了,原来,人们所说的“知易行难”的关键,不是“道理容易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其关键的原因是由于“道理模糊”而造成“行动困难”。

60年的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历史显示,在国家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时期,“个人品质”理念以及产生的行为,受这一时期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引导所致。由此看来: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个人品质”理念缺失现象,并不完全是社会成员本人的责任,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一、新中国建立之前的革命理念与个人品质理念阶段

1949年之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是“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在这一“革命理念”的激励下,个人的品质理念也以“推翻旧世界,解放全中国”为中心。在这一“革命理念”的引导下,打败了蒋家王朝,推翻了旧中国。“革命理念”使全体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这种以“革命理念”和“个人理念”相结合的结果是: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阶级斗争”革命理念引导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近30年的现代社会发展历史,是一个革命的历史、斗争的历史和政治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念,指导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取代了社会道德建设的理念。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社会成员绷紧了“阶级斗争”这根弦,牢牢把握“阶级斗争”的理念。为此,人们的社会行为基本上表现于:个人“阶级情”取代了传统道德的情,“革命义”取代了传统的道德义,“忠诚孝党”高于“国忠家孝”。特别是从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更是升华到了极点,不仅扒掉了老祖宗的坟墓,还把几千年的“仁、义、忠、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砸了个粉碎。

三、步入“市场经济”后个人品质理念的模糊阶段

1977年至1978年,仍然在“两个凡是”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念。自1978年底起,中国社会从政治开始转向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在“以经济改革为中心”过程中,个人品质理念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义,出现了20多年的社会道德品质理念空档期。截止1989年6月,改革开放取得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但在改革路线的进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和问题也日趋明显。尔后,从1989年6月到1991年经过了近三年时间的治理整顿,实施经济方面的紧缩政策。同时,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围绕着“姓社”还是“姓资”这个政治理念喋喋不休的争论。直至1992年初,邓小平明确指出并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解决了一个重大的政治观念和经济理念的争论话题,也明确了“要少谈主义多干实事,干你该干的事,怎么行得通就怎么干”的想法,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思路。试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此重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矛盾还未凸显的社会道德品质理念的走向、个人品质理念的确立等问题,当然是暂时搁置不谈了。否则,一定会造成当时改革局面复杂化的趋势,也不会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局面。

四、二届政府正式提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个人品质理念阶段

1978年底至今,以经济建设为主体,全面改革开放已近30个春秋。经济增长至少经历了90年代初和近几年的两轮繁荣。经济增长伴随民众的财富在增长,经济增长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高。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给社会带来不少问题,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自然环境代价与社会品质环境代价。当百姓走家串院的在议论“有德和无德、诚信和缺信”话题时,我们的政府更是为之焦虑,因为政府深知“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的基本治国之理。二届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从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要求出发,首次明确提出,树立个人品质理念,把抓好社会道德品质建设的任务提到治国的高度,并创新提出了全社会基本道德标准和理念。

1.首次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1年10月首次颁布了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基本道德标准主要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与此同时,明确规定了每年的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2.再次提出“八荣八耻”公民基本道德标准

2006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八荣八耻”的公民基本道德标准。“八荣”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32个字。“八耻”的基本内容是,“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32个字。

3.提出双“十六字”的执政理念和目标任务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构建并明确提出“经济自由、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同时,又提出了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