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10703500000024

第24章 通路策略课(4)

第三,国际互联网覆盖全球市场,通过它,企业可方便快捷地进入任何一国市场。尤其是世贸组织第二次部长会议决定在下次部长会议之前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网络营销更为企业架起了一座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第四,在网上,任何企业都不受自身规模的限制,都能平等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及平等地展示自己,这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利用互联网,中小企业只需花极小的成本,就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全球信息网和贸易网,将产品信息迅速传递到以前只有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接触到市场中去,平等地与大型企业进行竞争。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营销为刚刚起步且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第五,网络营销能使消费者拥有比传统营销更大的选择自由。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快速寻找满足品,并进行充分比较,有利于节省消费者的交易时间与交易成本。此外,互联网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与消费者的一对一沟通,便于企业针对消费者的个别需要,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当然,万物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作为新兴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网络营销尤其是网络分销无法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的心理需要。无法使消费者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身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等。尽管如此,网络营销作为21世纪的营销新方式势不可挡,将成为全球企业竞争的锐利武器。

实行网络营销,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性质:网络上最适合的营销产品是流通性高的产品,如书籍报刊、软件信息、消费性产品等。如果是推土机、车床等较冷门的专业产品,应该网络定位在公司的形象与品牌的推广上,而产品本身的营销就需要特别加以推广或借助其他媒体工具。

(2)网络特性:目前网络上最热门的网站,也就是浏览人数最多的网站,其内容都以丰富的信息为基础。因此营销模式应以产品情报、产品趋势、生活和教育信息运用等为主导,而后再进一步展开商业行为。

(3)整体营销的考虑:积极的营销策划除需要网络营销的运行外,更需要促销活动及其他媒体的共同运行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4)网上推广技巧:网点、网页的推广往往在互联网中相互合作,营销规划时可考虑与适合营销产品或消费群体相近的网站合作,如搜索引擎的登陆、一般广告交换和WebRing等。

作为2005年度市场营销、文化传媒、娱乐经济领域拥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活动,"超级女声"不论在电视、报纸,还是手机、互联网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超级女声"网络营销行为与电视传播、移动传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响应、共振。"超级女声"官方网站新浪网、搜索引擎服务商百度、"超级女声"参选者(如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的支持者、歌迷会均利用互联网发布了大量新闻、评论、观点、图片,并通过发起网络投票、引发网络争论、传播网友观点等行为,通过网站、论坛、即时通讯工具(QQ、MSN等)、搜索引擎等工具,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各自的网络营销目的。正如"超级女声"网络营销案例评论者所说:"从表面上看,草根阶层造就了超级女声。但最终,草根们是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段成就了超级女声。"

截止1998年2月,国际互联网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6万多个区域性网络、600万台以上的主机,拥有大约1.3亿用户,而且网络用户还在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国际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已开始步入网络化社会,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目前,在美国,有超过40%的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业务;在北美、西欧和日本,自1995年以来,加入互联网的企业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的全球前500家公司几乎全都在网上开展营销业务。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6年为30亿美元,1997年为134亿美元,1998年为313亿元,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预计将达到42%。网络蕴藏市场无限,孕育商机万千,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

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

据报道:1996年山东青州农民李鸿儒首次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上花店",年销售收入达950万元,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但公司没有一名推销员。

1997年,江苏无锡小天鹅利用互联网向国际上8家大型洗衣机生产企业发布合作生产洗碗机的信息,并通过网上洽商,敲定阿里斯顿作为合作伙伴,签订合同2980万元。

海尔集团1997年通过互联网将3000台冷藏冷冻冰箱远销爱尔兰,至1999年5月12日,该公司累计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11298次,接受并处理用户电子函件3600多封,访问人数由以前同期平均每天2300人次扩大到现在平均每天27000人次,并有20%的出口业务通过互联网实现。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不少商业企业也纷纷在网上开设虚拟商店,全国网上商店已达100家左右。

目前,网络营销已开始被我国企业采用,各种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正异常活跃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据国家信息中心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有8万余家企业已加入互联网,并涉及网络营销,其中以计算机行业、通讯行业、金融行业较为普遍,计算机行业占34%,通讯行业为23%,金融行业为11%,其他为32%。

怎样和顾客"约会"?

--许可营销

在1999年,"许可营销"理论由前YAHOO的营销副总裁塞斯·高汀(SethGodin)在《PermissionMarketing》一书中最早进行系统的研究。许可营销指的是:企业在推广其产品或服务时,事先需征得顾客的"许可",得到潜在顾客许可之后,通过E-mail等方式向顾客发送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实现许可营销有五个基本步骤,塞斯·高汀把吸引顾客的注意到许可形象地比喻为约会,从陌生人到朋友,再到终生用户。

第一,要让潜在顾客有兴趣并感觉到可以获得某些价值或服务,从而加深印象和注意力,值得按照营销人员的期望,自愿加入到许可的行列中去(就像第一次约会,为了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可能花大量的时间来修饰自己的形象,否则可能就没有第二次约会了);

第二,当潜在顾客投入注意力之后,应该利用潜在顾客的注意,比如可以为潜在顾客提供一套演示资料或者教程,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第三,继续提供激励措施,以保证潜在顾客维持在许可名单中;

第四,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激励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许可,例如给予会员更多的优惠,或者邀请会员参与调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等;

第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获得的许可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也就是让潜在顾客说,"好的,我愿意购买你们的产品",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许可转化为利润。

当然,从顾客身上赚到第一笔钱之后,并不意味着许可营销的结束,相反,仅仅是将潜在顾客变为现实顾客的开始,如何将顾客变成忠诚顾客甚至终生顾客,仍然是营销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可营销将继续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亚马逊书店在个人化及资料库方面相当成熟,只要您在亚马逊留下个人资料,一进入亚马逊它便能辨别您的姓名,并且立刻提供个人化的书籍推荐(如果你使用的不是当初留下资料或使用的那台电脑,他会请您输入E-mail及密码),亚马逊的推荐书,来源有三个:您过去购买的书籍种类、网站销售最佳的图书、改善推荐系统(由消费者自行填写:最喜爱的作家、主题、电影、兴趣)。

传统的营销策略,是你孤注一掷,希望潜在顾客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许可营销与此不同,它是指与那些首先同意对你的公司及其产品或服务了解更多的人建立关系。因为电子邮件是许可营销的首要工具,所以成本要比其他的营销媒介低很多。而它所带来的收益不仅仅是"销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