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24

第24章 应急自救与互助(1)

第一节 应急自救与互助概述

一、基本概念

什么是自救?个人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在没有他人帮助和扶持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这就是自救。【1】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危险的环境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它可以是一切危害生命的事件或环境,但这类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危机事件或环境,也可以是个别人或少数人陷入危险之中,但并不构成危机事件。

什么是应急自救?应急自救是在自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内涵更具体化,并将其外延缩小。它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突发事件的环境下,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在救援人员尚未抵达救援地点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

应急互助,是在应急自救的基础上,将互助的概念应用于突发事件环境下的人群间的互助活动中。在应急管理中,自救互助应该是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处在灾难之中的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采取自救互助活动,脱离危险,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一直到灾后恢复为止。

日本“人与防灾未来中心”专门从事地震灾害预防以及减灾方面的专家Shinya Kondo对自救互助作了这样的阐述:灾难发生后,一些公共组织很难拯救灾区的所有人,因此有三件事非常重要,自救、互助以及公众的帮助。自救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帮助他们自己,比如有人被埋在废墟中,住在周围的人们就会前去帮助;互助意味着当地的社区要帮助其居民;一些社会上的公共组织也会帮助他们。【2】

总之,自救互助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但是,应急自救互助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自救互助的管理重点应该放在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和突发事件初期的应对阶段。

二、意义与作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海潮出版社出版了《新编应急自救手册》,编辑在推荐此书时写道:“凡是实用的,我都把它用心记下来,在关键时刻可以救自己的生命。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面对凶如猛兽的自然灾害,我们该怎样地保护好自己,又该怎么在灾害中自我逃生、自我救助呢?如果我们懂得一些应急自救的常识或者技能,那么,我们将会赢得更大的逃生几率。”【3】

1.为抢救赢得时间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一位多次参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场抢救工作的医生说过,当这些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能够为受害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他(她)自己。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走进急救知识的大门,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技术,让脆弱的生命坚强起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且在自救的同时又应该去帮助他人。【4】当危险发生时,即使我们在第一时间求救的行动再快,也需要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这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事发时就进行简单的自救,就为后面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并可以保住生命。下面的事例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睢宁县邱集镇西倪村紧靠宁徐公路,村民种地要穿越公路。在2000—2003年的4年时间里,村前1千米的路段上有20多人死于车祸(其中西倪村张木庄组就有6人在车轮下丧生),当地群众把这段路叫“吃人路”。为此,邱集镇王林办事处红十字会在村头办起了卫生救护培训班,向村民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西倪村张木庄组张朝军说:“俺这条命是红十字会给的,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下午,张朝军耕完地开着手扶拖拉机回家,在穿越村头公路时被新疆的一辆大货车撞飞到十几米远的沟边,造成左腿骨折,脾脏和小肠破裂,受过培训的村民以最简单的方式帮助其止血,并及时呼救,王林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了张朝军。而在一年前,张朝军的胞弟张朝林就没有他那么幸运,同在这段公路上,也是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张朝林的伤比他哥哥的伤还轻,却由于肇事车逃逸,现场无人施救,致使其大出血而死亡。活生生的事例使当地村民意识到学习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参加培训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这说明红十字会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5】

2.控制事态发展,阻止伤害进一步恶化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受害人群若能够及时地开展自救互助活动,一方面可以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止进一步的伤害。自救互助的含义不仅仅是对人体伤害的救助,而且还包括了对事态环境的控制或遏制。例如,在发生火灾的初期,能够在消防人员赶到之前,采取必要的灭火措施,控制火势的蔓延,这可以减轻后面消防的难度,降低火灾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同时,火场被困人员能够正确采取逃生自救互助,就可以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危险发生时,由于现场人员不懂得如何自救互助,混乱无序使人们做出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也造成了不应该发生的损失,甚至丧失生命。

3.树立应急处理的信心

当危险发生时,人们常常会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不知所措,内心恐慌、紧张,失去理性。比如,在面对火灾时盲目地跳楼,在溺水时对施救人员乱抓乱抱,由此而造成不该发生的损害,甚至是生命危险。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自救互助技能,并在灾难发生时正确地使用,就可以给陷入困境者或受害受伤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该地区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损失。我国政府以最快的反应速度,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营救震区群众伤员,挽救了大量的生命。有很多人因为懂得一些地震自救知识才得以生存。例如,有一个小伙子曾经接受过自救训练,在这次地震中不幸被埋,他靠着一点卫生纸和自己的尿液在废墟下生存了7天7夜,最后终于被营救人员从废墟里营救出来,创造了一个奇迹。这足以说明,地震避灾与逃生自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正是由于这位小伙子懂得一些地震自救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才挺过了7天7夜,最后终于获得营救。

4.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

灾难中的自救互助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和进步。在对人们进行自救互助的教育和演练时就要培育互相救助的思想,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有了这种思想观念,在灾难发生时,人们才能自觉地开展自救互助活动,才能使自救互助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效应。通过自救互助活动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乐于在他人遭遇灾难时伸出救援之手,展开救助活动。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唐山人自愿组织救援队伍奔赴四川实施救援,这就是唐山人对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得到的社会救援的回报和感恩。

三、条件与环境

如果要使应急自救互助在应急处理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1.掌握自救互助的基本常识,正确熟练地应用自救互助技术

从一些应急自救互助的事例来看,在灾难发生时,受害人员和受伤人员能够及时开展自救互助活动,都得益于他们事先掌握了一定的自救互助基本常识,并能够熟练地应用。

例如,2004年11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苏州市吴江同里供电所费保弟和同事张伟在去同里库浜村、九里村收电费的途中,经过九松公墓十字路口时,看到一辆农用车与一辆普桑均翻倒在路边且损坏严重,两车中的人都不同程度受伤,一位卧倒在路边草地上的中年妇女伤情最为严重,她呼吸极其微弱、不规则,且颈动脉已无法触摸到。费保弟曾经接受过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此时她一面让同事拨打120求救,一面首先抢救这个最危险的伤员。她对中年妇女进行了十多分钟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在120急救车到来之前,中年妇女已恢复呼吸和心跳。赶来的急救医生说:“幸亏你们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施救人员费保弟也深有感触,终于明白了在培训中老师所讲到的“本次苏州供电公司组织现场急救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培训急救人员”这句话的真正含义。【6】

因此,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开展自救互助活动的先决条件就是应急处理现场人员或受害、受伤人员自身必须掌握并能够正确应用自救互助的基本技术;其次是必须准备必要的自救互助设备和器械;最后是积极开展自救互助必须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不能盲目行动,造成二次伤害。

2.建立组织,保证自救互助活动有序进行

突发事件一旦爆发,组织将会处在非常态情况下,已有的组织将会被破坏,人员分散,混乱局面产生。这时要开展自救互助,就必须尽快地将人员组织起来,才能有效、有序地进行自救互助活动。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乡、镇、村地处边远,道路被严重破坏,救援队伍一时很难赶到,当地领导和群众都自发地组织起来,积极开展自救互助。其中有一位教师在地震发生后,自己组织带领了几十位学生日夜兼程、翻山越岭赶到收容地点,使几十位受害者脱离了危险。

3.将自救互助培训纳入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工作之中

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应急自救互助技能,建立应急自救互助的组织,这些都必须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进行,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演练。因此,应急自救互助应该纳入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工作之中。应急自救互助常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定期的自救互助技能演练都应该作为预防预警的重要部分。

例如,2005年6月初,中国人寿扬州分公司根据应急管理预防预警方案的要求,举办了应急急救技术培训,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急救知识讲座的第二天,一位职员发生了食用荔枝不慎误入气道的事情,情急之下,想起了急救知识讲座上教师示范的口腔异物排除的急救方法,便用手指伸入口中,压迫舌后根,排出了误入气道的食物。事后,她后怕地说,幸亏那天参加了培训,不然就真的不知所措了。

再如,2003年,扬州三笑集团原培训管理人员胥先生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急救培训后,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食用香蕉不慎而发生窒息的孩子排除了误入气道的食物。次日,他专门打电话给红十字会人员表示感谢。【7】

应急管理预防预警工作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预警方案,它还要求我们在物质储备、自救互助组织和自救互助技能培训等方面做扎扎实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