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说明的是:很多时候,看似工作做了一大堆,其实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费力不讨好”的原因就是做事不讲究策略,有些事情不是埋头苦干就行的。在如今的职场,埋头苦干已经被淘汰,需要的是抬头巧干。
所谓“抬头巧干”,就是抬起头来,“看清”上司的要求,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埋头苦干的员工做事如同工厂作业员,每天只求准时完工、不出错,无需学习怎么让自己变聪明,所以不懂得把握机会以上司为师,“抬头”在上司身下功夫,增加自己的附加值,如人脉、策略规划及职场敏感度等等。只有自我期许早日在团队中出类拔萃,懂得高瞻远瞩的人,才会随时“抬头”,注意外在环境动态,拓展思维视野,这也是主管爱用、乐意提拔的好下属。
在职场上,苦劳并不等于功劳,企业最欣赏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贵,但采取灵活的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的“灵活”当然不是指弄虚作假,而是说在工作中应当尽量寻求最佳方法。
要想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跑在别人的前面。就像寓言中的毛驴,如果按照先前的做法也许还需要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才能全部开垦出来,但是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有效的方法往往胜过100份盲目的努力。与其像无头苍蝇那样乱费力气,不如调整思路,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突破。
博弈课堂:
1.遇事别忙着动手,先观察、分析一下,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动手就快很多,不要认为投入多就一定产出多,不懂策略,难有好结果。
2. 一个有效的方法往往胜过100份盲目的努力。与其像无头苍蝇那样乱费力气,不如调整思路,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突破。
选择跳槽还是“卧槽”
在对待“跳槽”的问题上,单位和员工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讨价还价,然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实质上这一过程是单位和员工的博弈过程,无论员工最后是否跳槽都是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
我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用在现在的职场也并不为过。跳槽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人并不是被迫选择跳槽,相反还是主动选择跳槽,选择不断地跳槽来增加自己的经验,提高收入。但是,跳槽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的事情。当情况不利时,跳槽就会变成一种风险。
因此,可以说跳槽对人才的职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过于频繁地更换单位或者工作,并不利于专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跳槽却是激发职业发展潜力的良好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评判跳槽带来的风险。
用博弈的思维分析,我们就可以判断跳槽对自己的利害,就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规避和退让,而不是一味蛮进。
假设员工A在甲公司上班,如果他的薪酬是x元/月,由于种种原因A有跳槽的意向。他在人才市场上投递了若干份简历后,乙公司表示愿以y元/月的薪酬聘任A从事与甲公司类似的工作,y>x。这时,甲公司面临两种选择,第一,默认A的跳槽行为,以p元/月的薪酬聘任B从事同样的工作,y>p;第二,拒绝A的跳槽行为,将A的薪酬提升到q元/月,当然q一定要大于或等于y,员工A才不会跳槽。
当员工A有跳槽的想法时,单位甲和员工A之间的信息就不对称了。很明显,员工A占有更充分的信息,因为甲公司不知道乙公司愿给A支付多少薪酬。当员工A提出辞呈时,甲公司会首先考虑到员工A所处岗位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如果A人力资源不具有可替代性,那么甲公司就会以提高薪酬的方式留住A,员工A与甲公司经过讨价还价后,甲公司会将员工A的薪酬提升到大于或等于y元/月的水平。如果A的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那么甲公司就会默认A的跳槽行为。
其实,每个单位都会针对员工的跳槽申请做出两种选择:默许或挽留。相对来说,员工也会做出两种选择:跳槽或留任。实际上,在对待跳槽问题上,单位和员工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讨价还价,然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实质上这一过程是单位和员工的博弈过程,无论员工最后是否跳槽都是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
以上只是基于信息经济学角度而进行的理论分析。实际上,当存在招聘成本时,即便人力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单位也会在事前或事后采用非提薪的手段来阻止员工跳槽。
而对员工来说,跳槽有时候并不是最佳的策略选择,也存在择业成本和风险。首先,员工跳槽将面临五个方面的巨大风险:
1.荒废所学专业。一些人频繁跳槽,会导致自己的专业技术很难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样,每一次跳槽不但荒废了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花时间去钻研新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新专业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基础,学习时必然会面临一些困难。
2.面临信任危机。经常跳槽给新单位传递的直接信息就是不忠诚,新单位可能会心存芥蒂,因此,这样的求职者自然就面临着难以被别人信任的危机。
3.贬低自我身价。频繁跳槽,会导致经验不足,即使每次跳槽都能幸运地被录用,也只是被当作新手看待。尤其对于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来说,工作经验本来就比较少,跳槽的次数越多,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就贬值得越厉害,无形之中贬低了自己的身价。
4.导致收入减少。收入的高低往往和个人的综合能力联系在一起,而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出来的。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们往往得不偿失,看起来他们似乎什么都会,可是什么都不精,“样样精通”变成了“样样稀松”,反而成了单位眼中的“次品”,自然拿不到高薪。
5.跳槽综合症。专家指出:盲目跳槽会使人变得孤僻,不爱与人交往。跳槽过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困难就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也想跳槽;看见好工作想跳槽;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跳”来解决,慢慢地,这些人不再勇敢地面对现实,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回避、退缩,比如专业不对口、领导不重视、命运不济、怀才不遇、别人不理解等等。跳槽还使人丧失了成就事业最宝贵的敬业与团队精神,心理浮躁,凡事浅尝辄止,遇难而退,空有远大理想,无心执着追求。
从短期看,通常员工跳槽都以新单位承认其更高的人力货源价值为理由,如果从长期看,员工跳槽的前一阶段时间会影响到未来雇主对其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这种影响既可能对员工有利,也可能对员工不利。换句话说,员工在选择跳槽时,也等于在为自己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作选择。
需要时刻记住的是:无论如何取舍,都不会有人为你的失误埋单。跳槽也存在着风险,所以要经过充分的考虑。
博弈课堂:
1.跳槽并不是解决职场各种问题的最佳办法,相反还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使自己失去得更多。
2. 无论如何取舍,都不会有人为你的失误埋单。跳槽也存在着风险,所以要经过充分的考虑。
学会和老板聪明谈判
加薪就是一场博弈。在企业中,老板要依赖员工,同时也要管理员工;员工要依靠老板,同时也要协助老板。所以,老板和员工相辅相成的关系势必就注定了双方之间的博弈关系。跟老板开口,就是对这种博弈关系善加利用的艺术。
很多职场中人都参加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谈判,但其中肯定有一种看似不起眼却很重要的谈判--和老板的谈判。之所以说看似不起眼,是因为和老板谈判不像其他的商业谈判那样有着明确的形式、规格等,也许就是一次随意的聊天、简单的工作汇报。但是,形式上虽然简单,可谈判的内容以及成败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其中,和老板谈“加薪”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加薪”是很多职场人烦恼的事情。不提吧,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提出来吧,毕竟不是汇报工作那么简单,既要讲求时机,还得讲求技巧,而且弄不好不但加薪不成,还会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实上,加薪就是一场博弈。在企业中,老板要依赖员工,同时也要管理员工;员工要依靠老板,同时也要协助老板。所以,老板和员工相辅相成的关系势必就注定了双方之间的博弈关系。跟老板开口,就是对这种博弈关系善加利用的艺术。
那么,当你必须和老板进行谈判时,采取怎样的策略是最优的呢?怎样将老板和员工之间原本对立的局面转换成“双赢”局面呢?
员工谈加薪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了解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要在不适当的时机提出要求,地利就是分析自己是否已经做出可以加薪的成绩,人和自然是要揣摩老板的心理和作风。
有了对这些先决条件的认知,员工就可以着手采取策略了。首先,给自己找一个有力的加薪理由。为了清晰陈述所取得的实际成绩,建议在面谈加薪之前,先采用电子邮件或书面报告的形式向老板提交你的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详细地罗列出你对企业的贡献,并表达出加薪的愿望。另外,还可以说:“我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详细阐述已经具备的职业素质和积累掌握的职业资源,使老板对你的个人价值感兴趣;然后你需要报告自己规划的未来职业蓝图,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告诉老板,你如何通过自己的运作及努力来提升整个企业的效益及水准,使老板认为你的加薪确实物有所值。
面对你的这些加薪理由,老板会认为你确实做出了成绩,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确实获得了较大的收益。而且,你加薪的目的是为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对老板来说自然是最愿意看到的。所以,这样的理由是老板比较容易接受的。
其次,要避免加薪谈判的“雷区”。无论你觉得自己的功劳有多大,水平有多高,加薪的理由有多充足,有些“雷区”是绝对不能碰的。比如:不要使用出于攀比或纯粹个人目的的加薪理由。如:“我的朋友在某公司做我这样的工作,挣得比我多”、“公司的某某某挣得比我多,但是他没我干的活多”、“我刚刚买了房子,需要加薪来支持不菲的月供”等等。老板对此会非常反感,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绝:“你可以跳槽去他的公司啊,我们绝不限制你的个人发展”、“公司的薪酬制度是严格保密的,你从哪里打听来的”、“你目前的工资水平,真的适合买如此昂贵的住宅吗”。还比如:不要以跳槽或辞职来威胁老板。任何一家企业的老板都拥有自己对于员工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一般不会在要挟之下妥协。负气要挟只能使老板转变为与你个人的对抗较量,对发展毫无益处。
最后,跟老板谈加薪,沟通方式要讲究策略。比如:选对合适的时间,千万不要选择老板心情不好和公司扎堆儿谈加薪的高峰期和老板沟通;选对合适的场合,就是选择与老板处事风格相符合的场所;选对合适的姿态,就是需要遵循一个原则--“保持本色”。
此外,申请加薪时,要对自己的诉求表达明确,不要在进行了一连串的职业报告和陈述之后,幻想让老板自己悟出要给你加薪。在提出加薪后,如果没有立即得到老板的明确答复,则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加以确认和追问。这样既可以体现你对于职业进取的执著精神,而同时又不至于因为无端的猜疑和担心而影响到日后的正常工作。
博弈课堂:
1.和老板谈加薪虽然很难,但是必须去做,为了保证成功的可能性,就需要讲求一定的技巧,用对策略,这样才更容易让老板接受。
2.和老板谈加薪即使有着很多的技巧,但还是要以实际的成绩为依托的,否则,不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