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的倒影
10698600000032

第32章 读《申报》的湘西少年

第六节 读《申报》的湘西少年

一九一七年,后来蜚声中外的大文豪沈从文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这个年纪,搁在今天应该是一位在校的中学生。而沈从文循着那个年代多数湘西少年的谋生道路,过早地去阅读那本“社会大书”,当了一位“娃娃兵”。

在封闭的湘西大山里,沈从文随着部队在沅江流域的一个个小城镇辗转换防,目睹了太多的杀戮与人生悲剧,多情而忧郁的沈从文讨厌这种生活,却不知道如何告别这种生活,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来自大上海的一张报纸和一套辞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从文自传·姓文的秘书》中,沈从文回忆,部队驻扎在怀化镇时,沈从文因为通文墨,办事认真,已经被提拔为军队的文书。为了显示一种军人的豪气与不羁,沈从文学着其他的老兵,故意行为粗鲁,说话脏字满嘴,“不拘什么人,总得说,‘那杂种,真是……’”。军队新来了一位温和文雅的文姓秘书,劝说沈从文不要以粗鄙为荣:“莫玩这个,你聪明,你应当学好的。世界上有多少好事情可学!”

沈从文与年长的文秘书结为朋友,文秘书充当了他的人生导师。

在此之前,沈从文的书本知识主要来自中国传统的典籍,如私塾时读的“四书五经”和《秋水轩尺牍》《西游记》那类杂书。一个晴天,他在文秘书的行李箱里,发现两本厚厚的书,书脊上写着“辞源”两个大字。文秘书告诉沈从文,“这是宝贝,天下什么都写在上面,你想知道的各样问题,全部写得有条有理,清楚明白。”

根据《从文自传》所涉及的年代进行推算,沈从文此次看到的《辞源》,应该是设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五年发行的第一版。《辞源》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开始编撰,直到清室逊位后四年才完成。

当文秘书问少年从文“看不看报”,从文答曰“老子从不看报,老子不想看什么报”。于是文秘书从《辞源》中翻出“老子”条目给沈从文看,从文才明白“老子”原来就是民间所说的“太上老君”,羞愧的他从此再也不敢自称“老子”了。

受了刺激的沈从文,和文秘书及另一位同袍,三人各出四毛钱,订阅了两个月的《申报》。

通过阅读《申报》和查阅《辞源》,沈从文方才知道外面世界的广阔,外面的生活是那样的多彩,他知道了以前在大山里闻所未闻的“氢气”“参议院”“淮南子”等等。

可以说,是《申报》和《辞源》种下了沈从文向往外面世界的因子。不过他最终下决心离开湘西还得几年后,促使其成行的又是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刊《创造周报》(该报由政学系人物控股的泰东书局出版发行)。

当时沈从文因为给统治湘西的军阀陈渠珍做文秘,受到了器重,被派到一个新创办的报馆工作。在报馆里他和一位来自省城长沙的印刷工头住在同一间房。这个年轻工人推荐沈从文阅读《创造周报》,并鼓励他用白话文写作。他告诉从文,“白话文最要紧处是‘有思想’,若无思想,不成文章。”

多年后沈从文回忆这些往事,感慨道:“为了读过些新书,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了。”

此时,沈从文下了决心,“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离开了他熟悉的、有老长官旧同事关照的家乡湘西,去外面闯荡了。

沈从文选择走出湘西的第一个落脚点不是顺江可达的上海,而是古老的北京城。原因很简单,当时他的舅父——大艺术家黄永玉的祖父黄老先生,正跟着凤凰县所出的大人物熊希龄先生在北京办香山慈幼院,少年去陌生的地方闯荡,当然要考虑能否有可以投靠的亲友。

沈从文来到北京时是一九二二年。出了前门火车站,就如现在一些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工的青年一样,他被“黑车”司机骗了一道,这是大城市教给他的第一课。拉排车的北京汉子答应沈从文可以拉他去要去的地方,却把他拉到西河沿的一个小客店。

这一年,沈从文二十岁。沈先生去上海还得六年以后,在郁达夫、徐志摩等早有文名的作家帮助下,沈从文陆续在《晨报副刊》《语丝》《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其才华得到了文坛的认可。

一九二八年,沈从文从北京来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杂志。次年,这位只有高小学历的乡巴佬,进入上海公学任教。在上海公学,他疯狂地追求女学生张兆和。在胡适先生的撮合下,出身名门的张兆和接受了沈从文的爱情。这个鼓足勇气走出大山的湘西少年,终于在大都市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果不是偶然间接触到《申报》《辞源》和《创造周报》,沈从文的命运将如何?也许他会成为湘西大山中一个俗不可耐的军官,娶几房姨太太,买一些田地,在某个酒席上被仇敌杀害。

从沈从文这一个案或可看出,在清末民初,以上海为基地的新知识、新思想对湘西这类保守封闭的内陆地区的辐射和影响,超过了今天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