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拿下大客户
10664700000024

第24章 签约与收取款的技巧(2)

最后双方协商一致,小杜以每只80元的价格卖给火锅店500只,三个月后对方来提货付款。

然后韩某来到小杜的鸡场对贵妃鸡查看了一番,表示满意,最后小杜拟定了合同,双方签约。

到了指定提货日期,韩某还没有来,小杜着急了,找到那家火锅店要求兑现合同,但是对方说自己没有签订相关合同,最后叫来了经理,而此时小杜才发现,这个经理并不是那个与自己签订合同的韩某。

原来韩某只是这个饭店的采购员,经理也确实吩咐了让他采购一批贵妃鸡,但是他提出和小杜的合作后,经理认为价格太贵拒绝了采购,后来经理找到了其他货源,而采购员因为一些经费问题,已经被饭店辞了。

然后韩某为了报复经理,以饭店名义和小杜签约,也就是说韩某和小杜签约时,已经不是饭店的采购员了,经理表示,韩某此番属于个人行为,与饭店无关。

而小杜的贵妃鸡已经长成,必须马上脱手,这下小杜也傻眼了!

在这个案例中,小杜就是在签约时不够小心,造成了上当受骗的结果。

首先,在开始,韩某自称自己是某个饭店的经理,要与小杜建立合作关系时,小杜就应该对韩某进行调查,确认对方的身份,并且,如果有可能也要对饭店进行了解。

其次,当韩某作为签约代表来这里进行签约,小杜应该让其出具饭店的授权签约书,确认其签约代表人的身份。

当时,小杜也应该发现这份合同有不合理的地方,既然不能现在交货,而且交易产品正在成长中,结果是未知的,小杜和韩某却没有对此作出详细的规定。

最后,由于交易额大,交易时间长,小杜应该让对方先交一部分定款,也就是预付款,这样也好有个保证。

这里面小杜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对签约代表的个人背景进行调查,才误以为小杜是饭店的经理,并与其签订了合同,让自己蒙受了重大损失。

【巧手点金】

当谈判结束,合同也已拟定,对合同也一项项的进行了审核,发现准确无误,我们就要小心的看待和我们合作的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户了。

第一,对客户再进行一次调查。我们在预约时会对客户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好开展我们的工作,当确定合作时,我们要对客户做一个更详尽的调查,确保我们这次合作是合法合理的,合同是有效地。签约以后的活动才是双方的具体合作,此时,对客户做一个详尽的调查,也对我们以后的合作有好处。

第二,让签约代表出具签约授权书。客户越大,客户代表的公司越大,人事结构就越复杂,权限就更分明,所以一定要让对方出具签约代表授权书。

第三,对签约代表进行调查。对签约代表的背景进行调查,对方确认他确实属于合作公司职员,并且拥有签约代表授权书,可以代表公司的利益。

秘诀41 收款变动需及时拟定补充合同

【经典回顾】

在我们和客户进行的商业交往中,合同不仅是一纸文书,同时还是维护双方权益的证明,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纠纷都会涉及到合同。为了更加保障自己利益,所以,在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的时候,双方要对原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内容,及时的给与补充或者变更,这就是补充合同。

补充合同有很多,主要是根据原合同内容的欠缺,及时拟定的补充协议。这节主要介绍阐述收款变动时需要拟定的补充合同。

举个例子,现在房地产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个单项工程,另外还有于外界因素的原因,原料价格有所上涨,施工结束后,施工方发现工程已经超出了预算,收取的款额就要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更新合同,拟定一个补充合同,补充原合同中不明的或是没有的内容,谨防在事后对方赖账,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补充合同和原合同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补充合同中与原合同相冲突的条款,以补充的条款优先。双方还要在补充合同中明确补充合同使用的范围,是在原合同内还是有其他的变动。

一份好的合同,能够保障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的预防和避免纠纷的产生,维护我们的权益;而一份有缺陷的合同,就会留下问题,产生纠纷和诉讼,不仅给双方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因此签好一份合同极其关键。所以在和大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特别是在收款发生变动时,要及时的更新合同,拟定一个补充的合同。

【案例分析】

李先生是一家电动车生产的厂商,简称A公司,他最近无奈打起了一起官司,将自己将自己的客户刘先生告上了法庭。愿意很简单,李先生是电动车的厂商,刘先生是他下面的批发商,两人是第一次合作往来,刘先生算是A公司的一个大客户了,经过外观、性能方面的比较,刘先生决定和李先生合作,要了一大批的电动车,很快的签订了合约,最后却因为这个合同最后上了法院。

双方签订了合约之后,很快适逢外界因素的影响,电动车零件供应商造价的上涨,牵一发动全身,每辆电动车比原来贵了200块钱,别小看了这个数字,消费者们不买账了。刘先生的公司当然也受了影响。李先生知道后,心想大家都做生意的,不会赖账,就没有去更新合同,拟定补充合同。

双方在原合同中就约定,货到一半后,剩下的款额要全部的打到账上,但是由于造价的上涨,李先生不同意了,他想让批发商把造价高出的部分补上来,刘先生则因为电动车涨价了,现金得不到及时的回笼,资金不好周转,不同意对方的请求,只答应将原来议好的数目打到账上。另外,李先生也不同意,他想再上一个项目,因为资金不到不能快速的实施。

所以,双方就对簿公堂。法院认为,李先生事后要造价上涨的部分,没有法律的保护。当时,李先生看到造价上涨,没有及时的更新原有的合同,所以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刘先生的做法是合理的,在法院的调解下,最后两个人私下解决了,毕竟涉及到公司的信誉和影响。

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注重法律的社会,特别是在涉及个人的利益时候,尽量的用法律的武器解决,不能够一时的心想怎样怎样,要及时的更新合同,补充协议,靠法律说话,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引起无谓的纠纷,影响了双方的合作。

李先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造价上涨,成本加大,超出了原有的款额,却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的去更新合同,拟定补充合同,造成在收款的时候处于被动的地位,最后自己的权益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也没有得到有力的维护。

刘先生的做法是合理的,他不怕对方起诉自己,知道双方之间没有签订补充合同,一切都按照原合同的内容执行,所以他也在是合适的时候,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在发现收款要发生变动时,和原来的合同相冲突了,要及时的更新合同,拟定补充合同,使自己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巧手点金】

我们在和大客户谈判成功签订合同时候,要格外的小心,必须要学会一些签订合同的基本法律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识别合法合同的能力,在情况有变时,及时的更新合同,拟定补充合同。

那么,在发现收款变动时,需要及时拟定补充合同时,我们要怎样去做呢?

首先,注意合同主体。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的时候,当事人要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的权利能力。业务员在代表其公司和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的主体,是不是与原合同主体一致。签订补充合同的时候,当事人就是合同主体的名字要与法定的名称文字一样,与原合同保持一致。另外,还要了解对方的授权状况,像一些,授权范围,期限等。如果对方不是本人,就要了解其是否代表权,如果没有,就要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其次,注意补充合同的日期。在收款发生了变动,需要签订补充合同时,要注意收款的日期,和签订合同的日期。不要忽视了这个微小的细节,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再次,注意收款的金额。这个是要注意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候,产品价格要明确,不能直接标注总价,最好写下单价,因为什么什么的原因发生变动,特在此补充,避免合同履行后,对方经过调查,发现这段时间产品价格有所变化,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注意补充合同的范围。补充合同是原有合同的及时补充,要看下它的适用范围,是在原合同内,还是又发生了变动等等。

总之,在签订合同时候,如果原有的合同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及时的签订一个补充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保证双方的合作顺利的进行。

秘诀42 及时规避合同陷阱

【经典回顾】

在现在商业中,诚信是个值得认真考究的问题。当然如果一个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首先需要的就是诚信,但是商业活动就像一场场战争,俗话说“兵不厌诈”,如果能很好的利用了对手的粗心还有法律的漏洞,让对方签订了做过手脚的合同,就不仅打压了竞争对手,还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关于商业合同,我们一定要小心,不定哪个地方就埋着陷阱呢。

比如说,每逢过节的时候,超市商场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来吸引你的眼球,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当你看到“消费满300元,就反送100元的代金券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有没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因为说不定当你买了300元的东西后,商家却会用其他借口拒绝给你代金券,这是一种口头合同的陷阱。

现在买房的时候就有类似的陷阱。顾客千辛万苦的攒钱买房,却迟迟看不到房子的钥匙,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个套在这里,合同上写着“开发商不能控制的原因”就为延迟交房埋下隐患实实在在的温柔一刀,让人防不胜防。

如今,在经济生活中,会有很多很多类似的陷阱,在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不妨先把合同拿给律师看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当然,在平时也要多学些法律知识,及时的规避合同中的陷阱。

【案例分析】

某地一家商贸中心A公司,自称是棉花供应商,年销售量在千万元,主动与B公司进行交易往来。B公司见有大客户主动招手,于是快速的派出了自己的一个业务员前去与A公司商谈。在A公司的不断诱惑和优惠下,B公司同意双方的合作。

很快双方签订了合同,合同签订后,A公司履行承诺,以最快的速度给对方送去了100吨的棉花,并且声称现在公司又在一个新的领域投资了一条新的生产线,到时候还希望双方可以紧密的合作。如果B公司急切要货,就先把剩余的货款付清,款到帐后,立即将全部棉花运出。B公司信以为真,把剩余的货款汇入对方帐中。

结果,A公司就去找各种理由推迟供货,直直发货期已过,无奈,派人再去找A公司催货时候,已经人去楼空。B公司就到相关部门投诉,发现A公司是个皮包公司,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文件,B公司意识到被骗到时候,对方已经消失在人海中。

B公司一直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轻易相信合同,就没去考虑相关的文件,结果被骗。

后来B公司找律师看了合同,才知道自己着道了。对方在那个合同中,玩起了文字游戏,然后空头承诺就把自己忽悠过去了。在合同中,使用了多处模糊的字眼儿,如“在供应商要重新开始新的投资时,资金周转的原因,货物延迟”等,当时B公司只顾在意自己和对方下一个合作项目,却忘了这个空子。A公司一直无法交货最后携款逃之夭夭。

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了这样一个启示,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即使有也要睁大眼睛看看是不是平底锅,最后得不偿失。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了个醒,在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千万要咬准了字里行间的玄妙,不能让对方牵着鼻子走,最后吃了大亏。学会一定的法律知识,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外,一个好的合同应该内容清楚,语言明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均衡;内容合法;采取书面形式。如合同反映的内容具体,容易操作,没有意思不定的语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对合同字斟句酌进行推敲,尽量避免使用含义模糊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如果必须使用也应当在合同中协商定义清楚。因此,签合同的时候不可盲目,看清楚自己所属的利益,不能被对方越过了界。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是不法分子赚钱的一种手段,可谓花样繁多,我们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巧手点金】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毁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丢弃了诚信的帽子,就是放弃了和其他企业的同等地位,就算是那一刻赚取了暴利,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企业还是会被吞并或淘汰。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及时的规避合同的陷阱,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呢?

首先,合同需修改时,及时的更改。在履约的过程中,外界有因素干扰合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此时,我们要及时的修改合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里的合同修改,要根据具体情况,然后具体分析,需要更新合同的内容还是合同的主体,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证合同更好的履行,维护自己的利益。

其次,及时的联络。有的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需要双方的配合,特别是在委托第三方履行的合同,如果没有相对方的必要配合,合同的履行就会出现困难,造成相应的损失。所以双方要建立一个的稳定的联络渠道,指定专门的联络人,及时的联络,保障双方的权益。

再次,做好备份。相关的法律规定,合同要经过有关当事人,公证后才能生效,所以要及时办理相关的手续。另外,双方的来往信件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双方信件对合同进行实质性的修改,所以要保存好资料的备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抗辩权的行使。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抗辩权是一种被动的权利,在有足够证据可以充分的证明对方没有履行合同得诚意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抗辩权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把握机会果断使用,不要错失良机,比如,见货付款,但是对方没有送到货或是货物有质量的问题都可以使用;第二,要记住这个权利不能滥用,必须在有足够的证据下才能使用,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千万要慎重考虑。

总之,在我们和客户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的时候,不可以盲目的签订,需要充分的了解合同的内容,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合同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