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孔子正在给子路讲解正名分的道理,猛听子贡惊喜地喊了一声“老师”,闯进屋来说道:“天下雨了!”
孔子也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忽地站起身,快步走到庭院,先伸手试了试雨点,然后仰起脸,尽情地享受着这久旱后的春雨的甘甜。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点点落地,滴滴入土,犹如滋润着他的喉咙,浇灌着他的心田。他久久地默立着,想像着雨后农家的繁忙景象,品味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黑暗中,子路看不见他的脸色,但是,他能猜透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他轻轻走近他,低声喊道:“老师,快进屋吧!”
孔子爽朗地说:“仲由,无风落雨,云彩又是这般厚,这般匀,定然是场普雨了。你不用让黎民挖河引水浇灌田地了。”
子路摇着头喘了一口粗气说:“蒲邑没有工商作坊,黎民全靠种田为生。然而土地高低不平,沟渠年久失修,旱不能引水浇田,涝不能排水泄洪。弟子决心奏明君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春播后,便动工挖沟修渠。”
孔子说:“役使黎民,切忌农忙季节。你把挖沟修渠之事安排在春播后、夏收前,甚是合适。”
子路听到老师的赞扬,高兴得笑了起来。
孔子却心事重重地陷入了沉思。他看着高柴和子路从政颇有建树,又想起了鲁国,想起了冉有……
且说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夏,吴国国王夫差派使者到鲁国呈递国书,约鲁哀公到鲁国曾阝城会盟。鲁哀公经过一番筹措,命相国季孙肥担任相礼,届期赴盟。
曾阝城在鲁国都城南一百多里处,与吴国北疆接壤。当时吴强鲁弱,鲁哀公不免有些胆怯,但想到曾阝城在鲁国境内,有重兵把守,也就稍微放心了。
到了曾阝城,季孙肥亲自往盟坛察看。回到驿馆,向鲁哀公禀明。然后终日演练礼仪。
会盟这一天,鲁哀公一大早就等候在盟坛前。这里是平原,盟坛是用土临时筑起的一个台子,台阶在南。盟坛几案上摆着整猪、整羊等供品。大约等了半个时辰,吴王夫差方姗姗而来。鲁哀公举目看时,顿时怔住了。但见夫差头顶金冠,身穿锦袍,在黄伞的覆盖下,迈着四方步,威风凛凛地朝盟坛走来。身边有八个身着铠甲、腰佩宝剑的贴身侍卫。身后有四路纵队的仪仗,衣冠华丽,步伐整齐,各持一面彩旗,如众星捧月般紧紧地尾随着。鲁哀公不看则已,这一看颇有点自惭形秽之感。他不自觉地回头看看身后,不仅人员少,而且衣冠平凡。等夫差走到眼前,他硬着头皮施礼相见。然后步向盟坛台阶前。这时,钟鼓齐鸣,乐声灌耳。鲁哀公和夫差在各自的黄伞笼罩下,一步一并脚地登上盟坛,按照主右客左的位置坐定。
吴国担任相礼的太宰伯嚭和鲁国相国季孙肥从各自的队列中走出,在坛前彼此行过相见礼,也一步一并脚地登上盟坛。他们径直走到各自的国君身旁,季孙肥喊道:“上香!”
坛下一人捧香而上。
季孙肥接香在手,抖动着宽大的衣袖向北方作过揖,恭恭敬敬地将三炷香栽在青铜香炉中,转向对夫差和鲁哀公施礼道:“万事俱备,请君侯盟誓!”
夫差和鲁哀公踏着钟鼓的节拍走到香炉前,面北而立。
季孙肥说:“献爵!”
坛下有两人捧爵应声上坛。
夫差和鲁哀公各自接爵在手,向天地三界洒酒致祭。然后,又拜过天地三界,方高诵盟言,无非是些“永世修好”、“不动干戈”之类的话语。
等他们各自回到原位置落座,伯嚭收敛了笑容,面对夫差启奏:“君王,当今之世,吴强鲁弱。吴国每每庇护鲁国,才使鲁国免于干戈之苦。古人说,知恩不报非君子。今我吴国有恩于鲁国,鲁国却一直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报答。长此以往,恐怕与情不通,与理不顺吧!”
夫差也盛气凌人地说:“是啊!爱卿说得不错。我吴国是有恩于鲁国的。”
伯嚭望着鲁哀公和季孙肥那种敢怒而不敢言的神情,挖苦道:“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典章制度极为完备,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今君侯不依礼义行事,莫非礼崩乐坏了吗?”
鲁哀公气得满脸发青,浑身哆嗦,不知说什么话好。
季孙肥急得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只好忍气吞声。
伯嚭更加神气十足了。他眼望蓝天,旁若无人地傲立了一会儿。假惺惺地说:“吴国和鲁国本是兄弟邻邦,吴国庇护鲁国,也是义不容辞的。况且而今鲁国不甚富强,从今年开始,就请鲁国每年向我国送牛、羊、猪各一百头,略表心意,未知君王意下如何?”
夫差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在情在理,不在物啊!就请鲁国照此办理吧。”
季孙肥有些发怒了,向前跨了三步,想据理力争。
鲁哀公怕把事情闹大,急忙制止道:“爱卿息怒!百头牛、羊、猪事小,一旦闹出别的瓜葛来,事情就大了。我们暂且忍下这口气吧!”
季孙肥不顾礼数了,粗声粗气地喊道:“会盟完毕,请君侯退坛!”
鲁哀公像一只斗败的鹌鹑,也不管合不合音乐节拍了,低着头,匆匆走下盟坛。
夫差则不然,他仍旧目视前方,迈着四方步,踏着音乐节拍,大摇大摆地走下盟坛。
鲁哀公压根儿就没料到这次会盟会如此不欢而散。回到宫廷,后悔莫及。羞辱,惭愧,一齐袭上心头。他清醒了,认识到,在列强争霸的残酷现实面前,不求自强自立,就要受人欺凌。想让强者怜悯弱者,无异于让豺狼改变吃肉的本性。他想来想去,猛然想起了孔子。他用心琢磨用一个什么样的最妥当的办法接孔子回国。
这年秋天,吴国太宰伯嚭邀请季孙肥到吴国。季孙肥接到书札,不寒而栗。他想起了夏季在郎城会盟时的情景:“在鲁国的属地之内,他尚且那样凶相毕露,而今要到吴国,他将会施展何种伎俩呢!”他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父亲的临终教诲,决定派人去卫国请子贡。当即亲笔修下书札一封,命人送到卫国。
子贡接到季孙肥的书札,禀明孔子。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能言善辩,可随相国赴吴,多用些礼义、仁德的道理劝说吴国太宰。”
子贡说:“伯嚭辅助夫差,正在力图称霸于诸侯,礼义、仁德的道理,他怎会听得进去呢?”
孔子说:“夫差是个明白人。只要把道理讲明,他岂能无动于衷!”
子贡遵照孔子的嘱托,迅即返鲁,跟随季孙肥奔赴吴国。
过了长江,景色与北方迥然不同。但见河渠纵横,堤柳成阴,稻谷茂盛,满目皆绿。人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子贡看了,果有此感,他心情兴奋,神态盎然。到了吴国都城,众多特异的景色更令他感到美不胜收。只见古刹生紫气,民宅冒炊烟。河流交错而流,街道井然有序,长堤恰似彩虹,小桥宛如玉璧。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临河,堪称道道地地的水城。他坐在马车上赞叹不已。
季孙肥可与他不同。他不知伯嚭的闷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一路走来,闷闷不乐。
黄昏时分,他们找到一家馆舍。刚要卸马歇息,忽见门前小河中一轮红日闪烁着万道霞光。微风吹,涟漪起,将霞光扯成了片片点点,忽而方,忽而圆,万紫千红,变化无穷,宛如一架神秘莫测的万花筒。子贡伫立在河边上,久久地看着,偷偷地用各种美好的字眼比喻着,形容着。直到季孙肥喊他,他才跟在他身后进了馆舍。
当夜就寝,季孙肥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害怕伯嚭再耍新花招,也担心子贡不是伯嚭的对手,蒙受耻辱而归。
第二天早晨,子贡见他眼圈发黑,眼珠发红,知道他没睡好觉,怎奈他是相国,不便多问,不声不响地和他同车奔向太宰府。
当时诸侯国君的呼称较乱,有的称公,有的称侯,有的还称王。上卿的称呼也很多,有的称相国,有的称太宰,有的称令尹。因此,太宰伯嚭和相国季孙肥的官职完全一样,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列文官之首。
且说太宰伯嚭闻听季孙肥和子贡来到门前,慌忙整衣出迎。入客厅落座后,季孙肥由于心情过于紧张,连句客套话也未说,就单刀直入地问:“太宰大人,未知此次特邀季孙肥来贵国,有何见教?”
伯嚭有些忍俊不禁,幸亏用牙齿咬住嘴唇,才未笑出声来。他指着矮几上的橘子向季孙肥和子贡说:“请尝尝吴国的桔子!”
季孙肥也意识到自己又丢了丑,脸色一阵发红,一直红到耳门后,不自禁地垂下头,低声说:“多谢太宰!”
子贡吃了一个橘瓣,表情坦然地赞扬道:“江南柑橘,果然味道不同!”
听到子贡的声音,季孙肥如释重负,伸手拿起一个橘子,不慌不忙地剥去皮,吃了起来。
伯嚭满脸带笑地问:“贵国君侯可好?”
季孙肥连声说:“好,好!”
为了尽快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子贡拱手问道:“太宰大人,贵国君侯何好?”
伯嚭一听子贡用的是雅言,音调又是那样纯正、爽朗,立即意识到他是个身手不凡的人,重新将他打量了一番,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子贡说:“复姓端木,名赐。”
伯豁了解子贡,顿时刮目相看,欠身说道:“噢,夫子的高足弟子!失敬!失敬!”
子贡说:“太宰大人过奖了!不敢,不敢!”
面对这样一位雄辩能手,伯嚭的锐气有点受挫,琢磨了半天,才冲着季孙肥说:“相国大人,今年夏季在曾阝城会盟时,鲁国曾答应每年向我国送牛、羊、猪各一百头。未知今年何时送来?”
季孙肥吞吞吐吐地说:“这……”
子贡打断了季孙肥的话,和颜悦色地说:“太宰之言错了!”
“嗯?”伯瓠瞪着发怒的眼睛,质问道:“这是鲁君亲自答应的,错在何处?”
子贡引经据典地说:“古代圣贤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鲁国和吴国同属周天子的领地,鲁君和吴君同是周天子的诸侯,既已结盟修好,发誓以礼相待,不动干戈,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了。既为兄弟,就应该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同舟共济,唇齿相依。而今吴国富强,鲁国衰弱,理应由吴国接济鲁国。大人非但不劝吴王按理行事,反而要鲁国以贫济富。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一张利嘴呀!”伯嚭想着,倒吸了一口冷气,强词夺理地说:“弱者向强者进贡纳礼,自古而然。”
子贡用咄咄逼人的口气说:“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仁德施行,礼义完备,推而广之,可及天下。纵观整个历史,凡对别国诉诸武力的国家,则貌似强大而危机四伏,只有推行礼治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若论真正的强者,当首推鲁国。吴国为何不向鲁国进贡纳礼呢!”
伯嚭窘得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说:“如此说,吴国和鲁国在嚭地的会盟岂不是名存实亡了?”
子贡说:“请问太宰,鲁国和吴国在曾阝地会盟,是为了修好,还是为了一国强迫另一国称臣纳贡?”
伯嚭说:“当然是为了修好。”
子贡以胜利者的口吻说:“那就请太宰大人规劝吴王履行诺言吧!”
伯嚭还想争辩。
子贡蓦然站起身,对季孙肥说:“相国大人,太宰大人已然同意鲁吴两国永世修好,我等可告辞回国了。”
季孙肥恍然大悟,站起身就往外走。
回到鲁国,季孙肥向鲁定公禀明,鲁定公对子贡的才华赞叹不已。
子贡仍旧回到卫国,把赴吴的经过详细陈述了一遍。孔子说:“你的确是位辩士!”他望着庭院中开始变黄的槐树叶子又说:“眼下已到秋天,我想去蒲邑察看仲由的政绩,你陪我去好吗?”
子贡说:“为老师驾车是件快事,我自然愿意去。”
第二天一早,师徒二人上路。子贡为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又用娴熟的技术为老师驾车,轻车熟路,洋洋自得,忽向孔子问道:“老师!颜回、仲由和我,各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淡淡地说:“颜回是个有仁德的人,仲由是个勇敢的人……”
子贡回过头,眼巴巴地望着孔子。
孔子说:“你是个聪明的人。”
默默地走了几步,子贡又问:“这三种人的特点是什么?”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容易迷惑,仁德的人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子贡听了很兴奋,激动地说:“老师,您老人家身上各种长处都具备。”
孔子不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用嗔怒的目光望了子贡一眼,又重复道:“聪明的人不容易迷惑,仁德的人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对于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这三点,我一样也不具备。我的特点是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还有什么?我就是好学罢了。”
子贡讨了个没趣,只顾扬鞭催马。走了一段路,他闷得难受,又讲起了赴吴国的事:“吴国太宰伯嚭呆头呆脑的,还想耍弄聪明。”
孔子板起面孔说:“端木赐啊!你就那么好吗?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背后讥讽别人是不对的,我可没有闲功夫听你说长道短。”
进入蒲邑境内,孔子高兴地说:“好啊!子路能够恭敬而取信于民了!”进入城里,孔子越发高兴地道:“好啊!子路能够以忠信而宽容于民了!”走到邑衙,孔子高兴极了,说道:“好啊!子路能够明察案情而果断地加以处理了!”
子贡手执马缰而问道:“老师,您没有见到仲由的政绩,也没有见到他本人,就连续赞扬三次,他究竟好在哪里呢?”
孔子神情怡然地回答说:“我看到他的政绩了。进入邑境,就看到沟渠纵横,壤沃土肥。只有得到信任,黎民百姓才肯不惜力气地挖沟筑渠,浇田整地,把庄稼侍弄得秸粗穗大,粒壮籽圆,到处是一处丰收景象。进入城内,则见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墙屋完固,树木茂盛。只有忠信待人,宽厚于民,使风俗淳朴,盗贼不兴,才能出现这种兴旺而安定的局面。到了衙前,又见邑署寂静清闲,衙役垂立听命。皆因明察邑情,熟知民意,清明廉洁,秉公断案,才有了这个鸣冤诉讼者无人、滋事干扰者绝迹的好局面。由此看来,我虽然赞扬了三次,也没有把他的优点说完道尽啊!”
子贡也觉得有道理,口服心服地点了点头,伸手扶孔子下车。
早有门人通报子路。等孔子下了车,他已经从邑衙内三步并成两步地出来了,仍是粗布衣衫,红得发黑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忙说:“老师!弟子不知您老人家来此,未能迎接,望乞恕罪!”
孔子满面春风地说:“不知者无罪。何况我是随便来看看。”
子路说:“老师请!”
孔子走进邑衙,展现在眼前的一切都朴实无华。这些可能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不动声色。唯有一桩使他不理解的是,大堂和两边厢房里都放着许多兵器,枪刀剑戟,一应俱全。他用目光盯着这些长枪短刀和弓箭盾牌,笑着说:“仲由啊,我观你的政绩,倒也显着。只是你身为一邑百姓的父母官,不用心教黎民懂礼义、知廉耻,一味耍枪练棒,崇武尚力,却是为何?”
子路知道孔子误解了他的本意,解释道:“弟子才疏学浅,担任这一邑的长官,必须上不负周天子和君侯,下不负黎民百姓。”
孔子说:“就我所见,你治理蒲邑有方,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子贡把孔子三赞子路政绩的话重复了一遍。
子路难为情地说:“老师可能是过于偏爱弟子,故而来到蒲邑感到事事顺眼。其实,这蒲邑大有弊端可见。这么大,这么富庶的地方,竟然没有手工作坊,黎民只靠种田谋生。在正常年景下,尚可勉强维持生计;一旦遇上旱涝灾害,减产歉收,生活可就没有保障了。因此,弟子正在设法让黎民学手艺,开设手工作坊,挣些钱财,用以换布帛,买柴米。即使遇上天灾人祸,也不至于忍饥挨饿。单这一件事,就把弟子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加上还要办学堂,请老师,让少年得到教育。更要安置那无业游民的生计,设法让他们有事可做。哪里还有功夫练武呢!”
孔子更觉奇怪,问道:“既不练武,衙内摆放这许多兵器派何用场?”
子路坦诚地说:“这些兵器是弟子备下预防万一的。倘有贼寇骚扰,便可召集黎民,各执兵器,登上城头,极力炫耀城中有备,不必冲杀出去,贼寇定然望风披靡,不战自退了。若是没有准备,一旦贼寇来犯,城中百姓便会闻风丧胆,不战自乱,后果就不堪设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