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105600000010

第10章 独生子女性格训练的谋略(1)

独生子女是当今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使独生子女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是每个父母都迫切希望的。父母对于独生子女,其心理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又希望他将来能够大有作为,自己能有所依靠,这种饱含爱与期望的心态使父母容易陷入偏差,只注重孩子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性格的训练,结果得不偿失。

独生子女是特殊的一群,要把他们培养成将来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注意他们的性格训练。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的父母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谋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毕其终生推广周礼,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施政纲领,即是要各自明正自己的身份,做出与身份相对称的事体来。《论语》中有一段鲁国君主定公与孔子的对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个谋略用在教子上,就是要求父母建立起威望,子女要尊重父母,父母要善待子女。特别是在今天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便成为家庭的中心,产生了“小皇帝”这种令当代中国人担忧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所然,独生子女们如果不能被及时纠正其行为及心理偏差,将来对社会和家庭都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在当今许多城市的家庭中,常出现六比一、四比一或二比一的结构,所谓“六一比结构”,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亲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真是众星捧月,孩子常常是这种家庭的发号施令者,他(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漫画中常有这样的场景:爷爷被孙子当作马来骑,手持马鞭,兴高采烈,爷爷虽累得汗流浃背,也甘心情愿地赔着笑脸,旁边家中的大人则一个劲地夸孙子好样的,妈妈还心疼地为儿子揩汗、送饮料。当然,这漫画可能夸张了点,但这种儿子管老子、爷爷变孙子的事例是俯首可拾,令人可悲可叹。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独生子女只会培养出骄横、傲慢、目空一切、懒惰、任性的性格特征来,因此,在这样的家庭更应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谋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制度,使孩子的骄惰心理得以压制。

中国古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不容骄惰。:孟子曾有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强调在艰苦中磨炼出来的人,才能担当“大任”。

近代史上赫赫大名的曾国藩,曾为清朝权绾四省的封疆大吏,位列三公,拜相封侯,死后得谥号“文正”,被称“曾文正公”。钟叔河在其选编的《曾国藩教子书》(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编者序言”中说:“此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可以说是获得了完全的成功(当然是以他本阶级的标准来衡量)。”并介绍了他的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而是个个成材的子孙。这曾国藩不仅严禁子女骄惰,而且在家中反复告诫子女不许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纵容骄惰,如他在给其子曾纪泽的信中写道: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在给其子曾纪鸿的信中说: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王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在给曾纪泽的信中谆谆告诫他对儿女不可过于娇惯,说: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反以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家妇宜通晓此意。

凡此种种认识与议论,也还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我们有些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把孩子视为宝贝,娇生惯养,结果造就出不少骄惰成性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将来要改性则很难;倘不改性,既骄且惰,必遭白眼,定成废人。其家长岂不“爱之反以害之”?曾国藩认为“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为子孙安身立命计,谆嘱儿女“切不可有官家风味”,“不可酣佚”,告诫儿女“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而今时代虽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做官的家长也还是可以从中获得某些教益吧。

古人尚能明白骄惰给后代带来的害处,处处防范,时时小心,免得子弟沦为“废人”。今天的家长们,由于爱子情浓,舍不得管教,使孩子慢慢地染上恶习尚不自知;孩子目无尊长,也是听之任之,到要管教时已无从下手,为时已晚。

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教子的故事很值得为父母者学习:林伯渠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他给小儿子“相持”起学名叫“林用三”。他说:“用三就是三用,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实地。”

那是1942年,林用三(当时叫“相持”)才两岁多,林伯渠就把他送到农村,想让他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从小耳濡目染,懂得农民是怎样生活、劳动的。小相持稍长一点,经常背着双手学爸爸走路。县里的干部经常逗他玩,开玩笑叫他“小主席”。好心人讲给林老听,可他严肃地说这样不好,有碍相持的健康成长。不久,他把相持叫到身边说:“以后别人叫你‘小主席’你不能接受。人家问你长大做什么,你说到基层锻炼去,当一个乡政府的文书。”果然,小相持回到县里,就向人说:“我爸爸说了,你们叫我‘小主席’,我不能接受。我长大了要当乡文书。”

用三上学后,就开始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1947年初,胡宗南进攻延安,学校要转移。用三非常希望父亲能把他接回去,但林伯渠没有接他,让人捎话告诉用三,要听老师和大姐姐、大哥哥的话,争当转移中的行军模范。1948年,父子在西柏坡重逢,林伯渠高兴地说:“你长大了,懂事多了。”用三也开始体会到父亲的用意。

人城后,林伯渠老年稀子,愈加痛爱最小的孩子用三,但同时,对用三的培养教育丝毫没有放松。1953年,林用三小学毕业。林伯渠让他通过升学考试去争取进入自己理想的中学。林用三考上了北京西郊的干部子弟学校101中学。林伯渠对用三讲:“你还年轻,还应继续过集体生活。”初中毕业后,林用三本可以继续在101中学读高中,林伯渠却要他考市里的中学,过过走读生活,了解了解社会。于是林用三到北京四中读高中,他后来回忆:

“我由原来干部子弟集中的学校,来到了工人、市民的子弟中间,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了解了我和他们之间的生活差别。

“1959年,我就要上大学了,父亲非常关心我的志愿。我说我想学航空。父亲同意我的想法,并说,应该有个志向,也应该有胆量。中国革命进行了那么多年,才取得胜利,建设好这样的国家也绝不是容易的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既要提倡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也要使孩子们树立尊重长辈、不任性骄惰的良好习惯。这样,“养成他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谋略也正在此,这不是要实行封建家长专制,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制度,让家长和孩子各得其所,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自律与律人

孔子主张做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减少怨恨,是每个君子应当具备的品质。老子也说过“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的话,指出人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改正错误,这样的人才可以成功。

自律然后律人,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谋略。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及言行举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人父母者要做到自律与律人很不容易,除了家庭以外,父母还受社会环境、工作性质、文化修养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有些父母虽然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很大,但缺乏自制力,表现出一些令孩子失望的情形。比如,一个喜欢酗酒的母亲,当她喝得大醉时,她激动地拥抱孩子,爱抚他,逗他发笑,和孩子一起围着桌子捉迷藏,把孩子往天上扔。当孩子抓住猫尾巴将猫甩起来时,她就拍手赞扬,开怀大笑。

瞧!生活多么愉快呀!可是,后来母亲变了,当她呕吐完,醒了,一见孩子就心烦,把他推开,孩子哭着再走向母亲,却挨了一顿揍。出了什么事儿?他做错了什么?刚才一切都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却变得这么糟呢?他哭着进人了梦乡。第二天,母亲的情绪又高涨了,昨晚很糟的事,今天又很好了。当然这一切还有可能重新变糟。好,好得了不得;坏,坏得不可收拾。对三岁的儿童来说,要了解母亲面目全非的变化太困难了,他只知道,时间一到,一切都会天翻地覆。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可怕,是由于现实的变化来得那样的突然,面目全非和不可预测。

还有一种情形让孩子摸不着头脑的,比如孩子说粗话,在平时往往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一天晚上当父亲喝醉时,他却听见父亲对牌友们提起他说粗话的事,并且十分赞赏他的说话技巧,末了还喊他去,坚持(一反先前的禁令)要他“对叔叔们讲讲你开的玩笑”。

父母的情绪和过失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的情形,影响了他的判断能力,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躁狂或抑郁的心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尽力控制情绪变化和不良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也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6岁的女儿走进厨房,后面跟着4个小伙伴。时间是下午4点45分。妈妈还在准备晚餐,并正在一点点品味道。孩子问:“妈妈,我们能吃点东西吗?”嘴里塞满食物的妈妈说:“不行,快吃晚饭了,你糖果吃得太多,弄坏了要去补牙(母亲也补过牙)。如:果你现在吃,晚饭时你就再也吃不进什么了(母亲现在正在吃)。出去玩吧!你总是把厨房弄得很脏。为什么你不能把东西收拾好呢?”孩子气呼呼地走出厨房,10分钟后又开始开玩笑了。

其实妈妈真正懊恼的原因是“为什么你老是把隔壁的孩子带到家里?

我已厌倦把冰棍都分给邻居的小孩,他们总是吃个精光,一点也不留给我们”。在此时此刻,这才是真正的理由,而且是个正当的理由。但是因为不能直接说出来,母亲就用各种不相干的理由反驳女儿。这样的相互作用不仅无法使孩子成长,反倒使她开始退缩,学着用转弯抹角的(或者歪曲的)方法去攻击现行习俗。如果基于“礼貌”,妈妈不能说出真正原因,她最好说:“不行,我们等一会儿再说。”然后,等其他孩子离开后,她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解释事实。或者,她可以另找些东西请那些孩子吃,但不要吃“昂贵”的冰棍。

然而,母亲自相矛盾的反应却只引起孩子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你可以吃东西,我们就不行?补牙有什么不好?你也补过。你也是常把厨房搞得十分肮脏。你也吃糖果。吃多少糖果才算“太多”?这种方式如果不是在激怒孩子,也就是在压抑孩子,就像大人要求老板加薪时,只听见老板把“十诫”都搬出来从头到尾地读给他听一样。

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们或者并无意识到,或者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的错误,但是,如果深究它的影响,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龙成凤,可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那么可取,既不自律,又如何能律人呢?做父母的最好常常扪心自问:我在孩子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是哪一种人?而不要问:我是怎样的父母?父母应该常常反省自己:我希望孩子快乐,我们的家庭是否很快乐?我希望孩子有创造性,而我是否对新生事物感到振奋和激动?我要他学点本事,但上个月、去年、过去的那些年我又读过多少书?我希望他有朋友,但我又有多少友谊呢?我希望他有理想抱负,我有理想抱负吗?我的所作所为足以表明这一点吗?我告诉过孩子我的信仰吗?我希望他慷慨,我是否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的需要富有同情心?人们互相吸引,不是因为他“要”什么,而在于他“是”怎样的人。正是在父母的这种“开诚布公”

之中,孩子才开始看到摆脱自己以前持有的不好的生活态度的出路。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因为孩子没有别的参照物,父母就成为家庭中最直接最权威的参照物和导师,能够“自律”的父母就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也才可能有威信去管教孩子,使孩子能健康、正常地发展,培养出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