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032

第32章 苏轼 (2)

① 嘉祐六年(1061)辛丑,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前去赴职,其弟苏辙(字子由)被任为商州推官,但因其父苏洵在汴京编修《礼书》,故留京侍奉,乃送苏轼至郑州折返汴京。② 兀兀,昏沉貌。③ 归鞍及下归人,皆指苏辙。④ 庭闱,旧指父母居处,这里指苏洵。有了这一句,才显得此诗非寻常好友话别,而是针对骨肉之间。两句意谓,返京侍父的苏辙犹自以庭闱为念,远离骨肉的我又如何慰偿寂寞?纪昀所谓“加一倍写法”。⑤ 登高两句,写目送苏辙远去的情景。陇,通“垄”,指高地。但见,只见。许《彦周诗话》引《诗经·邶风·燕燕》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句,说苏诗这两句是“远绍其意”。

⑥ 苦寒,严寒。⑦ 路人两句,谓人乐己哀,连童仆都无法体会他的凄恻。⑧ 亦知两句,意谓原知人生难免有别,但岁月如流,又经得起几回分别?纪昀云:“作一顿挫便不直泻,直泻是七古第一病。”⑨ 寒灯四句,苏轼自注:“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按,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本指朋友相聚谈心,苏氏兄弟早年因同读韦诗而“恻然感之,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此后在两人诗词中屡有夜雨对床的词意,这四句即重申早年之约。(但苏轼对朋友也用之,如《送刘寺丞赴余姚》的“与君对床听夜雨”。)畴昔,往昔。畴,助词。慎,叮嘱之词。

【说明】

苏氏一门三士,他们父子兄弟之情亦可于诗中见之,苏辙有《逍遥堂会宿》诗云:“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亦殷殷以旧约为念。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云:“轼是时年甫二十六,而诗格老成如是。”

苏诗好用典故。本诗为七古,却通篇未用。

法惠寺横翠阁①

朝见吴山横②,暮见吴山从③。

吴山故多态④,转折为君容⑤。

幽人起朱阁⑥,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⑦,东西作帘额⑧。

春来故国归无期⑨,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⑩,更见横翠忆峨嵋。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注释】

① 法惠寺,故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名兴庆寺,五代吴越王钱氏所建。② 吴山,旧时山上有伍子胥祠,故一名胥山,俗呼城隍山。

③ 从,通“纵”。④ 故,本来。⑤ 转折,宛转。一作“转侧”。为君容,为君梳妆,用《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语,这里是把吴山比做美女。作者《和何长官六言》:“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次前韵答马君玉》:“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皆此意。⑥ 幽人,犹言雅士。⑦ 千步冈,指吴山。⑧ 额,匾额,与阁名“横翠”相应。⑨ 故国,故乡,逗下“已泛”两句。⑩ 平湖,指西湖。濯锦,江名,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传说于此濯锦,较他水鲜明。 峨嵋,四川的峨嵋山。苏轼是蜀人,这里从杭州的湖山想到蜀中的锦江和峨嵋。 悬知,早就知道。草莽化池台,即“池台化草莽”。

【说明】

熙宁六年(1073)在杭州作。作者登临之余,原知自己迟早要随池台化为异物,但吴山长存,永含翠色而横空,后人如果要访问诗人当年的游踪,她自会相告的,亦表现了他的达观襟怀。

百步洪二首(选一)①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②,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③,北上圣女山④,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⑤,伫立于黄楼上⑥,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⑦。追怀曩游⑧,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⑨,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⑩。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 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 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 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 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 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 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 多言譊譊师所呵。

【注释】

① 百步洪,地名,在今江苏铜山县,即吕梁。泗水所经,洪有峭石急流,凡百余步,故名。② 王定国,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大名莘县(现属山东)人,与苏轼友善,曾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贬宾州。苏轼曾撰有《王定国诗集序》。彭城,即徐州。③ 棹(zhào),摇船的用具,这里是划的意思。颜长道,颜复,字长道,彭城人。盼、英、卿,三人都是歌伎,所以第二首有“轻舟弄水买一笑”语。④ 圣女山,在铜山,下临泗水。⑤ 羽衣,指道服。⑥ 黄楼,徐州城东门大楼,苏轼知徐州时增筑,因粉以黄土而得名。⑦ 参寥,僧人,号道潜,本姓何,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市)人,能诗。时从余杭来徐州探访苏轼。师,对僧人的尊称。⑧ 曩,昔日。⑨ 遗(wèi),赠。⑩ 舒尧文,舒焕,字尧文,桐庐人,当时任徐州教授。他的《和苏子瞻观百步洪原韵》有“先生何人堪并席,李郭相逢上舟日”语。云,句末助词,无义。

斗落,陡落。斗,通“陡”。 水师,船工。绝叫,狂叫。凫雁,野鸭。 骏马句,“注坡”本宋人军中用语,指军士从斜坡上疾驰而下,《宋史·岳飞传》曾记岳云乘马而练习注坡之术。此处即首句长洪斗落之意。《王直方诗话》云:“有人云:‘千丈坡岂注马处?’及还朝,其人云:‘惟善走马,方能注坡。’闻者以为注坡。”意思是恰好为东坡此句作注解。 离柱,与断弦为互文。柱,指琴瑟之柱。 但见,只见。 水伯,河伯。《庄子·秋水》篇: 河伯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不辨牛马,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乘化,随顺自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日夜逝,本指流水。《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里泛指像流水一样逝去的世间万物。 坐觉句,《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有僧问(从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意谓一念之间已逾新罗国。与序中“追怀”两句相应。新罗,朝鲜古国名。 岂信句,《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原谓世变日亟,国将残破。这里是说反正大家也只是在醉梦里争夺着,又何必认真计较荆棘铜驼的劫数。 觉来两句,意谓等到清醒时,便觉顷刻之间万事已消失在千劫之中,唯有此水仍然不舍昼夜,从容而流。委蛇,从容自得貌。 古来句,比喻前人留下来的陈迹。 心无所住,佛家语。《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是不拘执于外物之意。 如吾何,意即奈何我不得。 譊(náo)譊,多言貌。呵(hē),斥责。

【说明】

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作。

此诗连用比喻,有的一句两比,都是形容小舟在急流中的疾驶,曲尽险中得乐之致。一波数折,却又气脉紧密,不见牵掣之迹,前人多加好评,赵翼《瓯北诗话》卷五所谓“笔力所到,自成创格”。

苏轼爱庄子,爱李白,爱与僧人游。读了这首诗,使人想起庄子的写秋水,李白的写瀑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凭他们一支笔,就为我们写出了千变万化的水,性格化的水。

原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即是送参寥的,但亦到后半首才转入针对参寥语,如纪昀所说:“诗须如此,用意方不浮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