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1940-1962
10499300000045

第45章 雷锋式的“公共好人好事”(6)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报答党的恩情。我在三年级时,参加了少先队,我是第一批人队的。队发展了,大家选我当了队长。我们队的工作搞得很好,评为全县的一个先进单位,这是队员们的努力。

我于1956年高小毕业,正是党号召大办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时候。老师要我们学生填志愿,很多人都填志愿要人技校、高中,我就在志愿书上写着“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当时这样填的,班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贫农的女儿愿意回农村养猪。老师让我升学,我向学校写了决心,要求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去建设新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农村可帮助农民扫盲,去锻炼和改造自己。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毛主席说有两门知识:实践知识、书本知识。我再三保证,才批准我的要求。到农村几个月收获很大,学了犁耙和许多生产知识。

同我去的那个女同志成了养猪模范,上北京见了毛主席。她经常对我进行帮助。在农村是艰苦一些,但是想到建设新农村,我就很乐意干了。

1956年12月调我到望城县委会工作。县委张书记经常教育我,给我讲革命故事,买书给我看,对我帮助很大。

1957年2月,我入了团。

1958年,望城县委在团山湖创办了农场,我要求到农场去,张书记批准了我的要求。到农场以后,场长对我很好。有一次,我同场长去开会,路上碰上雨,一个同志借了一件雨衣给场长,他要给我穿,我不肯,推来推去,最后俩人都有了才算作罢。

我生了一身疖子(疮),场长把我送到医院,场长、书记天天来看我,送东西给我,对我非常关心,我很感动。医生叫我住一个星期医院,我住了3天,就从窗户偷跑回来,到工地参加劳动去了。不久又调回县委工作,县委会要建立拖拉机站,团县委号召捐钱买拖拉机。我那月发薪29元,除了9元伙食费,捐了20元。县委要我学开拖拉机,我又当了望城县第一名拖拉机手,学了5个月,就毕业了。回来时,张书记还给我戴了一朵大红花。

每天白天、黑夜,我就驾着拖拉机耕地,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我也不觉得累,后来粮食丰收了,我非常高兴,原来是荒湖,现在开垦成了良田。

1958年,党发出大炼钢铁的号召。毛主席说,没有工业,就没有国防,没有人民的幸福。要有钢铁,就只有听毛主席的话,自力更生。那时鞍钢到望城县招工,我再三要求,还是不同意,我又找到张书记,才批准我。1958年11月15日离开县委,不久来到鞍钢,看到大机器,我非常高兴。到鞍钢后,人事科长找我谈话,说:“你以前当过公务员,你还给首长当公务员,跟着首长一起住洋房,坐小汽车,生活很好。”我不同意,说我不是来享受的,是来工作的。后来,才送我到技校学习,学了两个月回来,当了推土机手,人小机器高,我就垫了一些被子等东西才勉强开得动。

1959年2月,全国各地很多青年到鞍钢学习,党给了我一个任务,要我帮兄弟厂带了个学员,厂里要给我36元师傅费,我拒绝了,有一个老师傅说给钱你不要,是“傻子”。我这个人要没有党和毛主席连命都没有,能开推土机,学技术是党和毛主席给我的。

1959年8月,鞍钢扩大焦化厂,在辽阳建厂条件很艰苦,我要去,副厂长不让我去,在我坚决要求下,才让我去的。那里条件很差,有些同志不安心工作,不愿意挑大筐,不愿意盖房子,有的说怪话。这时我想起自己是共青团员,坚决不动摇,想起最艰苦的地方也是党最需要我的地方,是党考验我的时候。我就向李书记表决心,愿意干一辈子。李书记对我教育说:“干革命不但要埋头苦干,还得懂得革命道理。”他买了一本毛主席著作给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前一段我只知道感谢党的恩情,埋头苦干,自己干好了就行了,从这时起,我开始懂得了一点道理。但开始学习碰到很多困难,有些字不懂,看小说一样。李书记又告诉我,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带着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那时盖房子是冬天,和稀泥是关键,是最艰苦的工作。稀泥供不上,这个困难怎么办,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毛主席的教导使我得到深刻的启发,听毛主席的话,把重担子挑起来,一定选艰苦的工作干。我就争着去和泥,水结了冰,和不动,我就脱掉鞋袜、赤着脚,冷得很厉害,手脚都冻麻木了,但想到为祖国建立化工厂,心里挺暖和的,又有两个青年和我一起干起来,这是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一次收到了效果。后来又搞技术革新,怎么搞?我又学习毛主席著作,主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我就和同志们一起参加劳动,我又和同志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学《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到半夜,突然下起雨来,我跑到调度室听说还有7200袋水泥没盖,被雨打湿就完了,心里很着急,怎么办?我想到了向秀丽,想到了毛主席的教导:“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这时我马上叫起二十多个青年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盖了。被子被打湿了,但看到国家财产没有受损失心里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