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攻略全本
1049800000007

第6章 孙子兵法 (5)

汉尼拔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向南意大利进军,放弃攻打罗马的计划。他在向南意大利进军的途中分化瓦解罗马与其同盟者,并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及时补充兵员、物资,使罗马人的拖延战术没有收到成效,罗马军队不得不改变战略,寻求决逃的路全被堵死了,等待他的,只有第二条路了。

北平地下党奉中央的命令,开始了对傅作义的劝降工作。最直接的策略便是攻心。而攻心策略的执行者就选定了傅冬菊。作为傅作义的女儿,也是中共党员,傅冬菊向傅作义转达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议。傅作义虽然大体上同意,但还有些不甘心,想谈谈条件,想和共产党讨价还价。这时,共产党为了敲山震虎,仅用29个小时就打下了天津,全歼天津守军。

这么一来,在内外夹击下,傅作义终于决定和谈。在解放军打下天津的第二天,傅作义就接受了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同意把他的部队带出北平城,接受和平改编。

在整个平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先后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关门打狗”“攻心为上”“敲山震虎”等计策,可谓是对《孙子兵法》最高层次的运用。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远征军在汉尼拔的带领下进入意大利作战,在特拉西美诺湖取得了胜利。此次胜利为汉尼拔进攻罗马城创造了条件,在他面前敞开了一条没有设防的通向罗马的大道。特拉西美诺湖之战带给自傲的罗马人的是非常深刻的教训,罗马人的信心被严重挫伤了。继任的罗马执政官和罗马统帅甚至对与汉尼拔正面交锋失去了信心。危急时刻,森图里亚大会任命费边为独裁官。

稳健而又精明老练的费边在受命之后,率领四个军团追赶汉尼拔。在追赶上汉尼拔后,费边命令军队不可与汉尼拔正面交锋,而是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骚扰和拖住汉尼拔的军队。这就是令费边闻名史册的拖延战略。

汉尼拔的军队当时在罗马简直是支无敌之师,罗马军队中的将领无人能及汉尼拔的指挥才能,而汉尼拔的军队,特别是骑兵,更是大大优于罗马军队。罗马军队根本就难以抵御汉尼拔军的正面进攻。然而汉尼拔的军队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孤军深入,远离本土,补给困难。反观罗马军的优势则在于本土作战,人员和给养的补充都较容易。由此来看,当时罗马应对汉尼拔的最好的战略措施可能就是拖延战略了。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最好的选择就是打持久战,贸然同汉尼拔决战,必然会重蹈覆辙。但如果能一步步地消耗汉尼拔的力量,最后择时一战定能致其于死地。

汉尼拔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向南意大利进军,放弃攻打罗马的计划。他在向南意大利进军的途中分化瓦解罗马与其同盟者,并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及时补充兵员、物资,使罗马人的拖延战术没有收到成效,罗马军队不得不改变战略,寻求决战。结果,双方在坎尼发生激战。汉尼拔以奇特的战阵和计谋,以少胜多,打败人

多势众的罗马军队,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统治。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的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之所以被称为兵法奇书,是因为它的多变性和灵活性,要求领导者要审时度势,本篇更是重中之重。正如孙武所说的一样,“兵者,诡道也”。这里的“诡道”所指的就是“虚实百变,借天时、地利之威来完成自己的谋划”。那么,排在“天时、地利、人和”之前的就是自身的条件,以及仁道、清明的统治。

正所谓“约人先约己”,只有将自身休整、计算好之后,才可以劳动三军,军行而察,再借天、地、人来谋划,这样就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多势众的罗马军队,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统治。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的精髓所在。

第二篇作战篇:抢“借”攻坚, 借鸡生蛋题 解本篇紧接第一篇论述战前计划之后,再论作战方面的各个问题。要发动一场较大规模的作战,必定要先筹划费用、粮草、物资。本篇阐明的就是:战争的胜负主要依赖于经济的强弱。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物资也不充裕,军队组织也不严密、不牢固,再加上各个诸侯国互相吞并战争,就导致了经济方面的更加匮乏,所以《孙子兵法》在进攻作战方面更加地追求“闪电战”,但即使再快的“闪电”也要有充足的粮草作为后盾,因而孙武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经典再现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第二篇作战篇:抢“借”攻坚, 借鸡生蛋题 解本篇紧接第一篇论述战前计划之后,再论作战方面的各个问题。要发动一场较大规模的作战,必定要先筹划费用、粮草、物资。本篇阐明的就是:战争的胜负主要依赖于经济的强弱。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物资也不充裕,军队组织也不严密、不牢固,再加上各个诸侯国互相吞并战争,就导致了经济方面的更加匮乏,所以《孙子兵法》在进攻作战方面更加地追求“闪电战”,但即使再快的“闪电”也要有充足的粮草作为后盾,因而孙武提出了“因粮于敌”的主张。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经典再现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古文译读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的规律,要配置出动千辆战车,千辆运输车,十万余步兵,行军的途中还要转运粮草,要盘算好内外日常的开支,各国使者往来的费用,修缮军用设施用的胶漆、战车所需的膏油、作战铠甲所需的金革等,这样算下来每日需千金,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所以,用兵打仗就要做到对军事兵力的面面俱到,举兵必克,否则,长久僵持,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到攻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战斗力,兵马长期驻守国外就会造成国内资源财力的不足。如果兵锋折损、锐气受挫、人力财力消耗殆尽,那么,其他诸侯国就会趁这个机会举兵进攻,即使智谋再高超的人也是无力挽回失败的局面的。所以说用兵打仗只听说老实的速决,没有见到弄巧的持久。仗打的时间越长就对这个国家越有利,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事情。所以说,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会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的人,就不会总是频繁地调度兵马,也不会再三地转运粮草。将军用的各项所需从国内取得,粮草补给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军用粮草的问题了。

国家的贫困之所以是因为连年征战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需要长途运输粮草和军用所需物资。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所以只要军队集中的地方物价就会上涨,物价上涨百姓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购置所需,这样他们的财富就会枯竭,国家没有钱就会急于增加税收徭役。民力耗尽,财富枯竭,国内的百姓家家空虚。这样百姓的财产就会耗去国库资财的十分之七;公室的耗费,战车破损,战马疲病,需要配置的盔甲、矢弩、戟楯、牛、车之类,会耗去国库的十分之六。

因而,懂得谋略的将领就会想办法从敌方夺取粮草。如果能从敌方就地夺取粮食一钟,就相当于从自己本国运出二十钟;从敌方就地夺取草料一石,就相当于从自己本国运出二十石。

要使将士奋勇杀敌,就要激励他们;要使将士们勇于从敌军那里夺取物资,就要奖赏他们。因此在车战中,凡是可以在战争中缴获敌人十辆以上战车的士兵,就要奖赏那先夺得战车的士兵,并且要及时把敌人战车上的旌旗替换下来,把它混合编制在自己的车阵之中;要优待抚慰俘虏,把他们编制到自己的军队当中,用他们去作战,这就是所谓的战胜敌人的方法:借助他们的力量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运用谋略要游刃有余,举兵必克为贵,不主张牵强附会力不从心,要避免跟敌军僵持消耗。如果哪个将帅能深知此用兵之法,就会成为百姓民众命运的掌握者,就是关乎国家生死安危的主导者!前沿诠释作为第一篇的后续,虽然本篇的题名为“作战”,但并没有到达真正的开战,而是关于物资的一个总结,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这里的粮草也就是“经济条件”,这是每场战争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孙武曾提出了“鼓舞士气,鼓励夺取,速战速决”的观点,不但解决了粮草补给问题,还解决了因战争而引起的国库空虚和沉重的赋税问题。

公元231年,蜀国十万大军在诸葛亮的率领下第四次攻伐魏国,魏国派司马懿率张碑、费曜等大将迎战蜀军。 诸葛亮到达祁山后,看到魏军早有防备,便对众将说:“孙子曰:‘因粮于敌。 ’也就是说,深入敌人的腹地,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现在,我们的粮草供应困难,这个时节,陇上的麦子应该已经熟了,我们要秘密派兵去抢割陇上的麦子。”诸葛亮留下几员大将守卫大营,自己则率领姜维等将领直奔上邽。 司马懿率大军赶到祁山,蜀军并不出战。司马懿心生疑惑,又听报有一部蜀军径往上邽而去,这才恍然大悟,急忙领军去救上邽。 诸葛亮赶到上邽,将魏守将费曜打得大败而逃,然后命令三万精兵,手执镰刀,把陇上的麦子全部收割,运到卤城打晒去了。 司马懿失去了陇上的新麦,心有不甘,便引兵前往卤城偷袭,企图夺回新麦。

不料,诸葛亮早知司马懿会来偷袭,令姜维、魏延、马忠、马岱四员大将各带两千人马在卤城东西的麦田之内埋伏。待到魏兵到达卤城城下时,一声炮响,东西伏兵四起,诸葛亮又令人大开城门,从城中杀出,司马懿拼力死战才突出重围。 司马懿接连受挫,转而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