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盈之被噎住了,那张娴于辞令的佞口张了几张,终也无言以对;那胖滚滚善于谄笑、媚笑、奸笑、猫头鹰似的笑的脸变红,变紫,直紫到耳根脖后,终也未形成一丝笑纹。在他的记忆里,在宋国这小小的天地里,从来没有人敢以这样的口气和言词对他讲话,更从来没有人这样使他难堪过……
会谈不欢而散,回到卧室,戴盈之怒发冲冠,以掌击案,拍断了右手的无名指;他恨恨愤愤,咬牙切齿,嚼掉了一颗门牙,吞入腹中……
会见决定了仁政思想在宋国的命运和孟子的不幸遭遇。
当滕文公为世子的时候,与其老师然友出使楚国,途经彭城。然友与孟子有旧,闻听孟子在宋,急忙前往拜访,并引其与滕世子相见。滕世子身高八尺,举止文雅,谈吐不凡,颇得孟子的赏识。滕世子在彭城短暂逗留期间,曾多次虚心向孟子讨教,孟子给他讲人性本善的理论和尧舜之道,世子闻后颇有豁然开朗之感。一个月后,世子师徒出使归来,重访孟子,向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怎样为君,怎样治国,如何服民,怎样与大国交往,滕是小国,纵行仁政,对天下有何裨益,怎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等。孟子逐一予以回答,有理论,有史实,有榜样。世子频频颔首,屡屡发问;孟子有问必答,娓娓而谈。
孟子说,政治清明的时候,道德不高的人为道德高尚的人所役使,不太贤能的人为非常贤能的人所役使;政治黑暗的时候,力量小的为力量大的所役使,力量弱的为力量强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形都是由上天决定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曾经说过:“既然不能命令别人,又不接受别人的命令,只有绝路一条。”因此他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去。如今弱小的国家以强大的国家为师,却以接受命令为耻,这好比弟子以接受老师的命令为耻。如果真以为耻,最好以文王为师。以文王为师,强国五年,弱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诗经》上说:“商代的子孙,数目何止十万。上帝既已授命于文王,他们便都为周朝的臣下……殷代的臣子也都漂亮聪明,执行灌酒的礼节助祭于周京。”孔子也说过,仁德的力量是不能拿人数的多少来计算的,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天欲无敌于天下而不行仁政,这好比是惧怕酷热的人而不肯洗澡一样。
孟子综合了世子提出的问题,发现他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大丈夫的雄心壮志,便进一步给他讲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最后说道:“成瞷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为何要惧怕他呢?’颜渊曰:‘舜,何人也?我,何人也?有为者无不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亦系可信赖之先圣。’能否王天下,不在国之大小,汤居亳时,占地方圆仅七十里;文王居丰、镐时,所有不过百里之地,但因其能行仁政,终于占有天下。滕国虽小,倘能截长补短,拼成一个方形,边长可达五十里,犹可治成一个好国。”当然,像眼前这样不行,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行仁政,行尧舜之道,必然触犯上层社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这将是一场激烈的矛盾与斗争,正如《书经》上所说的:“如果药物不能使人吃得头晕脑转,顽症便不能痊愈。”……
滕世子牢牢地记住了孟子的这些话,衷心地感激他的谆谆教诲,赠以厚礼,再拜而去。
为振兴祖国而欲行王政,宋王偃精神可嘉;身为国君,不能自主,受人挟持,宋王偃处境值得同情。然而孟子不能感情用事,宋之政权把持在戴盈之这样的奸佞手中,欲在宋行仁政,岂不是痴心妄想!因而孟子不得不离宋而去。闻听孟子欲行,行王政的希望成灰,宋之忠贞赤诚之臣,忧国忧民之士,纷纷前来挽留,戴不胜便是其中的一个。
戴不胜首先向孟子介绍了薛居州的贤德,他因与戴盈之的政见不同而隐居山林。倘能迎薛居州出山归朝,在宋行仁政则大有希望。
孟子没有正面答复戴不胜的请求,而是先给他讲了一个“一傅众咻”的故事:
有一个楚国大夫,欲让他的孩子学习齐国话,请来了一位齐国老师教授他。孩子生活于楚国,周围全是楚国人,都说楚国话,纵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也未能如愿。后来这位楚大夫将孩子送到齐都临淄庄街狱里的闹市去住了三年,结果再鞭打其学楚语,也办不到了。讲完了故事,孟子说:“如今宋之朝野上下,皆为权臣之党羽,贤臣寥若晨星,一薛居州岂能改变宋之命运!”
戴盈之也来苦苦挽留,挽留无效,以宋王偃的名义送给孟子七十镒黄金做路费。
孟子师徒正欲辞宋西去,直奔大梁,忽有邹穆公着人送来急信,请其归国,共商强邹大计。邹乃父母之邦,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而且自己与邹君素无矛盾,当年之所以离邹去齐,皆因邹国小力薄,无意行仁政,适逢齐设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犹如鸟攀高枝,匆匆而去,二十年的时间若流水,自己业已人老珠黄,但却毫无建树,如今既然家人不弃来招,自无不归之理。归心似箭,孟子师徒折身北上,直奔祖国而去。时值夏秋之交,行至薛城,阴雨连绵,河水暴涨,无法前进,只好在薛暂住。薛城是齐之靖郭君田婴的封邑,孟子居临淄时,与田婴交游甚密。田婴曾宴请天下名士,孟子应邀赴宴,席间田婴曾向薛邑宰崇义武介绍孟子的仁德和声誉,崇义武听后,对孟子崇拜得五体投地。如今孟子不速而来,大出崇邑宰意料,宾主相见,情同胶漆,不觉一住就是半月有余。一日黄昏,崇义武带领一班武将匆匆赶到孟子师徒下榻的馆舍,向孟子报告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城外有一队来路不明的武士,正埋伏于隐蔽处,今晚欲进城来围攻馆舍,结果孟子师徒的性命。在这万分危急的千钧一发之际,崇义武成竹在胸地采取了三条措施:一、馈赠孟子黄金五十镒,供离开薛城后置办兵器,以作戒备。二、崇义武亲率精锐将士护送孟子师徒出薛地,脱离险境。三、孟子师徒全都易服改装,将衣冠留下,供薛之将士扮成孟子师徒模样仍居馆舍,舍外埋伏重兵,待歹徒们闯入馆舍后,聚而歼之。
孟子依崇义武之计而行,在崇义武所率将士保护下,平安地离开了薛地,不久接到了崇义武遣人送来的通报,那伙欲害孟子师徒的武士歹徒,是宋国戴盈之派来的。
原来如此!孟子只识戴盈之居心不良,故而匆匆离宋,但未料到他竟会凶残卑劣到这地步,他面前又出现了戴盈之那张由红变紫,直紫到耳根脖后的不分眉眼的圆肉球似的脸……
初秋的一日,孟子师徒踏上了邹国这块滚烫的土地。游子归乡,好似渔船进港,鸟雀归巢,孩子扑进母亲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熨帖,那样的安全,那样的自在。往日的长辈,如颜崇义、公孙玺、雄健南等都已故去。当日的同龄人,如同学要伴等多已四散他乡,余者寥寥。后生晚辈都以惊异的目光望着这远方来客,那情形正如后世有诗人所描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同的是孟子并非少小离家,而是已经四十三岁了。
鲁大邹小,鲁强邹弱,鲁屡屡向邹寻衅,邹穆公的文武臣僚意见不一,有的主战,有的主和,议论纷纷。在这举棋不定的情况下,穆公突然想到了在诸侯中颇享盛名的孟子,急忙派人去请,欲求其回来帮助裁决,辅佐自己重振朝纲,自强图存。不料阴雨和洪水的阻碍,使孟子在薛逗留了半月有余,待归来时,邹鲁间的冲突已经发生,邹为鲁所败。
归国后,孟子先深入各地、各行各业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待大体上了解了情况之后方与国君论政。当谈到这次邹鲁冲突时,穆公愤愤地说:“寡人之官吏牺牲者三十三人,百姓却毫毛无损,他们眼看着官吏们被围困,竟无一人肯舍身相救,岂不可恨!寡人欲诛戮愚民,然而诛不胜诛,不诛则难解寡人恨。请问夫子,寡人该如何惩治这些愚顽的刁民?”
听了邹穆公这一席愤愤之言,孟子只冷冷一笑,并不回答。
“孟夫子为何笑而不言?”邹穆公很有些莫名其妙。
孟子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堂堂一国之君,竟然黑白不分,紫朱不辨,岂不可笑!”
邹穆公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责问道:“夫子何出此言?”
孟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大王之仓廪中堆满了五谷,府库中盛满了珠宝,百姓却上不能养父母,下不能蓄妻子,每当荒年饥岁,老弱者弃尸于沟壑,青壮年抛妻别子,背乡离井,逃荒谋生,而达官贵人们却花天酒地,挥金如土。他们为何不向大王报告灾情与民之饥困,以便开仓赈民,救民出水火呢?此乃强君害民之举也!曾子说:‘你如何待人,人则怎样报你,戒之戒之!’百姓饱受官吏之苦,如今有了报复之机,岂能够舍身相救!大王请不要责备百姓吧,真正的愚顽之辈并非他们。倘大王能行仁致,官吏能施惠于民,百姓自会为其长上赴汤蹈火而不辞!”
邹穆公朝思夜盼,望眼欲穿,结果盼来的却是一个与自己的政见针锋相对的孟子,二人交谈过几次,孟子对邹国的政治不是批评,就是指责,对他本人的政绩也毫无肯定之处,一句话,如今的邹国,被穆公治理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同样,孟子的仁政学说,邹穆公不仅不能接受,而且视为脱离实际的陈词滥调。这样一来,谈话便总不投机,与其争辩得彼此都不愉快,不如减少接触,相互回避。
世上总有这样一种人:虽然病入膏盲,但却讳疾忌医。
一时无所事事,孟子便集中讲学,走亲访友,接待来访者。
一天,孟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弟子们讲“礼”,屋庐子匆匆自任任——国名,太皞之后,风姓,在今山东济宁市境内。归来,他是专程来向老师请教“礼与食孰重”的。
有一个任国人问屋庐子:“礼与食孰重?”
屋庐子回答说:“礼重。”
任国人接着问:“娶妻与礼孰重?”
屋庐子回答说:“礼重。”
任国人反驳说:“以礼求食,则饥饿而死;不以礼求食,则得食而活命,难道必以礼求食而等死吗?行亲迎亲迎——古代婚姻,新郎亲迎新妇,自诸侯至于百姓都如此,天子则未有定论。之礼,则不得妻子;不行亲迎之礼,则得妻而生子,难道必行亲迎之礼而断子绝孙吗?”
屋庐子被问住了,不能回答,只好跑到邹国来请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