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90900000036

第36章 孙子谋略人生(35)

季良欠身道歉:“我二人能跟随大王出国征战,虽捐躯沙场而无憾,不敢别有奢望。”

“哦,果真是名将手下之壮士,明晓大义!”阖闾笑道。

忽然帐外有人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伯嚭的席位离帐门口很近,他跑出帐去看了一阵,回来说道:“果真下雪了,下得很大,满天飞舞!”

“江南天气,这个时节下雪,很是少有!”伍子胥说。

孙武暗忖道:沈尹戍怎么还没有消息呢?他要赶往郢都,就必定路过此地;他如果想避免与我军发生冲突,就必须绕道而行,但那样做会延误时日的,他不会做此决策。因此两军必有一场恶战!但是,此一战……孙武不敢再想下去了。

阖闾忽然感慨万千,他昂头长叹了一声,又高高举起竹筒,再将里面的酒洒在地上,然后扔掉竹筒,抽出佩剑,一边起舞,一边唱了起来:

西风起兮雪纷飞,

挥长剑兮我扬眉。

豪气横空兮赴汤火,

破此强楚兮振国威!

尾音刚落,众人齐声击掌叫好。

“有声韵,有气势!”伍子胥赞叹道,“不想大王竟有此等才情!”

阖闾带着几分醉意,回到自己的席位上,摆了摆手,笑道:“哪里哪里,胡诌了几句,见笑于大方之家矣!”

专毅道:“此歌足以标示全军远征之雄心,不妨名之日《破楚歌》!”

“《破楚歌》,好名字!”众人齐声附和。

伯嚭说:“依臣之见,大王方才所唱之歌,当作为大吴军歌,在军中传唱,以鼓舞士气。”

众人又一次齐声附和道:“好主意,好主意!”

夫概说:“此事不难,明日晨起,每一行选一名五音齐全者,将他们教会,然后由他们一面行军,一面教唱,不消半个时辰,将士们便都学会了。”

阖闾的兴致越发高了,慷慨说道:“我军入楚以来,连战连捷,已经击溃了囊瓦军和蘧射援军两支主力,眼下郢都城防空虚,不堪一击,明日我军渡过汉水,再行五十里,便可攻陷郢都,登上章华台!”

“章华台,楚之名台也,亦为天下之名台。”伍子胥说,“台高四十仞,凡登其台者,必三次休息,始达其巅,故又名‘三休台’。立于台巅,朝任一方向,都可瞻望百里江山。台上宫室亭榭,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登上章华台,乃是我国征服楚国之象征,我们要在那里祭拜天地,告示天下,张扬大吴之雄风神威!”夫概高声叫道。

“对,胜利在望,为吴国,为大王,干了杯中酒!”伍子胥倡议道。

众人一齐将竹筒举起,然后一饮而尽。

忽然一名斥候闯进帐来,禀奏道:“楚将沈尹戍率兵两万人马南下,在此以北二十里处扎寨!”

这个消息早在孙武的意料之中,却在其他人的意料之外。因此斥候的话音一落,所有的面孔都严肃起来,帐内鸦雀无声。

阖闾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孙武,郑重地问遘“大将军有何破敌之良计?”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孙武身上。

孙武默然良久,语气沉重地回答:“无良计!”

在座的人无不惊悚,整个营帐的空气都凝结了!

最震惊的是阖闾,柏举一仗,孙武的谋划可谓出神入化,天衣无缝,怎么转瞬之间就思竭智穷了呢?他迷茫地注视着孙武,眸子一动不动,好似看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天外来客一般。从孙武的表情中,他看到的不仅是严肃和沉重,而且还有几分悲切和伤痛,这使他的心神不由得从震惊转为恐怖。

伍子胥心里一片惶惑,他意识到了吴军面临的危险处境,深入敌国,一路征战,将士们的肉体之躯已经不堪重负,他们的心志抱负也被伸张到了极致,就像是拉满了的一张弓,再稍一用力,就会戛然断裂。因此,沈尹戍和他的队伍,对吴军来说,其威胁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为将帅者,不正是应当在这种关口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吗?倘若吴军现在处于出征前的那种状态,还用得着你孙武吗?一个夫概就足够了!莫非其中存在着解不开的绳结?

现在该怎么办?阖闾已经发问了,得到的却是令人失望的回答,他已经没法问第二次了;我要是再不开口,谁能打破眼前的僵局?伍子胥这样想着,便对孙武道:“孙将军博览圣贤之兵书,熟谙古今之战例,当此两军相逢之际,何出‘无良计’之语啊?”

“所谓良计,窥敌之隙也。”孙武答道:“沈尹戍,楚国之贤良也,无隙可乘,故有‘无良计’之叹。”

阖闾问:“沈尹戍其贤若何?”

孙武道:“私益,不能诱之,因为他不贪;卑屈,不能骄之,因为他稳健;恐吓,不能镇之,因为他勇毅;招抚,不能降之,因为他忠贞;假象,不能惑之,因为他精明。”

又是沉默,人们好像不能跟上孙武话语的步伐而不得不慢慢地揣摩。

众人终于领悟了:良计者,无非是利诱、骄敌、恐吓、招抚、制造假象,当这些手段遇到一个不贪、稳健、勇毅、忠贞、精明集于一身的对手时,还能有所施展吗?于是,人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了。

孙武又开口了:“我把战地分为九种: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我军眼下正处于死地。”

“死地?”许多人发出了惊叫。

“雍澨之地,东有清发水,南临汉水,西面也是汉水,现在,北面又有了沈尹戍的楚军。”孙武接着说,“我军无处可走,因为不论渡哪一条河,沈尹戍都会以‘半济而击之’的战法,给我军以致命的重创。”

一阵西风从帐篷的缝隙中吹进来,几盏灯的火苗同时“忽”地歪向一边。这一阵风,像是把人们的主心骨完全吹倒了……

“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伍子胥问。

“死地则战!”孙武答道。

“死地则战。”阖闾重复了一遍,忽然问,“我军不是已经战过好多次了吗?”

“战与战不同。”孙武说,“先前的战,我方是主动的,是按照我方的意志调动敌方。我欲战,则敌不得不与我战;我不欲战,则敌虽欲战而不能。眼下,我方却是被动的,欲求不战而不能,不战,则亡!”

“不战,则亡。”伍子胥重复说,又问,“战,则存乎?”

孙武沉默了一会儿,严肃地回答:“战则断臂伤股!”

营帐里又是一阵沉默。

“我军与楚军相较,我有三弊,敌有三利。”孙武又说。

“请道其详。”伍子胥说。

孙武道:“我军深入楚地,转战千里,已是疲劳之师,如同强弩之末,而沈尹戍所领方城之军,却养息千日,初现锋刃,此乃我之一弊,敌之一利也;我军的器械经过多次争战,车旧兵钝,虽说缴获楚军之战车兵器若干,但战车多是毁坏后修复的,兵器则有许多我军使用不惯,而方城楚军的器械未经折损,车坚兵利,此乃我之二弊,敌之二利也;我为客军,且陷入死地,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楚军则在本国之土作战,回旋天地极大,可攻,可守,可退,此乃我之三弊,敌之三利也。因此,这一战我军难以自保而全胜。”

没有一丝声息,众人神情沉重地等待着下文。

“从另一方面比较,则我有三利,敌有三弊。”孙武话锋一转,“我军先到达雍澨,而楚军后至,‘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此乃我之一利,敌之一弊也;我军数量倍于楚军,此乃我之二利,敌之二弊也;我军将士久经征战,技高胆壮,楚军将士久驻方城,历练不足,此乃我之三利,敌之三弊也。”

营帐里响起了一片轻微的喘息声,人们多少松了松气。

“我与敌均有三弊三利,则双方利弊大致抵消。”说到这里,孙武的声调忽然高昂起来,“因此,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其惨烈程度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意料。但是,两军相逢勇者胜,明日之战,只要各位戮力同心,义无反顾,则我军必能击溃敌手!大丈夫身临疆场,有死而已,除了大王以外,在座的每一个人到了紧要关口都要手持兵刃,亲自杀敌。有临阵彷徨、畏缩不前者,’斩无赦!有怠慢军令、不听调度者,斩无赦!”

众人齐声应道:“悉听大将军号令!”

孙武对阖闾说:“为了确保此战的胜利,孙武恳请大王像我军出师之时一样,亲自擂鼓,以振士气!”

“寡人听从大将军的安排!”阖闾痛快地答应了。

“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大王可停止擂鼓,用言语向将士们告知我军的险恶处境。”孙武又说,“兵法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又云:‘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不得已则斗。’将士们知道自己已经身处死地,也就无所畏惧了!”

阖闾答道:“好,就依大将军!”

众人走后,阖闾、孙武、伍子胥、伯嚭、夫概、专毅几个留了下来,孙武说:“明日之战,有两件事各位必须明了:第一,这是一次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因此,成功之诀不在于杀敌众多,而在于伤其首目,薳延北逃,有可能与沈尹戍会合,我军必须置此二人于死地,当此任者,非夫概先锋莫属。”

夫概应道:“夫概宁肯与二人同归于尽,也决不负此重命!”

孙武叮嘱道:“沈尹戍多半会在阵列的中央,箭矢不能及,先锋从侧翼冲入,务必杀出一条血路,向中央靠拢,然后施之以弓箭。嬖大夫缪不识箭法甚精,可供先锋调遣。倘若箭矢不能伤杀沈尹戍,先锋务必杀进敌群,到时候我与伍行人自会接应你。”

“遵嘱。”夫概说。

孙武又说:“方城有一批士卒使用长兵器,矛、戟的长度有一个半人到两个人高,可以远距离杀伤敌手,且其矛、戟锋刃尖利,足以穿透我军的牛革盾牌,沈尹戍必定以这些士卒在正面打前阵,这对我军的威胁极大。我在柏举命士卒打造了两万枚箭镞和五千枚矛头,均已安装停当;又造了十辆简易抛车,明日首次投入使用。楚军持长兵器,必须用双手,也就没法拿盾牌,因此我军的战法要分三步:先命弩弓手放箭,同时抛石,杀伤一批楚军;之后抛出投枪,再杀伤一批,最后以持盾牌短刀的多力之士打前阵,贴身近战。前阵的指挥就交给专毅大夫吧。”

“末将从命!”专毅应诺。

“剩余的事,待明日开战后依情形而调度。”孙武结束了讲话。

吴楚双方似乎签订了互不进击的契约,两军营地相距只有二十里,却一夜相安无事。因为双方的首领都知道,对方是有所防范的,于是便都放弃了偷袭的念头。这笔账很容易算清楚:与其夜间毫无意义地消耗体力,倒不如酣睡一场,养精蓄锐,以待明日拼个痛快!

天亮后,两军的动作也几乎完全同步:在号角的召唤下,起身、吃饭、准备兵械、集合队伍、列阵前进……

双方都采用了五军阵,最前方是左翼、右翼两个方阵,紧接着是主力中军大方阵,再后面是左候、右候两个方阵……但吴军一方兵力多,孙武安排蔡昭侯和唐成公分别从东西两侧夹击楚方的左右两翼,而伍子胥则率军绕道至楚军后方攻其两候……

旭日的红光刚刚照射到天空中一抹白云上面的时候,南北两军相遇了。

楚军果然是长兵器打前阵,数千支亮闪闪的矛戟高高地擎在空中,矛戟下面,是全身披挂着犀兕甲片的剽悍之士,他们每人身旁,都配有一名弩弓手;吴军这边,走在前沿的是手持盾牌投枪、腰挂短刀的甲士,他们身后,是弩弓手……

当两军相距百步之遥时,双方的战鼓同时擂响,擂鼓者,吴军是阖闾,楚军是沈尹戍。

双方的弩弓手同时松开弓弦,一霎时,箭矢如同急雨飞沙,纵穿于两阵之间。吴军用盾牌护身,未伤一人。楚兵没有盾牌,立即就有一批士卒被射杀,活着的踏过死者的尸体继续前进,箭矢不断地射过来,楚兵相继而倒。当两军相距三十步时,吴军抛出了投枪,又一批楚兵栽倒了,这时,吴兵从腰间抽出了短刀……

从双方的抛车上,飞起无数大小不等的石块,哗啦哗啦地落在两军阵地,阵地上登时出现了一批血肉模糊的尸体……

两军相接之际,楚兵的长矛、长戟发生了奇效,不等吴兵近前,无数利刃就穿透了盾牌刺进对方的脸部或腹腔,吴兵一个个仰面而倒……

未被刺中的吴军飞步前跃,抢到楚兵身边,这时,长兵器就无用武之地了,于是,楚兵接二连三地被吴兵格杀……

蒙雨率领一行百人走在左翼队伍的最前方,当楚兵的一支长矛向他刺来的时候,他用盾牌横向一扫,将长矛拨到一边,紧接着便腾身跃到楚兵身边,一连砍倒了五六人……

楚兵明白长兵器的优处与劣处,因此他们并不与身边的吴兵纠缠,只顾刺杀远处的对手,吴兵接连栽倒……

窦隽率领一行百人走在右翼的最前方。他原是庆忌的亲信,庆忌被要离刺杀后,他带了八千名部众投奔了阖闾,阖闾对他存有戒心,只任命他做一名嬖大夫,指挥一千人;出征前,他因为与姑苏城的守门士卒殴斗被降为上士。入楚后,他两次负伤。今天早晨,他独出心裁地将胸前的甲片拆了下来,连缀在一起,蒙在盾牌上,因此,他挡住了楚兵的长矛,冲进楚阵,连杀数人……

专毅跳下战车,跑到阵前,轮起长链铜锤,横着扫去,楚兵顿时栽倒十几个,又一扫,七八个楚兵仆地……

阖闾站在吴军帅车上,奋力击鼓,鼓声铿然訇然……

沈尹戍站在楚军帅车上,奋力击鼓,吴军的抛车将一块巨石甩过来,贴着沈尹戍的胳膊落下,砸在车板上,车板被砸穿了,沈尹戍全无惧色,继续擂鼓不止……

东边,蔡昭侯率领蔡军鼓噪而前;西边,唐成公率领唐军杀入楚阵……

孙武站在战车上,观看着眼前的场面,忽然,他对周围的侍卫说:“我身边不需要人,你们都去参战!”侍卫们应声而去。

蘧延在阵列的后方指挥两候,昨天他向北逃遁时,正好遇到沈尹戍率军南下,便加入了他的队伍,沈尹戍认为他上不得阵,就让他打后阵,蘧延很是卖力,跑前跑后,指点着士卒往抛车上搬运石头,拉动绳索……

夫概指挥将士从东侧冲入楚阵的中间,楚兵立即密集地拥上前来,拼力抵挡,夫概先命弩弓手近距离放箭,射杀一批楚兵,然后命千名多力斧钺手杀入,斧钺是重兵器,重在砍斫。斧钺手们左抡右扫,步步进逼,弩弓手紧随其后,辅助放射箭矢,渐渐杀开一个缺口,缺口以缓慢的速度向阵地中央延伸……

正面,双方打前阵的步卒一批又一批地死去,后面的士卒继续前进,继续接仗……

阖闾与沈尹戍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大吴的众位将士。”阖闾高声呼喊道,“我们已经身陷死地,无路可退,不奋力死战,则全军覆没,尸骨无存!入楚以来,我们转战千里,势如破竹,盖世功勋已经传布天下,震惊诸侯,这是我军开进郢都以前的最后一战,胜利在即,我们要征服楚国,雄霸四方!大吴的猛士天下无敌,为国捐躯,英名长存!否则,我军的赫赫战绩,将毁于一旦!弟兄们,为了霸业,奋力杀敌!”说完,又猛力击鼓不止……

吴军喊杀声大起,将士们被英雄精神所鼓动,勇力倍增……

专毅右臂受伤,他用左手轮动铜锤,所到之处,楚兵无不倒地……

窦隽深入楚兵群中,接连格杀了二三十人,楚兵似乎意识到了窦隽的威胁,三名士卒扔掉了长矛,抽出匕首将他围起来,窦隽力杀二人,却被另一人的匕首刺入没有甲衣保护的胸腔……

蒙雨手下的百名士卒全部丧生了,他手中的剑已经破损不堪,一名持长戈的楚兵迎上前来,他抡起剑向对方砍去,楚兵双手横举长戈遮挡,“嘎”的一声脆响,戈杆断裂,而蒙雨的剑也甩了出去,手中只剩下剑柄的木头外壳。他急忙从地上捡起一根半截长矛刺出去,矛头正中对方心窝……

击鼓声、呼喊声、马嘶声、铜铁撞击声、矛杆断裂声、战车坍塌声此起彼伏……

空中的箭矢稀少了,因为双方的箭已经射尽,此时飞起的箭,是弩弓手从战地上拾起或从尸体上拔出的……受轻伤的士卒在战场上搜集着箭矢,然后交给弩弓手……

所有的刀剑都卷了刃或出现了牙痕,所有的盾牌都残破了,所有的将士都精疲力竭、气喘吁吁……

但战斗仍然在激烈地进行着……

这时,伍子胥带领的五千人马包抄到楚军的背后,首先摧毁了所有的抛车,之后向前搏杀冲击。楚军猝不及防,后阵大乱,士卒纷纷回身抵挡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