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①于道而人诱其所迨②也。私其所积,惟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惟恐闻其美也。是以与治离走而是己不辍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德②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注释】
①缪:通“谬”。②迨:通“绐”,哄骗,欺骗。③德:通“得”。
【译文】
人们的毛病,是被片面的事情所蒙蔽,在大道理上有所亏损。专心于一方面就能使认识恢复到正道上来,对正道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就会使自己迷惑。天下没有两条并行的道理,圣人也不会对道三心二意。
诸侯采取各种政治措施,百家之言更是五花八门,那么其中必定有对的也有错的,有可以拿来治理国家的,也有祸害国家的。使国家陷入混乱的国君,使家庭陷入混乱的人,他们的内心没有不想走上正道的,而只是由于他们的自以为是。但是他们由于偏离了正道,其他人就会投其所好地引诱他。偏好于自己的经验,惟恐听到不利于自己做法的言论。依靠自己的偏见,来观察他人的学说,惟恐听到有关他的好话。这样一来,就背离正道越来越远而还在不停地走下去。这难道不是由于被片面的事物所蒙蔽而造成的吗?自己的心思不在这里,即使黑色和白色放在眼前也是看不出它们的差别的,响雷近在耳畔也是听不见的,更何况是被片面事‘物所蒙蔽的人呢?得道的人,使国家混乱的君主在他的上面非难他,使家庭混乱的小人在下面反对他,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原文】
故①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注释】
①故:发语词。
【译文】
被片面事物蒙蔽的原因:有的人是被自己的欲望所蒙蔽,有的人是被憎恶所蒙蔽,有的人是只看到事情的开头而被蒙蔽,有的人只看到事情的结局而被蒙蔽,有的是只看到远方的事物而被蒙蔽,有的是只看到近在眼前的事物而被蒙蔽,有的是由于知识繁杂而被蒙蔽,有的是见识浅陋而被蒙蔽,有的是只看到古代的情况而被蒙蔽,有的是只看到现在的情况而被蒙蔽。凡是万事万物没有不是相互蒙蔽的,这就是心智的通病。
【原文】
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①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②之地,而虚③宗庙之国也。桀死于鬲山,纣县于赤旆,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谏,此蔽塞之祸也。成汤监④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牧也。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远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口食备味,形居备宫,名受备号,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夫是之谓至盛。《诗》曰:“凤凰秋秋,其翼若千,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此不蔽之福也。
【注释】
①非:同“诽”,毁谤,说别人的坏话。②九牧:即九州,古代传说全国共有九州。③虚:通“墟”,废墟,这里用作动词。④监:通“鉴”,借鉴。
【译文】
从前,国君被蒙蔽的,夏桀、殷纣就是代表。夏桀被末喜、斯观所蒙蔽,竟然不知道任用关龙逢,结果导致思想迷茫和行为混乱;殷纣被妲己、飞廉蒙蔽,竟然不任用微子启,结果导致思想迷茫和行为混乱。因此群臣都放弃了忠心而谋私利,百姓埋怨咒骂不愿意为其卖力,贤良的人辞官隐居来逃避祸患,正因为这样才丧失了大好河山,使自己的宗庙断了香火。夏桀死于鬲山,殷纣被杀后头颅悬挂在赤旗上示众。自己没有什么预见性,而又不采纳他人的谏言,这就是被蒙蔽的祸患啊!
成汤借鉴夏桀的教训,所以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于是能够长久地任用伊尹,而自己又不迷失,这就是他取代夏王赢得天下的原因。文王借鉴殷纣的教训,所以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于是能够长久地任用吕望,而自己又不迷失,这是他能够取代殷王赢得天下的原因。远方各国没有不献出自己的珍宝,所以眼睛能够看到美色,耳朵能够听到音乐,嘴里能够吃到珍馐美食,身体居住在宫殿里,名字受到人们的称赞,活着的时候天下所有的人都为其大唱颂歌,死后四海之内都为其痛哭,这就是所说的达到了极盛。《诗经》上说:“凤凰啾啾地呜叫,它的翅膀像战士的银枪,它的声音像萧声。有凤又有凰,使帝王心情舒畅。”这就是没有被蒙蔽的福气啊!
【原文】
昔人臣之蔽者,唐鞅①、奚齐②是也。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③,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④,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鲍叔⑤、宁戚、隰朋仁知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召公⑦、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传曰:“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
【注释】
①唐鞅:战国时宋康王的臣子,后被宋康王所杀。②奚齐:晋献公的宠妃骊姬的儿子。③载子:当作“戴子”,指戴驩,他曾任宋国太宰,后来被唐鞅驱逐而逃往齐国。④申生:晋献公的太子,奚齐的异母兄。⑤鲍叔:名牙,曾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后来小白即为齐桓公,任命他为宰相,他辞谢而推荐管仲,所以以知人着称。⑥知:通“智”。⑦召公:又作“邵公”,姓姬,名爽,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所以称召公。
【译文】
从前大臣被蒙蔽的,唐鞅、奚齐就是代表。唐鞅被自己对权力的欲望所蒙蔽,驱逐了戴驩,奚齐被自己图谋篡国的欲望所蒙蔽,从而使申生获罪。
唐鞅被杀死在宋国,奚齐被杀于晋国。唐鞅驱逐了贤相,奚齐加罪于有孝名的哥哥申生。他们自己被杀了,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这就是被蒙蔽所造成的祸患啊!
由于贪婪、背叛、争权而不危险、受辱和灭亡的人,从古至今,还没有这样的。鲍叔、宁戚、隰朋三个人仁德、智慧而且没有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能支持管仲治理齐国,从而得到与管仲相同的名利福禄。召公、吕望两个人仁德、智慧而且没有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能支持周公治理国家,从而得到与周公相等的名利福禄。古书上说:“了解贤能的人叫做明,辅助贤能的人叫做能,勤勉自强,一定福气长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没有被蒙蔽的福气啊!
【原文】
昔宾孟①之蔽者,乱家②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③,宋子蔽于欲④而不知得⑤,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⑥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⑦而不知实,庄子⑧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⑨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⑩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注释】
①宾:客。孟:通“萌”、“氓”,民。宾孟:外来之民,指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游士。②家:即“百家争鸣”之“家”,指学派。③文:文饰,指文辞的修饰。④欲:指少欲。⑤得:贪得。⑥申子:即申不害,战国中期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任韩昭侯的宰相。⑦辞:说辞,指不切实用的事理分析与逻辑推理。⑧庄子:即庄周,战国中期宋国人,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⑨嗛:通“慊”,满足,指欲望少而知足。⑩饰:通“饬”,整治,指研究。
【译文】
从前游说之人被蒙蔽的,那些使国家混乱的人就是代表。墨子过分强调实用性而轻视礼乐的重要性,宋子过分强调人类的情欲而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得到欲,慎子过分强调法的作用而不懂得贤能的人的作用,申子过分强调权势的重要而忽视了智慧的重要性,惠子过分强调言辞而不知道事物的实际情况,庄子过分强调天理而忘记了人的作用。
所以,若是只从功用的角度来谈论道,就全都是利益了;若是只从情欲的角度来谈论道,就全都去追求欲望了;若是只从法的角度来谈论道,就全都是权术了;若是只从权势的角度来谈论道,众人都去追求方便行事了;若是只从言辞的角度谈论道,只剩下争论了;若是只从天的角度来谈论道,人们都要消极地听天由命了。这几种游说之人的学说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道德一个方面。道,它的本身是不会变化的,然而能把天下的事物的变化都汇集在一起,仅从某一方面是不能说明道的。被蒙蔽的人,看见道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把握,就自认为得到全部加以夸耀,内心混乱不明,对外也迷惑了别人,在上面君主蒙蔽了臣下,在下臣民蒙蔽了君主,这就是蒙蔽造成的祸患啊!
孔子仁德而有智慧,而且没有受到蒙蔽,所以,他的学说成为治国之道,足以能够像先王那样。孔子成为一家之言,能够得到全面的道,这就是由于没有受到蒙蔽的缘故。所以孔子的品德和周公相齐,名字与三王并列,这就是没有受到蒙蔽的福气啊!
【原文】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①、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②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注释】
①恶:讨厌,不喜欢。②县:“悬”的古字,挂。
【译文】
圣人了解人们思想上的毛病,能看到被蒙蔽的祸患,所以没有什么欲望,没有什么憎恶的事物,不是只看事物的开始,不是只看事物的结局,不只是从近处着眼,不只是从远处着眼,不只看到博大的一面,不只看到浅近的一面,不只看到古代的情况,不只是看到现代的情况,而是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全面地进行考察,然后衡量找出中间之道。这样,各个不同方面就不会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了本来的关系。
【原文】
何谓衡①?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夫何以知?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是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注释】
①衡:秤杆,称。
【译文】
什么是“衡”?回答:就是道。所以,思想上不可以没有道。若是思想上没有道,就不会肯定正道而去肯定邪道了。谁会在放纵不羁的时候,守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禁止自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呢?用自己否定正道的思想方法来选择人,就一定会和那些邪道上的人合得来,而和那些正道上的人合不来。用自己否定正道的思想方法与那些邪道上的人谈论正道上的人,这就是混乱的根本原因。
怎么知道的呢?回答:思想上了解正道,这样之后才能肯定正道;肯定正道,这样之后才能守护着正道而防止邪道,用自己正道的思想方法来选择人,就会与正道上的人合得来,从而和邪道上的人合不来。用自己正道的思想方法来与正道上的人谈论邪道,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怎么会担心不能了解道呢?所以说治国的关键在于了解道。
【原文】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①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静;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②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罩荤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③,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注释】
①偷:苟且,得过且过。②稽:考证,考核。③八极: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形容极其广大。
【译文】
人怎么才能了解道呢?回答:靠心。心怎么会了解道呢?回答:虚心、专一而且宁静。
心不是没有各种偏好,但是只有虚心,才能接受新事物;心不是没有三心二意的时候,但是只有专一,才能一件件事情地去做。心不是没有活动,但是只有宁静,才能有所节制。
人生来就是有认识能力的,有认识能力才能有记忆,记忆,就是把事物的印象储藏起来。但是这里所说的虚心,不由于自己的记忆而妨害自己将要接受的新事物。人生来是有认识能力的,有了认识能力,就能同时接受许多事物,同时接受许多事物,就是同时接受许多知识。同时接受许多知识,就叫做两。但是这里所说的专一,就是不因为对那一事物的认识妨碍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这就叫做专一。
心,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做梦,思想不集中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运用的时候会有所谋划。所以心不是不活动的,但是这里所说的宁静,是不因为梦的混乱而打扰到知识。没有了解道正在追求道的人,就要告诉他要虚心、专一而宁静,作为认识道的准则。想要了解道的人,虚心就能得道;想要学习道的人,专心就能够了;想要研究道的人,宁静了就能明察道的真义。明察道的真义,认识道而又能够身体力行,这就是体会了道的人。虚心、宁静而且专一,就叫做认识上的透彻明白。这样就能全面了解各种事物的形态,一切对事物的了解都能分门别类,一切的分类都不会有所差错。坐在一间屋子里就能看到四海的万物,处在现在而能分析古代的情况。粗略地了解万物就能知道它们的本质,考察社会的治乱就能通晓它们的界限,治理天地又能从整体上把握万物的规律,利用万物,宇宙间的整个规律就全在手上。
广大无垠啊,有谁能知道圣人的胸怀的博大!浩翰无边啊,有谁知道圣人的道德的高深!纷纷繁繁啊,有谁知道圣人的伟大形象!他的光明和日月相媲美,他的胸怀和八极一样无边,这就是所谓的大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什么蒙蔽得了!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