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88700000048

第48章 乐论(2)

声乐之象:鼓大丽①,钟统实②,磬廉制③,竽笙箫和,篼龠④发猛,埙篪⑤翁博⑥,瑟易良⑦,琴妇好⑧,歌清尽,舞意天道兼。鼓其乐之君邪!故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箫、和、莞、篱似星辰日月,鼗、柷⑨、拊、鞷、控、褐⑩似万物。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诎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众积意乎!

【注释】

①丽:通“厉”,激越高亢。②统:通“充”,指声音洪亮。实:充满,指声音浑厚。③廉:清白俭约,此指声音清脆不浑厚。制:通“皙”,明白。④和:小笙。筅:同“管”,一种管乐器。龠:古管乐器,似排箫。⑤埙:一种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篪:一种单管横吹乐器。⑥翁博:通“滃渤”,形容气势如大水涌流一样浩瀚滂渤。⑦易:平和。良:温良。⑧妇好:即“女好”,柔婉。⑨鼗:同“轺”,有柄的小鼓,很像现在的拨浪鼓。柷:是一种漆筒似的打击乐器。⑩控:是一种类似祝的打击乐器。褐:又名“敔”,一种虎状木制打击乐器,在雅乐结束时击奏。

【译文】

音乐的象征:鼓声弘大高亢,钟声洪亮浑厚,磬声清越明朗,竽、笙、箫、和、管、龠等管乐器的声音昂扬激越,埙、篪的声音浩瀚磅礴,瑟的声音平易温良,琴的声音柔婉优美,歌声清朗而曲尽其情,舞蹈的意象则包容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鼓,大概是音乐的主宰吧?所以鼓声像天,钟声像地,磬声像水,竽、笙、箫、和、管、龠等管乐器的声音像日月星辰,鼗、柷、拊、覃、楦、揭的声音像万物。

凭什么来了解舞蹈的意象呢?

回答说:跳舞的人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形体,耳朵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但是处理低头、抬头、弯曲、伸直、前进、后退、缓慢、快速的动作时无不干净利落、明白清楚,尽身体的力量去迎合钟、鼓的节奏,而无所违背,可见他们的注意力是多么集中啊!

【原文】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主人①亲速②宾及介③,而众宾皆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皆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④,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辨矣。工入,升歌三终⑤,主人献之;笙入三终⑥,主人献之;间⑦歌三终,合乐三终⑧,工告乐备,遂出。二人扬觯⑨,乃立司正⑩。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也。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注释】

①主人:指乡大夫,即主管乡中政教禁令的官。②速:召请的意思。③宾、介:都是宾客。④献酬:古代主客互相敬酒,主人先向客人敬酒叫“献”,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叫“酢”,主人再次向客人敬酒以表答谢叫“酬”。客人向主人致答谢酒也叫“酬”。⑤终:将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歌唱或演奏一遍叫一终。⑥笙人三终:指吹笙的人把《诗·小雅》中的乐曲《南陔》、《白华》、《华黍》各奏一遍。⑦间:间隔,轮流。间歌三终:指乐工先唱《诗·小雅》中的《鱼丽》,接着吹笙的吹奏《小雅》中的《由庚》;乐工再唱《南有嘉鱼》,吹笙的再吹《崇丘》;乐工再唱《南山有台》,吹笙的再吹《由仪》。⑧合乐三终:指乐工在唱《诗·周南》中的《关雎》、《葛覃》、《卷耳》时,吹笙的同时吹奏《诗·召南》中的《鹊巢》、《采蘩》、《采苹》。⑨觯:古代饮酒的圆形器皿。⑩司正:专门监督正确地行使礼仪的人。

【译文】

我观看乡中请人喝酒的礼仪,就知道先王的政治原则实施起来是极其容易的。

主人亲自去邀请贤德的贵宾和德行稍次的陪客,而一般客人就都跟着他们来了;来到门外,主人向贵宾和陪客拱手鞠躬,而一般客人就都进门了;对高贵者和卑贱者的不同礼仪就这样分别开来了。主人拱手作揖三次才与贵宾来到厅堂的台阶下,再谦让三次而使贵宾登上厅堂,再拜谢贵宾的到来,主人献酒酬宾,推辞谦让的礼节十分繁多;至于陪客,那礼节就减少了;至于一般客人,登堂受酒,坐着酹酒祭神,站着饮酒,不用酒回敬主人就退下堂去了;隆重与简省的礼仪就这样分别开来了。

乐工进来,登上厅堂,把《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歌各唱一遍,主人敬酒;吹笙的人进来,把《南陔》、《白华》、《华黍》三支乐曲各吹奏一遍,主人敬酒;乐工与吹笙的间隔着轮流歌唱演奏各三曲,再合着歌唱演奏各三曲,乐工报告乐曲已经完备,就出去了。主人的两个侍从举起酒杯帮助敬酒,于是又设置了监督行礼的专职人员。从这些礼仪之中可以知道他们能够和睦安乐而不淫荡。

贵宾向主人敬酒表示答谢,主人向陪客敬酒表示答谢,陪客向一般客人敬酒表示答谢,宾主对年轻的、年长的都根据年龄依次酬谢,最后轮到向主人手下盥洗酒杯的人酬谢。从这些礼仪之中可以知道他们能够尊重年轻的、尊敬年长的,而不遗漏一个人。

退下堂去,脱去鞋子,再登堂就坐,依次不断地敬酒。请人喝酒的限度是,在早晨饮酒不耽误早上的工作,在傍晚喝酒不耽误晚上的事情。贵宾出门,主人拱手鞠躬送行,礼节仪式就完成了。从这些礼仪中可以知道他们能够逸乐而不乖乱。

高贵者和卑贱者被区别清楚,隆重的礼仪和简省的礼仪被分别开来,和睦安乐而不淫荡,尊重年轻的、尊敬年长的而不遗漏一个人,逸乐而不乖乱,这五种行为,足够用来端正身心、安定国家了。国家安定了,那么整个天下也就安定了。所以说:我观看乡中请人喝酒的礼仪,就知道先王的政治原则实施起来是极其容易的。

【原文】

乱世之征,其服组①,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②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③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治世反是也。

【注释】

①组:五彩缤纷,华丽。②匿:通“慝”,邪恶。③瘠:薄,少,指葬送死者不笃厚恭敬。

【译文】

混乱的社会的迹象:那里的服装华丽,男人的容貌打扮得像妇女一样妖媚,那里的风俗淫荡,人们的志向是唯利是图,人们的行为驳杂不纯,那里的音乐邪恶怪僻,那里的文章内容邪恶而辞藻华美,那里的人追求生活享受没有限度,葬送死人俭省刻薄,轻视礼制与道义而崇尚勇敢与武力,贫穷的就盗窃,富裕的就贼害他人。治理得好的社会则与此相反。

【鉴赏】

本篇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批判了墨子反对音乐的主张。

什么是乐?《礼记·乐记》中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即乐的意思是欢乐,是人的性情之中不可缺少的。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将音乐作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历代典籍中有不少关于音乐的记载。儒家更是十分推崇音乐的教育作用,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沉湎其中,以致三个月吃肉都食不知味。孔子说:“没想到音乐之美居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荀子发挥了孔子关于音乐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是人情的一种必然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表现人的感情,从而得到娱乐,而且具有“人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大感染力,因而可以移风易俗。如果对音乐放任自流,那么邪音就会搞乱社会。所以统治者必须制定正声雅乐来加以引导,使它能“感动人之善心”,从而使它为巩固统治服务。

墨子的思想中含有“非乐”的成分,他认为凡事应该利国利民,而百姓、国家都在为生存奔波,制造乐器需要聚敛百姓的钱财,荒废百姓的生产,而且音乐还能使人耽于荒淫。因此,必须要禁止音乐。墨子从实用的角度,建议统治者放弃音乐,而去关心一下百姓的疾苦,这是有合理成分的,但是在那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荀子站在贵族的立场上,对墨子的这个观点进行了批判。

【精典事例】

我国古代认为,音乐是神圣的,与天地相通,是圣人创作出来教化百姓的。所以,演奏的音乐一定含有天地灵气,与人事有莫大的联系。

卫灵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他将要去晋国,走到濮水流域,住在一个上等馆舍中。半夜里突然听到抚琴的声音,问左右跟随的人,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召见乐师名叫涓的人,对他说道:“我听到了抚琴的声音,问身边的从人,都说没有听到。这好像有了鬼神,你听我的叙述,把琴曲记下来。”师涓说:“好吧。”于是端坐下来,取出琴,一边听卫灵公叙述一边拨弄,随手记录下来。第二天,师涓说道:“臣已将每句都记下了,但还没有串习,难以成曲,请允许再住一宿,熟习几遍。”灵公说:“可以。”于是又住一宿。第二天说:“练习好了。”这才动身到晋国,见了晋平公。平公在施惠之台摆酒筵招待他们。饮酒饮到酣畅痛快的时候,卫灵公道:“我们这次来时,得了一首新曲子,请为您演奏以助酒兴。”平公道:“好极了。”即命师涓在晋国乐师旷的身边坐下来,取琴弹奏。一曲没完,师旷甩袖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奏了。”平公说:“为什么说出这种话来?”师旷道:“这是师延作的曲子,他为纣王作了这种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后,师延向东逃走,投濮水自杀,所以这首曲子必是得之于濮水之上,先听到此曲的国家就要削弱了。”平公说:“寡人所喜好的,就是听曲子这件事,但愿能够听完它。”这样师涓才把它演奏完毕。

平公道:“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动人的曲子了,还有比这更动人的吗?”师旷说:“有。”平公说:“能让我们听一听吗?”师旷说:“必须修德行义深厚的人才能听此曲,您还不能听。”平公说:“寡人所喜好的,只有听曲子一件事,但愿能听到它。”师旷不得已,取琴弹奏起来,奏第一遍,有千载玄鹤十数只飞集堂下廊门之前;第二遍,这些玄鹤伸长脖子,呦呦呜叫起来,还舒展翅膀,随琴声跳起舞来。

平公大喜,起身为师旷祝酒。回身落坐,问道:“再没有比这更动人的曲子了吗?”师旷道:“有。过去黄帝合祭鬼神时奏的曲子比这更动人,只是您德义太薄,不配听罢了,听了将有败亡之祸。”平公说:“寡人这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乎败亡吗?我喜好的只有听曲,但愿能够听到它。”师旷没有办法,取琴弹奏起来。奏了一遍,有白云从西北天际出现;又奏一遍,大风夹着暴雨,扑天盖地而至,直刮得廊瓦横飞,左右人都惊慌奔走。平公害怕起来,伏身躲在廊屋之间。晋国于是大旱三年,寸草不生。

一种音乐表达一种心情,从音乐中往往可以感觉到作曲人的喜怒哀乐。吴国公子季札对《诗经》的这段配乐和舞蹈的评价真是恰如其分,所以流传至今。

吴国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

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札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乐工为他歌唱《邶风》、《庸风》和《卫风》。季札说:“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乐工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乐工为他歌唱《风》。季札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札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魏风》。季札说:“美好啊,轻飘浮动!粗犷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乐工为他歌唱《唐风》。季札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遗民在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乐工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札就不作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