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地球神秘现象大全集
10486900000014

第14章 神秘莫测的地域之谜(8)

在昆仑山中,有一块沉寂的谷地,山谷里牧草繁茂,野花妖娆。然而,在茂密牧草生长的沼泽地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到处弥漫着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这就是“地狱之门”——昆仑山死亡谷。这里浸泡着无数动物和人的骨骸,加上谷地里随处可见倒塌的石屋和荒丘孤坟,死亡的气息到处蔓延。牧民们宁愿羊群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牧草肥美的谷地。

1983年,青海省阿拉尔牧场有一群马因贪吃肥草而进入了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后,马群回去了,人却没有回来。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就在这年的7月份,一组地质考察队来到这个地方考察。当外面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这里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暴风雪过后,突然一声雷吼,探险队的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同事们立即赶来,抓紧抢救,十分幸运,炊事员慢慢醒过来了。他回忆说,当时只听后面一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队员们开始工作时,大家发现整个山坡全变了,黄土已变成焦黑色,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没了,到处都是倒毙的牛和其他动物的骨骸,真是满目苍凉。

地质队仔细对该地进行了考察,发现该地区有明显的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分布范围广泛,越往谷地深处,磁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联合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除此之外,地质学家还在死亡谷深处的沼泽地之下发现了暗河。

昆仑山死亡谷,上有雷击,下有暗河,就目前的研究考察状况来看,它们很可能就是“杀害”许多无辜生命的“凶手”。

神秘现象关键词:昆仑山死亡谷地狱之门暗河

谁建造了“魔鬼城”

乌尔禾风城又称魔鬼城,它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这里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的建筑群,让人惊叹。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

每当晴空万里、微风拂过,人们在乌尔禾风城漫步时,耳边总能听到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美妙的乐曲声,仿佛千万根琴弦在轻弹,又宛如无数只风铃在随风摇动。

可是,即刻就会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美妙的乐曲瞬间变成鬼哭狼嚎,像是马嘶、虎啸,又像是婴儿的哭声、女人的尖笑……整个风城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昏暗之中。如果没有准备,一定会这种奇异的景象所吓倒。

那么,这种奇妙的声音来自哪里?这座城又是谁建的呢?

科学家在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魔鬼城”就是一个“风都城”,并没有什么鬼怪在兴风作浪,而是肆虐的风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魔鬼城”的地层是古生代的沉积岩,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一层又一层相叠而成,形成厚薄不一,松实结合的岩层。再加上这里地处干燥少雨的沙漠气候,经过太阳的烧烤,大地在白天时一片灼热。而气温又会在晚上骤然下降,冷热变化十分剧烈。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岩石会碎裂成许多裂缝和孔道。沙漠地区的风面对着准噶尔盆地老风口,再加上常年受到从中亚沙漠地区而来的西北风的影响,这些风最大的风力可达10~12级,风力极强。夹带着大量砂粒的狂风扑打在岩石上,长年累月地对那些有软有硬的岩壁进行侵蚀,这样那些岩石也就被雕琢得十分精致而且神奇。

不过,雕琢“魔鬼城”的伟大工程师绝不仅仅是“风”,还有“雨”。流水的侵蚀、切割也在魔鬼城奇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魔鬼城主题景物的岩石,大多裸露在地面上,且水平叠置,这使得岩层虽经风吹雨淋却没有土崩瓦解,最终在风力和流水的侵蚀下,形成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地貌。

原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了如此精妙的杰作。

神秘现象关键词:乌尔禾风城准噶尔盆地风都城

沙子会唱歌——“鸣沙”之谜

所谓鸣沙,其实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鸣沙”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全球已经发现了数十处沙滩或沙漠存在“鸣沙”现象。在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以及巴西、智利和亚洲与中东的一些沙滩、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未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中国有4处鸣沙地,第一处是已为古志(《太平御览》、《大正藏》)所载的今甘肃敦煌县南的月牙泉畔鸣沙山,又叫雷音门;第二处是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中描述过的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黄河岸边的鸣沙山;第三处是内蒙古达拉特旗(包头市附近)南25公里库布齐沙漠罕台川(黄河支流)两岸的鸣沙湾,这处沙山有60米高,100米宽,又叫银肯鸣沙(“银肯”一词的蒙语为“永久”之意);第四处是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鸣沙山。

然而,沙为什么会“鸣”呢?这个问题使人困惑,也激起了人们对它一探究竟的兴趣。目前学术界对鸣沙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有的研究者认为,鸣沙与沙子之间的结构有关,鸣沙的基本原理在于空气在沙粒之间的运动。当沙粒在滑动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孔隙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空气一会儿钻进这些孔隙,一会儿又被挤出这些孔隙,因此便产生振动而发声。有的科学家提出,沙子之所以会“唱歌”与天然的“共鸣箱”有关。在响沙的背风坡脚下,一般分布有地下水,地下水由于气候干燥,蒸发旺盛而形成一堵无形的蒸汽墙冷气流;而在背风坡向阳的山脊线上却形成一个热气层,两者共同组成了“共鸣箱”。沙丘被风吹动或被人畜搅动后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频率,这种频率在“共鸣箱”引起共鸣后,使得沙丘的声音变大,同时在“共鸣箱”的作用下,这个声音的音量互相递加,及至发出轰响。当在宁夏中卫的响沙周围进行绿化造林,改变了当地的生态之后,沙粒声的频率受到影响,从而破坏了“共鸣箱”的结构,沙子也就不再“唱歌”了。

然而,在国外一些海滨的鸣沙沙滩是相当平坦的,不存在高而陡的月牙形沙丘,而且它们往往只会在雨后不久,表面层刚刚干燥的时候发出响声。这又如何解释呢?日本京都府北面丹后半岛的海水浴场上有两处鸣沙:一处叫琴引滨;一处名击鼓滨。这两条沙滩不仅音色截然不同,甚至还有季节性变化。由此日本学者得出结论:海滨鸣沙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洁净的海水不断地冲刷。夏天游泳的人太多,把海水弄得太脏,沙子便不愿响了。

另外的关于鸣沙成因的推测,还有静电发声、摩擦发声的说法。静电发声说认为,通过人力或风力推动沙粒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声即发出声响,众声汇集,即成大声。摩擦发声说认为,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裂爆声,众声集合,而成大声。

沙子唱歌是一种神妙的自然景观。它的奇妙还在于它的秘密,让人找不到一个能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神秘现象关键词:鸣沙《太平御览》共鸣箱

黄果树瀑布成因之谜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黄果树瀑布不止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享有“中华第一瀑”的美誉。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