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10478200000076

第76章 辩论逻辑技巧(6)

非同寻常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国民党军官们平静下来,周恩来紧接着连发五个问题,层层剥笋:“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由于平时确实没有好好想过这些问题,大家于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周恩来抓住“战机”,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把那些主张杀蒋的国民党军官们听得心悦诚服。

西安事变,最后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东北军的一些军官得知后,错误地把仇恨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对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很有意见。他们暗杀了几名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又杀气腾腾地闯进了周恩来的住所。

在这个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一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

当时,闯进屋子的国民党军官们流下了泪水,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扑朔迷离的问题,可以经由层层剥笋而真相大白。周恩来由轻而重,由小而大,道理层层深入,感情层层深化,促人猛醒,明事晓理,可谓大家风范。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依此类推,依此类比是辩论中经常用到的逻辑技巧,这也是逻辑连贯性的重要表现,是组织材料批驳对方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手段。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是论辩术中最常用的战术。它是先打“外围战”,再如剥笋一样层层剥开,然后攻其核心,对方就不会再有反驳的余地了。由远及近的论辩方法,是一个推理过程,使用这一技巧时要注意,一是不要过早地暴露目标,以防对方有心理准备。二是一开始的话题要隐秘得有分寸,不能“隐”得太深,更不能离论题太远,要注意与论题的联系。三是要注意整个论辩推理过程的逻辑性。

“由远及近”是说先把论辩的命题隐藏起来,先谈一些似乎与论题无关的话题,一见时机成熟,话题一转,马上抛出自己真正的命题,致使对手束手就范。

战国时,楚襄王是个昏庸的国君。大夫庄辛直言进谏,楚襄王非但不听,还训斥庄辛是“老糊涂”。庄辛只好离开,到了赵国。不久,秦国占领了楚国大片的国土。楚襄王有所醒悟,于是把庄辛找回来商量对策。

庄辛于是变直言进谏为层层剥笋,连设四喻,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递进,步步进逼:

“蜻蜓捕食虫子,自以为很安全,却不知道小孩子用粘胶捕捉它,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蚂蚁的食物。黄雀俯啄白米,仰栖高枝,自以为无患,谁知公子王孙将要把它射下,调成佳肴。天鹅直上云霄,自以为无患,谁知射手要把它射下来,把它做成食物。蔡灵侯南游高丘,北登巫山,饮茹溪之水,食湘江之鱼,左手抱了年轻的美女,右臂挽着宠幸的姬妾,不以国政为事,哪知道子发受了楚王之命要把他杀掉。大王您左边有个州侯,右边有个夏侯,御车后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食封地俸禄之米粟,用四方贡献的金银,同他们驰骋射猎于云梦之间,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您不知穰侯正接受了奏王的命令,他们的军队要占领我们的国家,把大王驱赶到国外去呢!”

一席话,听得楚襄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到了非纳谏不可的境地。

类比相推,灵活机动

20世纪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行由于货真价实、买卖公平,生意十分兴隆,于是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这位狡猾的英国商人蓄意敲诈,就到茂隆皮箱行订购了3000只皮箱,价值港币20万元,合同写明1个月交货,过期不交或不按质按量交货,由卖方赔偿损失费的50%。到了交货日期,茂隆皮箱行的经理冯灿如数交货。但是,威尔斯却说:“皮箱里有木料,就不是皮箱,合同上写明的是皮箱。”因此,向法庭提出控诉,要求按合同赔偿损失。

就在威尔斯在法庭上信口雌黄、气焰十分嚣张时,冯灿的辩护律师罗文锦从律师席上站起来,从口袋里拿出金怀表,高声问法官:

“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答道:“这是英国伦敦出口的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何关系呢?”

罗文锦高举金怀表,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有关系。这是金表,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面是镀金的以外,内部的机器都是金制的吗?”

“当然不是。”旁听者同声议论。

罗文锦便道:“那么,人们为何又叫它金表呢?由此可见,茂隆皮箱行的案件,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罢了!”

由于罗文锦的出色辩护,原告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词穷。法庭最后则只好以威尔斯诬告罪,罚款5000元结案。

罗律师在法庭辩论取胜使用的也是类比论证法,他将金表与皮箱进行类比。他的推理过程是,金表表面镀金而内部不是黄金可以叫做金表,而皮箱外部是皮革但内部支撑有木料,当然也可以叫做皮箱。由于他巧妙地使用了类比论证,在轻松、潇洒之中一举扭转辩论局势,大获全胜。

富兰克林和杰弗逊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弗逊当年风华正茂、文才过人。他最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东西评头品足。当他把起草的“宣言”交给委员会后,就坐在会议室外,等待审查通过。可是,过了很久,不见回音,他就很不耐烦了。坐在他身边的富兰克林,唯恐这样下去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拍拍杰弗逊的肩膀,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有位叫汤普森的年轻朋友想开个帽店,他觉得,一个醒目的广告招牌对帽店的生意很有好处,于是设计了一个广告招牌:“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下面还画了一顶帽子。他得意地把这个设计拿给各位朋友“提意见”。第一个朋友看了就不客气地说:“帽店”一词与后面的“出售各式礼帽”语义重复,建议删去;第二位朋友则说:“制作”一词也可以不要,因为你刚开业,顾客并不会因为帽子是你制作的就买,他们所关心的是帽子的质量和样式,而这些,需由他们亲自看到才行;第三位说:“现金”二字实在多余,因为本地市场习惯现金交易,从不赊销。经过接受这三位朋友的意见后,设计就只剩下:“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和那个帽子了。

“出售各式礼帽?”最后一个朋友对剩下的词也不满意。“谁也不指望你白送给他,留那样的词有什么用?”他把“出售”划去了,提笔想了想,连“各式礼帽”也一并“砍”掉了。理由是:下面明明画了一顶帽子嘛!

帽店开张了,来往顾客看见招牌上醒目地写着“汤普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顶新颖的礼帽图样。大家都异口同声称赞这个招牌做得好。

听完这个故事,杰弗逊明白老友的意思,他那自负、焦躁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宣言”草案经过众人的精心修改,更加完善,成了内容深刻、语言完美的不朽文献。

这里,富兰克林就是运用了类比术。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如果杰弗逊能像汤普森那样听取朋友的意见,那么,其所起草的宣言在众人的修改下,就会成为一个完善的文献。富兰克林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术达到了劝说杰弗逊的目的。

每个事物不仅有着与其他事物不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有着与其他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也就是说,事物都存在着共性。类比论证法就是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辩论方法。这种辩论方法灵活机动,变化无穷,能最大程度地表现一个人的辩论才能。

请看子贡与齐景公的一次辩论:

齐景公问子贡:“何人是你的老师?”

子贡答道:“鲁国的仲尼。”

“仲尼是贤人吗?”

“是圣人啊!岂止是贤人呢?”

“那你说说,他是怎么样的圣人呢?”

“不知道。”

齐景公怒气冲冲地说:“开始你说仲尼是圣人,现在又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子贡答道:“我终身戴天,并不知道天有多高;我终身践地,并不知道地有多厚;我求学于仲尼,就如同拿着勺子到江海中饮水,满腹而去,又怎么知道江海有多深呢?”

孔子是子贡的教师,孔子是怎样的圣人子贡当然不会不知道,他之所以说“不知道”,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加深齐景公对自己老师的印象。所以,当齐景公勃然大怒时,子贡就巧用类比的方法,用戴天而不知天之高、践地而不知地之厚、饮于江海而不知江海之深来类比就学于孔子而不知孔子是怎样的圣人,这样,既盛赞了孔子的伟大,又对自己刚才的“不知道”做出了圆满的解释。

还有,在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时,毛泽东同志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在这段论述中,包含了两个互相联系的类比推理。第一个类比推理的推论的具体过程是:桃树以及树上的桃子这对象,具有由栽桃人栽的并用水浇出来的属性,同时,还具有应该由栽桃人和挑水人来摘这个属性。而抗战的胜利果实具有由解放区人民流血牺牲换来的这个属性,而这个属性与桃树上的桃子具有由栽树人栽种、挑水等辛勤劳动换来的这些属性类似。于是,就可以根据桃子具有应该由栽桃人、挑水人来摘这个属性而推知,抗战胜利的果实也具有应当归给人民的属性。

第二个类比推理的具体过程是:桃树上的桃子不具有没人栽的属性,也不具有没人浇水的属性,也不具有应该由不栽树、不挑水的人来摘的属性;而抗战的胜利果实不具有不通过流血牺牲而得来的属性。而这一点与桃树上的桃子不具有没人栽、没人浇水的属性类似。于是,就可以根据桃子不具有应该由不栽树、不挑水的人来摘的属性而推知:抗战胜利的果实不具有应当由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抗战绊脚石——蒋介石垄断的属性。

这两个类比推理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抗战胜利果实应当归给人民的道理。

类比相推用于辩论中的反驳,更具其独到的特色,更能显示出它的论证性与机智性。类比反驳如果运用得好,不但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而且非常生动、幽默。

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

“先生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

黑人领袖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

黑人领袖的类比反驳,言辞简洁,辩锋犀利幽默,即使辩论对手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恐怕难以抵挡这种有力的反击。

在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年)的《古今概谭》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叫做翟永令的人,认为一味念经,对于一个人灵智的开发是没有用处的,而他的母亲却一味念经不止。有一天,翟永令“娘,娘,娘——”不停地喊他的母亲。母亲没有答应,翟永令于是就“娘娘娘”地叫个不停,把他的母亲都喊生气了。这时,翟永令才对他的母亲说:“我叫您几声,您就厌烦了,您一天到晚一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菩萨爷难道就不烦吗?”一言既出,他的母亲就悟出了许多道理。

这则故事也可以让我们悟出一点道道来,这就是:以这种现象比那种现象,以此道理比彼道理,以已知比未知,从而由现象一致达到结论一致,能够生动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类比的种类

类比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一、转移类比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载:齐王因为没有听从孟子的劝告,结果使燕国人反叛了齐国。齐王感到很惭愧,但有个叫陈贾的齐国大夫却在孟子面前为齐王开脱。他说:“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孟子答:“古代的圣人。”

陈贾:“他派他的弟弟管叔去监督殷国,结果,管叔却带领殷国反叛,这事有没有?”

孟子:“有。”

陈贾:“周公是不是知道他要反叛才派他去的?”

孟子:“周公不知道”。

陈贾:“这么说来,圣人有时也有过错吧?”

陈贾把齐王与古圣人相比,以圣人也有过错为齐王的过错开脱,如果就此讨论,显然不会得到什么结果。于是孟子转换了论题,通过如下的类比反驳了陈贾:

“古代的君子,有错就改,现在的君子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有了错,就像日蚀月亏一样,人人都能看见。当他改正时,人人又都能敬仰他。现在的君子,岂止是将错就错,还要找借口为自己辩护。”

孟子的反驳,抛开圣人有没有过错的论题,而是转移到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上。从而抓住了实质,击中了要害,使陈贾无言以对。

转移类比,指当一方以两类事物进行类比,推出某一结论时,反驳方则转换一个角度,同样运用这两类事物进行类比,推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避开对方结论而直接触及其实质。

二、同向类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呈了一封由英国核物理学家西拉德起草、爱因斯坦签署的重要信件。其内容是督促美国政府要抢在希特勒前面研制成原子弹。然而,罗斯福看了信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总统,萨克斯在同罗斯福共进午餐时,讲了一个故事。轮船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在一次拜访拿破仑时,建议他成立一支由蒸汽机船组成的舰队,在气候恶劣的时候,也能顺利地在英国登陆。可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拿破仑却不相信,竟发狂地嘲笑富尔顿:军舰不用帆?靠你发明的蒸汽机?哈哈!这简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结果,天才的科学家被轰了出去。假若当时拿破仑采用了这个建议,那世界历史就将重写。罗斯福听了这个故事,终于被说服,接受了美国应赶快研制原子弹的建议。

这里,萨克斯同罗斯福的谈话中就含着一个同向类比推理:

富尔顿向拿破仑建议成立一支由蒸汽机船组成的舰队,被拿破仑所拒绝,因此,拿破仑失败了。如果当年拿破仑采用了这个建议,拿破仑就可能胜利。现在我们建议赶在希特勒前面研制原子弹,跟当年富尔顿对拿破仑的建议相类似,所以,如果你不接受这个建议,就有可能像当年拿破仑那样失败,但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建议,则有益于战争的胜利。

由于罗斯福感到萨克斯的类比很有道理,故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同向类比是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由此类对象有某种属性而推出彼类对象也有该种属性。

三、反向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