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10478200000006

第6章 辩论的基础知识(5)

参赛双方的总体发言和每一个辩者的发言均受到比赛程序的严格控制,都有一定的次序和时间限制,所以,大家必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不仅要注意发言内容的相互补充、呼应,使每一位辩者的发言都成为己方总体发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发言情态、语调等方面也要保持一致,为己方整体发言构成一定的赛场气氛与效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胜利。

三、严格遵守赛场纪律

辩论比赛,是辩者个人和辩方集体的才能智慧的竞赛,这些才能和智慧的表现均处在一定的比赛程序的限制之中,倘若背离或破坏了比赛程序,就无法表现自己的智慧才能。所以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日常辩论,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争辩。它一般是在双方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由眼前突然触发的一切而即兴式地引起的。但日常辩论不同于日常的争吵,因为争吵是相互喊叫甚至辱骂、打闹,而日常辩论则是采用当场辩论、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

春秋末年,晋国的国君赵简子乘车上山游猎。车子艰难地爬行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大臣们都使劲地推着车,一个个汗流浃背,独有一个叫虎会的大臣,不但不推车,还边走路边哼着歌。赵简子坐在车上很不高兴,说:“我上羊肠山道,群臣都来推车,唯独你边走边唱不出力,这是做臣子的欺侮君主啊!臣欺君,该当何罪?”

“臣欺君,罪该死而又死。”虎会说。

“什么叫‘死而又死’?”赵简子问。

“自己身死,妻子又死,这叫死而又死。”虎会说到这里,把话锋一转,紧接着对赵简子说,“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为人臣欺主的应得之罪,那么,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做君主的轻慢臣下的应得之罪呢?”

“君主轻慢臣下,又该怎么样呢?”

“做君主的欺侮轻慢他的臣下,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有智慧的不肯出谋划策,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国家自然就会灭亡;能言善辩的不肯做使臣,咫尺天涯,难通有无,就不能与邻国通好;能征善战的不肯破阵杀敌,将颓兵衰,弱肉强食,边界就会遭到侵犯。君主轻慢了群臣,内政、外交、国防都无人出力,败亡的局面就会随之到来,那时便会国将不国了呢!”

虎会的话,惊得赵简子一身湿汗,他如梦初醒般地说:“好,好,说得好!”急忙下令不再叫群臣推车上山了,然后摆酒设宴,与群臣会饮。

这个故事里,虎会用自己出众的辩才,说服了赵简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日常辩论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临时遇到对某一问题的见解产生分歧时而自然引发的辩论。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辩论行为。

这种辩论没有预定性,随时可能发生,辩论的随意性非常大,可能从天扯到地,从古论到今,有时论题旁逸斜出,由于随意性大,几乎无法事前准备。

这种辩论大多是以口头方式进行的,运用口头语言,稍纵即逝,很难做记载来分析这样的辩论,有时甚至连辩者自己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很难弄清辩论的清晰过程。

这种辩论有时会有结论,分出胜负,分清是非;有时东拉西扯,远离原先引起争辩的辩题,或是形成了抬杠、口角,这就很难再求什么结论,只好不了了之,有时还会搞得不欢而散。

这种辩论有时没有受体,只是对立的辩者在争辩,没有旁人听到。有时有受体,有旁人听到辩论。这时的受体会有两种可能:一是表态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这实际上已经参加到了辩论当中,转化为辩论主体,担当起辩论角色;另一种情况是劝解辩论双方休战,保持和解,将辩论的辩题搁置起来。倘若受体只是保持旁观,对听到的辩论不置可否,不作任何反应,这倒颇似看热闹,有时反使得进行辩论的辩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再比如有一对年轻夫妇,为了给满周岁的儿子购买玩具意见不一致,展开了争论。先是争执玩具的品种规格,后是争执玩具的功能和价格,接着转入家庭经济的合理开支,争执彼此对共同收入的支配权。妻子为得不到丈夫的理解而感到委屈,丈夫则为妻子过于自负而懊恼,于是两人对这样的家庭生活互相埋怨,并由口角到吵闹,最终竟在很不冷静的赌气中提出离婚,致使双方父母出面调解。当老人们向他们夫妻询问提出离婚的起因时,两人竟都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因为他俩已记不起究竟因何缘起了。

在日常辩论中,辩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态度因人而异

同事间因工作中意见分歧,需要分辩争论时,态度应和风细雨,开诚布公。倘若是亲人间意见相左,发生了争执、辩论,则无须过分认真,只要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或大是大非的问题,总要“得容人处且容人”,忍让些,做到息事宁人。一般情况下,日常辩论不会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所以总要本着温和谦让的精神,通过说理、诱导,努力求得意见一致,或者求大同存小异。

二、讲究策略

虽然是日常辩论,大多需要即席发挥,很难事先准备,但为了能使辩论顺利进行,辩者在辩论中也要讲究策略,应随时分析情况,充分把握时机,迅速作出判断,施展有效的方法,充分表现自己见解的正确,求得事理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

三、分清辩论的必要性

就是分析辩题是否有意义,倘若属原则性问题,值得辩论;倘若属无意义的问题,就应避免辩论,一则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则也防止由于无谓的纠缠而伤害同志间感情。

四、掌握分寸

日常辩论,要适可而止。要紧紧抓住辩题的中心,辩什么就论什么,不东扯西拉,不无限蔓延,防止陈谷子烂芝麻什么都牵连,越扯越远。这样就很容易闹意气,甚至激怒对方,将辩论转为争执、吵嘴、打架,这就失去了判是非、求真理的辩论意义。日常辩论要着重探求事理,不要纠缠在个人的兴趣、嗜好、愿望当中。“我喜欢”、“我愿意”之类的争辩,是无益的辩论。

§§§第4节辩论的几个阶段

辩论的准备阶段是辩论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是辩者论点的酝酿、形成阶段。这是对辩题的辩论尚未展开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辩论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条件。在辩论准备阶段,有两个工作不容忽视:一是形成论点,二是确立表述论点的谋略。

形成论点的重要步骤

要形成辩论的论点,有两个工作不容忽视——分析辩题和搜集论据。

一、分析辩题

辨清题意就是把握住辩题的含义,搞清楚辩题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了解辩题提出的背景,因为辩题提出的背景正是其所使用的概念的语境,它直接影响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如“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这个辩题,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发展、变化及抑制的可能性,就有种种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不了解这些背景情况,也就不可能准确全面地把握“贸易保护主义”这一概念的含义,也就无法确定对“可以抑制”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因而,了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意,辨清了题意才能分析它的共识点和争论点,然后才能准确地找到分歧点。

二、搜集论据

分析辩题,确定对辩题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论点。当然在形成论点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论据,但为了能更好地论证己方的论点,在辩论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势必还须搜集充分的论据,如可以作为论据的事实、理论材料或是比喻、类比材料等。

搜集论据的基本要求是:必需的、真实的、典型的、新颖的。

必需的:是指论证己方论点或反驳对方论点必不可少的论据材料。它是与己方论点相关的论据,即由此必然能推导出己方论点的论据,或由此必然能推倒对方论点的论据。

真实的:真实是论据的生命,只有真实可靠的论据才能证实己方论点的正确。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要鉴别真伪,核实无误;比喻或类比的论据都必须可靠、可信,并与己方论点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典型的:论据能否有力地论证论点,关键在于是否典型。所谓典型的论据,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论据。这样的论据说服力很强。

新颖的:新颖的论据能吸引人,它令人耳目一新,能收到出奇制胜之功效。因而选用新颖的论据,在论证时就会增强力量。

确定提出辩题的谋略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安排攻守策略。所谓“攻”,就是确定论证己方论点、反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与途径。所谓“守”,就是确定抵御对立方批驳的方法与途径。

要确定攻守策略,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己方: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实可靠,论证是否充分严密,防守与进攻的方法是否得当,整体配合是否紧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准备是否充分,运用这些材料时能否做到随机应变等,这是“知己”。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对方,不仅了解他们的辩论观点与策略,甚至对方的个人条件,诸如心理素质、知识素养、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优缺点,以及他们整体配合中的强弱环节等,都应了如指掌,这是“知彼”。做到知己知彼,方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样确定谋略,才有可能百战不殆。

在辩论开始阶段要正式对辩题提出见解,建立各自的论点,引发辩论。在辩论中,辩者亮明论点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举例引论,亮明论点

孙中山先生在某次讲演中曾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华侨富翁,某日,他外出访友,却因未带夜间通行证和夜灯而无法返回,因为当地法令规定,华人夜出如无通行证和夜灯,一旦为荷兰巡捕查获,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出于无奈,他只得花一元钱,请一个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为荷兰巡捕不会问日本妓女的客人。

孙中山说:“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就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连走路也没有自由,地位不如日本的一个娼妓。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但自己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

孙中山先生讲演的宗旨是唤醒民众觉悟,号召大家起来推翻反动政府,拯救祖国。他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例,故事中华侨富翁与日本妓女的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心情抑郁难平;紧接着孙中山先生那饱含悲愤的一番话,如电闪雷鸣般震动了大家的心弦,激发了大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辩论中,用列举例证引发出己方的论点。这种说理方法由实入虚,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顺理成章,自然易懂,道理透彻,说服力强。

二、开门见山,直接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