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10478200000017

第17章 辩论的准备阶段(4)

“既然你用牛蹄筋冒充熊掌,敲诈顾客,根据情节,也应罚款2万元,同时将顾客的钱退回,另外还应赔偿1千元的精神损失费!”

在以法律为武器的严厉进攻面前,老板只得乖乖地缴械投降。

在准备搜集材料时,无论哪类材料都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准确。事实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要有根有据;引述理论材料一定要准确,不要断章取义。二是要典型。即要能说明问题,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在同类近似的材料中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辩题。要防止使用个别的、偶然的事实材料。三是要新颖。新的总是吸引人的,材料要有最新的信息价值和时效性,这样才有吸引力。四是要生动感人。材料应尽量具体形象,让听众感到亲切自然,容易被接受。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列举事实,其目的也是为了从事中引出理来,只有理论才能形成具体的判断来证明辩题。理论材料包括与辩题有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理、公式;经过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经典言论、名言格言;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民谚歌谣;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辩题有关的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等等。比如,在法庭辩论中,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辩论,以法立论,依法辩驳,法律条文材料在这里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理论材料的运用可以使论证严密和深厚,而事实材料的运用则可以使论证更充实和生动。

对材料分析研究,有选择的分类

加工材料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然后按照不同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按材料的重要与否、分量的轻重进行排队,按材料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让搜集到的材料,担负起不同的论证任务。具体的分类标准有:

1.驳斥对方观点的材料

除了选择支持己方观点的材料,还有一些材料是专门为反驳对方论点准备的。这些材料虽然不能从正面支持己方的观点,但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其实就等于支持了己方的观点。

2.反击对方反驳的材料

在辩论的过程中,对手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这是辩论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在组织材料时,就要充分估计到对方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反驳己方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组织对对方实施第二次、第三次打击的材料。这些材料如同预备队一样,可以保持己方始终有足够多的火力。如果只准备第一次打击的材料,却没有应对对方反击时的反驳性材料,这样,肯定会在辩论中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把反击对方反驳的材料准备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3.支持己方观点的材料

这是材料中数量最多的,它直接为己方立论提供充足的论据,是使己方立论坚实的基础,也是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提炼材料中的精华

前面我们说过,在搜集材料时,材料要尽可能多,但是,在具体使用材料时,材料却一定要“精”。这里的“精”就是指材料的质量高,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就需要对材料进行提炼加工。衡量材料是不是“精”的标准,就是看它和辩题的关系如何。无论你手头的材料有多少,如果不与辩题相联系,它就只能算作是对辩论有潜在使用价值的素材。只有当材料与辩题建立起某种关系,并把材料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它才具有论战的价值,成为辩论的论据。所以,在我们占有了大量材料后,就要对材料进行深度的提炼加工,把它们改造成为有直接使用价值的论据。对材料的提炼加工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从表达的角度,分析不同句式的功能,据此进行语言的加工改造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当把某些材料确定为论据之后,还不能直接使用,还要从实战出发,进行必要的语言改造,其目的是提高论据材料的使用价值和论证力度。比如说,有些材料太长,有些材料不适合口语表达,都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从表达的角度加工材料,其具体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点。

1.口语化

辩论尤其是比较正规的辩论如辩论赛等,赛前辩手都要从书刊资料中选取大量的材料。而从书刊资料中选取的事实材料,大多使用书面语言。对于这些材料,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还要进行口语化加工,也就是用口头词语把书面语言替换下来,并将情感色彩注入其中,做到既达意,又传情;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明白。

2.生动形象

有些材料还要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对其进行形象化处理,或者赋予其幽默色彩等,以提高其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这样的语言,其效果要比苍白、平板的语言好得多。

3.同类合并

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件同类事实材料,经过浓缩加工,再合并到一起,用来说明一个问题。还可以把两件或两组性质对立的事实材料,进行正反对比处理,来说明一个问题。这种把材料按组排列的方式,在实战中有助于涵盖一定的面,又以排比或对比方式表达出来,有很强的气势和说服力。

4.裁剪截取

这种方法就是从一个较长的事例或理论论述中裁剪截取最精辟的一段,用来作例证或引证论证的论据,还可以将一段理论材料,例如一段名人名言,在某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分成两段,只用其中一段,意在设置陷阱,引诱对方说出另一段,为己方制造反击的机会。

5.高度浓缩

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件内容较完整、时间跨度较大的事例,进行压缩,取其精华,用简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出来,又不会改变原来的意思。这种方法在举例论证中是很常见的。

二、从材料的思想性入手

分析、研究材料与论点之间的联系,选取联系紧密的材料做论据。

1.从理论材料中寻找论据

相对来说,从理论材料中寻找论据要容易一些,因为理论材料的意义不像事实材料是蕴含着的,而是比较明了的。在论证中,只有理论才能形成判断,进而证明命题。理论材料与命题所揭示的论点之间则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理论材料所体现的是普遍规律、大道理,论点概括的则是小道理。一般说来,这类理论材料可以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使用,有时则以引证的方式出现。从理论材料中找论据,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小道理与大道理的一致性、相关性,两者越是一致,关系越是密切,越是严丝合缝,其作用就越大。

2.从事实材料中寻找论据

辩论者要善于分析事实材料中所蕴含的理性意义,从事中引出理来。事理作为命题的依据,能形成具体判断,证明辩题。如果不能理解和把握事实的理性意义,不能从事实中抽象出道理来,就难以准确地证明辩题。那么,这样的材料存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制作论据卡片

运用卡片的形式,记下材料的内容,分门别类作资料存储,必要的话,还可以编写索引目录,以供辩论时使用。当然,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比较正规的辩论。有人说,我的记忆力很强,用心记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辩论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比如,重要数字、名人名言、事实典故等。这些卡片在辩论中可以直接拿来照本宣科,随时取用,还可以作为提示,根据现场情况变换角度。当然,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存储、搜集的资料到时候用不上,但也不能忽视它们的作用,这些资料的“预备队”可以对辩论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材料卡片,也要按照重要的程度分出不同的等级,按要求排列次序,有些秘密武器、重量级材料,则可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发挥其秘密武器的作用。

谋略不同,采取的辩论战术不同,谁的谋略正确,谁就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辩论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对抗双方的智力和谋略水平的高低,因此奇谋妙计是论战制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制定谋略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地说,辩论的奇谋妙计预定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稳定的战术策略,这种策略主要用于己方立论过程。这种较为稳定的预定方案,在实战的过程中将得到较全面的贯彻,变动也比较小。第二种是比较灵活的战术方案,这种方案主要用于驳论交锋过程,在实战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而动,因而,这种方案往往有较大变化的可能。

无论采用哪一种策略,下列这些因素是在制定策略战术时必须考虑的:双方的论点、底线;双方主战场的预测;反击突破口的选择;具体的战略战术、进攻路线和演变步骤,具体目标的设定;如何发挥己方优势,确定重要材料运用时机和运用条件;应对失误的方案和摆脱困境的措施。

在整个谋略方案策划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思考、权衡、比较、运筹,可以涉及多套方案,反复进行对比、优化,最终把确定的指导思想具体化为最佳的战术方案。

确定辩论主战场

所谓辩论主战场,也就是通常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最大可能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主战场的确定,关系到次战场的选择和攻防方略的制定。所以,在制定辩论策略时,必须对双方的主战场进行判断和预测。否则,就可能因主战场不明确,不能攻击对方的要害,或陷入对己方不利的泥潭中,以至于被动挨打。

在辩论之前,双方辩论的主战场并不全是已知的定数,因为主战场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双方的立论底线,而对方的立论底线这时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对方主战场预测上。为什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对方主战场的预测上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辩手和教练这时候可以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多考虑对方的立论底线,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这样,所制定的策略就可能涵盖涉及问题的最大外延,并就此进行准备,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确定战略战术的目标

任何一种辩论基本上都是以驳倒对方的观点、树立己方观点,并使对方或第三者(评委)接受己方的观点为目的战略目标的。辩论的战略目标对策略的产生和实施具有激发、调整等功能,常常是谋略行为的动力。在制定谋略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考虑目标本身,而且要考虑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相关的各种因素,思考接近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途径,从而形成有效的战术。

从辩论的实际情况分析,辩论的性质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辩论赛中,辩手的目标并不是真理,而是自圆其说,征服评委和观众,夺取比赛的胜利。在法庭辩论中,公诉人的目的是指控被告人有罪或罪重,揭露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制服伪证者,说服辩护人,同时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被告辩护人则依法从无罪或罪轻的角度,追求量刑的准确。决策辩论的目标则是求得方案合理,减少决策上的失误,不存在谁胜谁负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根据辩论性质的不同确定明确的目标。

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时时刻刻不能偏离战略目标。具体地说,不但要警惕对方有意识地使你偏离战略目标,还要克服由于自己头脑一时发热忘乎所以而偏离战略目标,从而使整个辩论始终有明确固定的战略目标,又有阶段性小目标。随着阶段性小目标的一个一个实现,向着战略大目标一步步地逼近。

制定己方的战术预案

一、相对稳妥的战术预案

在审题与立论、明确主战场和战略目标之后,下一步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展开方式确定立论陈述的顺序,制定己方的战术。辩论的战术技巧主要体现在立论点的独到性和论证过程的层次安排中。

概括地说,辩论战术的制定通常有三种方案:

1.先发制人

这是一种包容涵盖的战术,也是一种“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战术。其具体做法是,在一开始提出己方论点时,就要把对方所可能论述的观点涵盖到己方的立论之中,使其成为己方立论的一部分,提前把对方要说的话说了,这样对方立论的前提条件就不存在了,那么对方的任何论证都只能是片面的。这种战术的优点在于具有相当强的突然性,对对方的打击力度很大。

2.埋伏奇兵

这是一种后发制人战术。具体做法是,开始时不显山露水,只进行一般论证,并不引人注意,甚至给对手造成己方软弱无力的错觉。等到对方错觉已经形成,突然派出一支或几支奇兵,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打乱对方的阵脚。例如,在辩论“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中,这个辩题在经济方面对正方十分有利,而在人的健康和价值方面却于反方十分有利。在具体的辩论中,反方就设计了埋伏奇兵的战术:前两个辩手只在有利于己方的领域与对手周旋,开始时没有过人之处,给人一种平平常常的感觉,可是到了三辩,话题突然转向经济领域,指出烟草业的利税是国家专卖垄断的结果,并非烟草业本身的功绩,这一行业的利税高正说明了国家控制烟草业发展的态度。接着,四辩站在人的价值上又狠狠一击。这样就在对方以为对己方有利的领域里突然出现一支轻骑兵,彻底扰乱了对方的阵脚,打乱了对方的部署。

3.稳扎稳打

这是一种正规战术,又是一种基本战术。其论证过程是,提出己方的论点后,按照一定逻辑顺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论证,最后完成己方的立论建构。这种论证的优点是思路比较清晰,同时容易给人逐层留下印象。缺点则是突然性、隐蔽性较差,当己方提出论点后对手很容易就找到了应对的办法。稳扎稳打战术适宜在己方立论的优势明显、材料充实时使用,也就是说,当己方已经占据了辩论的明显优势,可以稳稳当当、从容不迫地使用这种战术。

二、灵活机动的战术方案

据说,在二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首脑会议,斯大林不断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施加压力,通过的决议全是斯大林提出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总感到不舒服,决定戏弄斯大林。

一天早上,在例行会议之前,丘吉尔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成了全球的主宰!”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什么?”

斯大林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丘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

丘吉尔和罗斯福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说斯大林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因为按常理说,宇宙是人类所能想象的最大空间,如果斯大林仍沿着他们的思路,想要去想出一个比宇宙更大的空间,那要么是徒劳,要么会闹笑话。而这时,斯大林却转换一下思维角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从人对人的控制关系中把握“空间”,从而“置于死地而后生”,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困境,反而倒过来戏弄了二巨头一番。此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