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0477100000023

第23章 鸟类沙龙(2)

还有一些鸟,它们不是在地面上造巢,而是把巢建在地面以下。白顶就是这样一种鸟。它主要栖息活动于干旱贫瘠的荒漠或多鹅卵石的草地上。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多荒漠的地方繁衍后代。白顶没有丛林鸟那样鲜艳的羽衣,身上大部分为白色,并染有淡淡的砂褐色,眼睛的周围以及脖子的下面是纯黑色,对比很明显,翅膀是黑褐色的,尾上的末端和中央也是黑色的。很显然,这样的羽色,在卵石遍布的荒漠草地上是不易被发现的。

白顶的巢也是浅杯状的,外围用细草根细草茎等编织筑成。里面垫些细草、羊毛、马尾、羽毛等柔软的材料,在里面产下4-6枚青绿色的卵。白顶喜欢把巢建在地面的洞穴中,常常利用鼠兔、黄鼠、旱獭等废弃不用的洞穴。有时候,白顶也会占用这些鼠类洞穴的一个分支,这就是古今中外人们一直非常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鸟鼠同穴。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尔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述:“鸟鼠同穴,其鸟为,其鼠为。”晋朝的郭璞对这段话这样注解:“如人家鼠而短尾,似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体型像老鼠而尾短的动物,可能指的就是荒漠中的数量非常多的鼠兔、黄鼠、旱獭等鼠类动物。而体型像,黄黑色的鸟,则应该包括白顶鸟在内的生居在荒漠草原的小型鸟类,像穗、雪雀、地鸦等。这些鸟的体色都比较暗淡,以黑、黄、褐为主。以前的苏联科学家也曾报道过前苏联和蒙古境内荒漠草原上所见到的鸟鼠同穴的现象。这些鸟占据了鼠类的洞穴,生儿育女,繁衍自己的后代,但它们与这些鼠类总能和睦相处,鼠和鸟常常出入同一洞穴。有的时候,这些鸟甚至会跳到鼠的背上,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当鸟发现有人或其他动物接近巢时,就会凌空高叫,鼠类闻声立即钻入洞穴,逃得无影无踪。蒙古一带的人因此诙谐地说这些鸟是鼠类的外甥。

其实,鸟与鼠相差甚远,连远亲都谈不上,更不用说是外甥与舅舅的关系了。在荒漠中,适宜造巢的地点很少,鸟类占据鼠洞或利用废弃的鼠洞筑巢繁殖,是很普通的现象。由于鸟类有很好的视觉,能在空中活动,容易发现天敌,而一旦发现危险,这些鸟又常常会发出惊叫,借此,鼠类也能快速意识到危险的到来。这也许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现象呢。

凿土为穴的翠鸟

鸟类中也有会挖地道的种类。翠鸟,就是杰出的“隧道专家”。

世界上共有9种翠鸟,中国有3种。它们是:普通翠鸟、斑头大翠鸟和蓝耳翠鸟。其中以普通翠鸟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翠鸟的形态奇特而美丽,小巧的身体却有一张又尖又直的大一只雄翠鸟正静静等待着向自己的心爱者赠送的礼品出现嘴。身体背侧的羽毛是艳丽的翠绿色,头顶上点缀着深蓝色的横纹,纯白的喉部衬托着油黑的长嘴巴,身体腹侧是鲜明的栗棕色,加上一双乖巧的红色小脚,十分逗人喜爱。

翠鸟是水边的捕鱼能手,但是它的巢却建在距水较远的地方。只有高出地面很多的土坡断崖才会被它相中。称它为“隧道专家”并不是夸张,它先是空中作业,宛如直升机一般悬停在空中,然后突然向前猛冲,一次次地用它那凿子一样的巨嘴凿击土崖的垂直壁,直到凿成一个小洞口以后,才能进去凿土,同时双脚迅速地把碎土扒出洞外。这样造出的小洞上不挨天下不接地,蛇、鼠等动物很难接近,使人想起武侠小说中描述的武林高手潜心修炼的地方。但是翠鸟凿出的洞绝不设“迷宫”,总是笔直地向前伸,假如在凿洞的过程中,前方遇上大石块或树根,它就会放弃这个洞,重新开始,一直凿到50-100厘米深的地方,才会在洞的末端扩大成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球形洞室。洞挖好了,还再在洞中添加巢材。翠鸟选择的巢材很特别,不用羽毛、兽毛、也不用柔软的禾草,而是在洞室中垫上一层厚厚的鱼骨和鱼鳞。累累白骨,就像是《西游记》中描绘的白骨洞。翠鸟要在这些鱼骨鱼鳞上产下6-7枚卵,卵洁白而细腻,十分可爱。

翠鸟特别喜欢吃小鱼小虾,有时候也吃一些水生昆虫。它常常独自停栖在水边的树枝或岩石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上的动静,静静地等候鱼虾游来,一旦目标出现,会立即以迅速凶猛的姿势,直扑入水中,用它那又尖又大的嘴巴叼住鱼虾。有的时候,翠鸟还会鼓动翅膀“悬挂”在距水面五六米的空中,歪着头凝视水中,见有鱼虾游过,会垂直射入水中,叼着猎物飞掠而去。这种美丽的鸟在吃鱼时十分残忍,捉到小鱼后并不急着吞下,而是叼到附近的岩石上摔打,直至摔死了以后,才慢慢地去吃。

翠鸟的亲戚还有冠鱼狗、蓝翡翠、白胸翡翠、赤翡翠等。它们都和翠鸟一样喜欢捕食鱼虾,而且也都在河岸或山坡的断土崖上挖洞造巢。

冠鱼狗的羽色以白为主,又密密地斑杂着黑色的斑点,像是披了一件黑白相间的花格子布衫。头顶长长的冠羽时常竖起,样子十分奇特。翡翠是十分美丽的鸟,古书上把体色以赤红为主的赤翡翠称作“翡”,把体色翠蓝的蓝翡翠、白胸翡翠称为“翠”,认为它们是雌雄一对。而我们现在知道它们分属不同的种。尽管翠鸟家族的成员嗜食鱼虾,给养鱼养虾业带来一定危害,但它们绚丽的色彩和奇妙生活方式,仍吸引着好奇的人类。

干木工活的森林医生

翠鸟有大而尖直的嘴,像有刀的凿子,凿洞造巢。素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也有凿子一样的利嘴,可与翠鸟比美。翠鸟能凿土洞,啄木鸟却喜欢做“木工活”。

冬季,啄木鸟的生活是枯燥的。它一天大约要吃2000颗松籽。为了这份单调而巨量的食谱,啄木鸟几乎整天都在奔忙全世界共有212种啄木鸟,除了南极和澳洲,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国,有27种啄木鸟,其中最常见的要数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了。绿啄木鸟的体型较大,遍体灰绿色,雄鸟的头顶有一块鲜红的斑,像戴了一顶小红帽。斑啄木鸟则穿了一件黑白相间的花衣裳,背羽和翅膀有明显的黑色及白色。雄性的斑啄木鸟不仅戴了顶小红帽,而且还戴了一个红色的“屁股兜儿”——尾巴根下面和下腹部也是红色的。

尽管各种啄木鸟大小不一,色彩各异,但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作为“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都是出色的“木匠”。啄木鸟的嘴虽然没有翠鸟的那么大,但它更像一把锐利的凿子,上下嘴合起来呈尖锥状,致密而坚硬,适于啄凿树干。就连柞树、桦树等木质坚硬的树也能啄出洞来。啄木鸟还有一条长而灵活的舌,舌骨的后角向后延长,并且向上卷曲到头骨背面,有的伸入到上嘴右鼻腔中,仅用左鼻孔呼吸,有的甚至还在右眼眶里转上一圈。这样的舌能够伸出很长。舌的前尖还长有倒须钩,能把树皮下和树洞中的害虫钩出来,啄木鸟的脚也很特别,它的脚趾两前两后地分开,能够紧紧抓持树干,在树干上爬行,有时还会头朝下向下爬。啄木鸟还有一个奇妙的尾巴,它的尾羽轴非常坚硬而且富有弹性,在树干上爬或去啄凿树干时,尾巴能紧紧地顶住树干,脚、树干、尾三者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牢固地支撑身体。

每当春季来临,雄鸟常常“笃笃……”急促地敲打树干,像是在打梆子,在几里地以外都可以听见。其实它并不是在啄虫,而是在向雌鸟发出信息:这里有个多情的“小伙子”在等着“成家立业”,也是在向其他雄鸟发出警告,这是它的领地,不要进入。快乐的“小木匠”很懂得韵律,它们在叩打树干时,不但能听出树皮下是否潜伏有昆虫的幼虫,而且总是选择音质悦耳的树木敲打,“木琴”演奏得越好越能吸引异性。一旦有钟情者光临雄鸟的领地,它们就一起凿洞筑巢。

啄木鸟总要用粗大高耸的树木来建巢,所以在年幼的树木中是没有啄木鸟栖息的。它们的巢总是建在距地面很高的地方,一般的动物很难接近。但是啄木鸟并不把巢修得很讲究,洞穴中也不铺垫羽毛、兽毛之类的材料,从树干上凿下的木屑就成了垫巢的好东西。

啄木鸟在黑漆漆的树洞中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先在一个斑啄木鸟巢的背面,修了一个伪装的“躲藏处”,再在巢穴的后壁用电钻小心翼翼地开一个洞,并装上一块玻璃。这样,不但可以观察,而且还可以拍下许多珍贵的照片。斑啄木鸟一般要产3-8枚纯白色的卵,夫妻双双承担孵卵和育雏的职责,一般要经过16天左右的孵化,小啄木鸟才会破壳而出,再经过18-21天,才能离巢飞走。

大多数种类的啄木鸟都喜欢吃天牛幼虫等危害林木的害虫,人们也十分喜爱它们。啄木鸟有一种习性,就是几乎不用以前的旧树洞。每值繁殖季节,总是要依靠辛勤的劳动,重新啄洞营巢。其他一些森林益鸟,像各种山雀、、蚁、小型的猫头鹰等喜欢在树洞中建巢的鸟类,常常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树洞来安“家”,从而也使其他鸟类繁荣起来。

燕子呢喃画梁间

燕子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鸟类,它好像也能感觉到人们的友善,常常来到人家的屋檐下或房梁上,修巢产卵。它们体态轻盈语声悦耳,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双栖双落,时而群飞群唱,时而呢喃细语。

家燕是最常见的一种燕子,它的羽衣呈蓝黑色,带有金属光泽,脖子下面是栗红色的,深叉状的尾是最易识别的特征,最外侧的两枚尾羽延长,像是两条飘扬的丝带,尾羽上还有一排大型的白色斑点,故而燕子在飞舞时犹如凤蝶一般。

每年四月,春暖花开,家燕就会从东南亚、印度半岛、澳大利亚等越冬地,远涉重洋,来到我国北方繁殖。家燕成双成对地回归故里,雌雄鸟一道齐心协力地筑巢垒窝,它们在水塘边、田埂上或者河边湿地上啄取湿泥,并用唾液混合,做成小球状的泥丸,衔回到筑巢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垒砌起来,边垒加泥丸边填加一些细草根、稻草秆、羽毛等,这样筑起的泥巢既牢固又坚韧。雌鸟还会卧在巢中,用胸腹部把巢内壁压实磨光滑,功夫不负有心燕,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一个碗状的巢就筑好了。再在里面铺垫一些柔软的羽毛和干草。在房梁上筑的巢是一个完整的碗状,贴在墙壁上的,当然就只是半个碗。在这样的巢中它们会繁殖两窝,直到秋季来临,才集群远去。在以后的许多年中,一些家燕仍会重返旧巢,在这里繁衍生息,前后可以长达近十年。

另外一种常见的燕子是金腰燕,它和家燕十分相像,身体略微要大一些,腰部有一条非常显著的金黄色斑带,它的名字也正是来源于此。金腰燕也喜欢在人家的檐下梁上造巢,像家燕那样“夫妻”双双衔泥垒窝,但它们筑的巢比家燕的更精致,像一长颈的瓶子,因而民间把金腰燕叫做“巧燕”而把家燕叫做“抽燕”。

家燕和金腰燕都喜欢与人为邻,但它们在选择造巢地点时还是有点差别的。家燕更喜欢把巢垒在屋内梁上,金腰燕则偏爱把窝筑在屋外墙壁上。在平原地带的农家村舍里,家燕的数量较多,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和都市中,金腰燕要多一些,这说明它适应能力更强。城市中生活的金腰燕,对以前的洋式建筑也产生了适应,纷纷地把巢筑在砖石的墙壁上,但木结构的房屋仍然是它最喜欢的营巢地点。

人们喜爱燕子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轻盈的体态和细柔的歌喉,更因为他们是捕虫的能手。它们依靠灵巧的飞行技术,空中飞翔时张开宽阔的嘴,嘴边还有硬的口须,像一张活的捕虫网,飞捕飞行中的昆虫。在哺育幼雏时,燕子格外地忙碌,金腰燕每天要喂雏110多次,家燕则多达180次左右,可以想象在整个繁殖季节,它们要消灭多少害虫。

燕子与桃花柳絮一样,是春的使者,经过漫长的冬季,当人们见到第一朵春花,当人们听到第一声燕语,那时的心情是何等愉悦啊!然而现代的建筑设计家们似乎早已忘却了曾与他们一起成长的雏燕,忘却了母亲轻声哼唱的小燕子的歌谣,也忘记了新燕飞进家门时的兴奋之情。他们设计建造的高耸入云的大厦把人家装进格子里,他们不曾想起都市中还有人类的朋友。也许有一天,人们终于会想起它们,也会为它们建造新式的家居。

喜鹊

喜鹊如同燕子一样也是人们的近邻,它身上的羽衣黑白分明,闪闪发光,飞翔时飘逸婀娜。《禽记》,中说它“仰鸣则阳,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所以人们就称它为喜鹊。记得小时候,每值农历七月七日,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常常躲到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美丽善良的仙女,来到凡间与放牛郎结为了恩爱夫妻,可恶多事的王母娘娘一定要把他们分开,在他们两个之间划出了一道银河,每年只许他们见一次面。七月七日这天就会有成千上万只喜鹊飞到天上,翅膀连着翅膀,在银河之上架起一座鹊桥,让相思的恩爱夫妻互诉衷肠。

其实喜鹊并不能报喜,更不能架“鹊桥”。动人的传说使人们把它当成了吉祥喜庆的象征,所以,当喜鹊在人家附近的大树上造巢时,人们并不去毁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