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10457000000006

第6章 声誉日隆(2)

潘兴带着满脸的怒气,走向指挥车。马歇尔觉得,潘兴的批评,有失公正,演习是他策划和指挥的,他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说明事实的真相,并对演习进行讲评。但潘兴不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容易动怒,更何况现在他正在气头上,如果此时马歇尔插话,也许会使他晋升的机会化为泡影。而且他只是一个上尉军官,在这种场合,根本就没有讲话的资格。但为师长鸣不平的正义感,使他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气愤,他现在顾不得晋升等问题了。他鼓起勇气走向潘兴将军,开始向总司令解释事情为什么会弄糟以及糟在什么地方。潘兴根本就不认识眼前这个敢于跟他说话的上尉,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耸耸肩,继续向前走。马歇尔有些怒不可遏,但还是尽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和声音。

“潘兴将军,”马歇尔向前跨一步,一手扯住总司令的衣袖,“一些事情应该在这里说一说,并且应该由我来说,因为我在这里的时间最长”。

潘兴停住脚步,冷冷地盯着马歇尔,“你有什么要说的?”

马歇尔向潘兴解释,接到总部的命令时,师长和参谋长都不在,是他一个人策划和安排的,因此,演习好与坏的责任都只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况且,他是前天才接到通知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显然,“组织一次这样规模的复杂的军事演习,应该有两周的准备时间”。

潘兴严厉地看着马歇尔。站在周围的全是一些将军、上校、少校,只有极少的几个尉官。大家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不知道潘兴将军会怎样来打发这位不识时务的上尉,但潘兴还是冷冰冰的。

“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有许多麻烦事儿。”潘兴说。

马歇尔知道已经捅了大漏子,反正要挨处分,被撤职,便索性接过潘兴的话头说:“是的,将军。不过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一些麻烦的事情,而且都在当天睡觉前解决它。”费伯·哈罗德:《乔治·C·马歇尔将军:战士与政治家》,纽约,1964年,第54页。

潘兴转身上车带着他的人马走了。马歇尔冒着不能晋升甚至撤职的风险,为师长的不公平待遇而辩护,他与潘兴将军的首次见面和交谈,成了整个第1师官兵谈论的话题。塞伯特为马歇尔的精神所感动,对马歇尔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同时,他也同意全师官兵的意见,认为马歇尔因一时鲁莽,很快要结束他的军事生涯了。大家都为马歇尔感到惋惜,但马歇尔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在那种场合,他挺身而出,说明事情的真相,勇敢地承担责任,是做得正确的。

其实大家对马歇尔的担心是大可不必的。马歇尔的莽撞行为,不仅没有引起潘兴的愤怒,相反引起了这位粗鲁的总司令的赞赏。一是赞赏他的勇气,作为一个小小的上尉,竟敢在那么多人面前,与总司令顶撞;二是赞赏他的为人正直,对待不公平的事情能够挺身而出,进行申辩;三是赞赏他的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这证明马歇尔不是一个唯唯诺诺,不辨是非的苟且之辈。回到总部之后,他调查了马歇尔的从军经历,发现他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他又利用到第1师巡视的机会,找马歇尔谈了一次话,觉得马歇尔实在非同一般上尉军官,其见识之广博,阅历之丰富,实可与将级军官相比拟。于是,马歇尔很快被晋升为少校。

法军等待已久的美军参战时间终于到了。1917年9月下旬,第1师奉调前线,同一个有实战经验的法国营并肩作战。那里离激战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只是天气寒冷,道路泥泞,生活枯燥,法、美军队同德军之间隔着一片令人讨厌的沼泽地,严密的铁丝网把双方隔开。每天,双方的大炮都进行轰击,但似乎都是例行公事一样,以便提醒人们,他们是在进行战争。这些长期呆在战壕中的士兵,都对战争感到厌倦了。美国大兵们,奉法军指挥部命令,尽可能地避免制造麻烦,严禁他们跨出战壕,进入无人区,对德军进行攻击。但刚刚进入这一地区的美国炮兵,杀敌心切。他们瞄准了德军阵地,一阵猛轰。沉寂的战线,突然热闹起来。德军对准美军阵地实施还击,造成了3名美军死亡。时在1917年11月3日,也就是美国宣布对德作战以后的7个月。在听到德军炮轰以后1小时,马歇尔马上赶到阵地,查看地形,询问受伤情况。这反映了马歇尔的典型作风:雷厉风行,掌握第一手资料。

不久,第1师从前线撤下来,并且换了一个新的师长。罗伯特·李·布拉德将军接替塞伯特。马歇尔的工作依旧。这时,马歇尔的老朋友和老上司哈古德,当上了美国远征军的后勤部长,他要求把马歇尔调去当他的副手,但第1师坚决不同意。不久,马歇尔被晋升为中校。

1918年,交战双方都认为是战争结束的年头。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俄罗斯这个最庞大帝国的废墟上,正在进行一种前无古人的实验。苏俄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这对打得精疲力竭的德国来讲,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礼物,德国结束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把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1918年春季,德军在索姆河流域发起了它最后一次强大的攻势,企图在美国大兵铺天盖地涌到法国之前,结束战争。

协约国军总司令部要求战线南端的美军第1师,配合英、法军队发起一个小小的攻势,目标是夺取一个叫做坎蒂尼的小村庄。这里自战争爆发以来,长期为德军所控制,成为阻止协约国军前进的一个重要堡垒。马歇尔奉命制定进攻计划。这是美军自走上战场以来的第一次攻势。

马歇尔深入前线,考察地形,作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3月28日,几乎在宣战一年以后,美军的进攻开始了。经过几天的苦战,终于把村子拿了下来。然后是命令士兵坚守。德军几次增派兵力,企图夺回阵地。美军经受了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阶段最密集的一次炮火射击,损失惨重,但还是守住了阵地。

布拉德将军对马歇尔的工作赞美有加,马上向美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建议,晋升马歇尔为上校。但建议被拒绝,理由是根据美国陆军的传统,参谋军官的晋升,只能轮当。马歇尔刚刚晋升中校,现在没有他的份儿。马歇尔非常沮丧,向布拉德将军写了一份备忘录,表示他对长期以来从事的参谋工作厌倦了,要求布拉德让他带兵去做前线指挥官。自然,布拉德回绝了马歇尔的要求,他认为马歇尔最适合于做参谋工作。但他的才能应该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里施展,而不应该浪费在一个师参谋部里的那些细小烦琐的事务之中。恰在这时,潘兴总司令鉴于马歇尔的参谋才干,决心调他到总部去做参谋工作。

三、默兹——阿尔贡奇才

从第1师的参谋部调往美国远征军总部,对于那些贪生怕死、爱出风头者而言,是一个求之不得的美差。总部驻地肖蒙,是巴黎西南一大片葱绿的葡萄园,远离西线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食堂供应可口、丰盛的饭菜,出入坐着小轿车。新闻记者,法国社会的各界名流,英、法政府官员,美国国会议员经常往来和光顾这里。不仅如此,置于这样一个广阔的军事天地里,大多数的同事是马歇尔在世界各地一些陆军基地共过事、相识的老朋友,又与总司令相伴随,办事非常便利,晋升肯定大有希望。但事实上,马歇尔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份差事。他毕生的抱负之一就是想带兵打仗。当时第1师的营团长们几乎伤亡殆尽,使他这一夙愿有了实现的可能,但现在看来再也难有这种机会了。

马歇尔领到的第一份差事,就不是令人向往的。他被指派同一位将军和一位上校去调查一个连队因计划部署不周而造成伤亡的情况。这支部队驻在孚日山脉的作战前线。一位年轻的上尉率领一支部队突袭森林那一边的德军,中了埋伏,死亡和被俘者20人。现在要查清楚这次偷袭的计划,以便区分责任,明确赏罚。这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另外两个委员向马歇尔明确表示,他们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要马歇尔一个人去了解情况,然后报告总部。这可把马歇尔难倒了。因为他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我对那些总部来检查我们工作的委员会和督察员感到厌恶。他们来检查我们干了些什么,还有哪些没干……而今不料自己也成了这样一个督察员,或者可以说是专挑毛病的人”。因此,马歇尔也觉得这项任务“讨厌透顶”。伦纳德·莫斯利:《马歇尔》,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马歇尔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反映出他的领导艺术。他认为,无论干什么事情,当然应该做得尽善尽美。但事实上,要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战争带有更多的赌博性质,在这里偶然性起着更大的作用。计划和准备方面出现差错,造成伤亡,实在难免。现在如果一定要就此事进行调查,分清责任,就会给指挥官造成压力,变得过分谨慎,增加总部与所属部队之间的不信任感,不利于整个战局。于是,他向另两个委员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建议:由美国远征军参谋长电贺第77师师长,表扬他在这次袭击的部署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攻精神,并表示希望这次不幸的结果不会把该师吓倒,以至在以后的作战中畏首畏尾。两位资深委员完全同意马歇尔的建议,而第77师师长则深受感动,工作更加大胆细心,表现不俗。

在美国卷入战争一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对战场战局产生什么影响。但随着美国资源慢慢地发动起来,1918年人夏以后,便逐渐感到了美国大兵的压力。马歇尔来到远征军总部时,驻欧美军超过了5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月25万人的数量递增。马歇尔晋升为临时上校,为一支上百万的大军做组织和计划工作,处理诸如海运吨位、卸船港口、供应和物资调运部门的船坞和仓库建设等问题,不胜其烦。但也为马歇尔调兵遣将,施展非凡的参谋才能提供了机会。

1918年下半年,协约国军对德军发起全线反击。美军组织发动了两个连续的战役,一是进攻圣米耶尔,一是进攻默兹-阿尔贡。计划圣米耶尔攻势于9月12日发起。接着,9月26日在离圣米耶尔60英里处的默兹-阿尔贡森林地区发起另一次进攻。两次战役牵涉到几十万人的参战部队。更为麻烦的是,60万步兵和支援部队将在对圣米耶尔攻势仍在进行中就进入默兹-阿尔贡阵地。其中至少有40万人来自圣米耶尔地段。与此同时,大约有22万法、意部队为给美军让路而撤出默兹-阿尔贡。往新战线要运送3000门火炮,4万吨弹药,34座野战医院,9个大的罐头食品仓库,24处弹药储存基地,8个供水仓库,9万头马匹和驴子。所有这些行动都要通过进攻圣米耶尔的集团军的后方,在夜间无照明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敌人发现协约国军队的意图。

圣米耶尔进攻战的计划只有10天准备时间,由马歇尔和远征军总部作战处的另两位上校共同完成。后一个战役的计划和准备,要在圣米耶尔战役进行期间完成,只有两个星期时间,主要由马歇尔负责。默兹-阿尔贡之战的作战准备是如此错综复杂,以至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元帅和潘兴将军都深感忧虑,担心部队和物资调运以及转移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但在马歇尔的精心计划和调度下,所有参战部队和物资都按时到位,而且没有出现任何混乱。马歇尔出色地完成了在别人看来难以想像的工作,令福煦元帅和潘兴将军惊讶不已,称赞马歇尔为“默兹-阿尔贡的奇才”。马歇尔的这个成就作为美军研究后勤和参谋工作的典型材料,后来常常为人们引用。也正是因为这一成就,潘兴让马歇尔当上了第1集团军作战处处长,并报请上级提升他为准将。但是过了一个月之后提升尚未批复,战争就结束了。他不得不又等了18年,才又重新获得这份殊荣。

马歇尔在肖蒙总部的工作,间接或直接地与后来也成为陆军五星上将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生了联系,这对马歇尔的军旅生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马歇尔最初是在利文沃斯堡认识麦克阿瑟的。虽然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毕业时,比马歇尔从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晚了两年,但那时麦克阿瑟的军阶比马歇尔高,已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物。当然,麦克阿瑟具有无可挑剔的军事天赋,但他的前途大大得力于他父亲的荫庇和他那望子成龙的母亲的不断游说。老麦克阿瑟曾率军队镇压菲律宾人民起义,被吹捧为美国的所谓“英雄”。美国陆军的一大批高级军官包括潘兴将军在内,都曾是他的部下,麦克阿瑟的母亲溺爱儿子,为了不使儿子学坏,为图取功名而好好学习,她在西点军校租借住房,陪伴儿子学习4年。她交游甚广,在美国政界和国会里有众多朋友为麦克阿瑟说话,所以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比马歇尔要顺畅得多。

现在,麦克阿瑟是第42师(彩虹师)的参谋长,实际上是这个师的师长,彩虹师所取得的成绩,大部分应归功于麦克阿瑟的策划和指挥。没有人否认麦克阿瑟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精神,但他那凌驾于彩虹师师长之上的做法以及狂妄自大和自我夸耀的品性,使肖蒙总部的很大一部分人对他感到不满。他们中间有些人其至掀起了一次运动,要把彩虹师解散,官兵发落到其他单位。麦克阿瑟向华盛顿提出申诉,他母亲不遗余力地游说,结果彩虹师没有被解散,仍然留在前线作战。麦克阿瑟并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肖蒙总部对他的排挤企图,他发誓要对肖蒙总部的人报复。他公开宣称,肖蒙总部的头头们敌视和妒忌他,不让他获得战场上的荣誉。不幸的是,马歇尔在1918年夏天也成了这些人中间的一员。20世纪30年代当麦克阿瑟当上了陆军参谋长以后,肖蒙总部的成员都受到压抑,马歇尔也不例外。

战争结束以后,马歇尔被取消临时上校军衔继续留在欧洲,担任美国驻军的作战部长。他崇拜潘兴将军,也为潘兴将军所赏识和器重。不久,潘兴将军从巴黎来信征求马歇尔的意见,看马歇尔是否愿意做他的副官。他即将动身去各协约国进行访问,预计将在各地受到欢迎,把归国的日期更加往后拖延。

战后马歇尔在欧洲逗留的10个月,常常引起人们的揣测和议论。有人认为他不想回国了。他当时39岁,仪表堂堂,身体健康,只要一在人群中露面,就会引起男男女女的瞩目。战争也使马歇尔养成了一种长官气派,举手投足充满了信心。喜欢人家的吹吹捧捧。作为潘兴的副官,时时骑着高头大马,跟在总司令后面,威风凛凛,参加盛大的检阅仪式,出入于巴黎和伦敦的上流社会之间。在政府高级官员或贵妇人的陪伴下,喝白兰地,聊天,跳舞,马歇尔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之中,对莉莉和个人前途的种种忧虑已置诸脑后。在这个时期马歇尔的访问日记和写给莉莉的信中,记满了名流要人和浓妆艳妇出席舞会和招待会的盛况。

“看尽巴黎风光,哪想再下农场”。这是当时美国社会歌颂归国的美国大兵的流行歌曲,也完全适合马歇尔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