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10390800000027

第27章 五色斑斓的生命——植物之最(1)

植物界的最大家族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植物,有40余万种,分属几个大类。这些植物共同把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在众多的植物中,被子植物是最大、最高级的门类。它们从中生代出现至今,占所了全部植物种类中的25万种,是名副其实的最大家族。

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是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随后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

被子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后出现的植物种类,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

世界上最早的绿色植物是藻类。已知最早的藻类化石是在非洲南部距今有32亿年前的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十分简单,甚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集中于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与现代的低等植物蓝球藻颇为相似,故命名为古球藻。但藻体内却和高等植物一样,含有叶绿素。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到距今约25亿年至17亿年前,在加拿大安大略州的早元古代含铁层中,不仅发现了具有球状体的蓝藻化石,而且还有许多形态相同或异形的细胞连接而成的丝状体结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林,绿茸茸的草地,原来是由几十亿年前的最早的绿色植物藻类,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发展进化而来的。

世界上最早的陆地植物

最早的植物生长在水中,蓝绿藻就是它们的祖先,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代时就有化石了。而陆地植物的出现却晚得多,因为这些植物属于高等植物,通俗地说,有根、茎、叶的分化和具有多细胞的雌性生殖器官和胚。

大约在距今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壳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变动,出现了大批新生陆地。一些原来生长在海滨潮汐带上的绿藻,经常随着海水的进退而过着两栖生活。有一些绿藻无法适应新环境而趋于灭亡,而另一些种类则在新环境里改造自己,增强了变异性能,这就是顶囊蕨,最初出现于侏罗纪晚期,到泥盆纪时,迅速遍及于北半球各地和澳大利亚。这类植物已被化石记录所证实了。

世界上最大的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分为苔和藓两大类。一般情况下,藓类要比苔类大—点。但藓类的高度也只有几毫米到几十厘米。生长在新西兰的巨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藓类植物,它们高达50厘米。它之所以能长得如此之高,可能是与它的茎开始有了疏导组织的分化,以及细胞内有了类似木质素的聚合体的存在有关。

世界上最短命的植物

世界上种子植物中最短命的,要算沙漠中生长的一种叫做“短命菊”的植物。短命菊又叫“齿子草”,是菊科植物,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是世界上生命周期最短的植物之一,它的寿命还不到一个月,这种生活习性是它适应特殊生存环境的结果。那里长期干旱,很少降雨。许多沙漠植物都有退化的叶片、保存水分的本领来适应干旱环境。短命菊却与众不同,它形成了迅速生长和成熟的特殊习性。只要沙漠里稍微降了一点雨,地面稍稍有点湿润,它就立刻发芽,生长开花。整个一生的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星期。

它的舌状花排列在头状花序周围,像锯齿一样。有趣的是,短命菊的花对湿度极其敏感,空气干燥时就赶快闭合起来;稍稍湿润时就迅速开放,快速结果。果实熟了,缩成球形,随风飘滚,传播他乡,繁衍后代。由于它生命短促,来去匆匆,所以才得“短命菊”之名。

最奇妙的吃虫植物

吃动物的植物,全世界有500多种。其中,猪笼草的捕虫器最精巧复杂。

猪笼草大多数生长在印度洋群岛、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潮湿热带森林里,中国广东、云南等省也有这种植物。

猪笼草吃虫,全靠它那奇特的叶子。它的叶片中脉伸出去变成卷须,可以攀附着别的东西向上升。卷须的顶部生出一个囊状物,好像奶瓶子一样,口上有一个盖,既能开也能关。瓶口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贪吃的小昆虫闻到香味就会爬过去吃蜜。也许就在它们吃得正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瓶中,被水液黏住了,再也无法逃命。于是,猪笼草使得到了一顿美餐。

最凶猛的植物

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约有500多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些细小的昆虫。可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种树,名叫奠柏,它居然能把人吃掉,真可谓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树了。

这种树长着许多柔软的枝条,如果人一不小心触动了树,那些枝条马上就像蛇一样把人卷住,而且越卷越紧,人就脱不了身。这时树上很快就会分泌一种液汁,人黏着了就慢慢地被“消化”掉了。

当地人已经掌握了它的“脾气”,只要先用鱼去喂它。等它吃饱后,懒得动了,就赶快去采集它的树汁液,因为这种树汁液是制药的宝贵原料。奠柏虽然凶猛,但终究斗不过人,最后还得乖乖地被人们利用。

最耐干旱的植物

非洲沙漠里的沙那菜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耐干旱的植物,有人把它贮藏在干燥的博物馆里,整整8个年头,它不但没有干死,还在每年的夏天长出新芽。在这8年中,仅仅是重量由7.5千克减少到3.5千克。这种耐旱的本领,在所有的种子植物中无疑是冠军了。

最耐盐碱土的植物

世界上最著名的耐盐植物是盐角草,它能生长在含盐量高达0.5—6.5%高浓度潮湿盐沼中,这种植物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的盐土中很多。盐角草是不长叶子的肉质植物,茎的表面薄而光滑,气孔裸露出来。植物体内含水量可达92%,所含的灰分可达鲜重的4%,干重的45%。这些灰分是工业上有用的原料。

盐角草由于体内所含的盐分高,体液的浓度大,所以最能适应在盐土上生长。

品质最好的纤维植物

在各种植物纤维中,苎麻纤维品质最好。其纤维细胞最长可达62厘米,坚韧,富于光泽、染色鲜艳,不易退色,可谓既美观又耐用。苎麻纤维的抗张力强度要比棉花高出8~9倍,因此可以做飞机翼布、降落伞的原料以及制造帆布、手榴弹拉线、航空用的绳索等各种绳索;苎麻纤维在浸湿的时候,张力强度更要高出许多,同时吸收和蒸发水分也更快,兼具耐腐、不易发霉的特性,是制造防雨布、鱼网等的首选材料;苎麻纤维散热也很快,不易导电,因此,还可以做轮胎的内衬、机器的传动带等。

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合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茎生长受到抑制,纤维细胞壁木质化,降低纤维品质和产量。茎叶茂盛,根蔸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秦汉以前,苎麻已进入北方,故《诗经》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但长期以来,苎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

最能储水的植物

在茫茫的沙漠中,气候特别干燥,一年的降雨量很少,一般不超过25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整年不下雨。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植物,对于干旱有很大的适应能力。享有“沙漠英雄花”美名的仙人掌,就有惊人的忍受干旱的能力,这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贮存水分的本领。特别是墨西哥沙漠中的巨柱仙人掌,长得像一根分叉的大柱子,通常有六七层楼那样高,粗得一个人抱不拢。有趣的是在它那巨大的身躯里,竟贮存着一吨以上的水。当地过路人常常砍开这种仙人掌,取水解渴,喝个痛快。草本植物里的芦荟、龙舌兰、四季海棠等,它们都有贮存水分的本领,可是没有一种能像巨柱仙人掌那样,贮存这么多的水分。巨柱仙人掌的确是世界上最能贮水的草本植物。

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巨柱仙人掌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针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它有着又深又广的根系,稍有一点雨水,就大量吸收。它的茎生得厚厚的,因此能贮得住大量的水分,成了个小水库。这些,就是巨柱仙人掌能大量贮水的秘密。

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木,它目前是植物界中储水的冠军:这就是纺锤树。它有30多米高,树干两头细中间粗,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这使得它远远望去像是插在地里的一巨型的纺锤。纺锤树的树干里可贮存两吨多的水,在当地,若以每天人均消费3千克水来计算,砍一株纺锤树几乎可供四口之家饮用半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能储水的植物了。

开花最晚的植物

相对来说,木本植物的花开得比较晚。以梨树为例,需要生长4年才能开花,银杏则是出苗后20多年才能开花,而毛竹更要经历50~60年才能开花,一生也只开一次花。但是开花最晚的仍不是上述植物,而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凤梨——生长在玻利维亚的拉蒙弟凤梨。这种植物要生长至少150年才能开花,花期过后,立即死亡。论起开花最晚,此种凤梨当之无愧。

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

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种应该就是地衣了,据试验,它能忍受70℃左右的高温而不死亡,在零下273℃的低温下还能生长,甚至在真空条件下放置6年还保持活力。它顽强生活在很多植物都不能生长的环境中,分布极广,沙漠,南极、北极,甚至大海龟的背上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地衣亦因此被誉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

地衣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找到了“谜底”。原来地衣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是由两类植物“合伙”组成,一类是真菌,另一类是藻类。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物的本领很大,藻类具有叶绿素,它以真菌吸收的水分、无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成养料,与真菌共同享受。这种紧密的合作,就是地衣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秘密。

感觉最敏锐的植物

含羞草是一种很敏感的植物,如果你用手轻轻碰一下含羞草,它的叶子会很快闭合。触动它的力量大一些,它连枝带叶都会下垂。有人研究过,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0.08秒钟内,叶子就会合拢,而且受到的刺激还能传导到别处,传导的速度最快每秒钟达10厘米。在印度有一种植物,人和动物一走近它,它就立即把叶子卷起来。即使你步子很轻,它也能敏锐地感觉到。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感觉最灵敏的植物,感觉最灵敏的要算那些“吃”虫植物。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他把一段长11毫米的细头发丝,放在食虫植物毛毡苔的叶子上,叶子上的绒毛也能立即感觉到,马上卷曲起来把头发按住。还有人把0.000003毫克的碳酸铵滴在毛毡苔的绒毛上,它也能立刻感觉到。这样微小的重量,人和一般动物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的。相比之下,毛毡苔要更胜含羞草一筹,可谓是世界上感觉最灵敏的植物了。

含蛋白质最多的植物

小球藻是一种绿藻,这种藻类植物繁殖能力很强。它能利用太阳光制造大量的蛋白质,一般含蛋白质50%,超过牛肉、大豆等高蛋白质食物,所以营养价值很高。

螺旋藻是目前已知的含蛋白质最高的植物,其个体比同样营养在此之后的小球藻大出100倍,蛋白质含量亦达68%,是平时食用瘦肉的3倍多,半瘦半肥猪肉的8倍多。所以,螺旋蓝藻是未来大有希望的蛋白质食物之一。

除了高蛋白,螺旋藻还富含维生素、叶绿素、β—胡萝卜素、γ—亚麻酸等均衡营养物质,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延缓衰老。螺旋藻因其营养全面,目前已成分食品界大力推崇的健康食品。

含淀粉最多的树干

植物的淀粉,主要集中在果实、种子、块根、块茎内,如板栗、小麦、山芋、马铃薯等。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的茎干内含有很多的淀粉。

树干中含淀粉最多的植物,要算是生长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西谷椰子树。通常一株10~12米高、直径20~25厘米粗的树干,可以刮出200斤干粉,大的树干就更多了。这些干粉经过加工,就制成洁白均匀的西谷米。把它做成饭,吃起来和大米一样香甜,当地人就把它作为粮食。据说一个人在西谷椰子林内劳动一天,所得的西谷米,足够吃一年。

这种树的形状有点像棕榈,一般能长10~20年。在茎的顶端,生长着许多羽状的大叶子,有3~6米长,但结的果实只有杏那么大。

吸水力最强的植物

吸水能力最强的植物是苔藓类别中的泥炭藓科植物,它们生于高山和林地的沼泽中,或经常有滴水的岩壁下、洼地及草丛中。平时呈淡绿色,干燥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丛生成垫状。

这种植物能吸收自身体重10倍~25倍的水分,比脱脂棉的吸水能力还要强1~1.5倍。其出色的吸水能力使得其在消毒加工后,竟可以代替脱脂棉做敷料或制造急救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缺乏药棉,英国、加拿大及意大利等国就利用泥炭藓类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制作应急的敷料。

根长得最深的植物

在西非奥里斯达德附近回声洞里的一株无花果树,估计是世界上扎根最深的植物了:其根深入地下达120米,要是挂在空中,相当于地面上的40层楼那么高。论起根深,这株无花果可以算上世界之最了。

最矮的树

一般的树木能长到20~30米高。在温带的树林下,生长着一种小灌木,叫做紫金牛,绿叶红果,人们都很喜爱它,常常把它作为盆景。它长得最高也不过30厘米,因此,人们给它起一个绰号,叫它“老勿大”。其实“老勿大”比起世界最矮的树要高6倍。

世界上最矮的树叫做矮柳,生长在高山冻土带。它的茎匍伏在地面上,抽出枝条,长出像杨柳一样的花序,高不过5厘米。如果拿世界之最的杏仁桉的高度与矮柳相比,一高一矮相差15000倍。

矮柳之所以矮,主要是受制于恶劣气候环境,矮柳生长在高山地带,那里的温度极低,空气稀薄,大风强劲,阳光直射,植株的身材必须矮小,才能适应这种环境。

与矮柳差不多高的矮个子树,还有生长在北极圈附近高山上的矮北极桦,据说那里的蘑菇,长得比矮北极桦还要高些。

世界最高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