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上位
1038300000052

第52章 谁背黑锅 (2)

“噢,执法收费,你们都打着政府的旗号了,怎么遇上问题矛盾就推给政府了?政府就是整天给部门擦屁股的?”雪梅差点跟副厅长顶了起来。

副厅长听不下去了,从雪梅的对面站起来说:“你们运河市不拿出个问责意见,我们回去没法交代。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实事求是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了。”说完转身走出会议室,一点儿也不像中午酒桌上那个油腔滑调的副厅长。

雪梅当上副市长以来,从未遇上如此尴尬的事情。雪梅这下捅了大娄子了,钦差大臣拂袖而去,还指望他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吗?雪梅还坐在自己座位上回想刚才的经过,姐姐雪荣却拎包追赶副厅长去了。

雪荣在客房门口追上了副厅长,反复道歉。

“这事你千万别往环保局身上揽,省委领导有批示,弄不好要端乌纱的。”副厅长把雪荣引到房间里又问:“丁局长,你的胆子也太大了,那样的小化工厂,你也敢给他们出具环评报告?”

雪荣说:“我也是没办法呀,都是招商引资惹的祸。”

副厅长不耐烦:“又来了,别拿招商引资做挡箭牌,快说有没有政府领导批示要你们出具环评报告吧!”

雪荣说:“有。”

接下来的事情大大出乎雪梅的意料。

副厅长没有公开与运河市委、市政府领导交换意见,而是逐一与刘万里和唐家茂约谈。

而此时,副厅长手里已经拿到了雪梅给环保局做环评的批示。谁给副厅长的?要么是雪荣,要么是鲁总,反正,雪梅没给。

副厅长搞得有点玄乎,像中组部考察干部,背靠背约谈。他在运河宾馆的套房里先约的唐家茂。

唐家茂根本不想趟“污染门”这池浑水,凡是刘万里插手的事情,唐家茂都不再涉足。既然刘万里亲自主持召开“污染门”专题会办会,那么,一山不容二虎,他刘万里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唐家茂讨得一个清闲。但副厅长电话一打,唐家茂还是赶快赶到他房间里来了。

副厅长煞有介事地问唐家茂:“唐市长,‘污染门’事件的影响还在蔓延扩大,运河市委、市政府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这件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拖累运河市经济的发展,你对这件事情的责任怎么看?”

唐家茂思考了片刻回答:“我没有深入调查‘污染门’事件,但要谈到责任追究,我想应当分级追究。首先是追究污染企业的主体责任,其次是追究环保部门的监管责任,当然,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或多或少放松了对国策的贯彻落实,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我敢保证,市领导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人插手。”

副厅长笑了笑,递上雪梅批示件:“看看这个。”

唐家茂接过去一看,立即表态:“这事我一点儿也不知道嘛。丁雪梅怎么这么糊涂啊!查!谁分管,谁负责,既然丁雪梅擅自批示,就应当追究她的领导责任!这就是我的态度。”

送走唐家茂,副厅长给刘万里打电话。

刘万里正忙于应付记者采访,接到雪梅的报告,说是调查组长要得到市委、市政府对“污染门”事件的责任追究,刘万里在电话里告诉雪梅,责任追究是肯定的,但眼下是要把苍蝇般的记者打发掉。正焦头烂额,刘万里又接到调查组长电话,听说副厅长要到他办公室里交换意见,他赶紧表示自己亲自到宾馆房间里聆听组长的指示。副厅长本来就喜欢摆谱,加上刘万里谦恭,正好顺水推舟在房间等刘万里。

副厅长和刘万里说话明显比在唐家茂面前客气,先夸运河市对“污染门”事件见事早、处理快、措施实、效果好,然后七花八绕才谈到责任落实。

刘万里比唐家茂更能从大局出发认识“污染门”事件,表示一定会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但刘万里一时还没有像唐家茂那样说出三个层次的责任追究。不是刘万里没想到,而是刘万里更加高屋建瓴,他背诵了一段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不管是谁,不管后台有多硬,触犯党纪的,按党纪处理;触犯法律的,必须绳之以法,决不姑息手软。请省委、省政府放心,运河市一定还运河一个清澈,还百姓一个明白,还上级领导一个清白。”

“我们想听到运河市委、市政府对‘污染门’事件的初步处理意见。”副厅长步步紧逼。

刘万里想了想,也说出了与唐家茂类似的责任追究。

但刚说到环保部门的责任时,副厅长冲他摆手,同时递上雪梅的批示件。

刘万里扫了一眼,又还给了副厅长。

副厅长说:“运河市不能让环保局背这黑锅,政府也有责任。”

刘万里轻描淡写地说:“哦,丁雪梅这个批示是我安排的。”

“哦?”副厅长正襟危坐起来。

刘万里和唐家茂、丁雪梅差不多,全拿招商引资出来说事:“你没到地方工作你不知道,在地方想做点事情真是太难了,想发展经济,没有超常规的举措,根本推进不了。运河市这几年得到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就是打造政策洼地,形成洼地效应。产业转移有它的客观规律,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运河市干部群众坚持三个‘一切为了’:一切为了客商,为了一切客商,为了客商一切。客商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职责。丁雪梅同志在为客商项目服务上开始还比较保守,我严厉批评了她几次,她才放开手脚大胆服务客商。因此,要追究丁雪梅的责任,我首先承担领导责任。”

副厅长无话可说,只好半开玩笑半威胁地说:“我们形成调查报告时只能实事求是反映情况了。”

“我们尽快研究一个处理意见,会专题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一次的。”刘万里绵里藏针,更显一方诸侯的作派。

副厅长还说什么呢?省直机关早有人传说刘万里要提拔到省里工作了,说不定马上就成为环保厅的顶头上司,甚至攥着副厅长的乌纱帽。但副厅长明显嗅出运河市两个党政一把手的分歧了,面对丁雪梅的批示,唐家茂要严肃追究,刘万里却大包大揽说是自己安排的。此地不可久留,吃完晚饭副厅长就赶回省城。

“污染门”的黑锅究竟谁背?

刘万里在给雪梅的电话里透露了调查组掌握到了她的批示件,弄得雪梅一时紧张得不得了。刘万里安慰她:“相信市委会保护好干部的。”

但雪梅的心还是悬着。她清楚地记得,那份批示是批给姐姐的,在化工厂现场没查到那份批示,就差给姐姐交代一下,千万别把批示拿出来给调查组,怎么转眼批示就落到调查组手里了呢?肯定是姐姐落井下石的。想想姐姐三番五次与自己过不去,雪梅的心掉进冰窟窿里似的。这究竟是为什么?雪梅想不通。

当晚,刘万里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对“污染门”事件的处理情况。会上,刘万里提出主导意见,一是对污染企业责令停产整顿,严格处罚,二是把环保局长丁雪荣调离环保局,三是在全市开展一次治理污染大检查,以此为鉴,下不为例。

唐家茂提出,对批示给予该项目环评的丁雪梅也应做出相应的处分,不然,三条处理意见等于没说。丁雪荣调离环保局在“污染门”之前常委会就决定了的,责令企业停产整顿环保局就可以下达。意见出现分歧,处理决定暂时搁浅。

谁会背起“污染门”这口黑锅?网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