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上位
1038300000050

第50章 污染事件 (2)

刘万里眼风瞥到唐家茂来了,抬头看看人到齐了,又埋头跟唐家茂嘀咕了几句,就作重要讲话。他简单通报了“污染门”帖子情况,特别强调了省政府检查组已经赶往运河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自始至终,刘万里一人唱独角戏,没给任何人发言机会,包括唐家茂。他就单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条理清楚,分工到位,责任明确。首先找源头。帖子哪来的?是谁贴到网上的?背后黑手是谁?其次才是追究污染源在哪儿。谁向企业发的绿卡?背后操纵者是谁?再次就是安排汇报接待省政府调查组。刘万里把这个思路归纳成三句话六个字:扑火,堵洞,迎查。

刘万里把参会人员分成三组。一组宣传部长负责扑火,组织公安、信息中心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在网上删帖的同时,排查发帖人和背后黑手。同时,迅速赶写出一篇通稿,侧重运河市早发现早治理的各项举措,以对付各路飞蛾般扑向运河市的记者,杜绝炒作的深度报道出炉;一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负责迎查,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接待好省政府调查组;一组由丁雪梅副市长负责堵洞,组织环保、安监、卫生、水务等部门按图索骥,查找污染源企业,摸清谁向企业发了绿卡。整个事件处理由唐家茂市长全面负责,三组工作进展情况每天向唐市长汇报一次,必要时由刘万里拍板。

市委书记专题部署一项应急工作,非常少见。

刘万里宣布散会走了。雪梅招呼相关部门负责人留下来,简单布置一下,就带着环保局安监局、卫生局、水务局负责人迅速赶往那家排污企业。

雪梅有点奇怪,企业老板似乎早有准备,带上几个副总已经站在大门口迎接雪梅,更奇怪的是,居然还打出了欢迎横幅标语。“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原来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语,一看就知道这家企业老板滑头。雪梅在大门口下车,立即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化工企业,免不掉有味,但雪梅走过那么多企业,没闻到这么难闻的味道。雪梅皱皱眉头,停下脚步,看着公司的门牌。

企业老板迎上来,抢过雪梅的手抖起来:“丁市长,欢迎到我公司视察指导。”

雪梅看一眼企业老板,矮敦敦,胖乎乎的,有点面熟,但记不清姓什么叫什么。天天接待南来北往那么多客商,有人的,有鬼的,有真的,有假的,有企业家,有骗子。雪梅哪记得那么多呀!她径直向公司院里走。

企业老板有点尴尬,赶紧自我介绍说:“丁市长不认识我了?我姓鲁,跟你在一起喝过酒的。”

雪梅停下脚步,再次伸手握了握鲁总的手说:“噢,鲁总,企业生产怎么样啊?”

鲁总边走边汇报。

雪梅根本没听进去。她隐隐约约记得,自己曾在王启明拿的鲁总材料上批示过,但她不知道姐姐七花八绕把鲁总的项目做了环评,而且弄成了环保局招商引资项目,超额完成了去年的招商引资任务。雪梅单刀直入问鲁总:“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

鲁总回答:“循环利用,没有污水。”

雪梅站住脚,回头看看几个局的负责人。他们居然离她远远的,在那里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的。雪梅就大声喊:“丁局长,这家企业有没有通过环评?”

一直落在后面的雪荣快步走上前去:“好像做过了吧?我回去查查。”

鲁总补充回答:“做过了,丁市长,当时还是你和丁局长特批的哩!”

雪梅心里咯噔一下。糟!果真与自己有点关系。雪梅茫然地看着姐姐,雪荣慌张地看着妹妹,二人面面相觑,彼此都说不出话来。

雪荣迅速向妹妹递个眼色,意思是赶快撤离,不要再惹骚了。如果打不着黄鼠狼,反惹了一腚骚,那就等于引火烧身。现在有钱人吃香,哪个老板不是手眼通天?跟老板玩猫和老鼠,多少官员都栽在老板手里,再说了,受过荫泽的老板逢年过节没少给雪荣送礼。雪荣在刘万里开会时就意识到“污染门”是鲁总干的,悄悄给鲁总发了短信,提醒地注意。刚才雪梅带队到这家企业的路上,雪荣又打了电话给鲁总,怕就怕雪梅不知天高地厚,板脸查出“污染门”真相,实事求是,最后自掘坟墓。

雪梅会意,但没有回头,她转身带头向运河边上走去。鲁总看一眼雪荣,赶快追上雪梅,伸手引导雪梅向办公大楼走去。雪梅执意不听汇报,先看现场。

企业在靠运河边的围墙上有一个小门,锁得死死的。雪梅命令鲁总打开,鲁总装腔作势,浑身上下自摸一遍,说钥匙不在自己手里,掏出手机给副总打电话。副总声称钥匙在原料仓库保管员手里,但保管员今天休息。鲁总一脸难色地汇报:“对不起,丁市长,要到运河边上只得绕到公司围墙外面。”

雪梅本来就一肚子气,现在看得见运河上船来船往,甚至看得见运河水了,仅仅几十米远,只隔了一道围墙,居然通过不了。是真的没有钥匙,还是存心不想打开?是保管员休息,还是鲁总脑子有病?鲁总打电话口气跟赵本山小品《不差钱》里的口气一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糊弄领导,雪梅不便当即剥下鲁总的脸皮,但她命令跟在身后的秘书:“找东西把锁砸了!”

秘书得令找来石头,猛砸几下,锁链断了,门打开了。

雪梅顺利通过公司后门,来到运河边上。

鲁总脸色黯淡跟在后面。

雪荣和其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也紧紧跟了上来。

雪梅仔细观察运河岸边,发现了一个与照片上类似的黑洞,没有污水流出,但却能看到污水流过的痕迹。雪梅问鲁总:“你不是说公司循环用水,没有污水吗?这是从哪里排出来的?!”

鲁总被抠住了腮,但还在狡辩:“丁市长,这是别的公司的管道。”

雪梅严厉批评鲁总:“周围都是居民,哪还有化工企业?鲁总,我告诉你,你再这么没有社会责任感,我关了你的企业!”

鲁总不再言语,因为理亏,更因为犯法。鲁总尽管曾经在酒桌上开过雪梅的玩笑,还以为她太嫩,磨小压不下麸皮,嬉皮笑脸的。但现在第一次领教雪梅的严厉批评,一看雪梅发火,不知深浅,哪还敢造次。

同时理亏失职的还有雪荣和卫生局、水务局的负责人。他们有的看着运河市上来往的船只,有的茫然看着对岸的高楼,但都是一脸严肃,只有雪荣稍稍挪开几步接听手机。即便如此,雪荣的声音也是很小很小的,仿佛在开会时接听手机。

雪梅察看过排污口,原路回到公司办公楼会议室,命令鲁总把企业所有相关证件全部拿出来检查。

鲁总去自己办公室没多会儿,捧来一摞材料,工工整整装订成删节的档案材料。

雪梅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翻看。从项目可研到立项报告,从项目环评到工商营业执照,从税务登记证到生产许可证,一应俱全。从行政许可上看,没有任何破绽,雪梅特别在意自己是否在这家企业里留下什么字据,结果一个字也没看到。翻完最后一页材料,她松了一口气,万幸,自己在鲁总材料上批示过的记忆,可能时间长了,记混了。但有环保局出具的环评,雪梅为姐姐捏一把汗。

但雪荣似乎一点儿都不在乎,与卫生局长交头接耳,探讨乳腺癌的治疗问题。开始,雪荣还把自己的病情捂得紧紧的,掩耳盗铃地相信,自己不说,别人未必知道。现在雪荣已经能够毫不顾虑地谈论自己的病情了,因为地球人几乎都知道了。雪荣在妹妹着急上火时的淡漠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雪梅要求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迅速组织回头看,对这家企业的行政许可每一个环节逐一过堂,查找不足,尽快整改。

雪荣却始终没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