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10231600000023

第23章 半作痴呆半作聋 (4)

第五,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命运。唐伯虎和林黛玉的葬花行为,其实都是在联系着自己的命运,并为此深深地担忧。唐伯虎有“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伤春满镜愁。爱惜难将穷袴赠,凋零似把睡鞋留。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等多处感伤;林黛玉则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之句。二人都在联系着自己的命运,深怕有朝一日无人相送,既然这样还不如把自己幻化成花儿,自己先送送自己。

第六,诗中尽是无奈之词。尽管他们都孤傲,但面对强大的世俗世界,他们终要低下高贵的头颅。为此,他们的万分无奈。例如,林黛玉哭泣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唐伯虎在这点上更是明显,他的无奈更多,因为他和林黛玉不同,他身处市民阶层,对于世俗的强大体味得非常明显。因此,他对此描述也特别多,甚至有些消极。例如“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等。

3.富非所望不忧贫

人生在世,钱是万万少不得的。然而,钱财对于唐伯虎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尽管他时常因为缺钱,在贫穷与饥寒中度过。但他胸中的那颗天才之心却始终在跳动,即使他遭受天灾人祸,生活极端清贫之下同样如此。这就是天才和俗人的区别:天才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折磨,都不会改变天才的特质——敏感、倔强、自傲、敢于挑战一切。

正德十年(1515年)唐伯虎从南昌逃回家乡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

但一年多后,苏州、松江等地发生大洪水,使得唐伯虎的日子又有些不好过了。

正德十三年(1518年)年底唐伯虎迎来了一个较为痛苦的日子,十二月初八他接到了首任妻子徐氏家里的一个噩耗——岳母吴儒人病逝了。听到这一消息,21年前的丧妻之痛再次涌现,为此,他写了《徐氏岳母吴儒人墓志铭》。

而更令人痛苦的是,这一年江苏部分地区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南京、苏州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这使他的生活状况雪上加霜(那时,他肯定不知道,更艰难的时刻还在后面等着他。水灾之后便是大饥荒。灾荒刚过,又一场“人灾”来了,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因此,唐伯虎的生活状况陷入空前的拮据中)。

在唐伯虎经济比较宽裕不为生活烦忧的时候,姿态是很高的。例如,他曾写诗《卖画》:

金丹不炼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当他的生活比较困窘的时候也会写一些哭穷的诗。

七峰山上哭穷

就在明武宗南巡之前的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49岁的唐伯虎就对孙育(字思和)哭过一次穷。

孙育乃是三国孙权的后人。元代时,孙权的后人有一支迁到了七峰山的严庄。传到明朝的成化、弘治年间,这一支孙氏族人越来越壮大。其中孙统因为长子孙方做了御史,次子孙育做了中书。家大业大的孙统便在七峰山建了亭台楼阁。孙育在父兄的基础上又增建了更多的斋榭轩馆,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严庄孙园。因为为官,又是文人,所以,上至首辅(相当于丞相)杨一清、“江南四大才子”共同的伯乐王鏊,下到四大才子都和孙育相识。七峰山上还留有唐伯虎的诗画。

1518年,唐伯虎画了一幅《丹阳景图》并寄奉送诗8首叫穷,求助意思很明显。

十朝风雨苦错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粟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抱膝腾腾一卷书,衣无重褚食无鱼,旁人笑我谋生拙,拙在谋生乐有余。

白板长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邻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青衫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鸣鸡,燎釜朝厨愧老妻;谋定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第一首是对贫穷的展示。第二首明显在向主人孙育张口:“兄弟,该给钱了。不能让我白画吧!”第三首则是自嘲,世人笑话他没有谋生的技能,但他一边手捧着书本一边说:“我一边自娱自乐一边赚钱多好!”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孙育肯定不会少给。第四首则是对自我兴趣的展示,毕竟他和孙育是朋友,不能跌了身份!第五首到第八首则完全恢复了唐伯虎的本态,是一种虽然穷但志气志向不能丢的样子。

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以孙育的背景,看完这些诗后,即使从朋友角度也会对唐伯虎有所帮助。

历史上的孙育与唐伯虎的关系不错。交往也并不止一次。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伯虎也曾到七峰山游玩。

正德十五年(1520年)三月初三,唐伯虎、祝允明等人来到江边嬉戏用以消除一年的不祥之气,这被称作“修楔”。孙育请才子们题诗。唐伯虎的题诗为:

七峰山上多石壁,虎踞龙蹲兼卧立。

有时斜叠波涛文,藓固苔封半干湿。

主人乘兴恣登临,不速长携三五客。

台阁山林半相襟,一时热浪皆文墨。

梯高蹑险不肯辞,淋漓每洒加扛笔。

深镌浅刻动锥凿,从此长年费功力。

我也从旁记姓名,太岁庚辰年正德。

虽然汗漫一时事,百年转眼成旧迹。

试听夜深风雨中,应有鬼神惊且泣!

除了上述诗外,还有《把酒对月歌》(全名为《月下饮孙氏印月楼把酒对月歌》)、《题严庄图》(落日山逾碧,巍亭景自幽。沧江寒更急,客兴自中流)、《题孙氏白云山房》(七峰山势倚天东,山馆山腰复道通。雪浪翻江檐映白,霜风堕井砌留红。栏杆绕出林梢上,帘幕低垂水影中。敢为写图并咏句,髫年投契主人翁)等6首。

2010年,孙家人在族谱中发现了一首没有正式发表过的诗,其名曰:《宴孙氏抱瓮园见梨花大开立成一律》。

漏寂长门九十春,月溶芳苑万枝银。

园东蛱蝶迷游子,墙里秋千笑丽人。

钻火绿榆寒食近,插天青旆酒家新。

酷怜浅红巫山面,梦里襄王恐未真。

这首诗的落款时间是“正德庚辰年的三月”。也就是正德十五年(1520年),那一年唐伯虎51岁。

二杆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