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9235000000031

第31章 脱胎换骨的尝试(2)

尽管给了桑德拉许多的承诺,但是伊斯特伍德“恶习”难改。他想方设法利用桑德拉不在的时候寻觅新的猎物。

《硬汉比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伊斯特伍德对桑德拉·洛克两次流产手术的补偿。

第一次读到剧本时,桑德拉就把伊斯特伍德与正派、迷人的布朗科·比利对上了号,而这是演惯了超级英雄的伊斯特伍德很少尝试过的角色。“《硬汉比利》令我心驰神往,”她回忆说,“我恳求他把它拍成电影。我非常喜欢这部戏。可以说,这是我最想与克林特一起做的一件事情。”《硬汉比利》的编剧丹尼斯·哈克金与制片人尼尔·多布洛夫斯基第一次相遇是在亚利桑那大学。当时,多布洛夫斯基从事纪录片和广告片的拍摄,而哈克金则专注于写作。他们的合作开始于1979年的《大老千和小妖精》,这是大明星亨利·方达与他的儿子彼得·方达合演的唯一一部电影。

《硬汉比利》的剧本同样不是由伊斯特伍德的经纪人或制片公司推荐过来的。伊斯特伍德在丹·塔纳餐厅用餐时,一个小个子的金发女人走过来自我介绍说是哈克金和多布洛夫斯基制片公司的职员,她想知道伊斯特伍德是否感兴趣这对搭档刚出炉的轻喜剧剧本,讲述的是一个集神枪手与飞刀手于一身的牛仔令一家负债累累的马戏团起死回生的故事。

伊斯特伍德让她把剧本寄过来,尽管他大都是不会亲自看剧本的。弗里兹·曼恩斯看过后表示这不是他想要的东西,而桑德拉看了却认为这要比伊斯特伍德拍过的所有电影都要温暖许多。布朗科·比利这个角色一半是骗子,一半是英雄,是一个能进人观众内心的人物。当然,剧本里也有一个适合她演的女继承人角色,她加入进马戏团并爱上了布朗科·比利。

伊斯特伍德刚刚见过弗兰克·卡普拉,如今他对电影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这个剧本提供了一个“拍一部卡普拉式电影”的机会。“在60年代越战和水门事件的背景下,《硬汉比利》具备了某种值得挖掘的潜在价值,”伊斯特伍德在《洛杉矶时报》上说,“我有兴趣饰演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必须脱掉所有尊严的外衣,就像《美好人生》中的角色一样要经历一番脱胎换骨。”1979年8月,《硬汉比利》被正式宣布为马尔帕索公司的下一部电影。消息一发布,伊斯特伍德立刻行动起来。他身兼主演和导演。演员阵容中还包括斯卡特曼·克罗瑟斯出演马戏团老板,萨姆·博特姆斯扮演表演绳技的越战退伍兵,丹·瓦迪斯扮演印度驯蛇人,塞拉·佩切尔饰演跳肚皮舞的女人,马尔帕索公司的两位班底演员杰奥夫·刘易斯和比尔·麦金尼则分别饰演女继承人的丈夫和独臂人。

哈克金与多布洛夫斯基被赐予制片人的头衔,罗伯特·戴利降格为监制。吉恩·劳瑞应邀为该片设计布景,他是法国顶尖的美术指导之一,曾与让·雷诺阿和查理·卓别林等合作过。

聘请一位新摄影指导完全是桑德拉·洛克的主意。作为一名剪辑师、摄影师和B级片的导演,戴维·沃思曾与桑德拉在女同性恋题材的恐怖片《死亡游戏》中有过合作。桑德拉十分欣赏沃思能在低成本的条件下依然把她拍得很美。沃思对暴力场面的渲染手法也得到了伊斯特伍德的赞许,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速度奇快,善于利用自然光或低照度的照明光源。

实际上,早在拍《逃出亚卡拉》时,唐·西格尔就考虑过让沃思担任布鲁斯·萨尔蒂斯的操机员。但是,沃思并非摄影师工会的成员,他的人会请求也遭到了拒绝。沃思认为他与工会的对立恰恰是伊斯特伍德招募他的原因。为了给沃思一个合法身份,伊斯特伍德临时注册了罗伯特·戴利制片公司,作为马尔帕索的子公司,并由这家公司与沃思签订了为期7年的合约。摄影师工会得知情况后很恼火,想跟伊斯特伍德讨个说法,但是伊斯特伍德的律师摆平了这起争端。

沃思与弗里兹·曼恩斯一道负责选景,拍摄地点确定在爱达荷州的博伊塞。伊斯特伍德在10月1日影片开拍之前只是抽空看了看沃思拍回的照片。“他是一个很放得开的人,”沃思说,“他从未去过外景地,直到影片正式开机。”伊斯特伍德很少过问摄影方面的事情,而该片的摄影得到了影评家的一致赞赏。

伊斯特伍德相信沃思的本能。沃思注意到的一点就是这位导演十分依赖于程式化的拍摄方法——远距离拍摄主镜头、近距离拍摄过肩镜头、足够多的特写和反打镜头,以便他的剪辑师有大量选择余地。所有这些繁琐的工作并不能影响到拍摄进度。“75%的时间里,克林特选择的是试演或第一条镜头,”沃思说,“最多他也只拍三条。”当一场戏中伊斯特伍德自己有台词时,他通常先拍其他演员,而他则在摄影机后面配合他们念对白。他自己的特写镜头留在了最后,这样一来,由于他已经了解了对手的反应,所以他的表演就显得异常到位。

摄影师预先替每一个布景布好光,因此导演进来后可以从任何角度拍摄,不用移动照明灯。马戏帐篷里的戏用了多机拍摄,一天之内摄影师布光的次数多达60次。《硬汉比利》被公认为伊斯特伍德最艺术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拍得最快的一部电影。原定八到十周的拍摄周期最终只用了六周,给了制片公司又一次大事宣扬伊斯特伍德拍片又快又经济的机会。500万美元的成本以今天的标准而言便宜到了极点,而这其中还包括了伊斯特伍德个人的片酬。

伊斯特伍德与梅尔·哈加德同唱一首插曲是斯纳夫·加瑞特的主意。“克林特已经很久没在电影里唱歌了,”加瑞特说,“我要让他再亮歌喉。”加瑞特是该片的作曲,他从一堆插曲中选出了一首一问一答式的《巴罗姆哥儿们》。他开车来到爱达荷州的片场,在伊斯特伍德的房车里为他播放了这首歌的曲子,问伊斯特伍德是否愿意和梅尔·哈加德来个二重唱。伊斯特伍德回答没问题,回到好莱坞后他用了几小时在录音棚里灌制了这首歌。

《巴罗姆的哥儿们》最终登上了乡村歌曲排行榜的榜首,哈加德独唱的另一首插曲排名次席。这时加瑞特和伊斯特伍德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他们在音乐圈里的发展潜力,于是他们用《硬汉比利》所得票房利润的一半——一万一千美元——投资创办了维瓦唱片公司,推出的第一首单曲是加瑞特一年前创作的“你是上帝造就俄克拉何马的理由”。该曲同样成为冠军单曲,到第二年时,这家公司已经拥有了若干首热门乡村歌曲。

伊斯特伍德始终待在幕后,宣传和发行由加瑞特一手包办。加瑞特还将主流的乡村音乐引入了《永不低头》的续集《金拳大对决》和《天涯赤子情》。1984年,加瑞特患了中风。当这位制作人决定卖掉他的维瓦公司股份时,伊斯特伍德也跟着抛售了属于他的那部分。不过,这时他已经在这一投资项目上赚回了大把钞票。收购维瓦唱片公司的是摇滚女王蒂娜·特纳。

音乐成为《硬汉比利》市场推广的手段之一。华纳兄弟公司再次在新奥尔良举办了唱片骑师与音乐制作人的豪华派对。派对上,该公司宣布在1316家影院同时上映《硬汉比利》,从而缔造了又一首映纪录。华纳兄弟的头号销售主管巴里·里尔登更是斥资265万美元用于广告宣传,然而,1980年6月,该片上映第一周仅获得了1200万美元票房。

这是过去10年中伊斯特伍德电影最不够理想的一次开局,华纳兄弟公司倍感惊讶。全美影院业主联盟总裁阿兰·弗雷德伯格在《华尔街日报》上对此现象作了解释,他认为,“人们喜欢看克林特嘴里叼着火柴棍儿,手里拿着枪,最好是一把大口径手枪。但是在《硬汉比利》中他是个喜剧人物,身边甚至没有一只黑猩猩……”伊斯特伍德当时已经在俄怀明州的杰克逊洞穴拍摄《金拳大对决》,他看到这一局面相当生气。华纳兄弟公司的主管们被迫跳上一架飞机,飞过去与他会面,因为他扬言要离开这家公司。同行的有“超级外交家”弗兰克·威尔斯和伊斯特伍德的好友、广告与公关顾问查尔斯·戈尔德。戈尔德为马尔帕索公司设计过许多电影海报、平面广告和电视预告片,十分熟悉伊斯特伍德在影片推广方面的手法。

虽然伊斯特伍德最初也赞同《硬汉比利》的销售策略,但他现在却希望改变方向,更加突出该片的“现代主题”,“寻找出所有与西部片的关联”。原先的海报画的是伊斯特伍德骑着一匹狂奔的野马,新设计的海报则采用的是伊斯特伍德的大头像,背后是用漫画手法勾勒出的一辆马戏团大篷车。

伊斯特伍德作此改动的目的是要投评论界所好。与票房的慢热相比,影评家们对于该片却是热情洋溢。肯尼斯·图兰在《新西部》杂志上写道:“《硬汉比利》足以表现出它是夏季电影市场上的一份意外惊喜。”《综艺)》发现该片“充满了真正的喜剧色彩”。

《纽约时报》的珍妮·玛斯琳认为“这是克林特迄今为止最好、最富于喜感的作品”。

总之,评论界普遍认为《硬汉比利》是一部迷人且活力四射的电影,它属于伊斯特伍德电影中的另类作品,伊斯特伍德第一次敢于在银幕上将自己小丑化,实属难能可贵。不过,出了马戏场,伊斯特伍德依然还原了本色。他一会儿投身于酒吧里的拳头大战,一会儿挺身而出保护桑德拉扮演的女继承人免遭性侵犯,大部分时间里他的表演还是老一套的懒散和扮酷。

《硬汉比利》的本土票房最终只有1800万美元,华纳兄弟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挽回面子。公司的一名主管提醒《华尔街日报》要综合评价该片的商业得失,认为它在出售给电视台、付费电视方面的收入以及它的海外票房足以弥补它在美国影院里的不力表现。

没有人预料到《永不低头》会票房大卖,上映数周后,电影院里依然一票难求,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马尔帕索公司当即决定要为费洛·贝多拍一部续集。

杰洛米·乔·克隆斯伯格当时正忙于创作另一个有关黑猩猩的剧本《我爱马克斯》,后改名为《前进,猩猩!》,并希望亲自执导。这部片子将由两位女演员与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主演。当马尔帕索公司与克隆斯伯格接触时,剧本已接近完成。考虑到内容与《永不低头》的续集相去甚远,克隆斯伯格甚至提都没提手头的这个剧本。

与伊斯特伍德和罗伯特·戴利会面之后,克隆斯伯格回到家中开始构思费洛·贝多的新故事,这一回他想把伊斯特伍德的角色放在沙漠中,表现费洛·贝多如何与克莱德一道抗击入侵者。他甚至没有为桑德拉·洛克安排角色,因为她在《永不低头》中已经彻底拒绝了费洛·贝多。

就在这时,伊斯特伍德发现了克隆斯伯格还有另一个黑猩猩的剧本,并且得知派拉蒙公司正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拍成电影。伊斯特伍德觉得受到了欺骗。当克隆斯伯格送来续集的剧本时,他吃了一个闭门羹,到了也不知道是伊斯特伍德怀恨在心,还是马尔帕索公司觉得他的剧本落于俗套。最终,另一名编剧,曾为伯特·雷诺兹主演的《炮弹飞车》撰写续集的斯坦福·舍尔曼与马尔帕索公司签了约。

桑德拉的角色被保留下来,其他被召回的演员还包括鲁思·戈登、杰弗瑞·刘易斯和黑猩猩克莱德,费洛·贝多的搏击新对手则由比尔·史密斯扮演。

克隆斯伯格吃惊地发现他被马尔帕索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侵犯了《永不低头》续集的权益。然而派拉蒙公司不吃这一套,照原计划开拍《前进,猩猩!》,克隆斯伯格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导演,他启用的演员包括《迷雾追魂》的杰西卡·沃尔特。直到马尔帕索和华纳兄弟开始威胁要取消在他《金拳大对决》一片中的署名和权益时,克隆斯伯格才被迫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