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轻轻告诉你
8973700000002

第2章 喜欢人的植物之谜

某些植物能很好地适应人的生存环境。有些植物甚至与人打交道后会迅速繁殖,如接骨木等。

这些植物从人类的垃圾中吸取营养。它们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喜欢含氮丰富的地方,如人们倾倒垃圾和牲畜饮水槽周围堆放牛粪的地方。它们被称为“生长在瓦砾堆上的植物”,在拉丁语中称为“瓦砾堆”。它们与田鼠植物、林鸽植物和海鸥植物一样,伴随着人,与垃圾形影不离,并在这些地方极具竞争力。人类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仅是负面的。尤其是近1万年来,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农业,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农业发展加快。随着遥远大陆的发现,人类又创造了新的生态因素,改变了一切植物生长的条件,并开始将植物移植到遥远的地方,到达了种子仅仅利用风和鸟类播种远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运输工具的发展和生物流动速度的加快造成了植物不定位的大奇观。而这种新的因素可以与决定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气候大变迁相媲美。

当人们将植物移植到欧洲的时候,完全适应了气候条件的异国植物却没有或更多地在当地扎根。大约在1.2万年前,在大冰期结束的时候,躲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就像冬天的燕子,按照气温回暖的节奏开始北上迁往温带地区。在美洲,种子的旅行畅通无阻,因为所有的大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南北走向。在欧洲则相反,地中海构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冰期,由于不能南下,许多种植物都死亡了。而在气候回暖时,非洲的植物不能够北上,以致在第四纪时欧洲的植物区系远比亚洲或美洲的植物区系贫乏。人类使那些在寒冷中消失的部分植物重返故土。举一个北美洲的例子:今天北美到处都是刺槐,为纪念让·罗宾,人们又称刺槐为罗宾树。罗宾在1600年前后将刺槐移植到巴黎,那里一直还保存着两棵十分古老的标本;爬山虎在1629年抵达欧洲;落羽杉在1640年引进;鹅掌楸在1688年安家;家喻户晓的雪果树植物在1730年落户;大花玉兰在1737年进入欧洲;引入欧洲的植物还有槭树、福禄考、荚莲属植物等。

以上所列举的植物都是来自北美或从北美重返欧洲的。巨杉,它征服了西部后才到欧洲。还有黄杉属,它是在19世纪由道格拉斯先生把它带回来的,它作为林木被大量种植在树林中,大家都称它为道格拉斯杉,甚至简称为道格拉斯。这一番列举远远不全,每个大陆都有许多被引进的植物。因此,人类同风或鸟类一样,成了植物扩散的工具。

一种植物要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需要有原居住地的条件。我们能够在植物园里人工创造这些条件,但是,如果环境不适宜,植物永远也不会驯化。这还是要由大自然来最后决定。相反,人类确实开始在气候雷同、生长条件相似的地方看到了同样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