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传奇女人武则天
8948000000009

第9章 滴血皇后路

为了离间李治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武则天可谓想方设法。当时,生下长子李弘不久,武则天又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被李治视为掌上明珠。一天,王皇后去探视这位襁褓里的孩子,玩耍一番后,离开了。等到李治来了,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大惊失色,连忙问谁来过,宫人告诉他王皇后来过。而武则天也闻讯赶来,看到女儿已亡,顿时痛哭流涕。李治马上认定是王皇后出于妒忌,把小公主弄死了。李治实在无法忍受这个“恶毒”的女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重新提上了议事议程。

后世多认为是武则天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嫁祸于王皇后,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废后这样的大事,只有用极端的方法才能实现,在那种险恶的环境里,稍有仁慈,自己就有可能出局。武则天这样做也是促成废后的重要因素,实现她个人目的的手段。

李治向大臣们提出了废后的四条理由:一不能生育;二心胸狭小;三无法与人相处;四刻毒。条条理由充分,就等大臣们发表意见了。对于此事,当时大臣们分为三派:支持派、反对派、弃权派。

武则天知道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反对派势力最大,要想和他们抗衡,除了搞定李治,还要在大臣中安插自己的人。此时李义府跳了出来,成为支持派的急先锋。这个李义府人称“李猫”,是个面善心狠的人,“笑里藏刀”这个成语就来源于他。当时李义府和长孙无忌长期不和,长孙无忌准备将他排挤出京师。但是李义府揣摩出李治和武则天的想法,废后也要有人提出来啊,于是上表李治请求立武则天为后。李治大喜,急忙提升李义府的官职。武则天也感觉到李义府这股势力可以拿来与长孙无忌等人较量,也就对他极尽拉拢。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很快投靠到李义府门下,成为了坚定的支持派。

为了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李治将大臣召集起来商议废后之事。反对派的褚遂良先表了态:“陛下想换皇后,可以选择名门望族的女子,没有必要选择武昭仪。她侍奉过先帝,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回避这个事情。如果非要立武昭仪,后世会怎么评价您呢?希望陛下三思。”话不多,一针见血,立武昭仪没门儿。

此话一出,结结实实地戳在武则天的痛处。当时躲在帘后偷听的武则天气得直喊:“为什么不杀了这个老家伙!”朝堂气氛顿时一变。李治让人将褚遂良拉出去,长孙无忌等人力阻,李义府等人也没闲着,与反对派激烈地争吵着。一时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估计当时李治头都大了。

有一个人一句话没说,冷眼看着双方打得热火朝天,这人就是重臣李世。李治非常纳闷李世为什么不表态。随后李治留下李世单独问话,想看看他的真实态度。对于这位老臣来说,他的态度对事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实李世早就看出废王立武是早晚的事情,之所以不表态只是想坐等事态的发展。既然李治亲自问自己的态度,李世很油滑地说:“陛下家的私事,何必去问外人!”多清楚明了又多么含混不清,要是废后真是私家事儿那早就解决了,但是又真是私家事儿,李治你自己看着办,我不管,这就是李世的态度。

听完李世的话,李治茅塞顿开,是啊,是自己家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和大臣们商量,是我换老婆又不是他们。于是李治让许敬宗放出话去:“就是农民多收了几斗粮食都想换老婆,我是天子,改立皇后的事情别人就不要议论了。”废后的事情朝着武则天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一个月后,也就是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李治以王皇后、萧淑妃诽谤武昭仪为由,将两人废为庶人,禁闭在冷宫,两人的亲属全部流放岭南。六天后,十月十九日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并由李世等人主持皇后册封大典。这年武则天32岁。武则天经过十多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了手段毒辣、雷厉风行的皇后,这里面的滋味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但是她入主中宫的梦想总算是实现了,接下来她可以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