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传奇女人武则天
8948000000037

第37章 武承嗣的夺权斗争

武则天依然很纠结,武承嗣却已经开始行动了。既然想当皇帝,就要先给自己壮威。看着“群众运动”的威力不小,武承嗣准备也为自己搞点请愿活动,于是一场闹剧上场了。洛阳人王庆之在武承嗣的指使下,带领着数百名群众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废除李旦的皇嗣身份。武则天应该明白这里隐藏着什么,但是她还是要见王庆之,因为这时候的她依旧在死结里挣脱不出来。武则天询问王庆之:“皇嗣是我儿子,为什么要废了?”王庆之回答:“现在是武家的天下,为什么要立李姓的皇嗣?”武则天顿时无语。就像上面所说,这个问题是死结,不管怎么说都有道理,不管谁说都是对的。但武则天还是拒绝了王庆之的请求。王庆之不依不饶,以死泣请。武则天没有办法,只好给了他一张“印纸”,告诉王庆之以后想拜见她,出示这张纸就行。从这个细节来看,武则天确确实实在纠结,不是一般的纠结。

武则天需要别人为自己出主意。她可能认为局外人更能看清形势,于是找来当时的文昌右相岑长倩,问他是否同意废李旦的皇嗣身份。别看岑长倩是武则天提拔上来的新人,而且还曾奏请让李旦改姓武,但是他认为不管姓武也好,姓李也好,李旦身体里流的是李家的血,名字就是个符号,改了还能改回来,但绝对不会同意武承嗣当皇嗣。其他的大臣也基本上一边倒,不支持武承嗣当皇嗣,毕竟武家还是新贵,比起李氏来还是差了很多。不过尝到请愿好处的王庆之依旧继续替武承嗣摇旗呐喊,多次求见武则天。最后武则天终于无法忍受了,让李昭德去教训一下王庆之。李昭德是个善于洞察别人心机的人,更是一个能干强悍事儿的人。李昭德把王庆之揪到光政门外,当着那些请愿的人说:“这小子想废皇嗣,立武承嗣。”说完就令人当着大伙儿的面痛揍了王庆之一顿,不但见了血,而且最后将他杖杀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些跟着王庆之来的人一看这架势,立马一哄而散,谁也不敢再来请愿了。

随后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从亲情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李昭德说:“世间的事情都讲究规矩,哪里有侄子给姑姑立庙的?李旦是你的儿子,只有传给儿子才是正确的。”李昭德的话没有错,也说得很实际。他的话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如果让武承嗣继承了皇位,那么他就会给他的父母及祖宗建庙,而作为姑姑的武则天,武承嗣是不会给她建庙祭祀的,因为他们不是亲骨肉,而只是姑表亲;二是只有自己的子孙才能想着自己,反过来又一次印证了姑亡侄继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武则天听后,又问:“武承嗣是我的亲侄,所以我视他为心腹。”而李昭德回应道:“别说姑侄关系了,就是父子关系又怎么样?历史上杀父的人还少吗?何况是侄子?”李昭德的这句话一针见血。为了能更具杀伤力,李昭德又适时地加上了一句:“武承嗣是你的亲侄,又是亲王,不宜把持中央大权。连父子之间都能相残,如果让他有了重权,万一反叛,帝位不就危险了?”

这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脉络:侄子不会给姑姑立庙——只有儿子才能立庙祭祀——连儿子都能杀父——侄子更不能相信。道理很明白,条理很清楚。在这样严谨的伦理逻辑下,武则天顿时无话可说,她一定在深思自己对待武承嗣的态度。李昭德的话可能深深地触动了武则天的神经。所以从此以后,武则天对武氏子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虽然可以用,但是也要防,毕竟本家人不如自家人可靠。

虽然武承嗣没有成功,但是他让武则天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他并没有打算放弃努力,在他看来坐以待毙是永远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他开始打李氏宗族的主意,因为只要是李家人活在世上对于武承嗣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武承嗣力劝武则天将李氏宗族消灭干净。在他的鼓动和陷害下,李氏宗族的不少人被清洗。而武承嗣眼中最大的对手还是皇嗣李旦,虽然这时候李旦也没有明确被立为皇太子,但毕竟是原来从皇帝位子上下来的,武则天如果想传位,李旦应该是第一人选。

要想除掉皇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好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给了武承嗣可乘之机。武则天有一个婢女叫团儿,经常向李旦表达爱意。其实,当时李旦已经被降为皇嗣,不是皇帝了,可是不知道团儿怎么想的,可能是看到武则天没有对李旦下狠手,认为李旦还有当皇帝的希望。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长寿二年(693)元旦,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举行祭祖仪式。先由她本人为“首献”,而“亚献”本来应该是皇嗣李旦主持的,结果这次成了武承嗣。就是连“终献”也没有李家什么事情,安排武三思主持。从这点看来,不光是李旦被边缘化了,所有的李家人也都边缘化了,想恢复大统的希望不大。

可是团儿就是看好李旦,撇下女人的矜持向李旦表达了爱意。可是结果让她失望了,李旦拒绝了团儿的主动表白。这也很好理解,李旦知道自己现在朝不保夕,哪还有心思娶小老婆,再说团儿是武则天的婢女,她积极地和自己接近是什么目的,李旦心里也没底。团儿很生气,她没有找自身原因,反而迁怒于李旦的妃子刘氏和窦氏,认为是因为她俩造成李旦对自己不感兴趣。团儿想出了一个诬告的坏点子,做了个木偶偷偷埋在了刘氏和窦氏住的地方,然后向武则天诬告说两人用巫术诅咒女皇。武则天一听,这还了得,在宫中极为忌讳用巫术这种事情。第二天,武则天借故将刘氏和窦氏召入宫中,结果两人一去就没了消息。李旦知道这是武则天做给自己看的,两个妃子到底怎么样了,他真的不敢去问,自己就只有看着的份儿。武则天还真就把刘氏和窦氏两人杀了,埋在了宫中。这下团儿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人举报团儿诬陷刘氏和窦氏的事情。这时候武则天才恍然大悟,即刻将团儿斩了。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更为险恶的事情还等着李旦呢。两个老臣裴匪躬、范云仙偷偷去李旦那里看望他。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这时候的李旦也没有再做皇帝的想法。但是武则天认为这是大事,要是这些大臣都和李旦勾勾搭搭,早晚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于是武则天下令将裴匪躬、范云仙腰斩了。腰斩是个残酷的处死方法,所以武则天就是要做给文武百官看,谁要是有复辟的想法,这就是下场。

武承嗣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既然武则天都怀疑李旦想复辟,那就干脆把李旦解决掉。于是他勾结来俊臣对李旦周围的太常乐工进行严刑拷打,以获取诬陷李旦谋反的证据,有了人证不怕搬不倒李旦。这些太常乐工接触李旦时间最长,对他也很了解。他们知道李旦没有谋反的心,但是迫于来俊臣的酷刑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纷纷承认自己伙同李旦谋反。但是一名叫安金藏的乐工性格刚直,就是不承认谋反之事。为了保护李旦,不让武承嗣、来俊臣等人的阴谋得逞,安金藏大呼:“如果你们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剖心以证明李旦没有反心。”安金藏说完就用刀自剖其腹,五脏六腑全流出来了,当即昏厥倒地。来俊臣虽然是酷吏出身,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像安金藏这样敢于在自己面前自杀的人,也不禁惊慌失措了。

有人立即将此事飞报给武则天。武则天听后,派人将安金藏抬进宫中。武则天安排太医抢救安金藏,太医收纳他的五脏,以桑白皮为线缝合伤口再敷上药。过了一夜,安金藏竟然苏醒了,真是奇迹啊。后来武则天亲自看望这位勇敢的乐工,并得知了来俊臣的所作所为,下令将乐工全部放回,调查李旦谋反之事就算是告一段落,武承嗣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虽然李旦没法为自己辩解,但是自己的手下帮助了自己,这时候的李旦,说他“生不如死”还真的不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