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传奇女人武则天
8948000000013

第13章 泰山封禅盛典

上面谈到了大唐西部边境突厥的威胁已经解除,可是东部边境还是危机暗伏。当时唐朝东边主要是朝鲜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这三个国家,他们虽然对大唐进贡称臣,但是彼此之间战火不断。当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大败而归。李治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超过父亲,几次想征讨高句丽,武则天则从大局考虑,力阻李治远征。没过多久,655年高句丽联合百济入侵新罗,新罗招架不住,向大唐求救。李治和武则天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于是派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等人率兵攻打高句丽,获得大胜。显庆四年(659),苏定方等率军水陆并进,一举灭亡百济,设五道三十七郡。次年,唐军对高句丽进行了大规模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班师回国。龙朔元年(661),百济王子高丰在日本的帮助下复位,联合日军围攻百济的唐军。李治派刘仁轨支援,并联合新罗军打败百济、日本联军,百济境内皆平。

在这样一系列的胜利面前,使李治和武则天威望大增。借助这一机会,武则天极力鼓动李治去泰山封禅。在古代封禅不是一般的事情,必须功高德崇的君主才有封禅的资格,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创造千秋伟业的帝王举行过封禅。而李治和武则天认为天下太平、民众丰衣足食,足可以封禅泰山。664年,李治宣布改元“麟德”,并定于麟德三年(666)年初举行封禅大典。

到了麟德二年(665),武则天和李治到洛阳,命李世、许敬宗为检校封禅使,准备封禅事宜。所有皇亲国戚都在洛阳集合,而各州都督、刺史在泰山聚集。李治和武则天带领一干人等向泰山出发,其他附属国如新罗、百济、高句丽、日本以及回鹘、天竺等国使臣也向泰山云集。

到了麟德三年正月初一,封禅大典正式开始。由李治主持禅礼初献,武则天进行亚献,最后由越国太妃燕氏主持终献。武则天也就成功历史上第一个主持亚献的皇后,彰显了自己的文德武功和超一般的政治地位。大典后,李治改元为“乾封”,所有三品以上官员爵升一等,四品以下官员位加一阶。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李治、武则天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整个封禅告一段落。通过这次封禅活动,不但满足了李治的需要,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武则天的地位和个人威望。

与此同时,武则天对于自己的亲信李义府的行为也感到深恶痛绝。李义府权势滔天,做尽坏事,只因拥立武则天有功,而非个人能力所致。李治也越来越看李义府不顺眼,碍着武则天的面子又不好发作。武则天皇后的位置已稳,李义府这条走狗的利用价值也不大了。善于利用政治手腕的武则天不失时机地依托其他大臣的揭发将李义府流放隽州,使得上下朝臣大为鼓舞,获得了民心,同时也为进一步灭亡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麟德三年(666),高句丽发生内乱,新国王男生与其弟男建、男产发生矛盾,男生向李治求助。李治任命李世为总指挥,与薛仁贵等将一起进攻高句丽,并在鸭绿江江畔将高句丽主力歼灭。乾封元年(668),唐军攻下平壤,灭亡高句丽,完成了李治梦寐以求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