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暖医
89300000000001

第1章

2015年12月31日下午,我出专家门诊。已经快晚上7点了,我感到有些疲劳,舒展了一下身体,朝门外看了一眼,还有一对年迈的夫妇在等着,我有点眼熟,让助手把他们叫进来。这位患者进门对我说:

“钟院士,对不起啦,还是请您帮我看一下。”一看病历,我记起了,她得的是肺间质纤维化。她是当天从甘肃坐飞机来的,我问她:

“明天就是元旦,你为什么还要来看病?”她说:“我的复诊预约是在今天,所以就来了。”我说:“你的病我已经制定方案了,可以在当地看,为什么还要那么远跑过来?”她说:“病是好些,但只要见到您,给我出个主意,我的心就踏实了。”听到她这一句话,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当医生最大的幸福,不就是得到病人的尊重和健康的笑容吗?她在我的门诊中感到了医生的温暖,现在她又让我感到了患者的温暖,我的疲劳感一下就消失了。

新年伊始,我一口气读完白剑峰的作品《暖医》,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每篇文章都很短,却深刻道出了医学哲学及医学人文的真谛,切中了医患关系和医改的时弊。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每一位医生都要牢记并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位患者也应成为尊重科学、有理智的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会有一天成为患者。医暖加患暖,就是暖医。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暖医》是一本医学人文佳作,充满了生命的哲理与人生的智慧,呼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生命的尊严。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医务人员的高尚职业情操是确保医改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希望每一位医者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读此书,让医疗服务的技术手段插上人文的羽翼,增添人性的温暖,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学殿堂的圣洁。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 黄洁夫

《暖医》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温情的医患故事,揭示了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医患矛盾,以小见大,解剖深刻,理性而不失情感,冷静而不失热情。作者秉持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立场,既能让医生更好地体恤患者,也能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从而促进医患和谐,推动医学进步。

——中华医学会会长 马晓伟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一本有品质的书,一本有思想的书。作者如同一位暗夜中的提灯人,用敬畏与悲悯的人性光芒,照亮了医者的路,也温暖了患者的心。他的笔就是一把手术刀,既犀利,又温情,捍卫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陇德

白剑峰同志来电话,请我为他的新作《暖医》写几句推荐语,我欣喜地接受。不是我善于写作,而是因为我喜欢读他的文章,希望尽早看到这本书。

拿到《暖医》,我一口气读完,真的非常感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暖”。

我当过医生,有辛酸感受;我做过病人,有痛苦体会。作为医生,我常用法国医生雷涅克的话告诫自己:当我决心成为医生那一刻,我的身上就已经挂上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让我背负一生。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只要生命还可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受到崇拜。《暖医》让医生和患者都感觉到了温度。

《暖医》中的“医心”“医道”“医霾”“医改”“医国”,如同把我带进了深深的隧道,直到看完第六章“医者”后,豁然开朗。他用“非典”的故事结束了写作,而我作为“非典”时期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的院长,深悟其道理:医学是人学,医生和患者需要相互支撑,彼此温暖。

“暖医”暖的不只有医生,还有患者,还有……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暖医》是一本充满辩证思维的好书,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医生是冷静的,但并非没有热烈的情感;医生是理性的,但并非没有人性的温度。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也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这正如一句名言:“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玉沛